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对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29 13:47: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二胡作为民族乐器的代表,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支持。而在我国音乐事业快速发展下,二胡演奏艺术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民族音乐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本文对二胡演奏艺术的风格和特点作出分析,在继承传统技艺和音乐形式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提出创新二胡演奏艺术的方法和对策,以期推动二胡这门艺术在新时代下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二胡;演奏艺术;继承;发展

  音乐作为精神文明的载体,通过传统器乐表现出的乐曲,更有着传统色彩,是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再现与传承。随着近年来复古思潮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实含义,并增加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器乐的关注。二胡作为传统器乐中最具有艺术展现力的乐器,凭借独特的演奏声音和艺术表现力,获得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为进一步促进二胡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传统的演奏技巧、创作方式、音乐风格作出分析,在继承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创新,使二胡表演更具时代的气息,以便获得更多群体的支持。

  一、二胡演奏艺术的风格与特色

  二胡作为我国最为传统的拉弦乐器,从唐代流传至今,已经有近一千多年的历史。二胡在发展之初,以其音色古朴风韵十足的特征,被人们称之为“南胡”和“奚琴”,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唐诗“中军置酒饮贵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表明二胡是当时广为流传的重要乐器。从二胡的结构上来看,主要由琴杆和两根琴弦构成,内弦音低沉浑厚,外弦音高亢明亮,低音和高音的配合,可演奏出更加热烈和激情的声音。通过曲调的快速变快,可更加完整的演绎出不同方言、不同地区,不同音乐类型的歌曲,使其成为歌曲演绎中不可缺少的古典乐器。分析二胡的艺术特色,首先,二胡有着我国传统的音律美感,由于二胡特殊的乐器结构,其演奏出的声音有着表现力和感染力强的优势。例如《二泉映月》变奏曲的曲式结构,可通过二胡高低弦音的快速变化,表现出歌曲悲痛凄苦之情,可快速带领听众进入到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根据乐曲的变化出现情感的起伏。其次,地域性特征显著。二胡作为民间艺术表现的载体,其不但来源于社会中,又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这种民间乐器说展示出的音乐风格,会受到地区和文化的影响,形成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例如《赛马》、《苏南小曲》等都有着明显的民族性特征。

\

  二、对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的继承

  (一)传统技巧和艺术形式的继承

  从音乐风格和特点上分析,二胡演奏有着音色表现力丰富的优势。在拉弦的基础上,诞生弹音、按音、散音等音色,使多种形式的搭配,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完成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这种曲调和曲式上存在的不同之处,要求在二胡的学习和演奏中,不但应加入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完成弹奏方式的创新。还应继承传统的技巧和艺术形式,使二胡的演奏还原真实的情感,增加乐曲的感染力。在弹奏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乐曲的特点,反复的听原曲的演奏技巧,并融合自身的理解,使练习在听、弹、感悟中,更具有高效性。完成乐曲的初步练习后,要根据乐曲表现出的情感变化,加强内外弦强弱音的快速转换,使演奏的力量、节奏、强弱与歌曲完全契合。而左手的配合,则强调“揉、吟、按、捻”,使通过右手力量调节出来的强弱变化,衔接和变奏更加流畅。特别是二胡独具特色的“润腔”,需要表演者了解传统演奏艺术中常用的变滑音手法,使演奏的方式和表现出的效果,更加符合音乐所营造出的氛围。同时,在诠释的过程中添加自己独特的韵味,完成对二胡传统演奏技巧和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发扬。

  (二)文化精神和血脉的传承

  二胡作为我国传统的器乐,二胡乐曲普遍有着较强的文化精神,不仅表现出艺术的美感,还有着对生活的思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民族神韵的再现。在当代二胡艺术表演中,对于二胡表现出的文化精神的传承,主要是了解二胡的艺术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分析曲目背后蕴含的人生哲学,将这种意蕴通过二胡表演传达出去,使二胡的演奏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以著名的二胡曲目《病中吟》为例,该曲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天华老师的代表作,整个曲目是对作者深陷痛苦,经历黑暗过后,内心挣扎和痛苦过程的表述。曲式结构富有层次性,以更加精准和有力的演奏,表现出二胡如泣如诉的艺术张力。在整个曲子中,既有高昂和激烈的曲调,也有缠绵委婉,突出重围的呻吟。在乐曲递进式的表达中,听众可跟随乐曲表现出的情绪而起伏,在音乐到达顶点后的急转直下,可使听众受到音乐的熏陶,出现悲恸的感受,如同在病中的呻吟一般,给人留下无限的回味。这一过程既是听众情感的调动,更是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通过音乐表现哲学思想,可使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深刻的认识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神韵和魅力。

