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声乐和器乐音乐创作中,儿童题材的作品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古里迪作为二十世纪西班牙重要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众多流派,其创作的声乐套曲《童年六首歌》从不同的角度回忆童年的浪漫时光,并揭示许多人生哲理。本文将从创作背景、语言、题材选择和音乐特征方面对该作品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古里迪;艺术歌曲;童年;创作特征
赫苏斯·古里迪(Jesús Guridi Bidaola)是二十世纪西班牙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的许多作品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创作的声乐套曲《童年六首歌》(Seis canciones infantiles)包含六首独立歌曲,分别为1.《捉蝴蝶》;2.《回春》;3.《被囚禁的公主》;4.《当我老了》5.《外语》;6.《假期》。每一首歌都以童年的经历为主题,通过孩子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揭示儿童的丰富感受,充满浪漫主义的幻想。
罗曼·罗兰在他的《哥拉·布勒尼翁》写道:儿童的魅力好像音乐。它比我们演奏的音乐更有把握能够进入人心。最高傲的人见了它也会变温存,人自己也成了孩子,暂时会忘了他的骄傲和他的地位。[1]儿童的世界是纯真而浪漫的,当它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便具有双重的魅力,更能温暖人心,因此,许多西方作曲家从童年的回忆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众多儿童题材的音乐作品,如舒曼的《童年情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巴托克的《儿童组曲》、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柴可夫斯基的《孩子的歌》、穆索尔斯基的《孩子们》等等。虽然这些以童年为题材的作品在茫茫的西方音乐海洋中仅是凤毛菱角,且在这些作曲家浩如烟海的作品中似乎也不占主要地位,但它们却像音乐界的一股清流,唤起人们儿时的心灵记忆。
一、《童年六首歌》的创作背景
古里迪1886年出生于阿拉瓦省维多利亚-加斯泰兹的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分,音乐陪伴他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他先后于马德里、巴黎、布鲁塞尔、科隆和慕尼黑学习音乐,并于1940年受聘为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和声学教授。[2]1946年,古里迪创作了《童年六首歌》,由他的忠实崇拜者——巴斯克作家阿罗萨梅纳作词。同年,该作品在在特内里费的圣克鲁斯教育学院音乐教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于1947年正式出版。[3]古里迪一共育有六个孩子,在六十岁时才创作了这部作品。
二、《童年六首歌》的语言特征
相比于器乐,声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明显更受欢迎,因为声乐同时包含旋律和歌词,旋律为歌曲奠定了一个大致的情绪基调,而歌词则有更具体的语义,二者相结合使人们对音乐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明确的理解,更容易引发共鸣。因此,歌曲中歌词的作用十分重要。古里迪的《童年六首歌》歌词清新质朴,没有华丽堆砌的词藻,也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采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活泼,温暖的话语符合儿童的语言和语气。歌曲的题材取自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充满童真童趣,反映了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从中可看出古里迪作为一个成年人,以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精确地捕捉孩子们的情绪和感觉。
三、《童年六首歌》的题材选择
