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新的教学目标,对针对艺术领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教学方向,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 。此种背景下,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优化,为增强学 生综合素养,各个高校开始注重美育教育 。基于此,本文从高校舞蹈教学角度出发,进 一 步分析了舞蹈教学中 渗透美育的意义,通过对当前高校舞蹈教学渗透美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究,根据不同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 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美育渗透
长期以来,高校的舞蹈教育只重视基础性的舞蹈 教学工作,即培养学生的肢体灵活性,让学生肢体动 作变得更加灵活和美观,能够轻松驾驭各类舞蹈 。在 全新教育理念下, 舞蹈教育不仅要重视常规的舞蹈 教学,还应在此基础上强化美育教学工作 。高校舞蹈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 还要对学生审美 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在舞蹈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引 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美学审美, 并能够有效理解舞蹈 的审美内涵,从而使舞蹈效果更具感染性 。舞蹈教师 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把美育教学 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学 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一、美育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舞蹈中渗透美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 、人生观,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 让其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舞蹈的审 美内涵,从而呈现出更具感染性的舞蹈效果 。为了促 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应总结高校艺术课 程建设和教育改革要求,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把美 育渗透其中, 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在教育体系改革发展过程中,舞蹈课作为高校艺 术类 课 程 其 中 的 一 类,对 培 养 学生 艺 术 修 养,提 高学生审美能力有着现实性意义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 渗透美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可以帮 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外,也能让学生 养成良好的行为气质, 使学生对舞蹈教学的艺术价 值有充分了解,接受美学熏陶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 需要调整以往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逐步把美 育教学理念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 生对舞蹈教学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舞蹈美育就是要让学生对舞蹈艺术内涵有更加 充分的了解,让其能够通过对舞蹈动作的观察,从中 感受美学艺术 。舞蹈饱含着舞蹈表演者的艺术创造 和情感表达,舞者需要准确理解舞蹈艺术审美,这样 才能和舞蹈进发出共鸣,从而展现出最佳的效果 。舞 蹈不仅停留在肢体动作上, 其还能够映射出舞者的 审美取向,美育可以让学生在舞蹈练习中感受美感, 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想象 能力,使其舞蹈更具艺术感染力 。因此在高校舞蹈教 学中,应当将美育渗透其中,这样可以挖掘学生的学 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也能够让学生的 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 感受来创作舞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设计出更多具有审美价值的舞蹈作品, 使学生不再只是模仿舞蹈大师的作品, 而是能够从模仿者成长 为创作者,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的定位
( 一 )课程定位
舞蹈教学中的美育不是在舞蹈教学中开展一个 针对美育的教学课, 而是要在舞蹈教学中潜移默化 地进行渗透美育,不仅是在舞蹈欣赏课渗透美育,在 舞蹈的 日常教学中也要抓住一切机会, 将美育渗透 其中 。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从课程标准和舞 蹈教学目标角度入手,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满足学 生学习舞蹈的基本要求 。渗透美育的舞蹈教学要在 舞蹈内容定位方面进行优化,除了要有基本知识 、舞 蹈动作练习以外,还要结合一些针对美育的内容,通 过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美育理念 。
(二)教师定位
