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合唱表演中,演唱与指挥是缺 一 不可的 。本文以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合唱作品《我喜欢》为切入点,在分析合唱作品《我喜欢》创作者 、演唱者以及创作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合唱作品的演唱特点与指挥特点,研究得出合唱作品《我喜欢》在演唱中色调丰富 、声音融合程度高 、声音表现力强,感人至深,合唱指挥中需要着重色调因素与指挥标记,才能够将合唱作品的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
关键词: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我喜欢》,演唱,指挥
合唱是一种表现声音共性的艺术形式, 也是声 乐中较为高级的表演形式, 通过合唱团成员相互演 唱配合,能够为听众带来表演形式多样 、演唱声部多 元、声音层次丰富的合唱作品,给听众带来一场丰富 的听觉盛宴。合唱作为一种“舶来品”,19 世纪末从西 方传入我国, 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各个时期人才辈 出,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合唱作品,一直 传唱至今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一直致力于对不同 时期 、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也与知名作曲 家 、指挥共同创作新时期合唱作品 。其中,合唱作品 《我喜欢》就是由金承志先生创作的,上海彩虹室内 合唱团首次演唱《我喜欢》这首歌曲时就引发了听众 的广泛好评,人们大都被歌曲中的小清新气质所吸引。
指挥是合唱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合唱与 其他音乐艺术形式的本质区别之一 。合唱团中的每 个成员都有不同的声音特点,每个人对音准 、节奏 、 音色的把握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指挥的存 在便是让这些各具特色的声音保持和谐统一, 促进 成员音准 、节奏与音色的统一,整体把握合唱质量 。 作为一名指挥,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还需 要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拥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拥有 敏感的情感捕捉能力, 这样才能够对合唱作品进行 准确解读,并做出正确的演唱处理。
一、金承志与他的“彩虹”
( 一 )金承志简介
金承志是我国知名的指挥家 、作曲家,2010 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建了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将其创作与演奏的 《张士超你昨天晚上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唱上了 2016 年的“神曲”排行榜 。除此之外,金承志还有很多的创作曲 目,包括《净光山 晨景》《泽雅 集》《感 觉 身 体 被 掏 空》《春 节 自 救 指南》等,风格不一,但是极具个人特色。
金承志作为一名指挥家, 在指挥合唱表演时并不按“套路”出牌,摒弃了传统的“感觉派”指挥,在指挥中以技术 、乐理帮助团员解读作品, 以及处理作品 。金承志认为,艺术的创作与自身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哪怕是在讨论十分高深的问题时,也是需要与生活、现实紧密结合的 。金承志认为做音乐其实是在不断地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感悟 、积累经验,从而将这些都转化为音符, 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因此,金承志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在指挥表演上都十分“接地气”,真正做到了让艺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发观众的共鸣。
