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关于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教学中舞蹈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7 14:22: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舞蹈这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舞蹈成为了艺术繁荣 、艺术发展 、艺术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尽管舞蹈这一艺术存在时间久远,且我国舞蹈表演艺术 一 直处于发展之中,但是由于舞蹈千变万化,且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舞蹈功底要求较高,所以大学非舞蹈专业教学挑战较高 。面对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教学挑战,舞蹈教师需要关注非舞蹈专业舞蹈课程设计理念 、设计思路,更新教学观念,助力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学习质量和舞蹈水平提升 。本文就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价值切入,分析了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原则,探索了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实施路径 。

  关键词:大学,非舞蹈专业,舞蹈教学,舞蹈创新能力

  大学非舞蹈专业作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重要学科, 也是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重点 课程 。尽管大学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 大学生舞蹈学习能力 、舞蹈素养 、舞蹈技艺 、舞蹈素 养等尚未得到培养, 这对大学舞蹈高效课堂的构建 和大学生舞蹈素养的培养 产生了负 面影响,阻 碍了 大学舞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 学 生的 舞 蹈 创 新 能 力 对 于 根 除 非 舞 蹈 专 业 大 学 生 舞 蹈 素 养 不 强 、舞 蹈 技 艺 不 高 、舞 蹈 重 视 程 度 不 高 等顽疾有着重要价值,且有效推动了大学非舞蹈专 业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另 一 方面,教育教 学改革内容和素质教育要求均提出,以适应当代大 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补 充学生科学素养, 逐步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 大学舞蹈教师应当对教学理念 、教学框架和教学资 源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融入舞蹈创新能力培养理 念,加大教学创新 。所以,有效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 生的舞蹈创新能力是当下非舞蹈专业舞蹈教学的重 要改革方向。

\
 

  一、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价值

  ( 一 )把握舞蹈艺术内涵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舞蹈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把握能力,特别是如何领悟舞蹈内涵 、舞蹈技艺、舞蹈理论 。在舞蹈表演、舞蹈练习过程中,舞蹈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进行创新性理解和创新性认识,把握舞蹈节奏,进而掌握舞蹈艺术内涵 。此外,通过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让非舞蹈专业大学生逐渐形成舞蹈表演思维, 使得他们准确把握舞蹈表演节奏内涵 。而大学生通过准确把握舞蹈艺术内涵, 可以在规范舞蹈表演技艺的基础上捕捉到舞蹈艺术或者舞蹈表演的艺术特色。

  (二)提升舞蹈艺术鉴赏能力

  大学生具备了比较基本的舞蹈技艺和舞蹈理论知识之后,舞蹈教师就应该进一步强化舞蹈理论和舞蹈技艺的教学和引导,特别是要明确各种节拍和节奏对舞蹈学习的价值,突出舞蹈表演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关注不同舞蹈的变化和创新 。 因此,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对大学非舞蹈专业 的舞蹈教学非常关键, 是让大学生将舞蹈创新能力 和舞蹈艺术鉴赏融合渗透的关键, 更是学生欣赏舞 蹈艺术的核心, 有效推动了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 艺术鉴赏能力的发展。

  (三)构建舞蹈教学高效课堂

  非舞蹈专业大学生的舞蹈教学非常关键, 舞蹈 教育教学不仅影响着大学生舞蹈审美能力 、舞蹈表 演技艺, 也关系到整个大学教育教学体系艺术类学 科教育的发展 。而且,“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教育 教学目标之下,大学舞蹈教育教学还是大学“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完成的重要路径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 生舞蹈创新能力能够实现大学生舞蹈学习成效的稳 步提升, 也能够养成大学生的良好舞蹈学习态度和 学习习惯, 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大学生的学习 观念、艺术思维 、舞蹈意识 、创造能力 、创新能力等核 心素养 。所以,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 是符合当下大学非舞蹈专业舞蹈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的 。而且,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可以 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舞蹈学习中, 养成舞蹈表演意 识,进而让大学生成为舞蹈教学的“主体”,构建高效 的大学舞蹈课堂。