很多高校舞蹈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 学依然只停留在对学生的肢体教学层面, 比较注重 舞蹈技巧和安排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模仿, 他们把 这种教学理念作为舞蹈教学的根本, 在这种传统教 学模式下,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服从 教师的指令 。在这种教师定位下所开展的美育工作 也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 由教师告知学生应当如何 审美,学生是被动听讲,而不是自己去感悟 。在倡导 美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这种定位,不再作为教学 中的绝对主体,而是适当放权,让学生成为主体 。教 师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引导者,其要转变观念,引 导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去探索 、去感悟舞蹈的美感,培 养学生艺术素养, 不能一 味单纯地安排学生对经典 作品进行模仿, 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掌握 、去感 受,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 实际情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生 学习要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去自主探 索,鼓励学生自己去感受,并勇于将自己的所想所感 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审美方向有所偏差,教师需对其 进行适当的点拨,而不是将知识点直接讲给学生,教 师要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自主感悟的机会和时间。
三、高校舞蹈教学渗透美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缺少美育渗透意识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 当前一些高校在舞蹈 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无法满足时代发展 要求,自身存在局限性 。结合目前情况来说,高等艺 术教育课程需要结合学生学习要求, 从学生综合发 展角度出发,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提高学生艺 术修养和内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高校开展舞蹈教学的基本要求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仍然只是向学生讲解基本的舞蹈知识, 没有对学生综合发展进行指导, 无法让学生在舞蹈教学中感受舞蹈美育价值,这会给高校美育教育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高校即便有开展美育教育, 也只是安排一些舞蹈鉴赏课,将舞蹈审美的理论知识讲给学生,并没有将美育渗透到课程中,没有做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去理解,而是将理论空洞地讲给了学生,并不能起到应有的美育效果。
(二)美育渗透抓不住要点
在高校舞蹈美育工作中,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目标不清晰 、抓不住美育渗透的要点,这使得美育工作不得章法,缺少具有针对性的美育工作方向,这也使得舞蹈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对课程进行科学规划和安排,在美育内容方面缺少具体性和明确性,进而导致舞蹈美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教师缺少具体的美育目标和对重点的把控, 直接影响了美育工作的开展效果。
(三)美育手段单一枯燥
在高校美育中, 教师主要的美育手段就是填鸭式灌输教学, 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将舞蹈美学知识空洞地说教给学生,这种方法枯燥 、乏味,学生也只是左耳听右耳出,无法将舞蹈美学知识吸收 、消化,更不会将这些知识融为己用, 没有真正理解舞蹈美学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只进行语言上的说教,应当采取更加新颖 、多样的手段,创新美育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舞蹈之美。
四、高校舞蹈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 一 )加强美育渗透意识
首先,在舞蹈课程中要渗透审美意识 。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 应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思想理念,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授美的思想和理念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树立良好的审美意识, 也就是带着情怀来学习舞蹈 。在对学生舞蹈审美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舞蹈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从中领悟到不同舞蹈艺术的风格和特点,让学生通过舞蹈来表达情感,提高学生内在修养 。其次,渗透审美规范 。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为了渗透美育教育,要让学生在舞蹈练习中感受舞蹈魅力,引导学生领悟美的基本要素 。不同类型的舞蹈在舞蹈风格上各不相同, 不同舞蹈风格将存在不同的舞蹈审美规范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通过舞蹈动作展示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舞蹈审美规范,引导学生从中了解不同舞蹈风格与特点, 掌握其审 美规范背景, 让学生在了解关于美的内在元素和外 在动力的同时,加深对舞蹈美的了解 。最后,培养学 生审美能力 。在美育教学理念下,舞蹈教学不仅仅局 限在动作讲解和文化传播上, 学生会在无形中受到 美育熏陶, 教师需要让学生成为感受美的最佳体验 者,并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挖掘和发现美 。由 于学生通常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教师应培养学 生的鉴赏能力, 由于美育不仅仅体现在舞蹈动作练 习方面,同时也渗透在舞蹈内容表现中,这就要求学 生要在具备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情况下, 找到舞 蹈中的美感要素,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采用启发 式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挖掘生活中的 美,感受人与人 、人与物 、物与物之间的人文关怀,主 动发现美。
