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关于高职声学教学的些许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8 11:49: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声学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 。为有效地开展声乐教学,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学习方法,并给予有效的引导,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再以学校配套设施的强大支撑,声乐教学的成效定会硕果累累,这需要在学生 、老师 、学校三方共同努力下和各环节的齐力配合下方能实现 。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思考

  声学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重要的内 容之一, 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 一 。该课程开设的 目 的, 除了在于培养学生歌唱表 演、示范能力和音乐素养之外,更是为了学生在 日后 走上幼儿教育工作岗位时, 能够胜任幼儿音乐教学 的实际需求 。仅从声乐课程的角度上来说,学生需要 通过老师系统地教学, 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和声乐 的相关理论知识, 进而实现培养幼儿正确演唱的 目 标 。不管哪个层级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目的 都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是,不同层级学前教育专业的 办 学 条 件 、教 学 经 验 、师 资 水 平 、生 源 质 量 、教 学 成 果、学历层次等完全不同。

  在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 诸多综合性院校开始探索并逐步向应用型院校过渡 。地方院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教育需求也顺势应时地开始了转型 。一些高职院校瞄准了当下幼儿教师短缺 、学前教育专业大有发展空间的实际情况后, 开始申报设置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时间大概已持续十年之久,对于一个专业的设置来说,十年的时间实为不长,在高职院校中应该算是较为“年轻”的专业 。那么,在办学、教学中自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 毕竟一个新专业的设立从开始到逐步完善再到成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比如,声乐教学—— 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让笔者体会到高职院校中声乐教学的成效不甚理想 。所以,这也引发了笔者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些许思考。

\

 
  一、学生思想认知有待引导

  这里所说的思想认知是指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 中存在的茫然 、不知所措(学习方法上的认知)和对 自己所学专业及声乐教学的认知。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校时, 大部分学生 是没有音乐基础的,更少有过“声乐”学习经历 。可以 说,她们学业生涯中的第一 节“声乐”课是在入校后 正式开始的。“声乐”不同于平日里随意地哼唱,它需 要在控制中自然地发音, 这让学生们感到既陌生又 稀奇 、紧张又难以开口,在茫然和不知所措中上完第 一节课 。这种懵懂和茫然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个持续 的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这个阶段中的学生 自 己对声乐学习的态度和认知开始逐渐形成, 这个 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生学习声乐中的“两边倒”的分 化现象,即学生在声乐学习的前一 阶段中,一部分学 生因为接受不了或不适应声乐训练进而产生排斥或 者敷衍心理;一部分学生因接受能力较强,遵循老师 的教法,逐渐走上声乐训练的学习之路 。此时,对于 那些产生排斥心理的学生而言, 老师的引导作用就 显得异常重要了,这就需要老师花点儿心思,积极 、 适时地介入引导,通过欣赏视频 、聆听音乐会 、现场 示范、名家点评 、头脑风暴 、情景教学 、采风等多种积 极健康的方式加以引导,逐渐化解学生心中的芥蒂, 让学生慢慢接受 、领悟这种歌唱艺术,切身感受到声 乐艺术的魅力,这时,老师再从发音方法上循序渐进 地指导,“两边倒”的分化现象就会逐渐好转。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中不乏有这样的认 知心理—— 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 幼儿 教师只要能带好孩子,领着他们玩儿就行了,专业学 习不用那么认真 。基于这种认识,他们也会潦草对待 声乐课程 。这种不理智的认知会导致出现负面影响, 有可能会贻误声乐学习的大好时机, 也有可能会因 此而荒废学生学业, 所以需要老师发挥其正确的引 导作用 。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声乐课程的学习不 仅仅是未来工作的一项职业技能, 更是体现自身艺 术素养的方式之一,也是陶冶艺术情操的一种方式,亦是自我提升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直接体验途 径 。同时,老师还要想办法通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声 乐的浓厚兴趣。

  无论是对声乐学习的方法认知, 还是对声乐课 程的思想认知, 学生的认知中总会存在着偏颇和浅 显,这也恰恰就是他们心中的疑惑和不解,因此需要 老师及时地引导、解惑,继而传道、授业 。

