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钢琴演奏艺术在音乐领域甚至整个艺术创作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钢琴演奏形式多样化,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能够体现不同阶段人们的情感及艺术思想 。钢琴演奏还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表演者通过钢琴演奏就能够将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及音乐艺术美感传递给听众,从而塑造良好音乐形象,并提高听众对音乐美的体验感 。因此,可从美学视角挖掘 、创新钢琴演奏艺术 。本文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及自身钢琴演奏经验,对基于美学视角下的钢琴演奏艺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
关键词:钢琴演奏艺术,美学视角,美学价值,演奏特点,训练方法
“钢琴”长期以来都是艺术的主要表达形式,也是 传承艺术文化的基本媒介, 是音乐及艺术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艺术甚至整个艺术领域都占据 重要地位 。钢琴演奏不仅具有让人陶醉的演奏技法 及乐感,还具有很高且丰富的美学价值,所以钢琴演 奏艺术能够传递丰富多彩的情感及艺术文化 。钢琴 演奏会应用很多种演奏技法, 能够将音乐作品的内 涵 、情感等准确地传递给听众,既给听众带来愉悦的 视听体验,还能够快速塑造良好且生动的音乐形象,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传承和弘扬了优秀的艺术文 化,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站在美学视角,钢琴演奏艺术不仅能展现出明显 的美学特质, 还能够传递演奏者的艺术创作思维及 情感,更传承了优秀的音乐文化,使钢琴演奏的美学 内涵及美学价值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 进一步 证实了钢琴演奏艺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可从美 学视角去演奏钢琴 、创新钢琴艺术品质 。此外,钢琴 演奏过程中还展现出浓厚的浪漫格调, 这会陶冶演 奏者的浪漫情操, 让钢琴演奏逐渐形成浪漫主义格 调,然后基于浪漫主义创新钢琴演奏艺术,让钢琴演 奏呈现出明显的美学色彩 。作为钢琴演奏者或者钢 琴艺术创作者, 都要重视钢琴演奏艺术所展现出来的美学价值 、美学内涵 、美学性质及审美特性,要在钢琴演奏艺术创作中不断融入更多的艺术特色 、美学元素及美学思想,提高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价值。
一、钢琴演奏的美学内涵及性质
( 一 )钢琴演奏的美学内涵 1.蕴含时代特征及民族特色
调查发现, 很多优秀的钢琴演奏艺术作品都会融入时代元素, 让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钢琴演奏艺术展现出不同的美学价值及内涵, 还传递出不同时代下的艺术特征及时代特征 。高品质的钢琴演奏还需要融入民族文化 、民族艺术元素,以增强钢琴演奏艺术的音乐美感及艺术魅力, 增加钢琴演奏的美学内涵 、民族艺术气息及审美特性,从而展现出钢琴演奏的艺术价值,更描绘出不同民族的形象。
2.展现美学思想
美学视角下,展现美学思想是钢琴演奏的关键, 即演奏者在弹奏钢琴时需要将钢琴演奏艺术作品中 的美学思想展现出来,演奏者的艺术修养、文化修养、 掌握的钢琴演奏技法等都会影响美学思想的展现及 传递,还会影响美学内涵的呈现,所以钢琴演奏者除 必须具备很好的艺术功底和审美功底以外, 还需要 具 备 良 好 的 艺 术 修 养 、文化 修 养,并 做 到 尊 重 音 乐创作者所传递的情感思想, 赋予钢琴演奏艺术更高 的美学价值及更丰富的美学内涵。
(二)钢琴演奏的性质