(二)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成立于 2010 年,是由来自不同领域的合唱爱好者组成的, 虽然一开始的组建人数少 、表演不理想 、自负盈亏,且 一 度难以继续运 营,但是他们却坚持下来,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 四十多人的合唱团体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打破了 传统室内合唱乐的晦涩难懂,以更加诙谐 、接地气的 形式与内容打动着每一个人。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音乐不会循规蹈矩,与 常见的严肃性合唱相比,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成 员在演唱过程中并不是高雅严肃地板着脸, 反而需 要流露最真实的感情,表现最真实的情绪,这也是最 打动观众的地方 。例如,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2021 年巡回演出的郑州站,他们在《星河旅馆》的套曲中 增加了一些剧情与对白, 这是以往合唱中并不存在 的形式。但正是这样的创新,让观众有一种看合唱剧 的感觉,对观众来说,既满足了 自身视听感受,又耳 目一新 。
二、合唱作品《我喜欢》的创作
( 一 )创作背景
合唱作品《我喜欢》创作于 2017 年,由金承志作 词作曲 。这首歌曲经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演唱后就 吸引了众多听众,甚至有听众认为《我喜欢》是最难 得的“表白利器”。《我喜欢》这首合唱作品一改上海 彩虹室内合唱团“神经质”的音乐风格,用简单的音 乐结构 、舒缓的音乐旋律 、清晰的歌词表达将喜欢的 情愫一一展现出来,让人感同身受,引发了听众强烈 的情感共鸣。
(二)创作特点
从歌词创作特点来看,合唱作品《我喜欢》的歌 词创作深受我国台湾风格的影响,也饱含了瓯 、闽地 的乡土气息 。例如“走在无人的九十六号公路”“我喜 欢 木村拓哉长长的头发” 等都有台湾当地语言的影 子,“我喜欢 外婆门前的榕树” 这一景观是闽粤地区 的代表 。当然,从创作者的生平经历与上海彩虹室内 合唱团的组建地来看,这种歌词创作风格不足为奇, 恰恰是创作者对生活最真实的体验与感悟 。这首合 唱作品的歌词创作结构简单, 二十九句歌词以大量 排比句的形式出现 。这样的表现形式不仅让合唱队 成员在演唱时朗朗上口, 也能够增强语势 、强调内 容 、加重感情, 使得歌曲的情感层层递进地流露出 来,真正做到用整个世界铺垫才说出的“我喜欢”。
从音乐创作特点来看,《我喜欢》 这首歌曲的主 旋律以 4/4 拍铺展,节奏轻快活泼,构成单二部曲式 。 第 1~4 小节为引子部分, 连续跑动的十六分音符为 全曲奠定欢快的情感基调, 引出演唱部分 。第 5~38小节为 A 段, 第 39~52 小节为 B 段 。虽然 A 段与 B 段都在叙述着“我喜欢”,但是 B 段表达的情绪相较 于 A 段更加激烈,并在 B 段的结尾处以“我喜欢你/ 你应该也知道”画龙点睛,将隐藏在心中的喜欢之情 充分表达出来。第 53~57 小节为尾声,在渐缓渐慢的 节奏中让整个曲子的主题不断得到升华, 音绝而意 绵,与引子相呼应,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三、合唱作品《我喜欢》的演唱分析
合唱作品《我喜欢》是由金承志作曲并填词的一 首合唱作品, 也是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为数不多的 “正经”合唱作品 。这首歌曲的曲调与歌词都十分清 新真挚,可以让听众抛弃周身的烦恼,陷入美好的回 忆之中。
( 一 )演唱色调
在音乐表现中,色调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合 唱作为一种集体性声乐艺术表现形式, 对色调的变 化更为重视 。色调与音乐作品的表现风格是息息相 关的,因此,需要根据合唱作品《我喜欢》的音乐风格 选取合适的色调 。合唱作品《我喜欢》曲风清新,用三 十多个场景表达着对爱人的喜欢之情, 并且在这种 喜爱中也掺杂着青春的酸涩与懵懂 。因此,在音色的 选择中,更多使用了男低音与女中音 。这是因为中低 声区的音量适中 、声音饱满 、音色光泽度好,并且女 中音有高音 、低音两个方向发展的条件,在演唱时声 音更加流畅,与合唱作品《我喜欢》中由浅入深的情 感表达完美契合。
(二)声音融合
合唱是一种由多人共同完成的演唱形式, 演唱 得是否整齐有序,声音是否融合统一,都是评价一个 合唱团水平的重要指标 。合唱声音的融合程度越高, 听觉效果也会越好 。反之,声音的融合程度低,让人 感觉四个声部是在自己唱自己的,就会十分突兀 。合 唱作品《我喜欢》的音乐温柔恬静,节奏为稍快的行 板,演唱的时候就要求团员使用轻柔的力度,营造出 恬淡、闲适的氛围 。例如,在前奏结束后,由女声部开 始,全音符的伴奏让女声部的柔美之声更加突出,在 三句唱词之后加入更为丰富的旋律织体, 进而引出 男声部 。在男声部的演唱中,加入女声附和,减少男 女声部过渡的突兀之感。当唱到“我喜欢成群的野鸭/ 我喜欢凌乱的书架”时,四个男女声部充分融合在一 起,使用混声唱法,让每 一 个团员声音的发出 、音调 的高低、音色的控制都能够实现无缝连接,有机融合 。 在 合 唱 中,需 要 做 到 音 色 、音 量 、速 度 的 统 一,需 要做 到发声方法 、音准节奏 、歌唱状态 、情感表达的统 一,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声音的有效融合 。而这就要 求合唱队的成员们多做共鸣练习, 从两个声部的配 合到多个声部的配合,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被其他声 部带偏,最终为观众呈现出强声不燥 、弱声不虚的听 觉感受。
(三)声音表现
