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价值和发展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20 16:02: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之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现代艺术思潮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日益严 重,我国传统民间美术艺术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极大挤压,生存环境逐渐恶化;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面临 着被西方强势文化吞噬和同化的危险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价值和发展策略 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

  传统美术在展现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美化环境 、丰富 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 它们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 动中创造出的有关美的艺术 。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可将传 统美术作品划分为以下几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 。绘画 种类繁多,仅从绘画的工具材料方面来分析,可将绘画分 为水墨画、油画、壁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而从创作 题材的内容角度来分析,又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 画等 。传统美术的文化价值极其突出,其内在蕴含的传承 价值和发展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 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价值和发展策略进行探究。
\

  一、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目前所处的生存环境

  手工劳动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性因 素 。手工劳动与传统民间美术紧密结合能够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 这也是劳动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主要方式,同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化生产方式。 任何一种艺术语言在产生的过程中就同时发展着其自身 的文化特性,因此,传统民间美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既 是当下的也是历史时代浪潮下蜕变而来的 。随着我国生 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也感受到了 传统民间美术艺术的历史价值 。因此,在西方强势文化的 冲击下和与世界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其民 族性价值 。传统民间美术的价值应该运用联系和发展的 眼光去看待其现状和未来。

  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社会层面上对于传统民间 美术艺术的态度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认为传 统民间美术不适合当前的生产力发展趋势 。从产业发展 的角度认为, 传统民间美术应该进入博物馆而不是进入 到市场中 。第二,部分人认为传统民间美术进入市场失败 的主要原因是新时代的民间美术作品已经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底蕴, 当下社会生产的民间美术作品只是一种陈旧的民族象征 。第三,还有部分人认为传统民间美术的风格 是一成不变的,是传统的,如果想要舍弃再生就必须要付 出较大的代价。

  ( 一)城镇化建设对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生存空 间的挤压

  自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和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环境也产生 了较大变化 。由于受到现代艺术思潮以及外来文化的影 响,我国人民的思想也日益开放,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审 美观念同时也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民间美术文化 在这一过程中经受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同化作用, 进而逐 步降低了自身的原生性, 也失去了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 相关的紧密性 。在这一进程中,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地位 在不断降低,甚至被许多人所忽视 。由此可见,在新型城 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生存空间、 传承主体以及其发展机制也需要不断改善与优化, 进而 走出边缘化的困境并寻找转型机遇 。不可否认,我国传统 民间美术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间老艺人的陨落也 在逐渐凋零 。而老艺人后代的价值观随着社会形态的发 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甚至有些人对于民间艺术不屑 一顾, 进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民间美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 遇到了极大的瓶颈; 许多民间艺人在商品化和经济浪潮 影响下创作出的美术艺术作品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加之工业化的发展, 使得许多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在这一 进程当中被大工业生产方式所取代, 进而形成一种标准 化、大众化、批量生产的产品,这就使得传统民间美术的 价值急剧降低 。并且由于人们的忽视,我国传统民间美术 艺术在消亡过程中的速度逐步加快,前景堪忧。

  (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生 存状态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这一政策对于一些地区一些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形成 了较大的冲击 。现代化的技术和文明在逐渐转变着当代 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 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社 会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从深层次的角 度分析, 城镇化建设削减了传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家庭 环境,进而造成民间艺人数量越来越少、崇尚现代文化和 外来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 兴步伐的不断加快, 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也逐 渐趋于边缘化的位置 。在这一过程当中,传统民间美术创 作主体数量逐步降低 。在最近的几年中,个别地区为了能 够快速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对一些极具特色的 原始村庄进行开发, 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一些传统民间美 术艺术形式逐渐消失在了城镇化建设活动中 。也因此,传 统民间美术文化在这一生态环境之下逐步凋零。

  二、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

  ( 一)传承方式制约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发展

  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价值极高,其主要是借助传 统的民间美术传承方式来开展的, 主要表现为师徒传承 和家族传承 。从时间角度来分析,这种传承方式具有周期 性相对较长、针对群体教育单一化的局限性 。因此,在当 代社会中, 许多民间艺人由于生活中的诸多压力无法继 承或者坚持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工作, 进而导致传 承的断层现象 。在这种情况之下,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工作出现了边缘化现象 。这对于传统民间美术的发 展起到了极大的制约作用。

