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的时代背景下,贵州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济 、文化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经济的飞速发展打 破了原有的封闭状态,促进了贵州内外的文化互动,使贵州特有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在此背景之下与外 来音乐文化进行碰撞 。本文主要针对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行简要探讨 。
关键词:贵州,传统民族音乐,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主要分布着苗族 、侗族、布依族 、水族 、回族 、土家族 、仡佬族等少数民族 。 多民族的地区孕育出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和音乐 文化 。在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贵州的音乐文 化资源丰富多彩,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本文分别从贵州的音乐文化生存、音乐文化发 展和音乐文化保护等角度阐述了贵州地区民族音乐 文化的产生与影响, 同时概述了贵州地区民族音乐 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
贵州有着多种形式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不同 的传统音乐形式汇聚在一起形成了贵州少数民族多 样化的音乐风格, 多彩贵州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全国 乃至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 。在贵州的高原大地上,每 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同的传统音乐, 每一种传统音 乐都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 。贵州传统民族音乐主要 是以线状性为主的一种思维形式, 多数都是以传统 五声的调式为主 。这些传统民族音乐在贵州本土长 期流传, 内容都是贵州各地区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 真挚流露,也是贵州人民生产生活的鲜活反映 。从贵 州流传下来的民族音乐作品来看, 如今还在流传的 作品都是意境深邃、形象生动的曲子 。这些传统民族 音乐笔者认为有以下特点:
首先,生活环境的不同,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一定的变异性 。由于贵州地域环境复杂,各地区人们的生 活环境 、风俗习惯等均有差异,因此对同一类型作品 的理解和表达也各异 。以苗族传统音乐为例,苗族作 为 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在贵州来说属 于比较繁杂的一 种,其主要的传统音乐形式包括仪 式歌 、飞 歌 、劳 动 号 子 、情 歌 、古 歌 、儿 歌 等,苗 族 还 有芦笙舞 、吹芦笙等多种形式的音乐艺术。这些类型 的作品在黔东南和毕节两个地区的表达上也会有细 小差异。
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贵州民族音乐文化表现 出一定的即兴性特点 。时代的发展引领着人们的思 想变化, 不同的时代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都会千差 万别 。贵州的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各 地区的人们也会加入个人的风格, 这就体现了一定 的即兴发挥能力, 这是贵州民族音乐新发展的动力 所在 。因此,即兴性特点也是贵州传统民族音乐的特 征之一。
最后,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音乐文化 也体现出不同的地方性 。贵州的大部分少数民族都 有自 己的语言, 他们的民族歌曲也都会以自己的方 言为基调 。各自的音乐都会体现自己本民族的性格 特征 。如以侗族为例, 作为贵州较大的少数民族之 一,其最主要的音乐形式为大歌 。大歌是我国最为著 名的一种民间合唱艺术,当地人称为“嘎老”,其主要的意思是传统古老的歌谣 。大歌基本采用无伴奏的 形式,由许多人共同演唱,多声部共同配合,不需要 指挥,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民间合唱音乐 。可见,贵州 民族地区传统音乐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同 时具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贵 州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国际民间音乐中一个不可 分割的部分
。
二、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大多相对较为偏远,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相 对滞后, 使得贵州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形式也更加 贴近于自然,均保持着最原始的形态,同时也促使当 地的音乐形式和社会活动联系更加紧密 。我国科学 技术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上升, 也带动了贵州各 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趋于 城镇一体化 。在这一背景之下,贵州各地原有的生产 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俗也在逐步发生转变, 单方面 从贵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进程 进行分析, 此种变化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较为快速的 突变 。新中国成立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都共 同居住在偏僻荒远的地区, 这些地方由于经济水平 相对落后甚至连公路都没有, 人们的交通方式只能 是步行或者依靠畜力, 在这种生活和生产背景之下 孕育出了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形式, 同时也促使该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 传承形式和传承空间 。 由于当地的信息相对较为封 锁,因此在音乐交流方面相对较少,而在音乐生活方 面当地少数民族所能接收到的音乐文化形式也只有 本民族的音乐形式, 这就使得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具 有单一 的音乐种类 。 当地居民也没有更多可以参考 和学习的选择, 因此只能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将 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延伸和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 展,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出现了一股打工热潮, 贵州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开始 外出打工, 这也使得有时间或者愿意花时间去学习 和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少,进 而使得当地的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形式面临着流失 或者断层的危险 。许多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曲目 以 及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等特色文化伴随着一部分老艺 术人的去世而逐渐失传 。这一现状直接导致了贵州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和保护工作面临着严重 威胁 。
三 、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措施探讨
( 一 )贵州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措施