在合唱表演中,声音表现是灵魂,也是本质 。 良 好的声音表现不仅能够充分诠释合唱曲目, 也能够 将其中蕴含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在合唱中,大致可 以分为同声合唱 、混声合唱两大类,在这两类的合唱 中,又可以细分多种合唱类型 。例如,同声合唱中可 以细分为童声合唱 、男声合唱 、女声合唱 。混声合唱 则结合了三种同声合唱的特点, 使得音乐层次更加 丰富、音色变化更加变幻莫测 。合唱作品《我喜欢》是 一首四部混声合唱,刻画了懵懂少年的青涩爱情,传 递着对喜欢的人那种绵绵爱意 。歌曲的演唱由弱到 强,特别从第 18 小节开始,四个声部同时演唱,情绪 十分饱满,声音柔美至极,并且将每一乐句的重音都 放在“我喜欢”上,直接点题 。在反复的“我喜欢”中, 演唱音量与力度逐渐加强,男女声部相互衔接,逐步 推向高潮,并在“喜欢你/你应该也知道”这一 句中强 度立即减弱,有力收尾 。如果说声音的统一 、融合是 合唱训练的基础, 那么声音表现力的有效控制便是 合唱训练的进阶, 这需要每一位团员都对歌曲本身 有深入的理解与体会,才能够感同身受,并使用自己 的声音将歌曲中纯粹、浓烈的爱意充分传递出来。
四、合唱作品《我喜欢》的指挥实践
( 一 )对色调因素的把握
合唱指挥是歌曲演唱的总工艺师, 也是音乐作 品演出的舵手 。借助挥拍技巧,将合唱队员与伴奏之 间连接起来,从而引领合唱队完成演唱,给观众带来 丰富的艺术感受 。在色调中,速度 、力度是其重要的 组成部分,指挥时需要着重对速度、力度的把握 。
1.对速度的把握
19 世纪德国著名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曾经提 出“指挥家的全部责任,就是要指挥出每一个作品的 精准速度”,他着重强调了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 地位 。音乐中所用的速度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分别 是快速、中速、慢速 。根据这三种分类方式,又可以派 生出多种更加具体的速度变化, 凸显出不同的速度 特点 。例如,在快速的音乐中凸显出轻快 、活泼 、喜 悦 、流动 、灵巧等特点;在慢速的音乐中凸显出庄重 、严肃 、深沉等特点;在渐快的音乐中凸显出情绪的层层递进,而在渐慢的音乐中凸显出情绪的逐渐低落 。还有音乐的突快 、突慢等,都展现出了音乐的特点,释放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在合唱作品《我喜欢》中,速度是舒缓而活泼的, 这就要求指挥抓住整个作品的基调,结合《我喜欢》的乐谱提示 、歌词 、合唱队员状态等,将速度控制在一分钟 75 拍左右 。指挥时不仅要尊重作曲者的提示与安排, 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速度,让《我喜欢》这首合唱作品既能够凸显出自身特色,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2.对力度的把握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认为力度就是声音的大小,其实不然,力度是影响音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全部或者唯一因素 。在合唱作品中,力度的大小取决于队员气息的运用与发音, 也取决于对重音的安排 。例如,旋律中节拍重音 、逻辑重音,歌词中的语气重音 、逻辑重音以及和声功能的色彩变化等, 这些都是在指挥过程中需要着重把握的 。另外,力度的对比也是在指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力度的变化能够让歌唱更加丰富,将音乐形象塑造得更加形象 、生动 。在合唱作品《我喜欢》中,就需要明确凸显出主歌与副歌部分的力度对比,略增加副歌部分的力度,相较于主歌部分,其情感更加激烈 、情绪更加饱满,这样就更能够展现出这种连绵不绝的喜欢之意。
总体来说,色调是音乐作品表现中的一种手段,也是评价合唱团优劣的一种依据 。而一个指挥的艺术造诣有多高, 也是从他对作品色调安排的合理性上来衡量的 。 因此,在指挥过程中,需要对色调因素进行有效把握,才能够达到艺术表现的最终目的,进而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 。
(二)对指挥标记的使用
合唱作品 《我喜欢》 的谱面上有十分详细的标记,这对于指挥设计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通过力度标记 、速度标记以及情感标记,就能够对歌曲指挥做出判断,从而使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指挥,引导团员完成更加完美的演唱。
1.力度类标记
在合唱作品《我喜欢》中,最为常见的力度类标记就是渐强与渐弱 。例如,在《我喜欢》一开始的力度为 mp(中弱),由女高音 、女中音两个声部领唱,这时指挥就需要以腕为主,增强手部的律动感,使用控制性虚拍击拍,逐渐引入主题 。而在第 21~29 小节中,力度标记为 mf(中强),这时指挥就需要适当扩大挥拍动作的幅度 。特别是在 44~48 小节中,力度标记为 f (强),这时指挥就需要调动全身的力量,由大臂带动 小臂 、腕部 、手部,将强烈的情绪表达传递出来 。并 且,在这 一 乐段中,有很多强拍位上的起拍,这就要 求指挥在起拍时动作幅度不宜过大, 以手部力量为 主,注意对团员气息的控制,让声音的流动性更强 。 另外,在 44~48 小节中,重音记号主要标记在“喜”字 上,表示在演唱的时候需要着重强调这个“喜”字,这 时指挥就需要在“喜”字之前给 一 个明显的预示,以 表明这个“喜”字的力度。