  (三)创作方式与音乐风格的弘扬

  音乐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在二胡器乐发展的一千多年历程中,二胡乐曲的创作,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形态的记载,也是作者对民族发展的回忆。以音乐的形式来再现历史文化,需要融合多个地区的和多个民族的音乐特色,使创作的内容有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完成对社会时代发展的记录。比如《豫北叙事曲》,有着纯真的西北民族的特色和味道,没有过多创作手法的运用和修饰,也能够使其走出家门,面向更多的群体展示中国风采。因此,在当代对于二胡艺术的传承,需要弘扬传统的创作理念和方式,使音乐融合社会生活,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色,使二胡演奏出来的作品更加生动,大众接受度更高,利于作品的流传与流行。

  三、二胡演奏艺术的创新发展对策思考

  (一)注入现代元素丰富二胡技巧,实现二胡演奏技巧的创新

  二胡演奏艺术拥有着千年的发展历史,为我国音乐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独特以及精益求精的传统音乐,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替代的。为实现二胡演奏艺术的优秀传承与创新发展,必须要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与精神,利用科学、认真的方式传承二胡演奏艺术中的传统。并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推进二胡演奏艺术创新,真正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二胡演奏艺术传统过程中,为保证二胡演奏艺术的传统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迎合新时期的审美需要,应当不断注入现代元素丰富二胡技巧,提高二胡演奏艺术的现代化水准,拓展并加强音乐艺术性。同时,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具有不同特点,但同样具备时代性特征,也正因如此,才促使音乐作品得以传承与流传。不同时期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在艺术思想、艺术蕴含及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这些差异都与当时时代流行趋势相符合,可以说时代决定了音乐走向。比如,我国著名演奏家及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在四五时期二胡演奏的事业传承与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所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特点鲜明,体现了时代特征,唤醒人们民族灵魂。通过将时代民族个性、社会意义以及深刻思想等二胡演奏艺术之中,能够将创作者所想表达的真正内质,凸显的淋漓尽致。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创新发展与有效传承,应当在二胡演奏艺术作品中注入现代元素,围绕现代审美标准创造相关作品,以保证二胡演奏艺术的与时俱进创新。在具体实践中,可在保留二胡演奏艺术传统技巧优势、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各种外国演奏手法与作品风格,来进一步拓展与完善二胡技巧,推动二胡演奏艺术新发展。同时,还可通过借鉴外来文化中的二胡演奏艺术作品与乐器,进行作品的改编与移植。比如,借鉴二胡乐器与民间乐曲,结合二胡演奏艺术创作要求进行改编,以创造性、探索性与进取心的艺术创作思想。在保留二胡演奏艺术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创作出能够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音乐作品,以特有的艺术风格与思想精髓,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二胡经典作品。

\

  (二)引进现代传媒技术创新艺术传承途径,推进二胡演奏高效发展

  在融媒体发展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协作、互促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二者的融合发展,同样也为实现二胡演奏艺术的传统继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因为任何一首音乐作品,若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广大听众的关注,就必须要选择多种途径加以推广宣传,提高音乐作品知名度与影响力。之后在通过制作一首高质量音乐作品,留住听众并获得认可与支持。为此,针对这一发展趋势,为实现对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可用过积极采取多种渠道加大对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的宣传与推广,扩大宣传面,提高影响力,进一步推进二胡演奏的高质量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可通过利用传统媒体平台,发挥传统媒介公信力强、影响力广等优势,利用电视新闻、广播电台、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加大对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的宣传与科普。为广大听众普及二胡演奏艺术方面的历史与传统,以提高广大社会听众对二胡演奏艺术的了解、认识与认可。其次,可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短视频等平台,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实效性、信息资源共享性等优势,加大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宣传推广。在通过将优秀二胡演奏艺术作品,上传至各大音乐平台,如酷狗、酷我、网易云等等,进一步将中国音乐艺术推广至全世界,让全世界人都开始认识并喜欢二胡音乐。如《薪火相传》、《华阴老腔一声喊》等,都曾登上过中国春晚,体现着这对二胡演奏艺术作品的优秀与魅力。