(二)抓住美育渗透的几项关键要点
1.强化学生对舞蹈的美学理解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舞蹈动 作科学指导, 建立面向每个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 践活动相结合的舞蹈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以审美和 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言 传身教为根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 、审美感 知 、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让学生在舞蹈 练习中感受舞蹈衔接规律, 尝试表达自己对舞蹈的 见解,在日常舞蹈教学中渗透美育,让学生在平时的 舞蹈学习中,边模仿动作边去揣摩动作的审美内涵 。 为了强化学生在舞蹈中对美的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 学生实际情况, 循序渐进, 先从基础的舞蹈教学入 手,理解基础动作的美学意义,再逐渐加深难度,在 一些经典舞蹈的练习过程中, 对这些经典舞蹈的美 学含义进行揣摩,让学生从中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 提高艺术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教学内 容的整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以学生舞 蹈基础为根本, 结合教学计划带领学生开展审美理 解,在对学生美学理解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也能满 足高校舞蹈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 以向学生先做讲解示范, 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去理 解,并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如有不妥之处,教师 可再予以纠正。
2.加强学生对舞蹈音乐的感受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 音乐的合理搭配能够更好 地表达舞蹈情感,烘托氛围 。任何形式的舞蹈在艺术 表演方面都要配合对应的音乐, 音乐 自身需要对于 舞蹈美感进行展现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展现舞蹈美感之外, 还要让学生 合理使用音乐,增强舞蹈审美性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 都有着一定见解和想法, 但是还无法做到与音乐节 奏的充分协调,对于这种状况,在舞蹈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选择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通过这种方 式,配合对应的舞蹈,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 并让学生把舞蹈 和音乐进行结合,根据身体动作的表达,抒发自己的 真实情感 。通过对音乐的充分了解,感受音乐,让学 生在音乐的带动下提高自身舞蹈能力 。在学生掌握 一定舞蹈知识以后,通过自身对舞蹈的理解,探索舞 蹈内涵,从中学习更专业的舞蹈技巧,并对舞蹈进行 充分认识,给舞蹈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在高校舞 蹈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渗透音乐的美育教学,增强学 生对音乐的理解, 根据音乐发挥对舞蹈的创造能力 和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舞蹈教师应安排学生根 据音乐节奏完成对应的舞蹈动作, 教师需带领学生 学会听音乐,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 。因为每个学生对 音乐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一些学生音律感比较差,无 法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安排 学生多听各种音乐, 并在舞蹈练习过程中结合音乐 节奏,掌握舞蹈音乐规律,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舞蹈表 演,感受音乐在舞蹈练习中的价值,快速适应音乐节 奏, 让舞蹈和音乐完美结合, 加深对舞蹈内容的理 解,提高学生舞蹈水平 。
3.增强学生对舞蹈协调性的把控
在舞蹈协调性中包含了舞蹈组织和舞蹈风格之 间的协调 、音乐和舞蹈动作节奏的协调 、舞蹈本身和 舞者造型的协调以及舞蹈表演者各舞蹈动作的协调 等 。舞蹈表演者的协调性将直接影响舞蹈表演质量, 要想让协调水平更加提升, 需要加大对学生舞蹈动 作的练习力度,让学生舞蹈协调能力不断提高 。在具 体练习中,协调方式比较多样且复杂,有着不同的起 点和终点位置,如果是对称动作变换练习,如:左手 动作 、身体方向变换 、难度变换等,这些是培养学生 身体协调能力的主要方式 。特殊协调方式包含了肌 肉放松练习 、快速反应练习 、协调身体各个位置运动 等内容,其能够结合时间 、空间 、肌力转换等参数,让 动作练习变得更加协调和准确 。通过对学生进行反 转练习 、正常速度练习,采用其不习惯的统一动作方 式,练习和控制更加复杂的舞蹈动作,可以让学生从 中感受舞蹈美感和价值,起到美育教育的效果 。
4.凸显学生在舞蹈中的艺术美感
