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视觉塑造与语素传达的辩证关系 —— 电影《狼图腾》人物造型解读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26 14:20: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2015 年,  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影片《狼图腾》面世。回溯影片制作过程,阿诺导演在人物造型方面尤为重视,  其哲学思维、美学观点、艺术见解极为独到。这 是一次中西方文化的对接,  从中也可以体会到国际著名导演在 人物造型创作方面持有的态度。本文以让·雅克·阿诺对人物 造型分析为引擎,  从观念、设计到呈现等不同领域,  探索电影 大师的创作思路,  以及浅析与中国电影人在理解和塑造人物形 象之间存在的异同。

关键词:   《狼图腾》; 视觉风格 ; 造型分析

一、关于人物造型

            电影《狼图腾》中的人物角色各有千秋,性格分明,它一 直是影片创作中设计部门倍受关注的重点。设计之初与阿诺导 演的沟通是从参考资料开始。那时大家已经准备好了一些对标 的图片, 在与导演的工作交流中不断筛选、提炼, 归纳和梳理 创作思路,于是人物造型初步概念便渐渐明晰。

\

            在入手造型设计时,创作部门仔细围读剧本,结合《狼图腾》小说, 同时融汇资料和相关文献的视觉描述并考证当时内 蒙古少数民族的服装特点, 在头脑中逐渐勾勒出形象。首先确 认主角陈阵的造型设计,剧本对这个人物没有过多的形象描 绘, 形象设计只有在剧情与事件发展的描述中进行把握。造型 部门为他构思了几个不同阶段的服装造型, 涵盖从北京出发一 直到内蒙古牧区的生活装束。设计源自陈阵角色的性格特点、 心理发展并结合地域特色,由内而外进行创作。
\

            设计提报后,导演看过人物造型设计图首先听取了设计 人员的相关阐述,之后是他对角色的解读:陈阵这个人物在 导演眼中是一个性格比较孤独,不大爱说话的人,一眼就能 看出他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不太合群。但是他的世界观转变 的很快,不像其它知青那样有漫长的适应过程,陈阵很快融 入了牧民的生活,喜欢蒙古包,爱吃手把肉,就像地道的蒙 古族青年。他还爱上牧民嘎斯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 巨大的转变,经常穿蒙古族服装,模仿当地牧民的着装方 式,他与同来的知青们相比截然不同。为了突出陈阵的性格 特点,创作人员还为他设计出一系列随身道具,以彰显角色 魅力。

            阿诺导演之所以对人物理解深刻源于前期的充足准备工 作。当看到《狼图腾》小说时阿诺导演爱不释手, 他与小说作 者有过很多的交流, 并一同去内蒙古《狼图腾》小说故事发源 地考察, 甚至还专程前往蒙古国深入走访, 可以说他对《狼图 腾》小说的背景故事以及蒙古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所以 对剧中人物理解非常透彻。

            导演对人物随身道具很感兴趣,他喜欢造型师给人物设计 的这些小件物品, 能揭示陈阵的爱好和身份特征。他建议给陈 阵再设计一本书, 这是一直在陈阵身边的东西, 这本书将与影 片许多情节有关, 特别是陈阵在毕利格蒙古包内, 他与毕利格 老人交流时如果手里有这本书作为支点设计对推动情节发展 很有帮助。

             在阿诺导演眼中,杨克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青 年,他可能比陈阵年纪小一点,有时做事情就像不成熟的孩 子,天性直率,从他身上能反映出家庭背景的优越性。杨克 与陈阵比较,一个沉稳内敛、一个活泼好动,这就是两个人 的性格差异。

