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西方美学视域下中国油画的东方韵味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09 11:49: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20 世纪前期是一个思想大碰撞的时代,在此文化背景下,中 国的传统艺术和西方油画两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 、相互碰撞,形成了今天带有写意特色的中国油画,并延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思想 。 它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相互影响的结果,一方面深受西方美学观念影响,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下,更倾向于对韵味和意境的表达与探索 。本文针对 20 世纪西方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展开探讨,以典型画家赵无极为例,论述西方美学视域下中国油画意象表达中写意精神的形成及价值 。

  关键词:意象,意境,现代性,西方美学

  20 世纪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传统 风格到现代风格的过程。一些海外留学的中国艺术家 受到西方美学思想影响,回国后激发了国内许多对艺 术有浓厚热情的艺术家,这批人成为中国本土艺术家 走上现代艺术道路的先锋和推动者,其中赵无极是对 中国当代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艺术先驱之一。

\

 
  一、20 世纪西方美学思想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 一 )20 世纪初期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

  经过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西方社 会在 20 世纪初进入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 。随 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摄影技术的发展飞速,许多艺术 家由写实的绘画风格转向以表达情感为主要需求的 绘画 。 当代西方艺术摆脱了许多陈旧的艺术规则与 观念,将艺术从模仿的功能中解放出来,逐渐开始强 调自我意识独立,强调自我意志 、精神和情感表达 。 在那个时代, 多数现代艺术家的创作都是从自我意 识开始的,他们普遍强调自我情感的输出,热衷于表 达个人情感和形式的探索,绘画不一味地模仿,而是 更加注重创作主体情感的自我表达,这意味着重点从内容转向了形式 。

  (二)文化碰撞下中国油画的形成

  1.中国油画的引进

  20 世纪初对中国来说是吸收各国文化的时期,也是世界文化相互碰撞 、交流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欧洲油画被认为是西方艺术的代表,并且是 20 世纪最具有活力的艺术门类之一, 于是中国一批批先进的艺术家不断汲取西方的艺术文化, 促进了本民族绘画与西方油画的融合, 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直到今天, 它终于根植于中国土地 。 中国油画的出现是一代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新知的结果,也是中国向西方艺术学习的结果 。

  2.中国油画的发展

  20 年代中期是中国油画成长的重要阶段, 国家对其艺术门类也有了相关扶持与指导, 热爱油画的青年人显著增多,油画作品的技术明显提高,数量与质量也逐步增长 。 中国油画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典传统风格到自由现代风格的转变过程, 建立了独特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

  西方艺术语言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无疑对中国艺 术产生了冲击,不仅是中国,当时的亚洲艺术界也开 始与西方艺术有了重要接触,并相互影响 。于是,注 重纯粹形式的现代主义艺术开始探索, 以个人和小 团体的形式出现在中国, 并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作出贡献,虽然这些团体发展了近 10 年,但由于当 时大众和专家对现代艺术的普遍不满与排斥, 早期 现代主义绘画流派最终走向崩塌, 这是完全可以理 解的,现代艺术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黯然失色,因此中 国现代艺术的小团体逐渐走向沉寂 。

  战争不仅使中国艺术的策略发生了变化, 而且 也使中国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方式发生变化, 艺术便 不再是一种观念, 更与现实生活与民族命运息息相 关, 中国油画所表达的内涵也由西方的闲散变为中 国式的厚重, 各种政治力量都将艺术创作与现实斗 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将艺术创作变为一种革命斗争 工具,变得逐步政治化。

  3.中国油画的成熟

  中国的艺术在改革开放之后也有了深刻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绘画除了官方活动之外,还有 一套独特的创作系统, 这使得中国绘画得以在政府 支持下保持相对独立, 中国油画的表现形式也逐渐 趋于多元化及个性化。

  先驱者最早引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意义是毋 庸置疑的,在诸多海外画家的不断创新和激励下,他 们终于发现了与西方油画融合的契机, 并为中国油 画的发展指明方向, 他们对现代主义艺术及其艺术 理念在中国艺术环境中的推广 、学习和模仿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鲜明的表现手法与民族元素相 融合,使中国油画呈现出多元化的一面。