舞蹈自身展现出了较强的实践性,舞蹈教学实践过程则需要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现,舞蹈美感中包含了 动作、姿态 、形体 、造型等要素,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 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舞蹈内涵进行了解,通过对 舞蹈的理解展现舞蹈美学,加强学生形体练习,培养 学生艺术美感 。在形体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芭蕾舞 等训练方式,如芭蕾舞中站立姿势 、小跳 、脚位 、姿态 等,在动作练习中让学生对舞蹈基本框架有所了解, 对学生姿态 、形体 、动作等进行训练,在帮助学生塑 造良好仪态的同时, 也能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表达 的能力 。在舞蹈练习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身体 、表 现形式的训练,通过身体感受 、心理暗示 、审美引导 等, 激发学生舞蹈思维想象力, 让学生结合动作变 化,实现对舞蹈的情感表达 。
(三)借助多媒体丰富美育手段
在高校舞蹈美育工作中, 需要从学生对舞蹈作 品的欣赏角度出发, 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的鉴赏能 力 。在高校舞蹈实践教学中,需要把舞蹈欣赏融入课 堂中,让学生对舞蹈作品所表达的美感有所了解,掌 握舞蹈风格和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以 往单一的填鸭式说教模式, 可以尝试把多媒体设备 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让舞蹈鉴赏变得更加生动 、 富有感染力 。通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给学生 播放一些和舞蹈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 让学生有身 临其境之感 。对于舞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动作,可 以让学生多次观看, 让学生在对舞蹈动作进行欣赏 的同时,通过反复观察舞蹈动作,找到舞蹈最具表现 力的动作,分析舞蹈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从中学习到 更多和舞蹈相关的知识 。可以播放关于舞蹈相关内 容的视频, 舞蹈灵感的来源 、舞蹈讲述的是什么故 事、创作者的心路历程等,如:春晚美出圈的《只此青 绿》,教师在对学生播放舞蹈视频的同时,还可以为 学生展示这个舞蹈的创作灵感来源 《千里江山图》, 让学生欣赏这幅画 。学生们看到这幅画作后会恍然 大悟,舞动起来的青绿舞者正是《千里江山图》中陡 峭的山,层叠的峦 。舞蹈最初每个人摆出的不同形态 的身姿,如同层峦叠嶂的错落景致,而甩动的水袖如 同山涧流淌的水,忽慢忽快,忽而是潺潺细水,忽而 是湍急波涛 。舞者的每个动作所呈现的都是这千里 江山的万物万象 。最后舞者站成一排,领舞者托起两 颊以充满着憧憬的目光轻轻仰起头从一端缓缓走到 了另一端,就像铺开的十二米蚕丝画布《千里江山图》 一样,领舞者仿佛化身画家王希孟,“他”从画的一头走向另一头,对这无垠河山充满敬畏 。如果不能真正理解这一舞蹈的创作背景, 舞者们也就不会呈现出如此有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学生的阅历有限,可能无法参透其中的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内容视频,引导学生去发掘 、去感受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不但可以对学生鉴赏能力进行培养, 也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能力,增强学生综合修养,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掌握能力与学习能力 。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生活入手, 从中总结一些多样的教学元素并融入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让学生对舞蹈审美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舞蹈是一种艺术性教学课程,在舞蹈教育中渗透美育, 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成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美育渗透,将美育思想渗透其中,让学生在舞蹈练习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美产生正确的认知, 让其在舞蹈练习中感受到舞蹈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素养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己重新定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感悟舞蹈之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子瑶 .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路径探析[J]. 尚舞,2022(13):150-152.
[2]左欣然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舞蹈教育存在的挑战及对策[J].艺术评鉴,2022(12):113-116.
[3]何璇 .舞蹈教学在学校美育工作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J]. 中国民族博览,2022(05):80-82.
[4]陈 美 怡 .体 育 舞 蹈 教 学 中 美 育 教 育 的 影 响 研 究[J].艺 术 评 鉴 ,2021(11):136-138+142.
[5]常益,高杨 .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思路探析[J].艺术教育,2020(12):97-100.
[6]刘菲 .基于社会学视角下体育舞蹈教学的美育教法分析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20(11):28+30.
[7]李婉真 .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路径探析—— 评《舞蹈教育与教育舞蹈:舞蹈教育美育心理学》[J].高教探索,2019(06):133.
[8]丁 雪 卉 .舞 蹈 美 育 的 功 能 及 实 现 方 式 [J]. 百 科 知 识 ,2022(27):79-80.
[9]杨静 ,郑兰 .舞蹈美育课程学业标准研究—— 以身体表达素养为例[J]. 中国艺术,2022(S1):4-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6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