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民办高校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4-10-29 16:59: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图书馆的作用不仅是留存图书,更有传承、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更是我国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民办高校图书馆面向的主要群体是广大的高校学生,从大学阶段开始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有助于宣传我国的人文精神。但图书馆这一传播媒介受到网络、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宣传作用大不如以前,学生对图书馆的关注度和使用效率大幅度下降,这就意味着民办高校需要重视图书馆建设工作,积极开创新的管理方法助推传统文化教育。
 
  图书馆是国家教育水平的体现,是国家文化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如果想要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图书馆是最好的媒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也是中国公民的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民办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馆内丰富的藏书和图书馆自身的文化特性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满足学生、教师、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民办高校图书馆需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充分认清自身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中的职能与作用,积极克服困难,探索传承与保护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民办高校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的意义与特点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的意义
 
  宣传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早在中小学阶段,我国的义务教育体系就开始在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思维,提前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意义,为后续的学习成长做准备。民办高校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也是为了迎合我国的教育理念,主要针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图书馆就成为最好的教育媒介和教育载体。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多年发展历史中观念形态、思想文化的具体表现,主要分为有形和无形,有形的传统文化教育指的是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公布在学生面前,通过释义或者教育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思想。无形的传统文化思想则是学生通过生活自然了解的传统文化思想,主要表现为内在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等。传统文化是我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实践得出来的结果,能够代表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民办高校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文化的新一批社会主义新青年,以此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二、民办高校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的特点
 
  民办高校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有便利性、教育性、丰富性的特点。便利性指的是民办高校图书馆面向的是受到更好教育的大学生群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民办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公众图书馆最大的区别是,社会公众图书馆面向群体过于分散,人们出于主观意愿以及生活的压迫并不会经常到社会公众图书馆学习,而民办高校图书馆可以为广大的学生群体提供学习、交流场所,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便利,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对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会变得更高。教育性特点指的是民办高校图书馆本身带有一定的教育性质,在助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帮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培养学生终身读书意识,这对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丰富性指的是教育体系内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量有限,知识面较为狭窄,以图书馆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学生的所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给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创造了积极有效的平台。
 
  民办高校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民办高校图书馆目前最大的困境是不被重视,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适应了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对图书馆这一形式关注度逐渐下降,学生只把图书馆当作是自习室,已经遗忘了图书馆的真正作用。除了学生会在图书馆自习以外,图书馆基本上无人光顾,传统文化推广活动自然也就无法展开。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部分学生没有读书习惯、读书形式发生了改变、学校领导无作为等。学生没有读书习惯是导致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工作不被重视的主要原因,现如今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娱乐方式多种多样,相比于读书,大学生更喜欢游玩。读书形式发生了改变指的是电子图书的出现抢占了大部分市场,学生更喜欢电子图书这种简单、高效、能够随时随地阅读的便捷阅读方式,而不是选择在图书馆阅读纸质书籍。校领导无作为指的是民办高校领导尚没有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因此一直采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来建设本校图书馆,从教育角度上来看,这种工作形式并没有错,但是不符合当前的教育体系特征和时代发展特征,因此导致图书馆建设工作无法满足传统文化发展的需求。
 
  二、开展形式单一
 
  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单一是各大高校图书馆建设推广普遍存在的通病,主要表现为教育形式老套、活动内容无趣,很难引起学生关注和喜好,最终导致以图书馆为媒介的教育推广活动只能潦草收尾。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教育活动举办方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也没有发挥出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作用,很多举办方仍然采用“读书交流”“书籍推荐”等老套的推广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三、缺乏推广队伍
 
  当下,民办高校图书馆建设已经趋于稳定,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原有的作用,但是要想在此基础上开展传统文化推广教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大学生普遍文化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但是我国传统文化内容较多,部分知识点难以理解,比如孔学、孟学等,如果让学生自行了解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很容易导致学生陷入误区,出现“读不懂”“理解错误”等情况,这对传统文化推广活动而言是不利的。正确的推广方式应该有专业的助学团队、助教团队,也就是推广教师,主要负责为学生讲解我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核,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并没有教育推广队伍,导致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活动受到了限制。
 
