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为推进农村现代化而提出的重要方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乡村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民族精神。
一、乡村音乐的特点
乡村音乐素材丰富,特别是传统文化元素在乡村音乐中有着丰富的体现。方言、民间舞蹈、曲艺等元素在乡村音乐中都有所体现,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为乡村音乐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例如,乡村音乐中的方言使歌曲有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民间舞蹈和曲艺元素的加入则丰富了乡村音乐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乡村音乐承载着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反映了乡村社会的生产劳作、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乡村音乐与劳动者的生活紧紧相连,传达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智慧,能够表现出乡村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演唱乡村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情感。
二、乡村音乐融入高校美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接触到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这使得学生往往更倾向于说唱、摇滚、电子音乐等现代化的音乐形式。乡村音乐在这些音乐形式的冲击下,受众群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乡村音乐融入高校美育课程的现状并不理想,其原因如下:
第一,文化价值观差异。目前高校中从事美育工作的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他们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更偏向于西方古典音乐、传统民族音乐或其他现代艺术形式。相对而言,教师对乡村音乐的了解和研究较少,对乡村音乐的关注相对有限。
第二,课程设置不足。美育课程常常被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一些高校在美育课程的设置上显得相对保守和陈旧,认为美育课程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主要关注西方古典音乐或流行音乐。实际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不同的音乐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乡村音乐作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音乐类型,同样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其价值和地位逐渐受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乡村音乐不仅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展现了乡村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乡村音乐融入高校美育课程的途径
(一)音乐课程设置
在高校音乐类课程中加入乡村音乐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乡村音乐的文化背景和蕴含的精神,并演唱乡村音乐的歌曲。例如,桐庐某高校的歌唱艺术课中加入了莪山畲族乡音乐的元素,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莪山畲族乡的音乐曲目及其演唱技巧和文化内涵,激发了学生对乡村音乐的兴趣。
(二)高校艺术社团
高校艺术社团作为连接学生与多元文化的桥梁,可以通过参与“文化送下乡”“支教乡村学校”“乡村少年行”等活动,将乡村音乐带入校园,让学生亲身感受其魅力。这些活动不仅将现代文化传递给乡村居民,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乡村音乐互动的机会。当学生深入乡村,亲身感受并参与到乡村音乐的表演中时,他们就会被乡村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吸引和感染。这种互动不仅推动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使乡村音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同时也反过来推动了高校的美育。学生通过体验和学习乡村音乐,开阔了艺术视野,加深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这种双向互动机制能够使乡村音乐在高校美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促进乡村和城市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乡村音乐专题系列讲座
高校可以邀请乡村音乐团体、乡村音乐的创作者、乡村艺人、历史学家等走进校园进行关于乡村音乐的系列讲座,或分享自己对乡村音乐的理解、创作经验,或对乡村音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了解乡村音乐,使乡村音乐融入高校美育课程。
(四)乡村音乐采风实践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和解读乡村文化中的本土音乐,学校可组织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地方乡村音乐采风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当地乡村音乐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以莪山畲族乡的音乐节日“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为例,在这一天,畲族人会载歌载舞,以歌迎客,以舞会友。此外,这一天还有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如蹴石磉、挑红曲酒、拔河等,以及越剧折子戏、器乐合奏、戏歌等精彩节目。这种实地采风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对乡村音乐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深入了解乡村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这种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今后的艺术创作和表演提供宝贵的灵感和素材。
(五)项目式教学
高校内不同学科之间应进行跨学科合作,共同开展乡村音乐相关的研究和实践项目。通过跨学科课程和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高校可以开设“乡村音乐与视觉艺术”“乡村音乐与戏剧表演”“乡村音乐与文学创作”等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乡村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点。
通过以上途径将乡村音乐赋能高校美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还可以促进乡村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同时,这种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莪山畲族乡音乐的美育价值
莪山畲族乡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畲族,作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畲族山歌。畲族山歌旋律优美,通常采取自由节奏,不受严格节拍限制。它的音调多变,悠扬动听,能够很好地表达畲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山歌的歌词内容丰富,涉及爱情、劳动、历史传说等各个方面。唱山歌是畲族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莪山畲族乡的山歌种类繁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爬山歌》《畲族姑娘》《畲族小伙》等。这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富有深意,反映了畲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歌曲如《嫁女歌》《有缘歌》《走进畲乡,醉在畲乡》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畲族人民在劳作间隙、节庆日、婚丧嫁娶等场合,都会通过唱山歌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此外,山歌还是畲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莪山畲族乡音乐扎根于民间,具有独特韵律和浓厚乡土气息,它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情感、生活和智慧,能够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育价值。莪山畲族乡音乐不仅是乡土生活的写照,更深入地描绘了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从最基本的劳动场景,到深沉的爱情故事,再到质朴的友情表达,莪山畲族乡音乐以细腻的音符描绘出生活的色彩。在这些歌曲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它们共同构成了莪山畲族乡音乐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莪山畲族乡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艺术表现力、融合多元文化以及广泛的传播影响力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一)莪山畲族乡音乐的“艺术美”
莪山畲族乡音乐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旋律、节奏、声调上。莪山畲族乡音乐因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而闻名,其旋律优美、婉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莪山畲族乡音乐节奏型复杂多样,包括连续的切分音、附点音符和跨小节的连音等,具有强烈的律动感,这些节奏型的使用使音乐充满了动态和生命力。独特的旋律和节奏使莪山畲族乡音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畲族乡最隆重的节日“三月三”举办时,畲族乡乡民会身穿畲族民族服装,一起共跳“三月三竹竿舞”,载歌载舞的场景非常热闹。
(二)莪山畲族乡音乐的“自然美”
位于浙江桐庐的畲族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而这种自然风光不仅为当地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也使得莪山畲族乡音乐在表达上有一种独特的自然美。因此,莪山畲族乡音乐能够将自然美景与音乐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这种音乐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也展现出了当地人民的朴素和热情。龙角是畲族传统乐器之一,通常由牛角或锡片制成,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音质,其音色通常高亢激越,有着独特的韵味。在聆听这种音乐时,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莪山畲族乡音乐的“思想美”
莪山畲族乡的音乐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弘扬民族文化。莪山畲族乡音乐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畲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通过学唱和欣赏这种音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畲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例如,大型民族歌剧《畲山黎明》的剧情根据发生在与莪山畲族乡一脉相连的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真实故事改编,是一部集艺术性、民族性、思想性于一体的优秀民族歌剧。学生通过学习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的音乐,能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是营造和谐氛围。莪山畲族乡音乐在表演中通常采用合作的形式,需要表演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协作。因此,学生在学习和表演莪山畲族乡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三是传递正能量。莪山畲族乡音乐通常以积极向上的主题为主,如歌颂爱情、赞美生活、祈求平安等。这些主题传递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体而言,将莪山畲族乡音乐融入高校美育课程对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理解都有积极意义。在未来,高校可以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如增加实践环节、拓展教学内容等,发挥这种融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同时,将莪山畲族乡音乐融入高校美育课程对推动乡村振兴也有积极的意义。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将乡村音乐引入高校美育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本土文化的独特之处,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学习乡村音乐,学生可以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因此,乡村音乐在高校美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及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等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