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文化魅力,舞蹈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伟大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也是不容小觑的。舞蹈艺术离不开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是由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任何艺术 一旦脱离文化,那么艺术的发展必然是空洞且短暂的,内容也是“形而上”缺乏“灵魂”的,而传统文化却也依赖着舞蹈艺术 形式,将文化内涵永久地传承下去,二者不可分离。因此,本文分析和讨论舞蹈艺术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所发挥的价 值作用,对于未来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和指导意义,也能够为新时代背景下舞蹈艺术融合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提供 借鉴。
关键词: 舞蹈艺术,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价值
舞蹈艺术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当前,无论是国内的舞蹈艺术发展,还是国外其他国家的舞蹈艺 术发展与创新,都是依赖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才发展出来的,我 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于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给予了丰富的且 多样化的文化支撑,使得今天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了“百 家齐放”的盛世局面。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有着多样 化的民族特色文化,这对于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无穷 的创作灵感的源泉。反之,舞蹈艺术承载着传统文化,其自身对 于传统文化的贡献也是举世瞩目的,舞蹈艺术承担着对传统文化 的传承功能,发挥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舞蹈艺术本身对于 传统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反哺价值。
一、舞蹈艺术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价值观任务
舞蹈艺术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播任务是由舞蹈艺术本身 的艺术来源和艺术表现形式所决定的。舞蹈艺术对于传统文化 的传播不仅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还将传统 文化中的民族精神进行了升华和渲染,使得舞蹈艺术与传统文 化完美契合。舞蹈艺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前提,就是舞 蹈艺术对于传统文化的魅力的认可与赞扬,所以在舞蹈艺术表 现形式上、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思想中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价 值观,在认可的基础上运用舞蹈形式进行艺术展现。以瑶族长 鼓舞为例,长鼓舞在瑶族中只有在祭祀、庆典等比较重要的节日活动中才会进行展示,长鼓舞的呈现也是对节日活动的重要 性的证明,瑶族是迁徙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尤 其是在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区分布比较多, 因为迁徙民族特点, 大多数瑶族所选取的迁徙环境都是云雾缭绕、人间仙境般的地 方,再加上瑶族特有色彩斑斓、图案繁冗及做工精美的少数民 族服饰的加持,使得瑶族具有鲜明的神秘性、神圣性,长鼓舞 在舞蹈节奏上比较变化多端,边击边舞抗手、伸肩、鹊雀步的 特点显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上千年的历史,长鼓舞不仅 以典雅飘逸的舞姿名扬中外,其舞蹈服饰上的图案、花纹也更 具文化特点,瑶族的服饰随着历史的变迁,承担起瑶族文化传 承的重任,所以在瑶族的长鼓舞中,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传统 文化,可以感受到祖先们在面对自然、面对社会发展时的思想 状态,体验到他们对于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
舞蹈艺术能够代表着传统文化表明态度,展现自己的“价 值观”。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 发展阶段呈现出的价值观也是存在差异的,而舞蹈艺术作为传统 文化价值观的“代言人”,在舞蹈艺术作品中能够准确表达传统 文化的态度,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精髓的拿捏更加到位。以藏族 舞蹈为例,藏族作为我国草原上的少数民族,其鲜明的文化特点 众所周知。藏族舞蹈承载着藏族人民对于草原的热爱,舞蹈艺术 中充分展现了这些情感。通过瑶族的长鼓舞和藏族舞蹈我们可以 清楚地感受到,舞蹈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时间如何变 迁,传统文化依托舞蹈艺术的发展流传下来,传统文化对于舞蹈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在过去舞蹈艺术承载着 “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向人们传递着祖先们对于自然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认知与态度, 而当下, 舞蹈艺术依旧承载着“加工过” 的传统文化,传递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这既是对传 统文化价值观的深入研究,也是推动舞蹈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所在。传统文化价值观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既深厚,又博大,不同 的历史时期所记载的历史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深入研究和讨论每 个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舞蹈艺术 经过历史的淬炼,它承载着传统文化精髓发展至今,人们可以通 过舞蹈艺术作品更为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特点,掌握不同时期 历史文化的差异性特点,感受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 观。所以说,舞蹈艺术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任务是无穷尽 的,在当下甚至到未来,都是要不断开展的任务,传统文化价值 观的传播任务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任重道远,在多元化的文化中,坚守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任务底线思想不能松懈。