  四、经费不够充足
 
  民办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大量的运营资金,主要包括图书馆建设资金、内部维护资金、管理人员成本、图书更新采购资金、活动开展资金等。这些资金需求都是图书馆建设发展乃至于推广传统文化所必需的,如果资金数额不充足则会使传统文化助推活动受到阻碍,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当下,民办高校图书馆建设资金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资金不够充足,无法保证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质量。第二,资金的使用分配不合理,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重要环节缺少教育经费。

\
 
  民办高校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的策略方法
 
  一、通过宣传推广的方式来提高重视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宣传推广图书馆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民办高校领导需要提高全体职工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一起探讨如何开展图书馆传统文化活动,以及如何推广活动内容。民办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推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比如由专人制作海报,海报内容包括传统文化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活动举办时间、地点等,然后通过海报、短信、微信通知、教师直达等方式告知学生,鼓励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举办方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则,要以趣味性内容吸引学生参加教育活动,如果只是传统的文化教育活动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参加兴趣。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宣传海报上加入一些符合年轻人喜好的表情包、流行标语等;营造优秀的读书氛围,提供打卡拍照场地;优化服务形式,采用“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形式开展教育,开创线上交流平台,融入高科技元素,打造互动交流社区,帮助学生了解新的活动动态。
 
  二、丰富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活动形式
 
  民办高校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推广形式的枷锁,充分融入当代年轻人的思想中,丰富图书馆助推传统文化活动的形式,以此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图书馆可以根据传统文化活动的类型着力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共享型活动空间,比如书法、茶艺、剪纸等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搭配对应的书籍,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能够切身实际地体验传统文化,这对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莫大的帮助。民办高校还可以从传统文化活动场地布置的角度入手,通过营造氛围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比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举办方可以将图书馆布置成具有时代感、文化气息的艺术场地,着重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教学氛围,整体表现为古朴典雅、庄重大方。在图书馆内部,学校还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道具,比如古琴、古筝、文房四宝、教育大家画像等,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传统文化活动推广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图书馆这一平台了解并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民办高校需要从活动内容和活动质量入手,给予学生充足的体验和尊重,让学生喜欢上读书,喜欢上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组建专业的传统文化推广队伍
 
  为了让民办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活动更有教育意义,民办高校除了布置活动组织人员、服务人员以外,还需要组建专业的传统文化推广队伍,用来教学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从而起到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作用。民办高校可以聘请校内专业教师或者社会知名教育学者到传统文化推广活动中以讲座、交流会等形式与学生一同探讨传统文化,从而完成教育活动。民办高校还需要立足图书馆文化建设,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馆内成员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培养,以此来增强馆内成员的传统文化意识,从而做到更好地服务读者。民办高校可以通过招聘校内志愿者的方式来组建传统文化推广队伍,吸引喜欢读书、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一支文化水平高、服务意识好、传统文化素养强的队伍,为传统文化推广教育工作提供全方面、多角度的优质服务。
 
  四、增加民办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教育经费
 
  民办高校要想通过图书馆来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上文叙述的各种教育活动、人才培养都需要教育经费支持,此外教育经费还包括图书馆管理、扩建、日常维护、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图书馆管理、扩建以及日常维护指的是民办高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教育环境,要保证场地充足、基础设施完善、图书馆干净整洁。此外,民办高校还需要定期更换老旧、损坏的图书资源,积极采购新书和新的教学资料,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也是为了给学生更好的体验与服务,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搭建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让学生可以在线上就能完成阅读、交流。
 
  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定位逐渐变得模糊,图书馆目前大多只作为储存图书、文件的空间,又或者是为学生准备的自习室,其教育作用尚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民办高校需要不断提高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通过图书馆这一教育媒介推广传统文化,让学生都能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学习传统文化内核,成为高素质、高能力的社会主义新青年。民办高校还需要通过投入资金建设,组建人才队伍的方式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推广教育功能,以此来提高民办高校的整体教育能力,提高高校知名度。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9343.html
本文标签: 传统文化 ,图书馆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