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浅析舞台演唱心理对声乐演唱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8 15:49: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声乐演唱是一门表演艺 术。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 想要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取决于多个 方面,例如演唱者的生理状态和演唱者 对演唱技术的掌握程度等。诚然,这些 因素是演唱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然而 除此之外,演唱者在声乐演唱时的歌唱 心理状态对演唱的结果也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人类的心理按照其性质来分, 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总 和三者,称之为心理。对那么歌唱心理 状态对声乐演唱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 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才最有利于声乐 演唱?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求。

关键词:  演唱心理 ; 声乐演唱 ; 影响

一、声乐演唱时会产生哪些歌唱心理

人类心理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 一。在演唱过程中人类的心理活动同样 体现在知、情、意三个方面。

知,即认知,也称认识过程。心理 学将“知”定义为“人类对世界的知识 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相 统一。表现在声乐演唱方面,则反映为 人们对声乐演唱活动的认识与追求。这 其中包括对演唱对象的认识;对演唱结果的追求等。

情,  即情感, 也称情感过程。心理学 将“情”定义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 和评价”。研究表明,  人类“心理”范畴 下的“情感过程”中所指的“情绪”事 实上有基本情绪和非基本情绪的区分。 研究表明,人类的基本情绪有喜、怒、 哀、惧四种, 相当于情感的红、黄、蓝三 原色。以此为基础可以混合出成千上万 种情绪,如常见的积极情绪:喜悦、感 激、希望、自豪等;消极情绪有生气、 悲伤、恐惧、焦虑、紧张等。在演唱的 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出现的情绪有激动、 紧张、兴奋等。

意,  即意志, 又称意志过程。心理学 将“意”定义为“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 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 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在声乐演 唱方面则主要体现在人们想成功完成声 乐演唱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 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

二、不良歌唱心理对声乐演唱的危害性

人的心理复杂多变, 难以捉摸。我们 会在各种不同的社会活动中,产生各种 各样的心理活动,并随时会因主、客观 的原因产生变化。演唱活动亦是如此。 然而,部分心理活动对声乐演唱起到消 极作用,我们称之为“不良心理”。不良的演唱心理对声乐演唱活动的危害也 可以从知、情、意三个方面来分析。

对演唱活动的不同认知会直接或间 接对演唱结果产生不同影响。大多数演 唱者,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在比赛、演 出,  亦或是考试时,  由于缺乏舞台经验, 不能对其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将之视为 一件十分可怕的事,导致自己对其自信 心严重不足,无形之中给自己以很大的 心理压力和负担。难免会对演唱结果造 成不良影响。试想,两位在演唱技法上 相差无几的演唱者,同时面临参加声乐 比赛的情况。一位将其视为专业课课堂, 从而保持平和的参赛心态。另一位则过 度注重比赛结果,从而造成巨大心理负 担, 最终则往往事与愿违。因此, 对事物 不适当的认知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不同的认知,直接导致了人们不同  情绪的产生。上述第一位演唱者的认知  往往使其在演唱时产生平静的心态,从 而能从容面对比赛, 取得相对较好结果。 第二位演唱者的认知则使其产生紧张的 情绪,自然对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在对事物进行认知并产生某些情绪 过后,人们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理 智对自己作出更高要求。自觉地确定目  的,  根据目的调节自身行动,  克服困难, 去实现预定目标。这即是意志。若一名  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就对声乐演唱结果持 有无所谓的态度,或已经认定不会取得好成绩,而对自己没有信心,其意志力 自然不会对演唱行为起到良好作用,从 而导致不能取得好结果。

三、何为良好歌唱心理状态

从认知角度来看,唱者需要对演唱 活动有一个良好的认知。以声乐比赛为 例, 参赛者往往容易过分在意比赛结果, 从而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但需要注意 的是,不过分在意比赛结果并不意味着 毫不在意。此外,对其他参赛选手的畏 惧心理也容易使自己没有信心。因此,  对演声乐比赛活动的良好认知应是不过 分在意结果,而更多地关注自己在备赛 过程中的所得。抱着这样从容的心态参 加比赛,结果往往会来带意外的惊喜。

从情绪方面来看,对演唱活动有了 良好的认知,为有利于演唱的情绪的产 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 保持从 容的心态。良好心态不容易产生过分紧 张的情绪。其次,笔者认为,在声乐演 唱之前,过度放松的心态也不利于演唱 的发挥。过度放松容易引起过度松懈, 反而适度而不过分的紧张,能使人化压 力为动力,有利于演唱活动。因此演唱 前应适当调整自己心态。最后,演唱时 适当的兴奋感对声乐演唱十分有利。它 有利于激发演唱者良好的演唱状态,包 括生理机能和心理两个方面。

