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论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性与差异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7 13:49: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从本质上来看,戏剧与影视都是以演员自身为题材,通过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来实现其艺术价值的艺术类型。从 表演艺术本身来看,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包含在表演艺术范畴内, 并由各自的艺术特性来决定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因此, 结合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之间的关联性,探究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
  
       关键词:
影视表演;戏剧表演;演员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影视剧的前身是戏剧,影 视剧的主要表现媒介是演员的一些条件。呈现一定的故事,以假 设作为艺术活动的主要依据,所以这些表演是相似的,属于一个 范围。戏剧表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像影视表演一样成为一个角色, 塑造生动而有美感的人物形象。而且在表演中,演员不仅扮演创 作者的角色,也是艺术形象的一种体现。但笔者认为,将这些性 能等同于相同的属性是不合适的。电视剧和话剧确实有着密切的 关系, 但两者的表现却完全不同。它们都有自己特殊的艺术范畴, 并受到不同的艺术特点和相关美学的限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了相关分析。

       一、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之间的联系

       戏剧表演的过程中,观众会被演员的表演所吸引。作为一 个戏剧演员, 会在观众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 所以在表演过程中, 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会被某种氛围所包围,在这种氛围中,  他们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感受、情绪及内心的起伏;观众在看表演 时,能感受到演员心中的喜怒哀乐,也就是说,演员的情绪直接 影响到观众的情绪,观众有时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快乐或 悲伤,以及感情中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流。这种境界不是所有艺 术形式都能达到的。

       (一)什么是戏剧表演

       戏剧表演有多种形式,包括戏剧、歌剧、舞蹈剧和音乐木 偶剧。演员在其中扮演角色,通过舞台动作过程和声乐、语言和  身体造型技能塑造表演艺术, 也称为“表演艺术”或“演员艺术”。 剧院是一门综合艺术, 包括艺术、建筑、雕塑、音乐、舞台灯光、 幻灯片和舞蹈。人们之所以如此热爱戏剧,是因为当你上演一出 戏的时候,也是戏剧综合艺术深入人心、净化人心的时刻。

       (二)影视表演的内涵

        影视表演是通过将影视动作过程、声音、语言、人体造型技巧、叙事逻辑等运用到数字媒体上, 塑造影视角色的表演艺术。 影视艺术由于其技术性,赋予了影视对物质现实的描述相对于戏  剧表演艺术的文献重要性, 最大限度地记录了世界上存在的一切。 表演使影视表演丰富而逼真。纪实表演艺术是一种不改变原有表 演的审美意义和要求。影视表演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对 现实的还原。用相机捕捉每一个精彩、感人、震撼的场景,让影  视表演的艺术形式更加令人难忘。

\
 
       二、戏剧与影视表演的相似之处

       (一)演员要求基本一致


       无论是电影演员还是话剧演员, 《三位一体》都有一个共 同点, 即演员本身是创作者的主体, 是制作中使用的工具的材料, 是成品的对象创建。两者都是利用表演过程来塑造剧作家提供的 角色,创作角度也以演员自身的身体和情感为创作素材来塑造角  色。在演戏态度上,无论是演电影、演电视剧还是演戏,都希望 演员敬业、认真。当扮演一个角色时,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剧本 中的角色。无论是影视表演,还是话剧表演,在表演素质训练阶 段都要注意这个基本环节。俗话说: “天上掉下来的楼。”再好 的楼,地基不牢也可能倒塌。

       (二)有相同的表演创意

       在表演前熟悉剧本的阶段, 演员必须知道“我要做什么”“我 为什么要做”“我应该怎么做”等。从而让角色生动有灵魂,而 不是一个肤浅的外壳。掌握节奏是增强表演生命力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影视表演, 还是戏剧表演, 音乐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往往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观众带入一个又一个场景。节奏 是音乐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音乐发展的动力。演员在表演时要 注意自己的节奏,如速度、力量、大小、重量、停顿等。声音运 动都是有节奏的。表演越精彩,节奏掌握的越好。充满激情的表 演不仅感染了自己,也受益于观众。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都是能 给人以直观印象和感受的表演艺术形式。因为是触及视觉、听觉等感官的表演,观众的情绪很容易被感染和带动的。无论是在舞 台上,还是在银幕上,饱满的激情不仅让演员感到无忧无虑,也 让观众在情感上受益,在观看的同时激起情感共鸣。