  (四)强化教育教学质量

  尽管大学生心智能力逐步成熟, 但是在学习过 程中还是存在着学习动力不强 、态度不端正 、学习目 标模糊、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一旦大学舞蹈教学 过程中大学生缺乏表演意识 、舞蹈技能 、审美能力 、 鉴赏能力,其学习舞蹈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大幅下降, 进而导致大学生舞蹈学习质量不高 。培养非舞蹈专 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成为了大学舞蹈教学增效保 质的重要途径, 凸显了大学舞蹈教学中学生核心素 养培育的重要性 。

  (五)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非舞蹈专业学生在舞蹈表演 、舞蹈学习 、舞蹈审 美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合作探究 、合作讨论 、分工合 作等模式,以确保舞蹈技艺学习 、舞蹈艺术表演的完 成质量和效率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 力的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探究能力 、沟 通能力等得到了培养 。最为重要的是,在培养非舞蹈 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将舞 蹈知识理论 、舞蹈表演技巧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和 交流,不仅适应了集体生活,还在“去其糟粕 、取其精 华”的过程中弥补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缺憾,最终 提高了学科核心素养,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原则

  ( 一 )遵循教学创新的理念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实施关 键在于创新教学理念, 即遵循教学理念创新的前提 下,让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堂准备阶段 、课 堂教学阶段和课后总结阶段 。然后培养非舞蹈专业 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才能顺利进行 。比如,课堂准备 阶段, 大学非舞蹈专业的舞蹈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 生开展自主预习工作, 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能够对 课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需要 结合学生兴趣爱好, 将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艺等以学 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示出来, 关注对学生舞蹈创新 能力的培养;在课后总结阶段,帮助学生在巩固复习 课堂知识的过程中融合新旧知识, 进而完成知识创 新学习。

  (二)遵循学生为主体的要点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实施过程 中学生是核心和主体 。因此,非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 教学中, 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据弃传统教学理 念,将学生放置于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 思考 、独立学习 、独立探索,进而形成舞蹈创新能力 。 另一方面,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学非舞 蹈专业舞蹈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情 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建立自身非舞蹈 专业的舞蹈学科知识体系, 实现对学生舞蹈创造能 力的培养。

  (三)遵循舞蹈艺术的形式

  舞蹈创新能力是舞蹈表演 、舞蹈练习过程当中 对舞蹈快慢 、舞蹈变化做出的某种特定反应和感受, 是一种舞蹈创新和舞蹈创作的能力 。培养非舞蹈专 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 能够让非舞蹈专业大学生 具备良好的舞蹈节奏感 、舞蹈韵律感,提升大学生的 舞蹈综合素质 。而且,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 新 能 力 也 是 对 大 学 生 舞 蹈 审 美 能 力 提 升 的 教 育 过 程 。 因此,舞蹈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遵 循舞蹈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确保舞蹈教学 能够让大学生的舞蹈艺术修养 、舞蹈节奏把握做到 精确,进而提高自身对舞蹈艺术的创造能力。

  三、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实施 路径

  ( 一 )贴合生活开展教学

  舞蹈学科是一门艺术性、欣赏性和创造性极高的 学科,重在给人以美的体验 、美的享受和美的感知 。因此,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过程 中,非舞蹈专业舞蹈教师应该以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主导,将舞蹈知识、舞蹈艺术内涵、 舞蹈欣赏与大学生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让大学生在 生活中创新学习舞蹈知识、感悟舞蹈内涵、提高舞蹈创 新能力。具体来说,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 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炼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 生活经验转化为舞蹈知识,将舞蹈知识进行生活化还 原,引导学生建立起创新学习和应用学习能力。

