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造型与情感:电影《热辣滚烫》的视觉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18 13:48: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人物造型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手段,是电影视觉风格的基础,也是叙事和主题思想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电影《热辣滚烫》的视觉造型兼顾传统精神与现代审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电影视觉风格。影片中的丰富的伏笔和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激发观众的情感认同。《热辣滚烫》的人物造型不仅涉及角色的个人特点和情感发展,还与电影的整体风格、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相较于日本电影《百元之恋》,电影《热辣滚烫》的人物造型在适应中国文化背景的同时,能够兼顾到原作的创作特点,在保留原作精神的同时做出相应创新。
 
  关键词:传统,现代,人物造型,《热辣滚烫》,视觉分析
 
  世界电影诞生了众多神采奕奕的人物造型。比如,电影《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的“赫本头”和简约的服装搭配,以及《蒂凡尼早餐》中的小黑裙和珍珠项链均成为她的标志性造型。赫本以她的天真优雅和独特风格成为银幕上的永恒偶像。此外,格蕾丝·凯利在电影《后窗》中的红唇、黑丝袜和高跟鞋以及《窈窕淑女》中的粉色套装和白色手套,都展现了她的优雅和风度,塑造出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这些经典电影中的人物造型不局限于时尚层面的“服饰”概念,更多是艺术创作和文化意义的体现,让观众感受到了不同时代下不同人物的银幕魅力。
 
  “电影的人物造型设计是表现影片人物最直接的手段之一。”[1]作为电影创作中的关键要素之一,电影视觉造型涵盖了影片的整体艺术构想、场景设计、人物造型、画面构图等方面。电影视觉造型应该服务于叙事、角色情感和主题思想。电影视觉造型的创作原则包括平衡、对比、视线引导、情感表达等等手段,旨在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和人物形象,揭示震撼人心的思想情感。新时代下,中国影片类型更加丰富多样,在面对国外电影的竞争之下,不仅满足了国内多层次的观影需求,而且依靠精彩的故事以及优良的制作赢得了观众的认同,生动体现出中国电影产业学统一与多元的内在辩证,激活了整个中国电影生态,并召唤出电影人的灵思与审美创造的深层关怀。更加重要的是,国产电影在视觉造型方面呈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以电影《热辣滚烫》为例,在传统视觉造型、人物形象等方面,对于国产电影人物造型在传统与现代、人物视角、人物造型等方面做出新的分析和思考。

\
 
  一、传统与现代:国产电影的视觉造型特点
 
  新时代以来,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常年保持在50%以上,即使在2020年和2021年世界电影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国产电影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4%以上,并且国产电影佳作迭出热映不断。特别是在近年的国产电影中,视觉造型的创作特点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的创新性表达,一批具有“国风”和“国潮”特色的电影作品涌现银幕。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性表达首先体现在电影故事、人物设计、场景设计等方面。这些国产电影既保留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精髓,同时在形式上大胆创新,使电影作品具有更强的时代价值,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共识。总之,国产电影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精神,努力创造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新时代下的文化载体,自觉“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传统与现代特征相结合的美好中国形象。
 
  首先,在人物角色设计上,作为电影视觉造型的一部分,电影的角色形象和动作特点必须与人物性格和电影的时代背景巧妙结合起来。“服饰是影视艺术中塑造人物的重要元素。”[2]在这个创作过程中,近年的中国电影往往会通过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原则相结合,不仅做到人物造型的时代特色和民族性格,而且能够适应世界电影审美的变化,创作出更加立体丰满的人物角色。同时,人物造型的创作还体现在场景设计上。银幕上的场景不再单纯是故事发生的场所,更揭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在渲染人物心理、烘托环境气氛、营造更加具有银幕感的视听风格。
 
  总之,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有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通过创新手段、创新载体,让传统文化跨越岁月阻隔,融入现代,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让国产电影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总之,视觉造型在国产电影中的创作特点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人物设计的巧妙结合以及场景设计的有机结合。
 
  二、人物视角:《热辣滚烫》的视觉造型
 
  电影《热辣滚烫》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触动了观众的心。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部电影的视觉造型在人物视角上的艺术特点。
 
  首先,该片片名具有深意。电影《热辣滚烫》的英文名“yolo”(you only live once),直译为“你只能活一次”,这恰好不仅是电影的主题,也是贾玲想要传达给观众的生活态度。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贯穿于电影的每一个角落。
 