不同音乐艺术的性质不同, 钢琴演奏艺术经过 多个阶段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性质 。钢琴 演奏与其他乐器演奏不同, 钢琴演奏过程中会使用 多种演奏技法,还会融合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属于一 种视听融合的综合性艺术, 所以钢琴演奏艺术能够 展现多元化美学思想形态, 让听众能够感受音乐的 美学思想及美学价值, 还能让听众主动发现钢琴的 音乐美 。钢琴弹奏既是一场以传递美学思想及美学 价值为主的艺术表演活动,也是一场以传递情感 、时 代文化及美学为目的的音乐表演活动, 故能够快速 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让听众主动发现 、挖掘钢琴演 奏艺术中的音乐美 。不同技法下演奏出的钢琴作品 情感不同, 可根据演奏者自身喜好随意修改音乐作 品, 所以很多钢琴演奏艺术作品都可进行二次创作 (前提是不改变其本质特点), 以高度统一钢琴演奏 与美学,提高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价值,并赋予钢琴 演奏艺术生命力及独特韵味。
二、艺术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发展历程
美学视觉下, 艺术美学在钢琴演奏中占据重要 地位, 而且也会随着钢琴演奏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完 善其美学体系, 所以美学艺术在钢琴演奏中已经有 很长的发展历程。
钢琴演奏最早起源于 18 世纪中期,钢琴兴起于 意大利,发明者是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其是 最具有影响力的西洋古典音乐乐器 (属于一种键盘 乐器),还被称为“乐器之王”。 钢琴由 88 个琴键(52 个白键,36 个黑键) 和金属弦音板组成, 在独奏、重 奏、伴奏等演出中都会应用到钢琴。
西方钢琴文化发展到 20 世纪后 期就逐渐融入 了其他艺术美学观,既加快了艺术美学发展速度,又 完善了艺术美学体系, 还在很大程度上了升华了人 们的审美观念及审美思想, 使钢琴演奏越来越受欢 迎,并成为现代音乐艺术表演的主流。
如今, 钢琴演奏中的艺术美学更是在钢琴和声、 曲风、音乐结构等方面都得到了体系,使钢琴演奏不 仅能够传递演奏者内在情感, 还能够率先摆脱浪漫 主义风格束缚的印象主义, 衍生出很多新型钢琴音 乐风格 、音乐流派及表现主义,不断展现出百花齐放 的钢琴美学价值,将钢琴演奏艺术推向鼎盛繁荣时期。
三、钢琴演奏的美学价值、原则及特点
( 一 )钢琴演奏的美学价值
1.技巧与表现结合
从古至今,音乐艺术表演中“技巧与表现结合” 都是体现艺术美学价值的主要方式, 在钢琴演奏中 也不例外 。所以为快速彰显出钢琴演奏的美学价值, 必须将钢琴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相结合,例如:约瑟 夫·霍夫曼(著名钢琴家)在钢琴演奏中不仅重视多 种技法的协同使用, 还非常注重演奏中手指的协调 性, 并将钢琴演奏的八度技术与钢琴艺术的情感表 达方式结合,形成系统性的钢琴演奏标准及模型,提 高了钢琴演奏的美学思想及美学价值传递能力 。再 如,肖邦(著名音乐家 、钢琴家及哲学家)在创作《夜 曲》 时曾遇到单独依靠传统技法很难表达作品诗意 的囧况,他经过反复多次的再创作 、再创新后发现将 技巧与表现结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由此可见技巧 与表现结合对于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2.肢体语言的运用
笔者通过多次对钢琴演奏活动的观察了解到, 很多钢琴演奏者在弹奏钢琴曲目时都会出现很多肢 体动作, 如有的会在曲目的高潮部分拉大自己的肢 体动作,有的甚至会站起来弹奏,这样不仅能够将高 潮部分的音乐情感直观地传递给听众, 还能够增强 钢琴演奏的艺术魅力, 从而体现出钢琴演奏的美学 价值 。例如,我国著名钢郎朗琴家每次弹奏到最重要 的音乐部分时都会做出夸张的肢体动作, 通过他那 夸张的身体姿态及肢体幅度, 很多听众就能够感受 到音乐所传递出来的情感、音乐美感及美学价值。
3.音色所带来的意境