  (二)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吸引力越来越小,传承人员数 量越来越少

  目前, 由于传统民间美术从业人员的生存环境不佳,加之传统民间美术创作费时费力, 并且在学习和传承的过程中还需要较大的领悟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 因此也 间接影响了传统民间美术艺术的吸引力, 造成活态传承 和产业发展的困境 。另外,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西 方强势文化的影响, 也致使传统民间美术对于年轻人的 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小 。在以上情况下,就出现了传统民间 美术发展和传承中的困境。

  (三)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生存空间逐步萎缩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居民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传统民间美术文化也因此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和挑 战, 一些蕴含丰富中华民族精华的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 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遭到了破坏 。例如,一些具有美术文 化特点的古建技艺中的砖雕、木雕、壁画和石雕等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不复存在 。除此之外,在商品经济浪 潮之下, 部分商人为了能够赚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从而 将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当作一种挣钱的工具, 变相破坏了 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生态环境。

  (四)缺乏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保护和身份认同

  由于在过去的许多年中人们过分注重社会经济的发 展而忽视了对于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致使 许多民间美术作品流失 。除此之外,由于相关部门在保护 和传承过程中经费不足等问题, 不能及时地引进现代化 高科技手段进行保护, 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相关部门不 能有效地去保护传统民间美术作品 。除上述内容之外,在 过去的许多年中人们缺乏对于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保护 意识,在管理方面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进而使 得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很难形成,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了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发展 。新时代背景之下世界文化 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在这一过程当中一些年轻人 没有认识到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真正价值, 也无法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顾及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存在。

  三、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方式

  ( 一)言传身教

  传统民间美术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原发性的美术形式, 它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 紧密的联系 。我国的传统民间美术文化和其他民间文化 一样,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言传身教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以师徒关系 、父子关系等直接传授的方式进 行的 。深入分析传统民间美术传承中的现状可以看出,从 事民间美术创作的人员都是一些没有接受过正规化系统 化培训的农民, 因此传统民间美术的创作经验无法借助 文字来传播,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传播的最终效果 。传统 民间美术创作的相关经验,在传播的过程中只能通过“口 头”这一最为质朴和直接的方式传承下去 。口头传播并不 需要过于华丽的词语来修饰,是自然而随性的,因此也能 够更加生动且直观地进行交流 。在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 传承过程中, 一些民间艺人创作出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 诀,这些口诀对于传统民间美术艺术、技艺的传承具有极 高的概括性 。除此之外, 在传统民间美术的师徒传承中 “身教”应用的比例要比“言传”更多 。形成这一 问题的主 要原因是, 许多传统民间美术艺术传播者自身文化能力 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清楚地表达出技艺要点, 而借助实操反而让传承者更能够直接地感受、理解 。徒弟 认真观察师傅的美术技艺创作过程, 也就成了传统民间 美术文化传播的一个主要方式。

  (二)图文记载

  文字能够为传统民间美术作品的传播奠定坚实的基 础,可以扩大其传播的覆盖面,凸显出传统民间美术文化 的价值性 。传统民间美术以物相传的形式主要表现在艺谱子方面,通过借助谱子的形式进行传播,例如漆艺、画谱影、戏谱、剪纸花样谱 。这些传统民间美术艺术形式都 是由无数民间艺人亲手绘制而成, 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 累逐步积淀而成的 。这些传播的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当 中能够更加有利于与人进行交流和传承 。传统民间美术 作品的这些传播形式和图谱传播一样, 同属于遗物传播 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其传播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进行 传播, 而是在生成的环境之下针对美术作品进行销售和 购买的形式下进行传播的 。这种形式能够将传统民间美 术文化传播到各个角落, 这种传播方式使得我国的传统 民间美术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涉及的范围更广, 同时也充 分体现出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其功能 性也更加突出。

  四、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创 新性趋势

  传统民间美术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紧 跟时代发展步伐,随着社会的变革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 凸显出其真正的价值性。