  然后,人物设计的巧妙。角色名字“乐莹”与导演贾玲自己的名字“玲”谐音,不仅增加了电影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贾玲对自我认同的坚持。此外,贾玲将她姐姐和母亲的名字融入电影中,展现了她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还有,影片对于演员精心选择,特意让演员的家人在电影中的真实参演,强化了电影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不仅来源于演员们的自然表现,也来源于贾玲对角色背景的深入挖掘。
 
  同时,视觉细节的精心设计。影片中的每一个伏笔和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引导观众深入思考。例如,杜乐莹跳楼的情节象征着重生,而豆豆在乐莹背上留下的脏手印,从视觉造型上隐喻了社会中的阴暗面;贾玲佩戴母亲的遗物——一款老式手表,将个人情感与电影艺术完美结合。这款手表不仅是时间的载体,更寄托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母亲的深情怀念。
 
  总之,《热辣滚烫》是一部充满真诚和用心的电影。贾玲通过电影视觉造型传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珍视,以及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这部电影不仅成为春节档电影中的“热点”影片,更在艺术和情感上与观众达成情感沟通的桥梁。除了细腻的情感描绘、讴歌青春励志的力量和真实的人物塑造,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和梦想的力量。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经历,这种艺术效果的取得与人物造型融化于叙事之中有密切的关系。
 
  三、《热辣滚烫》的人物造型
 
  《热辣滚烫》作为一部融合了剧情和喜剧元素的影片,其人物造型设计贴合了电影中角色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同时与电影的整体风格和故事情节紧密关联。
 
  《热辣滚烫》的人物造型不仅涉及角色的个人特点和情感发展,还与电影的整体风格、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人物造型在电影中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角色的服装颜色、款式和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情境下的情感需求,如悲伤、喜悦或决心等。电影中出现了多位女性角色,包括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例如豆豆这个角色,她的造型设计可能会体现出她的双面性格,即表面热情而内心狠毒的特点。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丰富角色的层次感,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性格和动机。电影中的某些造型设计可能会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预期,例如当女性角色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外貌和身体形象时,这些改变可能被揭示为出于自我满足而非外界期待,这样的设计能够引发观众对于性别角色和社会期待的思考。电影《热辣滚烫》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因此人物造型也可能融入了一些现实元素,比如流行趋势、社会阶层的象征等,以此来增强电影的现实感和代入感。整部电影的人物造型设计将形成一个统一的风格,这种风格既要符合电影的主题和氛围,又要能够突出每个角色的个性和故事背景。
 
  《热辣滚烫》的人物造型特征将会是多元化且富有象征意义的,每个角色的造型都是为了更好地传达其性格特征和电影主题。
 
  (一)杜乐莹(贾玲饰)
 
  作为电影的导演和主演,贾玲在片中饰演的角色经历了从对人际关系失望到自我蜕变的心路历程。杜乐莹的造型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从一个较为简朴、不修边幅的形象逐渐转变为更加自信和鲜明的风格,她的人物造型是其内心变化的外在体现,反映了她从颓废到自我救赎的旅程,以此展现角色内心的转变和成长。
 
  1.初始状态的造型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杜乐莹的生活状态非常颓废,没有明确的目标,总是迁就别人,任人摆布。这种状态下的她,造型可能较为简单、朴素,甚至有些不修边幅,以体现她生活的彷徨和无措。
 
  2.改变过程中的造型
 
  随着故事的发展,杜乐莹开始接触拳击,并逐渐对这个运动产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她的造型可能开始出现变化,比如穿着更为运动化,发型也更加利落,这些变化预示着她内心的觉醒和对新生活态度的接纳。
 
  3.后期坚定状态的造型
 
  在电影的后半段,杜乐莹变得更加坚毅果断,她的造型可能更加自信和鲜明,例如选择更加明亮的颜色和更有力量感的服装,这样的设计旨在展现她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和对生活的掌控。
 
  杜乐莹不同阶段人物造型设计的变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通过造型的变化来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二)昊坤(雷佳音饰)
 
  昊坤在电影中是一位复杂的人物,他的造型和行为细节与他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拳击教练,昊坤的造型很可能是典型的运动风格,体现出他的职业特点和个人魅力。这样的造型有助于塑造一个积极、阳光且专业的形象。昊坤是一个让人心疼的角色,他在生活中的挣扎和不甘,以及他对梦想的放弃,都体现了他的复杂性格。他似乎总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这种矛盾也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中。昊坤在电影中展现出了一种“自命清高”的态度,他的某些言行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和自我保护机制。他害怕失败和被人笑话,这种心理状态在他的行为上有所体现,比如他在拳击比赛中很快就被打败,这可能反映了他内心潜意识里的恐惧和自我怀疑。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如昊坤在健身房里的镜子前观察自己,以及他在街边不文明的行为,都揭示了他的性格特点。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角色的真实感,也让观众对他的性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昊坤的人物造型和行为细节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塑造了一个立体的角色形象,也反映了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通过这些细节,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昊坤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挣扎和成长。

