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钢琴教学与戏剧表演的跨学科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05 16:40: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方式的创新更是一个需要被不断探索的过程。在钢琴教学过程中, 学生 的弹奏问题层出不穷,他们往往缺乏对 作品的理解、音乐情感的正确表达,导 致无法打动听众,造成演奏的失败。本 文以在中西方国家的三年钢琴教学实践 为基础,通过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 实验,创造性地提出运用戏剧表演元素 进行钢琴体验式教学,旨在提高钢琴教 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关键词 : 钢琴教育 ; 戏剧表演 ; 跨学 科融合 ; 体验式教学 ;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在钢琴教育中至关重要, 先进的教学方式能够引领学生进行积极 探索,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从而提高 学习效率。在教育的历史进程中,学生 的问题不断变化,教学方式也要求教师 不断更新。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 索出了一种新的钢琴教学模式,使钢琴 教学方式多了一个选择,对钢琴教学有 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在钢琴演奏的情 感表达中,学生的弹奏往往显得苍白无 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不深入,只停留在表面水平。因此,本 文创造性地提出将戏剧表演中的体验性 元素运用在钢琴教学中,从而解决这一 问题。

一、戏剧表演元素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一)学习钢琴作品创作背景、情 感内容的必要性

       学习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情感内 容是钢琴学习中的必要过程,演奏者对 作品背景越熟悉,越能准确表达作品的 情感思想,从而打动听众,对听众产生 一定的心理教化作用。“音乐对人的刺 激越多、越长,给人的印象就越深刻,因此,接触音乐的机会多了、熟悉了就 会增强感性认识”。  [1] 美好的音乐让人 如沐春风,使人产生美好的品德。

       学习钢琴作品如同学习文学作品, 需要了解其创作背景、情感内容,这样 才能够准确把握作品内涵,进行作品的 正确演绎。演奏是二度创作,但二度创 作一定是基于作品原思想内容的。作品 背景可能是艺术家的真实故事,也可能 只是某件物品带来的灵感火花,不管是 真实的还是虚幻的,艺术的产生往往都 来源于生活,这是创作的灵感源泉,也 是完美演绎作品的必经之路。

\

       钢琴演奏是时间的艺术,舞台上的 表演更是不可逆的。因此,在演奏过程 中,对每一个音的把握都至关重要。音 符不只是音符,它是思想的表达,是灵 魂的升华。

(二)戏剧表演元素在钢琴教学中 的可运用性

       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往往只是处于 知道、了解的阶段,很难达到感同身受 的水平,即使在阅读了作品相关背景后 依然很难把握作品的情感内容,唯有亲 身经历过或体验过类似情景才会对作品 情感产生深刻理解和强烈共鸣。
将戏剧表演教育中的体验性元素运 用在钢琴作品背景的教学上不仅能让学 生在思想意识上对作品内涵进行理解, 而且能让学生在行动上对作品背景的故 事内容进行亲身体验,从而在弹奏中 表达出更为贴近作品真实情感的思想内 容。通过情感体验后的音乐表达,在弹 奏中会更加自然,仿佛是演奏者自己的 亲身经历。

(三)表演元素在钢琴教学中的运 用方式及过程

       采取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的形式, 除了让学生阅读相关背景资料外,另增 加对背景故事整理编排后的舞台戏剧表演部分。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背景知识, 总结归纳故事情节,并且能够进行故事 的口头讲述。将同一时间段学习同一作 品的学生进行分组安排,  每组人数不限, 按照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故事情节人数 需要的标准进行统筹安排。学生在课前 进行戏剧表演排练,台词由学生自己编 创,要求保持故事情节的清晰脉络,教 师在课上对背景知识讲解或由学生讲述 后, 学生便可进行舞台戏剧表演的展示。

        钢琴一对一教学、小组班教学、大 班教学都可将戏剧表演元素运用,适用 于任何一种钢琴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了 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一对一教学可将 同一作品的讲解作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组 安排,小组班教学以及大班教学都能将 体验式教学轻松运用。

二、体验式教学对钢琴演奏的帮助和影响

(一)钢琴演奏的情感表达

        没有情感内容的钢琴演奏是没有灵 魂的,运用舞台戏剧表演使学生对钢琴 作品背景故事进行体验式学习,增强学 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准确地在弹奏中进 行音乐情感表达。