  传统民间美术和原始美术具有艺术上和审美上的共 性 。不可否认,许多民间美术作品仍然残留着原始艺术中 的一些痕迹 。例如,目前大家仍然能够看到剪纸和刺绣在 一定程度上都保留着民间陶瓷美术艺术作品中的图腾符 号 。从时间的角度来分析,民间美术作品是起源于古代人 民的劳动和生产实践的, 是在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 发展起来的艺术审美 。它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 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 。例如,远 古人类将贝壳制成一些具有艺术特点的项链来装饰自 己,作为吸引异性的方式 。在古代的一些石器、陶瓷等艺 术作品中, 都充分展现了传统民间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特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传统民间美术的分类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 。绝大多数的美术作品都同时融合了实用 性和审美性 。由此可见,传统民间美术艺术作为一种艺术 文化形态在我国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充分发挥出了 自身所蕴含的艺术力量。

  ( 一)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髓

  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 民间美术文化是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民间美术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是多 元化的, 它可以借助艺术的形式将某一社会形态下的价 值观充分体现出来, 同时还能够让这一社会价值观与理 想信念相结合 。传统民间美术作品是历史的见证,是时代 的见证,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一个主要的传承 形式 。例如,传统民间美术手工艺作品能够充分展示出中 华文化中的精神和内在韵味, 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中华文 化中的真正价值 。这也就是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及时保 护和传承的原因。

  (二)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创作所蕴含的文化生产方式

  传统民间美术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从本质上而言是 一种生产方式,因此人们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文化保护 的重点就是文化生产方式的保护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 能够促使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 永葆生命力、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三)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引领高层次消费市场

  在现代消费理念下,以“更新”为目标的消费方式已经 取代了传统形式下以“功用”为原则的消费方式 。在这一 过程中,产品的文化含量变得越来越重,也受到人们越来 越多的关注 。一些民间艺人受到这种消费文化的影响,在 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将传统文化反映到其美术艺术 作品中,进而引领了新的价值取向 。并且,传统民间美术 作品的创作人员,也应该转变传统且被动的状态,去主动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多样性需求,从而唤醒人们对于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关注,使他们更熟悉传统民间美术、 更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真正内 涵 。传统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人员,更应该将传统民间美 术作品带入高层次的消费市场中, 并寻求一种全新的表 现形式, 以此种形式充分体现出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传 承价值。

  从本质上而言,传统民间美术,是区别于宫廷美术和 人文美术等美术形式而独立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 直接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一种美术艺术形式 。传统民间美 术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艺术的价值 性尤为突出,同时其还囊括了哲学、美学、考古学 、历史 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由此可见, 传统民间美术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精华。

  五、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 一)民族特色美术的发展方向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是世界美术艺术文化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必 须要保存好本民族的艺术特色,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美术 艺术文化的历史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传统民间美术是一种具有原发性和地域性的美术艺 术形态, 其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困境成为艺术界和文化界 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不可否认,在工业社会和市场经 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 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方式与工 业时代生产方式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在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 既不能够放弃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另一方面也不可违背 社会发展规律, 应该努力尝试新的方式使当代美术艺术 作品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在这一过程中,行业内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始终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深入挖掘传统美术文化的精神内涵, 并且寻找出工业文明和民间 美术文化中的切合点。

  在工业文明的大环境之下,随之而来的是商品的大批 量生产和作品的简单复制 。这种简单而枯燥的文化形态 无法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美术文化的多元化精神需 求 。因此,工业文明背景下创作出的美术作品,不应只注 重实用主义,而应该和美术艺术文化进行有效融合 。传统 民间美术则可以借助丰富的审美形态、人文精神,补充工 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空白; 而工业文明也能够借助 自身的时代感和社会性特点, 引领民间美术文化走向一 个新的高度 。二者之间的相互补充,可以促使人类文化在 更加健全和更加完美的方向不断发展和延伸。