       (三)语言技巧上具有相通之处

       影视表演发展初期,其演员大多由话剧演员演变而来,在 语言上有很多联系。比如戏剧台词的发音、吐字、口音,都是很 多影视演员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因此,在语言技巧的表达上 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声音清晰洪亮、语 调生动、台词连贯等。通过语言技巧的表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 界,宣泄内心情感,从而获得观众的共鸣。

       三、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区别

       (一)表演中不同程度的情绪迸发


       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虽然都是直观的表演艺术形式,但 在情感表达的程度上,还是有区别的。影视表现比较稳定,不需 要面对观众现场表演,而是通过导演的镜头来完成,再通过后期 剪辑、删改等程序制作,最终展现在观众面前。因为是一种更贴 近现实的真实记录,所以在情感表达上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大 部分都是真实的表达,让人感觉就像一股小溪慢慢流进心里。戏 剧要想在舞台上引起观众的共鸣,就必须用犀利、夸张的语言和 台词来唤起观众的情感神经。在有限的时间内,爆发出强烈的情 感宣泄和冲突渲染,所以其语言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戏剧感觉就像瀑布一样冲进观众的心里,冲刷着观众的心灵。

       (二)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不同

       影视表演的形式是在镜头前拍摄,演员无法把握表演的完 成状态,只能根据导演故事板中的镜头处理,想象人物的最终形 态。影视在银幕上表演移动的影像,与观众建立了间接的交流关 系,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看并不是同时完成的。这种特殊性也 给演员的创作带来了很多问题。戏剧表演中,演员和观众是面对 面的,演员从观众那里得到反馈,这些反馈可以用在自己的表演 中,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看同时完成。戏剧表演是在固定的空 间和短时间内进行的。戏剧表演时,演员根据一个完整的故事来 反映人物的变化。

       (三)表现形式上的区别

       影视表演的形式是周期性重复表演。在摄像机镜头前,演 员要按照剧本和导演的要求进行自己的角色表演和演绎。一部影 视剧的完成就是演员按照导演的要求一轮又一轮的表演,直到导 演认为表演完成的恰到好处。影视表演中,导演起主导作用,演 员很难自由发挥想象力。戏剧表演的形式是即兴表演,因为是与 观众面对面的表演和心灵的交流,所以是以演员为主导,通过台词和动作来表现矛盾和剧情的发展。它是以现场音乐和观众信息 的反馈来刺激或调整演员的表演强度、速度和幅度,主要强调演 员自身对舞台节奏的掌握。

       (四)形成不同的结果

       剧院现场表演感很强,演员很容易得到观众的真实反馈。 以《大宅门》为例,演员在演绎三皇子白英孤死前的最后一句话 的情节时,需要采取一种慷慨激昂的手法。白英宇违背自己的意 愿,宣布就任医药行业商会会长。演出开始时,演员的情绪还比 较平静,即使取出了致命的烟熏膏,他的心情也不悲不喜,甚至 嘲讽他是“驴肉”。直到演出进行到一半,白英羽才说道: “人 可以为所欲为,但不能做汉奸。和民族自豪感。之后,由于药物 的作用,白英玉的语气变得微弱,临终时语气断断续续,表情触 动了观众的心,充分体现了节奏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四、肢体语言基本功

       (一)肢体语言的概念


       简单来说,比如走在路上的样子,动作的姿势,在舞台上 表演的形式等。例如《绿荫里的红塑料桶》这部戏,其中一个角 色是个连长,这就需要演员在排练的时候,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观 察、模仿部队里军官的动作姿势。所以在肢体语言方面,演员一 定要把握好每个角色的动作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演好一部戏。 肢体语言基本功不强,表演时没办法演绎出人物的姿势,肢体动 作也满足不了表演的需要,这样就无法吸引观众观看的欲望。可 见肢体语言对于演员的表演创作的重要性。

       (二)形体是表达思想的另一种方式

       演员在表演创作中,可以通过研究人物的形体特征来表现 人物,从而达到人物的生动性。有的人觉得长得像人物就行,但 在表演中,人物不仅要像还要美,要演好角色就要有这个人物的 形体气魄。有些演员状态不太好,但还是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的角 色,原因是他们心中对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加上又在形体上努力 地接近人物。所以,演员把握人物的形体,也是演员塑造人物的 必要手段。