从意志层面来看,演唱者需要对演 唱结果有所期待。然后通过自己的意志, 对自己的演唱有更好的控制力。具体表 现为演唱时对自己表现情感的控制,对 肢体动作的控制,对声音的控制等。从 而促使自己有更好的舞台表现。当然,  这与演唱者的演唱技术、综合素质等息 息相关。

\

四、良好歌唱心理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不良的演唱心理会对声乐演唱造成 不良影响。例如,紧张的情绪会使演唱 者感到口干舌燥,气息上浮,并且不稳 定,从而影响演唱效果。从上文中分析 得出,良好的演唱心理指的是对自己充 满信心,有一个从容的心态,带着适度 兴奋的情绪,并能发挥意志力来促使自己更好地完成演唱。如此心理状态能使 演唱者在演唱时充满信心,能理性的思 考自己应表达怎样的情感,应该用什么 样的肢体动作,应该注意演唱技巧的哪些方面等。

五、如何培养良好演唱心理

对于演唱者来说,要培养良好的演 唱心理, 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演唱技术。 演唱技术的掌握有助于演唱者对自己自 信心的培养,自然能抱着从容的心态上台。

其次,提升对歌曲的熟悉程度,包 含歌词、旋律两个方面。当演唱者对演 唱歌曲的歌词或旋律不熟悉时,容易在 台上分心,将注意力放在回忆旋律和歌 词上。若出现不能立即回忆起歌词的情 况,  则很有可能中断歌曲的演唱。因此,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演唱者应在演唱 前对歌词和旋律记得烂熟于心。

再次,自信心方面的培养也十分重 要。从演唱者的角度来讲,自信能使自 己在演唱时有一个放松的心态。使自己 在演唱时尽量不受情绪的影响,从而展 现演唱的真实水平。从听众角度分析, 一位自信的演唱者往往使人感觉他的演 唱技术一定十分高超,才能有这么自信 的表现。这时候的听众其实已经受演唱 者自信行为的诱导,坚定的相信演唱者 一定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同时,自信 能给演唱者的第一印象、舞台表现等各 方面加分。

此外, 还需要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声 乐演唱早就不是单纯的唱歌那么简单。 它是一门结合脑力、体力、想象力、表 现力的综合艺术。演唱者演唱时向观众 展现的除了美妙的歌喉外,还有舞台的 表演的成分。是一种对谱面上歌曲作品 的再度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 要对歌曲内容进行深刻而细致的分析, 将歌曲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歌曲想表达的 内容通过舞台表演和歌唱相结合的形式 生动的刻画出来。而在表演的过程中, 发挥想象力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歌曲中 的人物是在和人进行对话,那么演唱者 在演唱时就应该想象自己正面对着交流 的对象,尽管此时的台上并没有这个人的存在。有这样的想象力,一定使演唱 者的舞台表演十分生动、形象。

最后, 丰富舞台经验。丰富的舞台经 验能使演唱者更熟悉舞台,对舞台没有 畏惧心理。更了解自己在台上的心态, 并有利于对各种突发事变的应对能力。 能相对而言较自如地调整自己演唱时的 情绪。从而稳定发挥自己的演唱水平。

结语

演唱心理对声乐演唱会产生极大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良好的演唱心理 对声乐演唱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与演唱者的演唱技巧相辅相成,相互 关联。也会影响演唱者的生理状态,联 系紧密。它的重要性使我们明白,对于 演唱者而言,在练习演唱技巧和关注自 身生理状态的同时,也要谨记演唱心理 是我们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杨艳 . 加强高校声乐表演专业 “演唱心理学”教学之思考 [D]. 云南艺 术学院 ,2013.
[2] 柏艳 . 声乐表演艺术心理路 程的调查分析与研究 [D]. 辽宁师范大 学 ,2007.
[3] 俞晓康 . 基于问卷调查的舞台 演唱心理紧张问题研究 [D]. 武汉音乐学 院 ,2007.
[4] 苏磊 , 王丽 . 论声乐演唱中紧张 心理对演唱的影响 [J]. 江西教育学院学 报 ,2008(02):114-117.
[5] 陈汝锦 . 声乐教学中应重视指导 学生塑造艺术形象 [J]. 星海音乐学院学 报 ,2000(02):62-63+71.
[6] 杨溢 . 声乐教学的心理训练 [J]. 科学之友 ( 学术版 ),2006(03):62-63.
[7] 吕琳 . 论演唱心理障碍的成因 及 其 克服 [J]. 中 国 音 乐 ,2008(03):106-109+141.
[8] 魏艳 . 给学生一个健康的歌唱 心理 [J]. 黄钟 ( 中国 . 武汉音乐学院学 报 ),2004(S1):119-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45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