  此外,在古今中西的文化交流中,学习西方美学 的绘画形式和技法, 注重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审 美内涵,将两者相结合,在中国油画百年的历史演进 中,形成了写意油画独特的绘画特色,这也体现了中 国留学艺术家追寻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 。在中西艺 术的两大审美体系中, 油画应该在本土化的基础上 更好地融合创新, 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艺 术,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西方绘画的审美形态。

  二、文化碰撞下赵无极油画的东方韵味

  ( 一 )赵无极艺术风格的嬗变

  赵无极是一位通晓西方和中国传统的艺术大师, 他对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的融合有自己的 见解, 并且对中国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理论 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赵无极绘画作品中既有中国 的文化底蕴,又有西方的美学思想与绘画技法,在中 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的交流与融合中,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作品中的审美 表现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美, 油画中的色彩技 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画法相互融合, 也在西 方油画美学中流露出优雅的东方韵味 。其中写意油 画是赵无极的重点艺术领域, 其艺术性是毋庸置疑 的,让写意油画有价值的不是技法的改变,也不是原 创性的风格, 而是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 民族元素的运用。

  赵无极 一 贯主张要把抽象的事物表现出来,就 需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深厚的思想 、文化底蕴,这 样才能让抽象的作品更具有价值 。他就读于杭州国 立美术学院期间通过各种出版物认识了克利 、马修 斯和毕加索的作品,并受到他们的作品影响,他的老 师林风眠欣赏他的作品风格, 并鼓励他探索欧洲艺 术 。赵无极来到巴黎后,刻意拒绝了中国的水墨画, 转而用炭笔 、水彩画和油画来融入西方艺术,以避免 被困在经典配方中 。在巴黎学习的第二年,赵无极的 作品更多还是具象化的, 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一部分 参考了毕加索的风格,虽然线条比以前简洁了,但画 面还是比较清晰的,抽象元素较少,直到融入了中国 绘画元素后,作品风格才逐渐成熟,和毕加索 一 样, 赵无极的绘画风格也逐步走向抽象化 。最终,他对西 方艺术的研究愈深入, 愈感到必须认识自身的文化 渊源,因而在巴黎开始用他毕生的努力,在东西方艺 术中建立起一座文化桥梁。

  尽管众多文艺评论家和大众总是在赵无极的作 品中寻找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痕迹, 但赵无极始终对 其持否定态度, 他认为唐宋时期传统的水墨画逐渐 变得僵化和固定,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在早年 艺术创作过程中,他也有意地偏离中国传统,将油画当作其创作的重要载体, 但这并不意味着幼时所受 到的中国书画训练对其创作没有任何影响 。在赵无 极的很多作品里都有一些中国古老的符号,如甲骨文 和几何符号,这些符号简单 、纤细或精巧地被深深掩 埋在一个个精心绘制的背景之中。赵无极的许多绘画 都在对抗特定媒介的惯例和中国绘画的规范,《海景》 这幅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论证,赵无极将自然界中物 象的点线面进行简化提炼,再将这些抽象元素融入画 面中,用极简的线条与锋利的笔触进行交错,从而呈 现出了眼前的景色,另外他颠倒了中国山水的稳定关 系和西方绘画的期待, 将作品中的地平线进行模糊, 分割了结构边界,使元素的辨识度和结构的统一性被 打破,整个画面形成一个悬浮物质的回响场,形成了 一 幅具有强烈冲击力和独特魅力的艺术品 。

\

 
  (二)赵无极意象油画的构建

  20 世纪 50— 60 年代是赵无极摸索和构建个人 艺术风格的重要时期, 他将自然界中物象的结构拆 解,在造型似有似无之间转换,形成一种几乎没有重 心的构图,或者一种向中心和左边聚集的结构,使整 个作品内容更加耐人寻味 。这也是赵无极在作品创 作中被视为最空灵 、最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他的用 色逐渐变得自由而不拘泥于特定的东西,最后彻底转 变为抽象风格,绘画技法逐步走向成熟,整个画作都 带着浓浓的东方美感 。这一阶段的绘画有着深刻的 意蕴和极高的艺术价值,给接受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赵无极的画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比较难理解,但他 的画确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中国艺术史学 家张超认为,“意境” 一词原是中国画论中的一个术 语,用它来形容赵无极的油画是较为合适的 。意象油 画一词也只是当代绘画风格的一种形式,它排除了与 现实有关的叙述,将我们的观察引向了传统艺术观念 的存在和感知,无论是具象表现还是意象表现,赵无 极对艺术的不同探索都给观众带来很大的启示。