  二、教师教学经验有待提升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声乐课程, 其目的不是把 学生培养成歌唱家 、音乐家,而应该是培养具有综合 艺术素养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以及具有较高艺术能 力的幼儿教育家 。声乐学习也是为了做好幼儿教育 教学中的“示范性”。 这些应该是每一位声乐教学老 师都应该清楚的 。因此,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两 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要注重学生的音乐基础教学; 其二, 要注重将学生的声乐技能训练与幼儿园教学 需求相结合。

  基础教学的重要性犹如建造大厦的根基, 根基 越扎实,大厦才能越稳固 。 同理,拔苗助长式的赶进 度教学是不符合声乐教学规律的 。声乐演唱的表现 是能反映出学生音乐艺术基础素养的, 比如对音准 的控制 、对音符时值的把控 、对节奏的把握 、对作品 的理解和处理 、作品演绎的完整性和流畅度 、作品中 各种符号标记的有效处理 、演唱作品时的音质以及 演唱时的方法等等, 这些都能在声乐表演中一一体 现出来 。这些都属于音乐基础教学内容,其重要性不 容小觑。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声 乐课程的教学应紧紧围绕幼儿园实际教学展开 。课 堂上的发音训练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声乐作品演绎, 训练曲的曲目很多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这些 经典需要人们传唱, 但在传唱经典的同时也应该适 时、适量地加入与幼儿相关的歌曲 。尤其是当学生掌 握了一定的发音技巧后, 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增加学 生幼儿歌曲的演唱训练和曲目储备。

  高职院校中从不缺乏高学历 、高水准的声乐专

  业教师,越是这样,声乐专业教师就越需要潜下心来、俯下身子去倾听幼儿的声音, 关注幼儿教育的现实 状况和需要,认真思考 、总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的方法和经验 。有目标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有策略性 地实施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声乐教学,有阶段 性地检验预期成果等等, 这些是值得每一位声乐教 师探索研究的,在教与学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经验, 以获得优异的教学成果。

\

 
  三、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虽不及专业艺术 院校的教学要求,但教学高质量依然是教学目标 。子 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优良的教学设备和 办学条件是取得优秀教学成绩的基础之一, 尤其是 音乐类实践课程教学 。比如声学课,学生若想掌握正 确的声乐发音技巧,完成声乐作品的完美诠释,就必 须 在 遵 循 老 师 的 教 学 指 导 下 课 下 多 花 时 间 努 力 练 习 。这需要场地 、需要安静的独立空间和消音设备 。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中学生声乐练习是没有独立隔音 空间的, 一间拥有几十台电钢琴的大教室供于学生 练习钢琴曲,学生们带上耳麦,同时练琴,并不会产 生声音的相互影响,问题不是很大 。但对于声乐练习 来说,这就是大问题了 。条件欠缺,学生们自然缺失 了太多的练习时间和练声机会, 没有充足的量的积 累,质的改变就不容易实现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身处在各类专业院校 中,专业不同,所需的场地自然不同,让学生在楼道 、 操场 、宿舍等室外场所练声显然不合适,其一,会引 来他专业学生异样的眼光和非议;其二,声乐学生自 己也拉不开颜面,并且会造成噪音和不太好的影响, 何谈练声的效果呢 。如果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 学习空间和辅助设备,仅靠课堂的一点时间,想要取 得理想的成绩,恐怕是会有些难度的。

  另外,学生需要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需要接触 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 更需要一个可以展现 自我的空间,这也是需要校方给予大力支持的,这对 培养学生成才 、培育高质量艺术素养的幼儿教师来 说大有裨益。

  因此,提供足够的教、学空间,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把学校建设多投向教育教学中,提升办学条件,让学生在合适的空间里舒适地学习,成效自然提升。

  四、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上课模式多以“一对多”的形式进行,即由 一 个老师同时给多个学生进行授课 。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持续到课程结束,虽然节约了师资成本,减少了教室占用空间,但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质量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会增加教师工作量,增加教师声音分辨的难度,影响教师对学生发声准确性的判断,缺乏针对性指导 。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从众现象 、偷工现象,以及在众多的声音中分辨不清自己声音的发声状况,这给声乐学习带来极大的障碍,因此,“一对多” 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胜任学生声乐学习需求 。因此,要改进这种“一对多”的教学模式。