\
 
  (三)乐丹(张小斐饰)
 
  乐丹作为一名白领,她的职业形象可能是干练、专业的。她的服装选择可能会偏向于商务风格,例如西装套装、白衬衫等,以展现她在职场上的自信和能力。
 
  乐丹的性格可能会在电影中逐渐展现出来。如果她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那么她的造型可能会有明亮的颜色和轻松的款式。如果她是一个内敛、沉稳的人,那么她的造型可能会更偏向于简约、朴素的风格。
 
  电影中的情感变化可能会通过乐丹的造型来体现。例如,在经历某些挑战或情感低谷时,她可能会选择穿着更为低调、沉重的服装颜色。而在情感上获得成长或喜悦时,她的服装颜色可能会变得更加明亮、活泼。
 
  乐丹和杜乐莹的关系可能会影响她的造型选择。如果她们之间的关系紧张,乐丹可能会选择穿着更为严肃、正式的服装以显示她的立场。而如果她们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密,乐丹的服装可能会变得更加轻松、随意。乐丹的造型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突出主角杜乐莹的个性建构和自我认同的过程,衬托出杜乐莹的特性和成长旅程。
 
  电影可能会通过乐丹的造型来反映现实社会的某些现象或趋势。例如,如果她身处一个注重外貌的行业或社交圈子,那么她的造型可能会更加注重时尚和品牌。
 
  乐丹的人物造型设计将会综合考虑职业形象、性格特点、情感变化、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这些因素将共同塑造出一个立体、真实的角色形象,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乐丹的内心世界。
 
  (四)其他角色
 
  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他们的服装和造型也会根据他们在故事中的角色定位和性格特征进行设计。例如,前台可能穿着更为职业化、干练的服装,以体现她善于推销的能力。这样既符合角色个性又服务于整体故事的叙述。
 
  四、《热辣滚烫》与《百元之恋》人物造型上的比较
 
  由于电影《热辣滚烫》翻拍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那么《热辣滚烫》的人物造型在适应中国文化背景的同时,也会兼顾到原作的创作特点,以及在保留原作精神的同时做出独特性创新。
 
  相较于原著,《热辣滚烫》的人物造型更加突出。杜乐莹的造型更加鲜明,更多地体现了她的内心转变和成长过程。电影通过她的造型变化,展现了她从一个宅家多年的状态到克服困难、变得更加自信和有活力的过程。《热辣滚烫》的主题更加偏向于励志和奋斗,电影中的人物造型会更加突出角色的外在变化,更加注重展现角色的精神状态和动力,比如通过减肥和锻炼来改变外观,从而反映角色内心的转变和成长。《热辣滚烫》的造型设计更加张扬和直观,旨在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和感受,从而达到励志的效果。相比之下,《百元之恋》的女主角是一个自我认知非常清晰的角色,她知道自己就像便利店里的商品一样,价值不高。这种自我认知在她的造型上得到了体现,她的造型更加朴素、真实,反映了她对自己价值的认同和接受。所以,《百元之恋》更注重现实主义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人物造型更加细腻和内敛,通过微妙的变化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百元之恋》的造型设计反映了角色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情感状态,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挣扎和追求,更加精致和有层次。通过细节来传递角色的内心变化,给观众以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两部电影在人物造型上的差异反映了它们在主题表达、美学体验等方面的不同。《热辣滚烫》更倾向于展现角色的外在变化和励志元素,而《百元之恋》则更注重现实主义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
 
  总之,电影《热辣滚烫》的人物造型设计不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通过造型的变化来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电影制作团队对于细节的精心打磨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的造型,能够更好地传达其主题和情感,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
 
  五、结语
 
  新时代以来,青年导演群体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国产电影行业的新生力量。他们运用更加多样化的表现手段、更加多元化的视听风格,不断地丰富国产电影的类型化探索。更加重要的是,以电影《热辣滚烫》为例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视觉造型的精巧设计,注重观众接受、市场诉求和艺术表达之间的平衡,取得了较为深远的社会效果,为发掘中国电影市场作出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罗婷.开阔思维的视觉盛宴浅析《满城尽带黄金甲》人物造型设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04):34-38.
 
  [2]黄海娟.服饰是影视艺术无声的语言[J].大众文艺(理论),2008(06):5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82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