(二) 体验式教学的概念在钢琴教 学中的首次提出

       教学方法有很多,   “美国心理学家、 教育学家桑代克曾把教学方法分为:读 书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讲演教学法、练 习教学法、实物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设 计教学法、表演教学法和自动教学法”。 [2]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新型的  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 或技能。
课堂的学习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 在课后进行主动的探索与学习成为了教 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根据在中西方国家进行的三年钢琴教学实践的思考、分析、探索、研究,结合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思路进行设想与实践论证,首次创造性地在本文提出在钢琴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

(三)表演元素运用前后的教学对比

       通过一学年的体验式钢琴教学实践,学生的弹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音乐情感表达上更为自然、真实,在音
乐处理上更合理、准确,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出作品本身的含义。另一方面,舞台戏剧的表演对钢琴舞台表演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能够积累舞台表演经验。钢琴表演和戏剧表演都属于艺术表演,虽然不同学科,但不
同学科之间有着共同之处,利用共同之处进行艺术表演水平及艺术修养的培养与提高,是当代艺术表演教育的方向和趋势。

(四)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去体验类似情景,从而形成真实感受,表达出真情实感。相比过去对钢琴作品背景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更积极, 在与同学互动对话中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情景,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对他们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有着良好的影响。在传统的钢琴独奏学习中,钢琴练习是孤独的,常常缺乏与同学、同伴的交流,而运用戏剧表演的体验性元素进行教学则能为学生提供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体验式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建立友谊,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弥补钢琴一对一学习过程中的缺失。

(五)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成果

       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之后,变得更加热爱钢琴艺术,在课堂之外的学习也变得更加主动。教学是双向行为,学生是否将知识进行内化是检验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坏。学生只有在真正热爱钢琴艺术后,才能得到快速进步。因此,运用体验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主观能动性的提高都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

三、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身心的发展

(一)身心的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 展,教书、育人是不可分开的整体,体 验式教学将课堂情境化, 将知识实际化, 将故事真实化。在舞台表演中, 心灵得到 发展,品德得到提升,情感得到升华,  身体得到锻炼,在教育中让学生学习如 何做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 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积极 力量。

        只有做到教书又育人才能称为真正 的教育。“纵观历史,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 国家, 都为教育树立了两个伟大的目标: 使受教育者聪慧,  使受教育者高尚”。[3]

(二) 艺术表演对身心发展的积极 影响

        任何形式的艺术表演都能陶冶情 操,对身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艺术的 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在无形之中对人们 产生影响。“艺术与人类同生,自从有 了人类,就有了艺术,就像人生下来就 有鼻子有眼,知道饥渴”。  [4] 人类需要 艺术,需要情感的表达,艺术也因人类 的存在而存在。

        戏剧表演艺术通过在学生大脑里进 行预演,增进学生智慧,这种智慧又促 进着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表演艺术让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放松,同 时陶冶情操、锤炼品格。

(三)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运用钢琴背景故事进行舞台戏剧表 演的编排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有着 巨大意义。戏剧表演需要剧本, 剧本需要 学生根据背景故事去思考、编创, 这个过 程需要创新、创造。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创新性思维变得尤为 重要。创新性思维需要培养、练习,需 要时间、精力去独自思考。学校教育是 为了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这 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教育中的艺术。

      通过以上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应用研 究,提出了另一种可行性的钢琴教学方 式,以此提高钢琴教学水平。

结语

       教学方法的先进或落后是导致教育 成功与否的关键,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师 生共同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本文的应用分析研究,概括了 如何将钢琴教学与戏剧表演元素融合, 提出了新型的钢琴教学模式,即体验式 教学。从体验式教学运用的可行性、过 程、方式等角度进行全方位论述, 分析了 体验式教学对钢琴教育的帮助和影响, 用一学年的体验式教学实践得出体验式 教学能够获得丰硕教学成果的结论,它 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更能培养 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洪维 . 美学基础与幼儿美育 [M].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69.
[2] 郑金洲 . 教学方法应用指导 [M].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
[3] 托马斯·里克纳 . 品质教育学 校方略美式课堂 [M]. 海口 : 海南出版 社 ,2001:4.
[4]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 艺术 [M]. 北京 : 北京出版社 ,201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0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