一是建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信息档案馆 。笔者认为贵州各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业人士尽可能地搜集当地少数民族音乐历史文献资料, 并且通过借助专业民族音乐学者对这些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和记录 。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不断搜集目前现存的传统民族乐种 、传统民族乐谱 、传统民族音乐曲目影像资料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搜集贵州各地区民间艺术家所撰写的音乐著作和相关文章, 并将其设为保护对象 。尽管当前贵州遗失了部分形式的少数民族音乐,所幸的是,贵州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仍然遗留了许多无形的遗产 。例如一些传统民间音乐艺人如今都还健在, 这些民间艺人是 一本活字典, 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很多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和音乐文化信息 。通过寻找贵州地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民间艺人可以为贵州地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发展提供更为多元化且丰富的素材 。除此之外,传统民族音乐还可以通过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一步将一些易变 、易流失的无形音乐文化遗产转化为能够使其进行长久保存的文献资料 。例如, 安排专业音乐人士邀请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人演唱或演奏他们还能记得的作品, 通过进行记谱或录音的形式对 一 些音乐文化遗产进行记录 。同时,还可以采用录像等方式进行录制,不断丰富更加具有原始音乐色彩的影像资料 。通过编写贵州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音乐志”的形式对当地传统民族音乐事项以及相关的信息进行记录, 通过此种方式不断为贵州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建立起一个更加细致且完善的档案 。除此之外,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宣传部门还可以通过建立传统音乐文化平台的形式, 对所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进行收集与整理 、推广与传承 、宣传与保护 。这种运用新媒体进行保护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借助 少 数 民 族 传 统 音 乐 文 化 平 台 创 建 数 字 化 的 档 案库, 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贵州各地区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形式推向更大的舞台, 让世界各国认识到贵州地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二是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动态博物馆 。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动态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在小范围内通过人为的形式保留贵州各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原生态环境,从而促使当地一些珍贵的音乐形式能够以“活”的状态被人们所认识和推广 。贵州各地区的 少数民族居民都能歌善舞, 少数民族的独特特色和 当地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无数外来游客,许 多游客来到这里与当地居民共同舞蹈 、共同歌唱,感 受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贵州黔东南苗 族和侗族是少数民族中能歌善舞的典型代表, 很多 外来游客都称苗族当地居民是“百灵鸟”。 黔东南的 侗族大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具有 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欣赏价值, 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 中的瑰宝 。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旅游景点中 都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民族文化保护形式 。 国家为了 保护该地区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和社会文化, 还创 办了民俗文化村和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园 。这一做法 主要是通过在一个独立的小空间内保留少数民族文 化的原生生态环境, 从而促使其不受到外界社会的 影响和制约 。 四面八方的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到当地 不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统习俗以及生活方式 。 除此之外, 还能够聆听和感受不同民族的民间艺术 文化, 此种做法实质上是将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 自 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进行充分融合, 在此基础之上 再增加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 比如音乐文 化、舞蹈文化、人文文化等内容 。如此,一方面随着社 会的发展以及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可以为当地 的市场经济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也能大幅 度提升当地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三是传统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与发展 。在新的 时代背景之下, 贵州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受到了较 大冲击。然而这种冲击并不能使贵州少数民族传统 音乐文化消亡 。无论何种形式的文化都有着它自身 的生命力,贵州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同样如此 。在 新的社会环境之下, 人们的生活步伐也变得越来越 快, 快节奏的生活促使人们向往更加田园和自然的 生活方式,在音乐需求方面同样也是如此,独具特色 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步调 能够相辅相成,互相融合 。这种音乐形式给人一种沁 人心脾的感觉, 就像一汪清澈的泉水可以让人轻瞥 一 眼就难以忘怀, 这也更加突出了贵州少数民族地 区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随着音乐文 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步增加, 贵州传统民族音乐 在这一过程当中也适当融入了 一 些现代化的元素 。 当地人们编写出了一些融入现代生活元素的少数民 族新歌曲,这些歌曲与流行元素和传统元素相融合, 一经问世便成了歌曲中的经典,被广大人民所喜爱 。这类歌曲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表达形式为主线, 同时在其中适当融入了一些时尚的时代元素 。例如, 苗族歌曲中的《龙船调》和《苗岭的早晨》,这些歌曲 都是以一种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少数 民族地区的新生活与新面貌 。在这一过程当中也促 使贵州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步找到了与传统民 族音乐文化和新时代元素所兼容的连接点,从而促使 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音乐乐坛中成为一 颗 独特而闪耀的星星, 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找到了全新的契机, 为当地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打 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 为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拓宽了 文化视野。
(二)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策略
1.保护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原生态环境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 如果想要有效 保护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就必须促 进当地少数民族音乐的衍生和发展 。 以贵州当地传 统 民 族 音 乐 文化 赖 以 生 存 的 环 境 和 土 壤 为 保 护 对 象,进而有效支撑当地民族音乐的成长与发展 。保护 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民族 音乐文化环境的保护工作, 特别是在针对一些原有 的少数民族村落和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上必须加大 力度 。除此之外,贵州各地区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该通 过多种方式方法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 音乐文化抢救工作和传承工作。