\
 
             接下来导演把人物同剧情结合起来解构分析:故事从北 京开始, 两人是入夏出发上山下乡, 需要准备夏季他们的衣帽 和配饰,这一切必须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去内蒙古途中, 在一个中等城市当地牧民给知青们送来牧区服装,这两个角 色换上蒙古袍后区别要大,从远处看一定要有识别度。导演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牧民带来的这些民族服装让知青自 己去挑,杨克会挑选一些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的服装。陈阵 性格内敛,只会选择颜色暗一些,棕色的、深蓝的服装。那 个时候服装款式变化不多,需要结合人物性格在色调上做差 别性区分。

             陈阵、杨克因为下乡生活在牧区,被风吹的脸色需要接近 当地的牧民。关于角色的胡子阿诺导演向当年的牧民了解过, 基本一个星期刮一次, 所以这两位演员一到剧组, 就需要让他 们蓄须以便塑造角色。从上面现象可以窥见导演在创作上用心 良苦。

           《狼图腾》影片中第三号人物是毕利格老人,他的身份 比较特殊,既是牧区最基层的领导,也是蒙古传统文化的传 承者。他对知青们的影响很大,陈阵许多行为发展跟这个人 物有关。在思考毕利格人设时“传统”两字很重要,考虑到 他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在人物造型处理上尽量让他本 色一些,传统一点。所以,毕利格的服装色彩偏暗,质地厚 重,传统符号突出。另外为了强调人物特点还为他设计了一 顶前进帽,这是当时内蒙牧区比较流行的穿搭。阿诺导演认 为这个角色是被大家尊重的人,富有智慧与亲和力,类似部 落酋长的地位,他的人物造型应该看上去稳重且受人尊敬。 看过造型部门的设计图,导演比较认可,于是这个人物造型 设计便确立下来。

             嘎斯迈是影片中唯一的女性,她身上包含着复杂的情感。 通过对其故事与情感的表达,呈现出属于蒙古女人独有的气 质。在设计这个人物之初,是想给她多一点的色彩,但考虑 到整体影片风格走向,还是尽量需要色调把控。所以,在给 这个人物设计服装时首先突出其蒙古族女性装束的特点,此 外适当给她一点小小的颜色变化,如头巾、带有花边的长袍 等。

             阿诺导演在考察嘎斯迈人物造型时想的很周到,在认可造 型部门设计图后他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例如剧本中陈阵所 在的放牧点有一场夜戏, 白毛风来袭, 嘎斯迈冲进羊圈与狼展 开搏斗。阿诺思考的是这时嘎斯迈应该穿什么衣服?陈阵过 来营救她时看到这个场景, 他有些迷恋嘎斯迈的野性, 狼撕咬 她的外袍一定会露出上衣部分和内衣,内衣的样式需要考证 清楚。

             影片中最另类的人物应属包顺贵,他在影片中充当着小镇 主任的角色, 他的服装一定不是牧民的打扮。从设计图上看, 苏 式皮大衣、高筒皮靴、戴一项呢子帽全然是一个地方小领导的 样子。在阿诺导演的想象中, 包顺贵是有文化的, 他与当地牧 民完全不同。包顺贵不了解草原, 但他也不是一个愚蠢的人, 发展农业肯定能够帮助国家发展, 他相信传达的这些命令和他 说的这些话都是正确的。另外他的家庭条件会比较好一些, 他 的父母有可能去过苏联留学, 在剧本中我们是没有看到过类似 描述, 这是我们设计中需要传达的人物前史。导演特别喜欢他 的这些想法, 所以造型部门为人物设计一些海外的配饰, 比如 给他一支派克牌钢笔, 戴一块老的瑞士罗马表, 这些物品当时 看起来都会很洋气, 是那个年代的一种时尚、身份和地位的象 征。

二、试装调整

             人物造型设计确定之后,演员试装的工作随之展开。阿诺 导演注重服装穿在演员身上体现的整体效果, 同时对容易被镜 头特写表现的部分也十分重视。他会观察服装穿在演员身上是 否合体, 让演员带妆走戏, 时而调整一下他们的衣领, 时而给 演员换一顶帽子, 看看是否更合适, 有时他还会穿上某件衣服 从表演角度感受和体会。