  (二)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我国各民族的美术艺术都是世界美术艺术范畴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充分挖掘自身民族特色的艺术 形式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站稳脚跟 。在工业社会快速 发展的大环境下, 传统手工艺相关工作人员既不能放弃 传统民间美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 。其 中, 学校教育是保证民族传统美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 环节 。借助教育这一途径,能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理解和 认识到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 并且也 能够将这一文化和精神进行传承与发展 。传统民间美术 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主要载体, 在其传承和发展过 程中切不可脱离民族文化和特色, 要充分认识到民间美 术艺术和民间美术文化的价值 。例如,北京的石景山地区 是一个民间艺术氛围极为浓厚的地区, 我国政府相关部 门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一地区的民间美术艺术文化, 创办了“中国民间艺术传承基地”。它与当地学校抢救保 护传承传统民间美术艺术文化的相关课程进行了有效融 合,为传统民间美术艺术文化增添了全新的内涵,也为民间美术提供了全新的表达形式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主体对象发生转变的条件之下, 重新融合民族特色使得传统 民间美术艺术重新焕发出了生命力。

  在 5000 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创造了许多厚重 的历史文化和美术艺术文化, 其中更创造出了独具特色 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 。民间美术文化蕴藏着我国劳动人 民的智慧和情感,充分体现了其审美情趣,同时也彰显了 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美术文化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 在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 题 。创新要在美术作品的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深入挖掘, 切不可割断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一旦在传承和发扬 传统美术文化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形式, 就会使得美术文 化作品在表现的过程中变得非常不切实际, 这种艺术形 式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在人们感悟传统民间美术文化 之美的过程中, 必须要真正认识到传统民间美术艺术的 本质,本着“去功利”的心态使传统民间美术艺术变得更 加贴合人们的实际生活,走入到民间的沃土中 。在传统民 间美术作品的表现领域充分展现出民间美术艺术的根 基,使其扎根于乡土文化,更好地吸收和传承传统美术文 化中的内涵 。相信在未来,传统民间美术文化会受到人们 越来越多的喜爱,其表现形式也能够更加贴近生活;传统 民间美术文化在发展进程中也会紧跟时代的脚步。
\

  (三)延续传统与艺术创新形成民族风格

  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主要在于延续和创新, 反映在 民间美术文化上则是美术创作理念的升华和美术语言表 达的创新 。民间美术创作的理念,主要是指民间美术创作 者在进行美术创作时的观点 、情感及自己的美术创作态 度等, 它直接关系到创作者对于民间美术形式的表达和 运用 。在实践创作中,民间美术创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创 作理念,并有效结合自身的艺术语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 。比如,我国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实践者,是受到了旧匾额脱落露出麻布的启发, 从而把失传已久 的汉代夹苎技法进行了还原 。并且,他还在材料和手法上 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与优化, 使得脱胎漆器的成器技术 日益完善 。这也成为我国近代唯一可以和日本漆工艺相 抗衡的一种工艺技术 。然而遗憾的是,现阶段市面上的漆 器在对称、精致方面尽管较为完善,却存在着单一性的问 题 。除此之外,低端漆器的制造工作人员在这一进程当中 盲目跟风和模仿, 借助传统之壳对古漆器进行大量的仿 制,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三星堆漆器复制品 。还有一些漆器 造型过于繁琐, 制作者为了迎合部分消费者的喜好过分 求怪求变,致使所设计出的造型缺乏美感 。由此可见,漆 器造型设计在艺术灵感方面不能为创新而盲目追求造型 的特异性, 而要在符合脱胎材料制作要求的前提之下探 索出多面形体的面与面之间的变化规律, 要站在时代的 高度进行创造和创新, 这才是对脱胎漆器的一种彻底创 新 。由此可见,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在延续传统的同时更要不断进行艺术创新, 最终才能形成具有审美高度 和民族特征的艺术佳作。

  参考文献 :

  [1]王明俊,赵婷婷.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的研 究[J].天工,2022(02):34- 35.
  [2]阮震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的研究[J].天 工,2022(31):75- 77.
  [3]唐鹏.关于群众文化视域下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思考[J]. 艺术百家,2022.38(04):144- 150.
  [4]任文灵.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发展—— 以河南 民间美术为例[J].河南科技,2008(04):24- 25.
  [5]陈小华.感受传统 传承闽南文化——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渗透闽南民间文化的实践研究[J].艺术科技,2016(05):4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634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