  (二)建立舞蹈学习微观视角

  不同于其他学科, 非舞蹈专业的舞蹈教学更注 重于从微观角度出发,主张让学生进行舞蹈观察 、舞 蹈赏析 、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从客观存在的舞蹈形 式 、舞蹈节奏上解释舞蹈规律 。 因此,培养非舞蹈专 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需要广大非舞蹈 专业的舞蹈教师创新路径, 从微观角度引导大学生 建立舞蹈学科的系统性认知, 进而让学生在具备舞 蹈学科系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学习和创新理 解 。具体来说,想要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 能力,其一,教师需要将创新能力培养贯彻到学科教 学全过程,在引导学生对舞蹈概念 、舞蹈技艺,以及 舞蹈知识进行创新认识和创新理解的基础之上,帮 助学生系统地厘清自身舞蹈知识储备 。其二,借助舞 蹈艺术欣赏, 引导学生对舞蹈内涵和舞蹈知识进行 理解,增强学生舞蹈创作思维,提升学生舞蹈创造能 力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教 师 既 能 够 帮 助 学 生 建 立 以 微 观 视 角 认 知 舞 蹈 学 科,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非舞蹈专业大学生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关 于“广场舞”的相关内容教学时,大学舞蹈教师可以 从“舞蹈形式”“舞蹈的内涵”“合作表演舞蹈”等微观 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对舞蹈知识 、舞蹈技艺和舞蹈内 涵进行创新认识和创新理解, 帮助学生在舞蹈艺术 欣赏 、舞蹈技艺学习 、舞蹈艺术表演中通过微观视角 快速准确地感悟舞蹈艺术, 并以此构建自身舞蹈艺 术认知网络,将学生储备的舞蹈知识融会贯通,实现 舞蹈知识学习、舞蹈技艺训练和创新能力同步培养。

  (三)培养学生舞蹈探索热情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对于舞蹈学科来说也 是一样的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重 点在于对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激发, 让大学生进 一步提升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进而有效 地提升大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 。因此,大学非舞蹈专 业的舞蹈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让学生主动探索舞蹈 、创造舞蹈 、表演舞蹈,奠定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需要做到积极响应,避免消极对待打压学生好奇心 。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回答,借助学生的主动发问,做好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通过自身思考,深化大学生对舞蹈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大学生自身对于社会 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可以从现代舞出发,调动 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索 。大学非舞蹈专 业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关于“现代舞蹈”“舞蹈基本功” 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国外现代舞蹈” “街舞的发展”“街舞和现代舞蹈的融合”等内容在课 堂上进行展示 、讲解 、分析,引导学生探索与“现代舞 蹈”相关的舞蹈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将创造能力培 养 、舞蹈知识教学和舞蹈艺术发展相结合。

  (四)引导学生体验舞蹈美感

  究其本质而言,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感受和表演舞蹈艺术 。具体来说,舞蹈创新意识能够让大学生伴随着舞蹈旋律 、舞蹈变化 、舞蹈形式而进行舞蹈演绎 。这种舞蹈演绎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舞蹈美感的艺术体验 。因此,想要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 大学舞蹈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大学生舞蹈美感的发现能力 、分析能力和感受能力,不断锻炼和提升舞蹈表演过程中的美感表现能力, 进而完成创新能力培养。

  (五)指导学生掌握舞蹈规律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过程中,非舞蹈专业大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舞蹈表演技巧和舞蹈表演素养,保证了在舞蹈表演过程中的协调性、平衡感和创造感。因此,大学非舞蹈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指导大学生把握好自身舞蹈表演过程中的细节点, 指导学生掌握不同舞蹈作品的舞蹈规律 、艺术韵律 、艺术内涵,从而把单一的舞蹈表演转化为带有规律和变化的舞蹈作品展现出来。

  (六)提高学生舞蹈审美情趣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也是促进非舞蹈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和舞蹈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 。培养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本质就是对大学生的舞蹈气质 、舞蹈审美 、舞蹈思维等进行创新培养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具备舞蹈美化 、舞蹈审美情趣等舞蹈素养和舞蹈意识,才能把握好舞蹈创新思维,进而完成舞蹈创新能力培养。具体而言,大学非舞蹈专业的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 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舞蹈素养 、审美能 力 、舞蹈技艺等,通过深化舞蹈欣赏教学,陶冶激发 大学生的舞蹈审美情趣, 从而让他们在舞蹈学习过 程中畅通无阻,在舞蹈表现过程更加协调,并逐步形 成浓厚的舞蹈学习兴趣和舞蹈创造兴趣 。长此以往, 大学生在具备舞蹈创造力 、舞蹈欣赏能力之后,舞蹈 审美情趣也就得到了提高, 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 舞蹈创新能力。

  (七)强化舞蹈艺术“语言”传授

  舞蹈是情感的表达 、也是情绪的表达,更是一种 身体艺术和肢体语言的呈现 。所以,培养非舞蹈专业 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就需要大学非舞蹈专业的舞蹈 教师不断强化舞蹈艺术“语言”的传授,让学生在具 备舞蹈艺术“语言”的基础之上,通过层次变化表现 舞蹈作品的不同细节, 并将舞蹈作品的艺术形象和 艺术内涵呈现出来,将舞蹈艺术“语言”学习和创新 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强化自身的舞蹈创新能力。