  (三)赵无极在东西方美学交流中的深远影响

  赵无极在东西两方之间进行的跨文化创作,为 中国艺术在全球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他用西方 艺术语言重塑东方美学, 并获得了一种两方观众都 能直观理解的艺术形式,因此,艺术家和他的作品都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宝贵桥梁 。

  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各种抽象的因素,但在中国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完全抽象的绘画,中国画的理论是深刻而持久的,它有足够广阔的空间,让赵无极创造出一种超越一切传统绘画形式的新风格 。他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是种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精髓的抽象,通过使用西方材料,他绘画中的色彩和光线效果创造了中国意象和西方技术的融合, 表达了一种情感和学术精神的结合 。在这些充满东方韵味的作品中, 象形文字的加入结合西方油画工具使画面的笔触变得苍劲有力, 赵无极最终在抒情抽象中找到了 自己的声音 。正如对东方美学的重新诠释在 19 世纪后期推动了西方艺术的极限一样, 抽象的 自发性使赵无极改变了中国艺术的惯例, 虽然他的作品通常被认为调和了对比鲜明的艺术传统, 但他作品的力量在于它与两者边界的对抗。

  从创作主体的层面来看,赵无极从对中国传统绘画和自然体会中提炼出来的抽象语言与西方的抽象派有很大不同,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东方艺术的内敛之美,表现出了空灵 、气韵及悠远的东方精神 。赵无极的作品是对“书画同体”传统美学思想的实际应用,通过书法的写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另外,在对“东方韵味”的追寻上,由具象转变为抽象,由对事物的模仿转变为自我情绪的表达 。在作品中想要改变物体的形态,就要遵循技巧改变,顺应其发展才能有所突破,实现自我的意境表达 。他的创作有意识地将中国天地万物的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 充分表现了赵无极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他的艺术作品中,他所表现出的那种东方韵味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审美 。这种传统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形成自我的艺术风格, 为当代艺术构建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接受美学的层面上,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两方人民的审美接受也逐步结合, 这无疑是为文化大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当然,透过赵无极绘画中的东方韵味, 让更多的西方人民对东方的传统文化有接受的基本态势,对东方绘画产生更多向往 。而在东方人看来,通过赵无极的绘画作品,越来越多的东方艺术爱好者开始重新认识欧洲的抽象艺术, 研究西方美学 思想的文化脉络与渊源,正是通过他,中国艺术家在研 究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结合西方美学特征, 并在绘画 中融合中国传统绘画对审美意境的追求,重视其审美 意境构成表现,最终开始了写意油画的探索道路,使中 国写意油画在形式上更具有现代性和表现性 。

  如今,西方的美学思想已经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形 成了巨大冲击,而在这种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我们 需要自我寻求 、发掘艺术存在的真实意义,而非单纯 追求创新,只做一些形式而已 。我们要以自我的民族 文化为基础,深刻研究古典文化,创造属于自己独特 的艺术语言 。

  三、中国油画意象表达的价值体现

  ( 一 )传统文化的回归

  中国油画所传达的东方韵味与西方艺术中的表 现主义有着多维度的联系 。 中国绘画讲究意境与韵 味,其有着独特的形式语言及艺术思维,往往重在抒 发艺术家的个人性情及诗意,受中国哲学的影响,崇 尚天人合一,主张在作品中不要过多添加装饰,讲究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画笔未落意先到的绘画 形式 。 中国油画在追求写意的过程中蕴含着部分表 现主义中无意识的意味, 在创作主体与西方表现主 义之间构建起一座联络桥梁, 使极具张力的油画作 品不再局限于对西方绘画技法的纯粹模仿, 它以创 作主体对社会 、历史 、民族和自我的认识和判断,凝 聚了传统美学的价值取向,与“新现实主义”“观念艺 术”等风格相比,它充满自由精神,体现了传统审美 观念的继承与革新 。因此,中国意象油画涵盖了不同 的审美取向, 可见这种形式的表达有着独特的审美 特征, 且这种审美特征是建立在伟大的中国文化基 础之上的, 同时意象油画对于传统文化回归有着非 同小可的价值, 可以从意象油画中的民族精神方面 来探讨。