好的 “音色” 不仅能够增加钢琴演奏的音乐色 彩,还能够提高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舞台感染力 及影响力, 所以很多钢琴演奏者都会借助音色来营 造情感意境,以提高音乐表现力及情感表达力 。音色 的情感体现 、氛围营造 、风格特征等都直接关系到钢 琴演奏的音乐形象塑造, 还关系到钢琴演奏的美学 思想、美学价值,所以增强钢琴演奏的美学思想及美 学价值,必须结合实际不断优化 、创新音色,演奏者 想象 力 越 丰 富 所 创 作 出 来 的 钢 琴 演 奏 艺 术 作 品 越 有 吸 引 力,对 应 的钢琴 音 色 的 情 感 表 现 力 、氛 围 营 造力越强 。钢琴演奏中的常见音色有薄和厚 、池和 清 、淡和浓 、实和虚 、硬和软 、润和尖等,能够传递出 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让听众快速产生情感共鸣 。例 如:著 名 钢 琴 家 肖 邦 的《夜 曲》,在 弹奏时选择了实 和虚 、硬和软 、润和尖等音色,营造出了浪漫和恢宏 的场景,向听众传递了爱情的浪漫气息及情感 。再如 李斯特(钢琴家)在演奏《匈牙利狂想曲》时,选择了薄和厚、淡和浓等音色,营造出激情澎湃的气势。
(二)钢琴演奏的美学原则
1.不断创新原则
钢琴演奏会应用到很多弹奏技法及表达方式, 不同演奏技法及表达方式所以演奏出来的钢琴艺术 效果不同, 所以很多优秀的钢琴演奏艺术作品都不 是一成不变的音乐节奏 、音色结构,而是创作者或者 演奏者经过多次再创作及创新不断优化而来的 。而 且很多著名钢琴家在演奏自己的作品时也会领悟到 新的意图及基调旋律,所以会不断融入自己的理解, 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因此,“不断创新”成了 钢琴演奏的主要美学原则之一。
2.渗透个人艺术特色原则
调查发现, 很多优秀的音乐家及钢琴家都非常 注重艺术特色,他们为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会 不断分析乐谱,并将历史背景 、时代风格 、社会风貌 、 民族文化等元素融入自己的钢琴音乐作品, 以在创 新钢琴演奏的同时,形成个人艺术特色,并渗透到钢 琴演奏艺术中 。
3.持续变革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 “任何事物都是客观存在 的,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所以为挖掘更高的 钢琴演奏美学价值,必须坚持“持续变革原则”,这也 是钢琴演奏的主要美学原则 。例如:可在遵循作品历 史性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时代元素 、演奏者个人经历 等,以在形成个人艺术特色的同时,丰富钢琴演奏艺 术作品美学内涵,并提高其美学价值,最终推动钢琴 演奏艺术变革及发展。
4.注重情感升华、协调性及统一性原则
高水平的钢琴演奏不仅要求演奏者具备想象力 及创造力,实现对钢琴演奏的创新,还要求演奏者注 重情感升华,通过不断优化音色 、调整乐谱结构 、融 入情感元素等方式升华钢琴演奏的情感, 让听众产 生情感共鸣 。在钢琴演奏中为增强作品的生命力、审 美境界及艺术感染力, 还需要严格遵循协调性及统 一性原则,注意情感与演奏技巧的协调与统一。
(三)钢琴演奏的美学特点
“钢琴演奏艺术”与其他音乐艺术 一 样,也有着 自己的美学特点,因为钢琴演奏技法多样化 、钢琴乐 谱音乐结构多样化及复杂化等原因, 导致钢琴演奏 难度较高,所展现出来的美学特点也呈现出多元化 、 复杂化特点 。所以很多钢琴演奏艺术作品要想体现 出真正的美学艺术价值,都需要在不改变原有本质 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并通过转变乐谱结构及弹奏形式来形成新的演奏风格,从而提高钢琴作品的艺术魅力、美学价值 。演奏者在二度创作钢琴作品时还会受到 自身知识储备 、人生经历 、情感经历 、文化素养 、审美能力等因素影响,所以很多二次创作的钢琴作品都会形成与演奏者性格及情感特点相符的特色演奏风格 。例如:著名钢琴家里赫特(乌克兰),他的很多钢琴演奏艺术作品都呈现出明显的即兴演奏特点, 他在演奏其他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时会结合自身的经验 、情绪变化特点等进行二次即兴创作,所以他的很多钢琴演奏音乐曲 目都是临场时才会公布 。而且他的钢琴音色绚丽多彩 、音乐内容层次分明 、音乐风格变化多端。