             试装的过程也是向牧民学习的一个过程,阿诺导演需要了 解服装与牧民的生活习惯建立的关系, 他是抱着认真学习和不 断参与的精神进行工作, 提问、考证、否定、尝试、细致入微 地观察与判断都会在其创作中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经常与 造型部门沟通:那个年代是否有这些配饰?是否有资料可寻? 然后结合剧情分析服装样式和面料效果。

             同时阿诺导演还会与摄影指导研究分析服装处于不同光线 下的视觉效果, 是否会影响人物的气质, 与人物肤色对比的构 成关系。阿诺导演很少坐在椅子上看演员试装, 几乎每一件衣 服他都会亲手触摸, 体会它的质感,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对比 近距离和远距离的不同感受, 并从从取景器中看造型呈现的效果。

             阿诺导演的 《兵临城下 》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 , 《情人》是他改自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导演一直秉承 写实的风格,这一风格同样在《狼图腾》影片创作中呈现。 阿诺在试装的时候很喜欢挑选造型师从内蒙古牧区收藏的 服装, 这些服装来自生活效果逼真, 在镜头前有很好的表现 力。有的绸缎面料由于时间长久, 经过风吹日晒和做旧, 他 对这种服装的真实感尤为偏爱。冬季服装许多与皮袄有关, 收藏的皮袄已经烙上许多生活痕迹, 服装带有很强的历史沉 淀。服装的特质已经把演员打造成剧中人物, 是表演的一部 分。

三、让·雅克·阿诺谈化妆造型

             阿诺对陈阵、杨克的造型设计再三推敲,这两个人物贯穿 着整个剧情主线, 他认为陈阵和杨克这两个演员都很迷人。杨 克性格活泼、阳光灿烂;陈阵属于内心比较脆弱的那一类, 更 敏感神秘一些, 需要在发型上有些设计或是给他戴顶帽子更合 适,增强这个角色的存在感以及个人魅力。

\

             饰演毕利格的演员目前找到的人选相对年轻,阿诺导演担 心因此对化妆塑造产生影响。所以这个人物在化装和发型方面 要求会多一些, 突出其年龄感与沧桑岁月。导演建议通过化妆 让其颧骨更为突出,面部更为立体。

             关于嘎斯迈,阿诺导演希望在她脸上看到有高原红的痕 迹, 这会体现人物的地域性。长期生活在内蒙古高原的牧人都 是这样, 保养再好的皮肤也会呈现出一些高原红。不突出她的 完美,强调她的独特、淳朴之美更好。

结语

             以上从三个不同方面回顾了让·雅克·阿诺在拍摄《狼图 腾》电影时对人物造型的理解与分析。值得肯定的是, 虽然地域 文化不同、理解电影角色有异, 但是对剧中人物的创作都是以 剧本为依据, 不断延伸设计的想象力。尊重历史、调研反映真 实的时代背景是这部影片人物造型设计的基础。在创作层面, 阿诺导演的人设思考都是从人物性格、动作行为、叙事特点出 发建构人物属性, 这与我们在创作中常用的人物分析方式相吻 合。所不同的是, 让·雅克·阿诺更加细致入微, 极其强调服装的效果和真实感, 以此延伸到人物表层之上的哲学思考。总 而言之, 这是一次零距离了解西方导演的人物分析方式与创作 经历, 感受导演对人物造型的独特解读;这是一次中西方文化 的融合碰撞、创作思维的对接, 对中国电影来说是一次难得的 学习和升华过程。

参考文献:

[1] 周登富 . 电影美术概论 [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 社 ,1996.
[2] 全荣哲 . 狼图腾:  视觉设计与叙事语言 [M]. 北京:  北京 联合出版公司 ,2015.
[3] 全荣哲 . 电影美术设计语言 [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 司 ,20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496.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