二、舞蹈艺术承载着反映社会发展历程的任务
舞蹈艺术价值中最具有研究意义的一项内容就是舞蹈艺术 对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真实反映。舞蹈艺术将社会发展融入舞蹈 艺术作品中,能够为后人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于自然、社会 的态度探究提供参考。尤其是在鲁艺时期,东北大秧歌的舞蹈艺 术作品创作更为频繁,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数量比较多。舞蹈艺 术作品对于社会发展历程的反映,不仅体现在舞蹈艺术作品的内 容中,还体现在舞蹈艺术作品中的服装、道具以及配乐的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追求 也在不断提升,这也会促使舞蹈艺术作品中舞蹈演员的服装和道 具的不断更新,音乐元素也在不断丰富,这些都证明了舞蹈艺术 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融合是非常紧密且真实的。
舞蹈艺术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艺术是以社会生活作 为创作来源,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舞蹈艺术作为社会生活的 精神生活必然也会随之更新与进步。舞蹈艺术的更新与进步是建 立在宗教文化、政治文化、民族文化及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传统文化元素的高度融合而向公众展现。每一部舞蹈艺术作品都 融合了社会不同发展进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例如傣族的孔雀舞,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舞蹈艺术家们对于孔雀舞的诠释和演 绎也不尽相同,在孔雀舞发展之初,孔雀舞的内容大多是围绕孔 雀漫步、戏水、追逐等,随着人们对于孔雀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深 入,舞蹈艺术家们对于孔雀的生活习性、体态研究等方面更为细 致,现如今的孔雀舞不仅作为傣族少数民族特有的舞蹈标识在国 内外享有盛誉,在其自身发展上也更为规范,孔雀舞作为一门独 立的舞蹈种类,不仅在跳法上建立了规范化的程式和要求,在手 位置、步法节奏及音乐选择等方面更加细致和完善。孔雀舞的发 展就较好地诠释了社会发展的进步带给舞蹈艺术的影响,社会发 展进步不仅能够为舞蹈艺术的研究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还能够 为舞蹈艺术音乐的选择提供更多的选项,为舞蹈艺术效果的拓展 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舞蹈艺术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合也更加的丰富,例如凉山彝族舞蹈对于社 会传统文化更迭的融合就能够体现出不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差 异性。凉山彝族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彝族舞蹈的创作基本上 都是围绕劳动和生产而创作的,重要的彝族节日和活动彝族人 民也会通过舞蹈来展示心情。在彝族舞蹈动作中传统文化的结 合也是非常紧密的, 如“瓦子列”中的摆手、“武士舞”的挥刀、 达体舞的垫补等,都是彝族比较常见的代表性动作,融合在舞 蹈中将彝族群众们的劳作等活动展现得比较形象,这些舞蹈动 作发展到今天,也进行了改良,传统的摆手配合上最新的舞蹈 滑步动作,展现出了彝族群众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积极风貌。 彝族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彝族舞 蹈在舞蹈艺术发展中也丰富了舞蹈艺术发展的范畴,民族的就 是世界的,传统文化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促进了舞蹈艺术文 化的发展,也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证明。所以说,舞蹈艺术 不仅承担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也较好地完成了其对社会 发展历程进行如实反映的重任。
三、舞蹈艺术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魅力任务
舞蹈艺术对于传统文化魅力的传播价值是有目共睹的。无 论是东北的大秧歌、安塞的腰鼓、舞龙舞狮, 还是辽西的太平鼓、 磁村花鼓、傣族的孔雀舞等诸多舞蹈艺术,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 文化元素,每一种舞蹈种类从起源、艺术特征、传统风格等方面 都各具特色,在舞蹈艺术中独树一帜,甚至在世界文化交流中都 能够独领风骚,它们不仅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展 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更是向全世界安利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当今世界,舞蹈艺术的发展表面上是更多的 追求多元化与创新性,但是在多元化与创新性舞蹈艺术作品呈现 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出这些所谓的多元化舞蹈艺术作品中所蕴含 的传统文化的元素,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是作为支撑舞蹈艺术长远 发展的根本基础。在我国任何舞蹈艺术形式的发展都是在传统文 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创作的,即使再前沿的舞蹈艺术作品,我 们都能够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影子,这就说明了传统文化的艺术 魅力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淡漠,反而会因为历史的特征为舞蹈 艺术增添文化色彩,增加舞蹈艺术的文化魅力,传统文化的艺术 魅力经过舞蹈艺术作品的流传和交流,得到了大范围的宣传,受 到了更多的肯定和欢迎。