四、美学视角下的钢琴演奏训练方法
( 一 )掌握钢琴音乐作品内涵
掌握音乐内涵是提高音乐演奏效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所以为提高钢琴演奏效果和挖掘其美学价值, 演奏者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钢琴音乐作品的内涵 。具体如下:首先,钢琴演奏者要尽可能选择符合自身艺术特色的钢琴曲目, 确保自己能够轻松应对演奏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 也确保自己能够对钢琴曲目进行即兴表演及二次创作 。其次,演奏前要反复查阅被选钢琴曲 目的创作背景 、作者信息等,以快速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内涵及所表达的情感 。最后,要尽可能挖掘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及美学价值, 这不仅能够帮助演奏者快速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还能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 、审美特性 、时代背景和历史风格等,为钢琴演奏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对《叙事曲》(知名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者肖邦)进行演奏前,很多演奏者为达到最理想音乐效果都会提前了解肖邦的人生经历 、创作经历 、所处的时代背景 、个人弹奏特点等,以快速了解该音乐作品的曲风 、结构划分 、思想内涵 、审美特性,并挖掘出该音乐作品的美学思想、美学价值及情感 。然后在该基础上调整演奏方式, 因为直接按照曲谱机械化地弹奏是很难将音乐作品的情感 、美学思想及美学价值呈现出来的,甚至还会影响音乐作品的感染力。
(二)利用高超弹奏技法准确表达音乐作品情感
钢琴演奏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展现高超的钢琴弹奏技法及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还为了表达音乐作品情感,以快速塑造良好音乐形象 。所以演奏者需要利用高超的弹奏技法将音乐作品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具体如下:其一,根据钢琴音乐作品情感特点选择弹奏技法,包括断奏(又包括手指断奏 、手腕断奏和手臂断奏,其中手指断奏使用频率最高)及连奏两大类型,其中断奏又称断音弹奏法,断奏可分为四个动 作过程,即:把手型摆好→手臂自然提起→ 手臂自然 下落→ 指端肌肉垫着力触键, 断奏触键及离键都要 快且指尖要特别牢靠,手指触键面要尽可能地小;连 奏是指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可用连线表示,主要应用 于抒情性 、歌唱旋律连贯 、旋律流畅等的钢琴音乐演 奏 。连奏时需要注意手指触键要连贯,利用手指及手 掌等实现顺应性重心转移,手腕要平稳且富有弹性, 找准音之间的空隙及相交点 。其二,严格按照选择的 技法要求弹奏钢琴, 将钢琴音乐作品的情感准确表 达出来。
例如:在演奏《船歌》(由著名钢琴家肖邦创作) 时,要先了解该音乐作品所要传递的情感,据了解该 作品传递的是孤独与悲愁的情感, 所以演奏者要根 据该音乐作品的情感特点选择弹奏技法 。为凸显该 钢琴音乐作品的孤独感,多数演奏者会选择连奏技 法,让听众在连奏中感受该钢琴音乐的优美旋律,并 从优美旋律中感受音乐所传递的孤独感及悲愁感 。 还可通过琶音和弦将音点推到最高, 如在 (OP.60) 段直接上琶音和弦, 右手升 D 与左手升 F 八度,两 者同时弹推向最高音点, 让人感受到情意绵绵的情 感对话 。再 如,在 演 奏 舒 曼 ( 著名 钢 琴 家 ) 的《幻 想 曲》(OP. 17)段时,可在结尾跳跃部分连弹每个十六 分音符, 并找到每个十六分音符中 间的和声点,然 后将琶音和弦间接性插入, 以给人一种轻松愉快且 朦胧的美感。