2.速度类标记
合唱作品 《我喜欢》 在谱面上标记为稍快的行 板,因此,歌曲的整体节奏是舒缓而活泼的 。在这种 速度类型的指挥中,需要注意协调强拍与弱拍,并且 在指挥之前做好预备拍速度的提升, 这样便能够有 效控制指挥的速度与歌唱速度相契合 。与此同时,歌 曲中还出现了多次速度上的变化, 这就要求指挥根 据谱面提示对速度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对合唱速度进行控制时, 需要指挥与团员以 及艺术指导进行反复的排练 、反复的磨合,让每一个 人都能将速度牢记于心 。合唱是一门集体性的艺术, 要想在速度 、声音 、力度上保持完全和谐统一是一件 难度很大的事情 。因此,指挥需要在其中充分发挥协 调 、引导作用,在演唱之前给予团员一定的预备拍提 示,从而让团员能够对演唱速度进行精准的把握 。
3.情感类标记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 。在乐谱中,力度类标记 、速 度类标记都是能够辅助我们记录音乐的重要标记因 素, 但是却不足以将作曲家的内心情感充分表达出 来 。 因此,在谱面中,一般会有情感类标记帮助表演 者理解音乐中的情感,例如,柔和的 、亲切的 、如歌的 等 。指挥可以通过这些情感类标记体会歌曲中蕴含 的情感,从而对歌曲做出相应的处理 。而市面上合唱 作品《我喜欢》的乐谱大多由音乐爱好者根据原本曲 目编译而来,并非出自金承志先生之手,因此在情感 类标记上处于空白 。并且,金承志先生作为合唱作品 《我喜欢》的创作者兼指挥,歌曲本身承载的情感就 是金承志先生表达的情感 。因此,谱面上的情感类标 记仅是一种形式, 其真正的情感源于金承志先生的 内心 。
情绪感染力是作为一名指挥必备的专业素养 。 指挥时首先要将自己融入歌曲中, 理解歌曲的内涵 与情感,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体会融入指挥中,并传 递给团员与观众 。与此同时,作为指挥,还需要尽可 能地挖掘团员的内在情感,与团员们内心交融,从而 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够将歌曲中的“我喜欢 你”充分表达出来 。
五、结语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致力于把室内小型合唱由 殿堂艺术转变为大众艺术, 他们的创作不仅仅局限 于利用诙谐的语言抓人眼球, 也会以精致细腻的情 感感动世人 。在合唱作品中, 演唱与指挥都是缺一 不可的 。无论是音准 、节奏 、吐字 、咬字,还是声音位 置, 都会影响合唱效果 。 同时, 一场完美的合唱演 出,指挥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 、协调作用 。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领头羊”,更是演出的策划者 与执行者, 这就对其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提出了较 高要求 。 因此,在每一次合唱演出之前,指挥都需要 进行充分的案头工作,结合精准训练,以及与团员之 间构建默契的配合关系,从而在实际演出中展现出完 美的表演 。
参考文献 :
[1]杨琳.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年.
[2]韩美妤 .“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多元艺术特征分析与研究[D]. 昆 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年 .
[3]央广网河南分网.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在郑州欢乐开唱[DB/OL]. 2021-04-25.
[4]刘薇 . 试论如何把握合唱作品的整体性色调[D].上海:上海音 乐学院,2013 年 .
[5]阎 宝 林 , 阎 泽 铮 . 力 度 训 练 —— 合 唱 之 层 [J]. 中 国 音 乐 教 育 , 2020(06):41-50.
[6]王紫琪 .“动起来”的合唱指挥艺术—— 论达尔克罗兹体态律 动之“动”[J]. 当代音乐,2022(06):153-155.
[7]益卓拉姆 .合唱指挥具备的素质与基本训练方法[J].文化产业 , 2021(30):157-159.
[8]徐静漪 .解析合唱指挥处理音乐作品的手法[J].艺术品鉴,2021 (29):105-106.
[9]孙雷 .合唱指挥手势动作设计与作品情感的对应[J].艺术研究 , 2022(02):115-117.
[10]刘倩 ,孙相根 .浅析合唱指挥的艺术表现力及其提升策略[J]. 名家名作,2022(03):174-1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