《童年六首歌》虽是以儿童为题材,但古里迪并未对童年生活进行完整的记录和展示,而是选取了童年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和场景,以艺术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首先是以童年生活为题材。如第一首《捉蝴蝶》,描绘了一幅儿童追逐蝴蝶、嬉戏的场景。美丽的蝴蝶在半空中翩翩起舞,吸引着孩子们追赶着它,不知它要飞向何方。突然蝴蝶停在灌木丛中,孩子们蹑手蹑脚地靠近,最终捉住了它。热爱自然是孩子的天性,美丽的蝴蝶暗喻儿童的梦想,捉蝴蝶亦是在追逐梦想,必须保持专注,谨防冒失,否则手中的“蝴蝶”会溜走;第五首《外语》描写的是孩子们学习法语的趣事。孩子不解法语的规则和传统,他们认为法语与西班牙语容易混淆,歌词中列举了许多滑稽可笑的例子。英语相对法语更简单,学习法语只能使孩子们脾气暴躁,想拿它开玩笑。学习是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个孩子都曾为学习而烦恼;第六首《假期》中,老师宣布因为明天是政府领导的教名日,学校将放假,孩子们为此欣喜不已,他们可以不用学习,可以尽情玩耍。假期是孩子最大的愿望,如果有人说不喜欢放假那他一定是在撒谎,表现出孩子无拘无束和爱玩的天性。
其次是以自然与探险为题材。第二首《回春》中春天伴随着温暖的春风回到人间,孩子们热爱春天,这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象征着新生命,她让孩子们看到了希望和曙光。第四首《当我老了》中,以一位老人的口吻来回忆他童年乘船出海的梦想,但这个梦想却始终未能实现。年少时的雄心壮志,逐渐被现实打击得七零八碎,失望之时,他想起童年时期最初的梦想。“船”象征着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船”象征着孩子对成长的渴望,“船”更象征着老人年轻时对生活和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梦想都破灭了,他宁愿活在儿时的回忆与幻想中。
还有是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第三首《被囚禁的公主》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城堡中的公主被国王用七扇门囚禁,过着无聊而单调的生活。父亲出征前下令,战争结束时,公主必须嫁给又胖又老的表哥。在婚礼前夕,一位英俊的绅士拯救了公主,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个人在童年时代都曾有一个“公主梦”或“王子梦”,但童话并不是孩子的专利,成年人也可以通过童话构建的幻想空间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共鸣和满足,象征真善美的童话世界是人们精神的乐园。
四、《童年六首歌》的音乐特征
古里迪在法国和德国的学习经历,使其音乐符合晚期浪漫主义的风格,同时又继承瓦格纳的美学思想。[4]作为一个巴斯克人,他的音乐创作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童年六首歌》六首歌曲均采用分节歌的形式,歌词的音节与旋律也大都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不禁令人联想到我国学堂乐歌中“一字对一音”的手法。歌唱性的旋律占据主要位置,但整体音域跨度不大,且较多重复。古里迪用清新自然的音乐语言,细腻地勾画出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与形象。
(一)运用歌唱性的旋律刻画音乐形象
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有机结合的产物,古里迪这六首以儿童为题材的艺术歌曲亦是如此。他将童声与旋律完美相融,给人以一种清新脱俗而又充满诗意的美妙感受。歌唱性的旋律搭配纯真质朴的童声,将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捉蝴蝶》中歌曲开头每一句都出现了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快速而灵动,展现了儿童跟随蝴蝶奔跑跳跃的场景,表现出儿童活泼与欢乐的形象。整首歌曲的节奏较为规整,并运用了倒影的写作手法,与歌词中的排比句完美搭配,其中最重最响亮的音节自然又巧妙地与旋律的跳动保持一致,使得整首歌曲的演唱朗朗上口。(见谱例1)
《回春》这首歌曲将春天拟人化,“清晨的空气,以你的名义来看我,在窗户上敲了三下,我甚至没有问是谁”。春天敲打着窗户,伴随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回到人间。乐曲始终保持着舒缓柔和的节奏,并运用了较多音阶式的旋律线和长线条的乐句,这种创作手法更好地展现出一种抒情优美的浪漫情趣,烘托出春天归来的氛围,孩子们张开了双臂迎接春天和希望。另一首《当我老了》也运用了长线条的旋律,歌曲开头主旋律以高音下行的连续级进开始,旋律线条清晰而连贯,音乐语言采用诉说的音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用平和的语气将童年的梦想娓娓道来,气氛宁静优美又弥漫着淡淡的忧伤,表现出对童年时光的无限怀念,感慨初心的美好。(见谱例2)