舞蹈艺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能并非是舞蹈艺术家们刻 意为之,而是舞蹈艺术作品的自身特性所决定的,舞蹈艺术作 为艺术交流的主要载体之一,舞蹈艺术作品的交流和传播必然 会受到国内外群众的关注,在无形之中传统文化就会被宣传和 传播,甚至有很多观众就是因为观赏某一部舞蹈艺术作品而深 深沉醉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无论是傣族的孔雀 舞、蒙古族舞蹈、彝族舞蹈,还是东北的大秧歌、舞龙舞狮等 舞蹈艺术,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特色,每一种舞蹈艺术 作品的创作都是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特色创作的,展示 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在舞蹈艺术作品中给予 观众的感受是真实的,在精神上给予一定的满足感,满足观众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提升了观众们的审美能力,更拓展了 观众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范围。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社 会的发展越发显得宝贵和重要,所以在艺术作品创作中融合传 统文化的元素内容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在舞 蹈艺术作品中的传统文化魅力也越来越丰富,传统文化的魅力 是需要舞蹈艺术作品去放大的、去升华的, 未经过舞蹈艺术的“加 工”的传统文化虽具魅力,但不足以长久地、大范围地、快速 地被人们所了解和熟知,反而是那些经过“加工”过的以舞蹈 艺术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更耐人寻味。
舞蹈艺术的传播是无国界的,传播速度也在随着国际间的 交流频繁而得到强化,使得舞蹈艺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传统 文化的传播也越发广泛。在苗族舞蹈中, “农耕火种年代”的传 统文化比较浓厚,尤其是在皮鼓舞、铜鼓舞中屡见不鲜,即使是 比较闭塞的贵州黔东南地区也因为苗族舞蹈传播,将苗族文化推 向了全国、全世界。古瓢舞作为苗族舞蹈中比较古老的舞蹈种类 之一,其舞蹈艺术特点极为明显,不仅舞蹈步法较为舒缓,舞蹈 动作也极为简单,具有简单而不失优雅的特点。与之截然相反的 踩鼓舞却以节奏欢快、动作粗犷而著名,同样是苗族舞蹈,两种 不同的舞蹈类型反映出来苗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兼容性,也体现出 了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魅力。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与兼容性,为 舞蹈艺术的展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塑造性,为舞蹈艺术在世 界舞台上的发展开辟了个性化发展的路径,也更为我国传统文化 的传播提供了动力。舞蹈艺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我国传统文 化的传播是不间断的,是具有持续性的。
舞蹈艺术能够绵延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下去,主要就是依赖 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多元化 的文化底蕴给予了舞蹈艺术发展无穷的发展“动力”和创作“源 泉”,舞蹈艺术在多元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抽象性的升 华,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向全世界展示着 我国传统文化无穷无尽的文化艺术魅力,也为深入挖掘我国传统 文化内涵,结合时代发展开辟传统文化传播发挥着舞蹈艺术特有 的功能与优势。从古至今,舞蹈艺术就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播与传承的功能,因为舞蹈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提炼和生活, 是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反映,所以舞蹈艺术在艺术表现形式与文化 内涵上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 , 未来舞蹈艺术对于传统文化的 传承与传播价值会发挥得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张启望.舞蹈艺术中情境的构成及价值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7):168-170.
[2] 董雯 . 民族文化孕育民族之魂——论民族舞蹈艺术的现代化意义与价值[J]. 文化产业 ,2021(03):133-134.
[3] 郭静 . 浅析汉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特征 [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11):57-58.
[4] 董杰 . 舞蹈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研究 [J]. 戏剧之家 ,2021(25):129-130.
[5] 张璨 . 新媒体视域下舞蹈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创新对策研究 [J]. 北方音乐 ,2018.38(19):246.
[6] 姜莹 . 黎族舞蹈的文化艺术价值与传承分析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12):34-35.
[7] 张惠 . 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常态化发展方向的突破 [J]. 黄河之声 ,2016(03):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