2.推动贵州传统民族音乐和贵州经济社会的协同
发展贵州的生态环境优良和自然资源极其丰厚,人 们都能歌善舞,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能够采用 自 己的 民族音乐风格和民族音乐形式进行创作, 他们创作 的每一部作品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贵州当地政 府为了能够有效促进这些动态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将当地的旅游景点与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园和民族文化村落相结合 。这些以经济发 展为目的所开设的旅游活动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音 乐文化情境相融合, 把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集中 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中供游客欣赏, 一方面使得游客 能够充分感受到当地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形式的多样 性和独特性; 另一方面将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景 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 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来吸引 各地的游客 。既有效确保了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 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还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为 当地的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走出了多元化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增长。
3.强化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专业教育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 教育能够促进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优化 。在 保护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当中必须高度重 视这一问题, 并且要借助网络的力量加快贵州地区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 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当 前,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正在面临着严 峻的考验 。同时,当地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 为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找到了更加 广阔的机遇和平台 。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如果想 要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得到有效传承, 强化专业教 育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基于此种现状,可将贵州各地 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有效地融入校 园音乐中 。例如,可以采用民族音乐进校园的形式编 写一些地方性的校本音乐教材, 在不同阶段的学校 音乐教育课程中适当融入贵州传统民族音乐 。除此 之外, 还可以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民族音 乐课程 、民族艺术文化课程,让学生通过借助专业化 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学习贵州 传统民族音乐 。如此,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贵州传统 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另一方面还能使贵州当地 的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表达形 式,从而增加他们的文化自信 。另外,贵州各类型学 校 可 以 联 合 民 间 音 乐 爱 好 者 开 展 传 统 民 族 音 乐 活 动, 使这些音乐爱好者能够在活动中受到当地传统 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同时进一步激发当地音乐人 才的创作灵感和传承欲望, 从而推动贵州各地传统 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4.组织各类交流活动及赛事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
传统艺术文化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党中央为了保护 、传承 、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成立了相关的机构, 同时还专门拨付了一定的财政经费来组织开展 相关工作 。对于贵州来说, 省委省政府也是高度重 视, 在各地都有相关的机构开展传承发展的相关工 作 。这些专门的机构可以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相关表 演和展示活动,尤其是在各少数民族重大节日上开展一些专门的民间音乐表演活动, 或者是每年组织专门的民间音乐表演赛事等 。通过表演及赛事发现优秀传承人才,对这些优秀人才给予一定奖励,以此来营造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艺术文化氛围, 扩大当地人们的参与度, 提升当地人们的自身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这样也能对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更能促进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过去的许多年中贵州当地始终处于经济相对滞后且相对闭塞的状态 。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有效落实, 打开了贵州的经济发展大门, 给贵州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同时也为贵州地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了 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和传承平台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贵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 贵州各地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档案馆 、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环境等方式, 进一步推动贵州经济与民族音乐文化的协同发展, 加强各地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和沟通,使其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明天奠定更为结实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魏芹.浅谈山西省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与传承创新[J].黄河之声,2019(13):12-13.
[2]和桂莲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民族音乐,2011(05):53-54.
[3]张天彤 .贴近保护与传承的民族音乐学—— 以北方人口较少数 民 族 传 统 音 乐 的 科 研 、教 学 实 践 为 例 [J]. 中 国 音 乐,2020(01):135-143.
[4]黄玲 .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以瑶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4):120-123.
[5]赵亚伟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构思——以纳西族仪式古歌为例[J].黄河之声,2020(05):24-25.
[6]胡晓.广西民族传统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J].参花,2020(09):79.
[7]王汇涓 .甘肃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科技,2014(03):64.
[8]孙航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04):1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