(三)加强弹奏技法及音乐表现力训练
通过调查了解到, 很多钢琴演奏者或者爱好者 在弹奏经典钢琴音乐作品时, 并没有弹奏出想要的 音乐效果,有的还出现了弹奏技法上的错误,导致音 乐表现力下降 。所以为挖掘出钢琴演奏的美学价值 及艺术价值, 必须加强对演奏者的弹奏技法及音乐 表现力的训练,具体如下:其一,就演奏者自身来说, 不仅要积极参加各种弹奏技法训练活动, 还需要积 极参加市级 、省级及国家级的钢琴演奏比赛活动,以 通过不断训练及参演比赛来提升自己的钢琴弹奏专 业水平及音乐表现力 。其二,相关教育机构及培训机 构要重视钢琴学习者的基础弹奏技法训练, 并加强 对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培训。
例如:钢琴演奏者及业余爱好者在学习完《梦中 的婚礼》后,还需要学习《给爱德琳的诗》《致爱丽丝》 《蓝色多瑙河》等经典钢琴音乐作品,并反复对这些 作品进行弹奏练习,以巩固自己的钢琴演奏技法 。待 掌握弹奏技法后积极参加各种钢琴弹奏比赛活动, 不断提升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五、结语
钢琴演奏艺术是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 以从美学视角进行创新 。钢琴演奏过程中不仅要运 用多种演奏技法 、把握复杂多变的思想情感,还需要 将演奏内容与艺术表达结合, 从而丰富钢琴演奏艺 术的美学内涵,并提高其美学价值及审美特性,让钢 琴演奏艺术成为一种美学实践 。因此,上文基于美学 视角,在第 一 部分分析了钢琴演奏的美学内涵及性 质;第二部分分析了艺术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发展 历程;第三部分分析了美学视角下钢琴演奏的美学 价值体现方式 、美学原则及美学特点;第四部分分析 了美学视角下的钢琴演奏特点及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张 雨 兰 .基 于 美 学 视 角 下 的钢琴演奏艺术 探 讨[J].艺 术 评 鉴 , 2021(10):71-73.
[2]罗丽娟 .美学视角下的钢琴演奏艺术的思考[J].戏剧之家,2022 (16):94-96.
[3]李梦兰 .基于美学视角的钢琴演奏艺术分析[J].北方音乐,2019 (02):20-21.
[4]吴昕.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研究[J].当代音乐,2019(06):159-160.
[5]关宇 .基于王羽佳钢琴演奏美学视角提升钢琴美育质量的途 径[J].魅力中国,2021(52):474-475.
[6]童军 .美学视角下的钢琴演奏中的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J].神 州,2021(06):64-65.
[7]康勤 .音乐美学素养视角下的钢琴表演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66-168.
[8]唐小木 .协同理论视角下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听觉 、触觉 、视觉 研究[J].魅力中国,2018(38):232-233.
[9]薛景 .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独立性与表现力研究—— 以舒 伯特《菩提树》为例[J].艺术教育,2021(12):71-74.
[10]刘志华.从现代音乐文化看钢琴表演艺术[J].参花,2020(11):94. [11]卢 安 琪 . 关 于 钢 琴 演 奏 艺 术 的 美 学 思 考 [J]. 戏 剧 之 家 ,2021 (09):61-62.
[12]王 莹 . 论 钢琴演奏艺术美学价值的 实 现 [J]. 黑 河 学 院 学 报 , 2019(01):174-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