       五、热爱表演,追求完美

       (一)热情的重要性


       热情是指强烈的、爆炸性的感情。从古至今,每一个成功 的创作者都把创作热情的意义看得非常重要。作为一个演员,要 有热情,也要善于热情,要善于感受它,善于调动它,但很少能 控制它。演技的控制不是简单的规定, 而是激情与自制力的平衡, 是演员文明、阅历、教养、创造力的综合体现。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演员在表现热情的时候,为了满足剧本的需要,哭得很惨。演 员也投入了丰富的感情,但却无法打动观众,那是因为演员没有 很好地控制情绪。

\
 
       (二)表演技法需要不断探索,保持新鲜感

       这是因为它既像生活, 又不同于生活, 这就是“陌生感”。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需要演员有个性,有独立的思想。表演的魔 力在于创造,创造的本质取决于其不可替代的个性。表演之所以 特别神奇,是因为它要向人们展示不同的角色。随着现代社会的 发展,一个演员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塑造出不同的角色,有时 还会在演员的心里同时加入几乎相同的角色。最后,塑造出的大 部分人物都是隐形的,极其无效的,压榨演员的创造力,把他带 到演艺生涯的尽头。所以,对于演员来说,没有创造性的创新是 不可能在表演艺术上取得成功的。

       (三)热爱表演

       培养演员的条件之一就是热爱和创造使命感。爱是对工作 的热爱,对创造的兴趣,对不同事物的乐趣。爱的深意是对表演 创作的期待,是演员创作角色的内心信念,是演员未来成功的决 定性因素。因为世界上的人是不一样的,所以演员塑造的各种角 色也不一样。所以演员要积极热爱生活、感受生活。表演不同于 其他职业。其他职业的员工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积 极创造,他们就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成功。他们并不要求很多乐 趣,有时候需要克制自己的乐趣。演员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要塑 造人物调动全身的情绪。有些演员不重视这个职业,以为随便演 戏就可以,看得过去就好了,但是得到的相应反馈不会让自己满 意。艺术家们是如何成功的?是因为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 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会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热爱表演,追求表 演的完美,执着于自己的目标。

       结语

       戏剧、电影、电视都是表演艺术的基本要素,虽然制作方 法和基本原理大同小异,但戏剧表演创作者的不同,又产生了共  性和差异性。影视表演、性爱。话剧演员和影视演员在表演过程  中充分把握好话剧和影视表演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规律,根据剧情  的实际发展趋势塑造人物,更好地演绎作品致全世界。只有这样  才能获得较高的观众认可度。每一类演员都发现,一场成功的艺 术表演需要结合独特的创作规律和方法, 才能充分发挥各种优势。

       参考文献:

       [1]      方菁 . 舞蹈在戏剧表演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 [J]. 智库时代 ,2019(07):84-91.
       [2]      曹嘉睿.浅议影视表演创作中的情感交流与情感控制[J].大众文艺,2019(06):186.
       [3]      王羽萌 .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分析及阐述 [J]. 戏剧之家 ,2019(03):32+64.
       [4]      孙承钢 . 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J]. 艺术评鉴 ,2019(21):150-151.
       [5]      陈玉翠.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性探究[J].艺术评鉴,2018(15):164-165.
       [6]      周玲 . 当代影视表演教学的戏剧化探究 [J]. 西部广播电视 ,2018(16):36-37.
       [7]      宋晓芸.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性与差异探索[J].戏剧之家,2021(08):21-22.
       [8]      许江宁 . 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内在联系及差异研究 [J]. 声屏世界 ,2021(01):48-49.
       [9]      姜普 . 基于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内在联系及相关性研究 [J]. 戏剧之家 ,2019(23):121.
       [10]    刘尚京 . 浅谈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J]. 读天下(综合),2019(29):231.
       [11]    蔡云晓 . 初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中形体教学的“规定情境”——以高职表演专业一、二年级为例 [J]. 高等教育前沿 ,2019,2(06): .
       [12]    高洁 . 探索中职学校戏剧表演专业学生素养的提高——做一张韧性的白纸 [J]. 青年与社会 ,2019(16):120-121.
       [13]    王家元 .“评价”与“引导”才是开启表演之门的钥匙——戏剧表演专业表演课的教学方法探讨 [J]. 四川戏剧 ,2018(03):189-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13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