  随着国内油画艺术的发展,油画逐渐融入了中国 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新的油画艺术风格 不断涌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近年来我 国对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以 及对艺术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创作过程中的探索。

  中国的艺术家在学习传统文学、哲学、美学的同时,也 就天生具有意象的审美观念,因而引进和重构了西方 油画,意象油画特有的人文气质与外来文化相融合, 兼容并蓄,自然而然地赋予其意象的审美趣味。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主要的核心, 没有民族精 神就没有文化艺术的民族性, 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 性的主要支撑,同样也会改变艺术创作的形式,使艺 术家们基于自我对社会和艺术的认知, 在本民族文 化的基础上产生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随之创作出 各式各样的艺术形象, 这些艺术形象不仅反映了 自 然界所存在的物象,更表现了艺术家的真情实感,以 及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使中国油画艺术带有 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烙印 。正如考古壁画研究的 进展一样,除了能够反映中国人民的内心世界之外, 还因为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相联系而受 到尊重 。中国传统元素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 他们深深扎根于历史发展以来人民群众的 日常活动 之中,并带有一定的民族特征和传承特征,传统的纹 样、图案 、民族图腾,以及传统的艺术符号等,都被广 泛应用于现代油画之中 。油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 形式,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很大的可能,这种运 用既体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 又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中西文化的融合与革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 在西方艺术进入中国后, 人们对现代性的要求也随 之凸显 。在时代的冲击下,画家们不断吸收和学习西 方绘画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绘画艺术 从艺术风格的形成 、艺术观念的审视到艺术语言的 探索等方面建立了自己的标准 。 中国的艺术创作者 曾以将西方艺术引入为目的, 以其对形式的运用与 效仿,随之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融合,通过突破西 方的思想与文化, 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 元素表现其自身的独特魅力, 从而创造出更加富有 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

  正如刘旭宗曾言:“立足民族文化, 融入中国民 族性和现代性,是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 …… 在这个西 方艺术也在寻求转型和发展的紧要关头,中国油画所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要如何以自身的文化为根基, 构建属于自己的绘画模式 。意象油画既要反映传统 文化题材与内涵,同时,如何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基础 上塑造出符合中国人民审美期望的独特艺术理想与 精神品质,以满足中国观众的审美期待是关键。同时, 我们也期望中国油画在传播自己个性的同时,能够为 世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等做出应有的贡献。 ”

  社会的持续发展推动了艺术产业的不断进步,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同, 油画艺术也会因时代而产生 改变,这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规律 。在油画艺术的发展 中,我们要主动吸纳外来文化,将其融入自己的传统 文化之中,从而促进油画艺术的兼容,使其具有文化 多元化的特点, 力求构建出蕴含文化底蕴和时代特 色的新语境,促进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与革新 。

  四、结语

  在中西艺术文化的交融碰撞中, 本民族传统文 化的发展与影响 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学习与汲 取西方美学思想的优点与长处仅仅只是一个过程, 赵无极的作品也在向我们发出警示, 在学习西方文 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鼓励大 家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保留本民族传统 文化精神,在作品中凸显东方美感,加入东方底蕴,作为中国写意油画的核心部分, 作品中的意境构成显得更加重要。

  基于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韵味造就了赵无极等画家的一系列创新作品,这一 背 景 下 的 产 物 既 与 西 方 油 画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系,更与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密不可分,同时也是中国油画家将东方传统文化底蕴与西方油画手法融合创新的结果, 使其创造出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本民族气质的油画艺术作品, 使中国的油画作品越来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也为中西方的艺术革新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邵志华著.20 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精神对西方的影响[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9.

  [2]水天中著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 水天中卷[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李立红 . 中西融合视域下中国写意油画的意境构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9 年 .

  [4]吴文美 .浅析赵无极绘画的东方韵味[D].成都:四川美术学院 ,2017 年 .

  [5]冯学文,朱照富,李晓军主编 . 中国意象表现性油画艺术专题探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57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