《被囚禁的公主》全曲结构紧凑、旋律简洁、节奏活泼,主旋律以八分音符为主,但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的时值都被拉长,增强叙事的语气感,也避免旋律的单调,特别是歌曲结尾的最后一个音无限延长,烘托童话中公主与绅士的欢喜大结局,留足想象的空间并预示他们未来的生活将充满希望。
《外语》主旋律以八分音符为主,并且采用很多级进的“前十六后八”节奏型,整首歌曲轻快跳跃,像是孩子在抱怨学习法语的困难,滑稽又欢乐。(见谱例3)《假期》主旋律部分采用很多跳音,表现出孩子们沉浸在假期来临前的喜悦心情中。
(二)钢琴伴奏富有艺术表现力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继承者,古里迪在创作这部声乐套时,既运用了儿童化的音乐语言,又充分发挥钢琴伴奏的功能性作用。虽是为以儿童题材创作的歌曲,他仍旧保持着艺术创作的严谨性。《童年六首歌》整部作品的钢琴伴奏具有很强的代入感,能够将每首歌曲的意境表达出来,并且与歌曲旋律互相呼应,够表现出人的情绪和思想感情。
《捉蝴蝶》一开头前奏在主音与属音之间做往返跳进,生动形象地模仿出蝴蝶偏偏起舞、忽高忽低的动作,引人入胜。《回春》中钢琴伴奏采用左右手轮奏的形式,错落有致,充满流动性,仿佛孩子打开窗户,迎接着徐徐吹来的春风,不仅与歌词中两次提及的“清风”一词相呼应,还将这首歌曲置于温暖而舒缓的氛围中,让听众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此外,整个钢琴伴奏部分几乎都用连线连接起来,存在三个声部,连贯流畅又富有层次感,加强了氛围感,令人不禁联想到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见谱例4)
《当我老了》中歌曲的前奏以一个激昂的八度音程下行音阶来引入老人关于大海的梦想,令人心潮澎湃。钢琴伴奏的织体较为分散,将一些简单而又精致的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穿插其中,装饰以个别和弦外音,增强歌曲的感染力,伴奏若隐若现,像是海上卷起的阵阵波浪。零碎的伴奏将人声旋律的线条衬托得更加修长和优美,增加歌曲的美感,将老人面临失意与困境时的感伤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渴望回归最淳朴、本真的生活。(谱例5)
《被囚禁的公主》钢琴伴奏部分始终包含主旋律并与旋律声部同时进行,且出现较多的重复,结尾用相同的双音敲打出规律的节奏,像是在击鼓欢呼,庆祝童话中的公主与绅士踏上幸福之路,并且鼓声随他们离去的身影渐行渐远。
(见谱例6)《外语》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部分与《被囚禁的公主》一样,伴奏的最高音即是歌曲的主旋律,这种形式使得主旋律在丰富的层次中更加突出,表现出童谣般的质朴。这首歌曲的伴奏以和弦跳音为主,轻巧跳跃,体现孩子天真活泼的特征。《假期》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部分都是均匀又快速的八分音符,半分解和弦配合三拍子的节奏,轻快摇曳,使整首歌曲处于假期到来的愉悦氛围中。
结语
古里迪的声乐套曲《童年六首歌》用质朴的语言和音乐表现出孩子们真实及幻想中的世界,虽是以儿童为创作题材,但是并不仅仅是童谣或是适合孩子演唱的儿童歌曲集,从鲜明的音乐形象,丰富的节奏,多变的情绪,浪漫的诗意以及从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等方面来看,它更像是一部清新脱俗的艺术歌曲集,直接唤醒人们心灵深处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由成年人来演唱也毫无违和感。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兰著,许渊冲译.哥拉·布勒尼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03):15.
[2]Jesús María de Arozamena.Jesús Guridi,Inventory ofhis life and his music[M].Madrid,Editora Nacional.1967:12.
[3]Jesús María de Arozamena,Jesús Guridi.Seis Conciones Infantilesy La novia del rey[M].Madrid,Union Musical Espanol.1947(01):2.
[4]Suzanne Rhodes Draayer.Art Song Composers of Spain:An Encyclopedia[M].Lanham,Scarecrow Press.2009:3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