  声乐初期学习阶段可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 一是让学生树立声乐课程意识, 二是可以克服学生 张口发声练习时的胆怯心理,迅速接受 、适应声乐课 程教学,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再决定是否采取“小组” 授课,在“小组”授课中可适时采取“一对一”示范教 学, 逐渐让学生辨析正确的发声练习方法和独立练 习的基础,让学生对声乐课程的学习从陌生 、不知所 措,到渐渐熟悉、独立练习,逐步走向声乐演唱范畴。

  声乐教学的效果如何, 很大一方面需要授课教师有敏锐的觉察能力, 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天赋和资质都不一定,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天生较强,而有的学生却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所以,当学生在训练中没有取得教师满意的效果时,教师就要在学生练习时洞悉、判断问题所在 。善于发现学生问题,这样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会教”。“会教”的老师总能及时发现学生问题,使得学生进步很快;而“不会教”的老师总是在埋怨学生,总是在急躁 、发脾气,越是这样学生越是不知所措, 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和恐惧心理,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可能会失去一位好学的学生 。因此,授课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秉承“因人施教”原则,善于因势利导,怀揣大教育情怀,声乐教学方能取得长足发展 。

  五、教学与实践要紧密结合

  声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训练, 使得学生能够掌 握歌唱发声的正确方法,进而掌握歌唱技巧,最终独 立胜任歌曲演唱,走上表演舞台 。这是从教学到实践 的两个端点,练习即是中间的过渡,承担着重任 。在 这个过渡中,除了发声练习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声乐 学习程度适时选择易于表演 、演唱的歌曲作为训练 曲目,与发声练习相辅助教学,让教与学相长,在歌 唱中揣摩咬字发音,在发声练习中应用于咬字,这不 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声乐学习的乐趣, 也使得学生们 增强了学习信心,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 的信心和动力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发声技巧后,可 安排一 些“声乐沙龙”“观摩活动”等实践活动,在实 践活动中让学生相互感受声音的魅力和神奇, 促使 学生们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同时也有助于使学生树 立表演意识 、舞台意识,锻炼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表现 能力 。

  教与学 、学与练不是孤立和相对的,而是相互融 合和并用, 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符合教育规律 的。“教”是指导,“学”是接受,“练”即是在接受和思 考中进行的实践 。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用于实 践,实践的结果反又检验 、指导于教学,因此,教学与 实践要紧密结合、不可偏颇的。

  六、结语

  声乐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唱歌, 需要根据不同的 学生学段 、不同的专业特性 、不同的职业特点 、不同 的行业要求 、个体差异等制定与之对应的声乐教学 方案 。关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问题, 很多教育界人士和学者都撰文发表过诸多观点,写 的最多的就是“改革”,如“改革教学目标”“革新课程 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等的“改革”,但有些问题并 不一定非“改革”才能解决 。我们应该多审视自身的 问 题,比 如 当 学生 刚 接 触 到 声 乐 课 程 时,我 们 是 否留心观察过学生的反应和举动? 从学生的身上发现 了什么问题?有没有设身处地地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 题? 我们有没有及时地疏导、劝诫学生的不当行为和 心理认知? 我们老师是否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 模式和方法?是否及时地进行了调整?是否实地调研 当前的幼儿园教育现状和需要? 是否能够与时俱进、 根据实情需要开展教学? 等等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 题,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上述文中的几个方面,只要我 们真正做到了对学生思想认知的疏导和学习方法的 引导 、实事求是地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效率,实 地调研 、科学研判,根据幼儿园教学需求实情开展声 乐课程教学,学校再完善配套设施,声乐教学的成效 定会很高 。当然,这需要在学生、老师、学校三方的共 同努力下和各环节各部门的齐力配合下方能实现。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之路任重道

  远 。关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讨论声 音此起彼伏,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却都是一家之言, 没有形成系统的 、科学的 、指导性的意见,因此从事 该方面教学的授课老师也基本上是在按照自己所接 受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存在着浓重的主观性,教师 自身的艺术修养 、学识眼界及教育理念的差异将直 接作用于教学,所形成的教学结果自然不同 。 因此, 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问题仍 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斯庆托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J]. 教育教学研究,2020(02).

  [2]汪梅娟 .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艺 术研究,2010(02).

  [3]谢田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 革 探 究[A].2020 年 基 础 教 育 发 展 研 究 高 峰 论 坛[C].北 京:教 育 部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研 究 中 心,2020:406-408.

  [4]李根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探究—— 基于教师资格证 统考背景[J].辽宁高职学报,2019(03):56-59.SS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54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