  比如,大学非舞蹈专业的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 大 学 舞 蹈 教 师 可 以 播 放 一 些 节 奏 感 较 强 的 舞 蹈 作 品,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进行节奏感悟 、节奏分析和 舞蹈艺术“语言”提取,进而在掌握舞蹈作品内涵和 “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的舞蹈创新能力。

  (八)依托舞蹈大赛培育创新能力

  对于非舞蹈专业大学生来讲, 想要培养创新能 力,教师还应该对舞蹈大赛多加关注,依托舞蹈大赛 将创新能力培育融入进来 。所谓舞蹈大赛,就是以舞 蹈表演 、舞蹈技能 、舞蹈艺术等舞蹈相关元素比拼为 核心的比赛活动,其具有多个不同的层次,比如国家 级技能竞赛 、省级大赛 、市级大赛等,学校 、各级学院 也可以自行组织小型的技能大赛 。舞蹈大赛对于锻 炼学生创新能力可以起到显著的作用 。因此,培养非 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时, 就可以将教学活 动与舞蹈大赛相对接,将创新能力培育融入进去 。

  第一,立足教学构建小型舞蹈大赛 。以非舞蹈专 业舞蹈教学实际为导向,立足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学 院范围内设计小型的舞蹈大赛活动, 围绕某个具体 的舞蹈种类引导学生参加比赛, 通过创新的思维视 角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性的舞蹈大赛 。非舞蹈 专 业 中 也 有 部 分 大 学 生 的 舞 蹈 技 能 和 舞 蹈 素 养 较 高,针对此类学生,可以组织参与,使其从中得到更 好的锻炼,激发创新思维。

\
 

  第三,以舞蹈大赛为导向,对课程内容予以创新,将新内容 、新技艺 、新方法等引入进来,为学生创新 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舞蹈艺术属于“八大艺术”之 一,是一种利用身 体进行表达 、沟通 、交流的艺术,通常会随着一定的 节奏进行舞蹈艺术表现 。具体来说,舞蹈是一种以肢 体动作 、肢体形态进行艺术呈现 、情感表达 、精神绽 放的形式, 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舞蹈者可以利用肢 体形态和肢体动作的组合呈现出婉转动人 、优美炫 彩的舞姿,呈现出人体形态美感 、肢体美感 。伴随着 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当代大学生社会接触面和兴 趣爱好也得到了全面的扩张,个人自主独立意识 、创 新意识 、探索意识较为高涨 。 因此,培养非舞蹈专业 大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立足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 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总体思路为引 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创新意 识的发展,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舞蹈教 学与非舞蹈专业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匹配。

  参考文献:

  [1]王帆 .舞 蹈 教 育 对 大 学 生 审 美 与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J]. 大 观(论 坛),2021(12):142-143.

  [2]黄 奕 华 , 钱 伽 宇 . 大 学 生 多 维 度 实 践 创 新 能 力 培 养 体 系 研 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为例[J].北京教育(高 教),2021(02):55-58.

  [3]高杨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J]. 艺术教育,2020(11):99-102.

  [4]李娟 .体育舞蹈教学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 风景名胜,2019(04):75.

  [5]刘鑫 .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学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 究[J].运动,2017(17):91-92.

  [6]樊晓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 内 江科技,2015(12):110.

  [7]蒋莹 .体育舞蹈教学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 人才资源开发,2014(14):140-141.

  [8]熊晓蔚 , 阎朝兵 .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学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J].体育科技,2013(02):108-109.

  [9]冯艳 .健美操舞蹈化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青 少年体育,2013(01):106-108.

  [10]周轶瑾 .高校大学生开设形体舞蹈课的意义[J].大舞台,2011 (12):232-233.

  [11]邱 代 珊 . 舞 蹈 教 育 与 大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J]. 成 才 之 路 , 2009(21):5-6.

  [12]高扬 .校园舞蹈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黑 龙 江 科 技 信息,2009(19):155+42.

  [13]高冬梅 .校园舞蹈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 养[J]. 山 西 财 经 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S2):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47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