  (三)针对市场需求推进二胡艺术创新,提高二胡演奏发展水平

  若想进一步实现对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的继承,有序推进二胡演奏艺术现代化、创新性发展,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二胡艺术的市场问题,对二胡创作重新调整与创新,以避免作为传统音乐的二胡演奏艺术,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进入低迷期,保证二胡音乐符合现代人审美。首先,针对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二胡演奏艺术的工作者们必须沉下心来,认真去创作,用心去演奏,努力探索新时代下的二胡音乐创作元素,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演奏艺术创作之中,为振兴二胡音乐创作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联系市场进行二胡音乐演出,尤其是针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地区,应增加二胡演出场次,利用地方文化带动二胡艺术创新发展。然后再通过改变传统的二胡演奏音乐会模式,以多样化手段改善二胡音乐市场不景气的现状,通过大幅度降低音乐会票价、改变音乐会地点、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二胡演奏场地布置等方法来吸引观众注意力。在通过融合现代化的音乐创作手段,实现二胡演奏形式创新,增加二胡音乐作品品种等,扩大二胡音乐发展范围。其次,应加大二胡演奏艺术传统与国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保留与继承二胡演奏艺术传统民族音乐风的同时,将世界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二胡之中,不断提升二胡演奏艺术的国际化交流水准,促使二胡演奏艺术传统能够在国内外广泛流传。

  (四)掌握传统二胡演奏艺术精髓,实现传统二胡演奏艺术的有效传承

  近年来,二胡演奏音乐工作者为实现自身创新发展,而逐渐将一些新的演奏技法运用到二胡演奏之中,使二胡演奏技巧出现了左右手拨奏、超高音技术、快速换弦换把以及跳弓等新技法。这些新技法的合理运用,不仅实现了二胡演奏艺术创新发展,还引起了演奏者的强烈兴趣,致使这些新技巧在二胡演奏艺术中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个别演奏者在创新演奏技巧时,过于注重对新技法的运用以及传统技法的创新,而忽略对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的继承,逐渐将二胡传统乐曲转变为现代乐器,忽略了二胡演奏艺术的本位。为打破这一局面,提高演奏者对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的重视,必须要加强对传统二胡演奏艺术的弘扬与推广,加大对传统二胡音乐作品的宣传,如闵惠芬演奏的《江河水》;蒋风之先生演奏的《汉宫秋月》等,都将传统二胡演奏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同时,传统二胡讲究意境、风韵与情感等,具有独特魅力与风韵,能够造成乐曲情绪的跌宕起伏,是需要演奏者倾注大量心血才能真正掌握的艺术精髓。而只有掌握这些传统二胡演奏艺术精髓,才能真正实现对演奏艺术传统的继承,从而创作出高质量二胡音乐作品。

  结语

  总而言之,二胡作为我国传统的器乐,以其自身独特的音色和音乐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听众,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共鸣以及较好的艺术感受。在新的发展阶段下,二胡因为自身演奏的局限性,以及缺少流行的要素,逐渐失去人们的关注,二胡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受限。为解决这一现状,分析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创新的同时,能够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形式。并针对审美需求的变化,推进二胡艺术的创新,突出二胡演奏社会性和民族性,实现二胡演奏艺术的传承与传新,使这项传统的音乐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聆聆.关于二胡演奏教学“复归传统”的几点思考——从一次二胡夏令营活动说开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0(04):183-187.

  [2]程祯棠.中国近现代音乐美学思想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影响[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09):150-151+165.

  [3]王海玲.视唱练耳在二胡教学演奏中的作用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088-1090.

  [4]王云飞.音乐教育专业二胡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分析——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二胡教程·基础篇》[J].中国教育学刊,2020(06):126.

  [5]詹庆文.积极推进民族器乐教育,高效实现民乐传承建设——以高职院校二胡教育为例[J].黄河之声,2020(03):91.

  [6]田宇.浅析系统性二胡教学对二胡演奏者培养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6(09):18-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67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