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笔者通过对音条乐器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关于音条乐器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目 前基本处于初步研究阶段。《音条乐器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创新了音条乐器的教学应用研究,通过奥尔夫音乐实训室带动高职音乐课程群的方式,对音条乐器的教学进行实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舞台实践经验,整理和创编了符合广西高职艺术院校音乐教学的相关理论 。研究成果有利于构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课堂应用模式,从而满足社会对于高职音乐专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掌握实训教学技能,达到培养动手实践教学,培育综合型人才的目的 。
关键词:音条乐器,高职音乐教学,应用研究
一、音条乐器溯源与分类
( 一 )音条乐器溯源
音条乐器是有音高的打击乐器,最开始是 20 世 纪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先生与慕尼黑的 乐器制造师卡尔曼德勒合作完成的,他们从亚洲 、非 洲的有音高打击乐器中获得灵感,改造 、集成并研发 出带有木制共鸣箱的音条琴。
“音条乐器由一个共鸣箱体和放置其上的木条 或金属条组合而成,所以被称为‘音条乐器’。音条是 按音阶顺序排列的 。单排音条乐器上都是自然音,大 多为 C 大调音阶; 双排的音条乐器则包含有全部半 音 。所有的音条都能很容易取下来, 替换成变音音 条, 因此即使是单排音条乐器的音阶也可以从 C 大 调轻易地转成其他调。 ”音条乐器是原本性乐器,这 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概念,即演奏者无需具备娴熟的技 术也可以演奏的乐器 。音条乐器适合音乐教育事业 的普及和传播。
1.国外研究现状
从 1924 年军特学校的创立算起,奥尔夫(1895— 1982.作曲家 、音乐戏剧家 、音乐教育家)及其教学团 队在 98 年的历史长河中,进行了深入的原本性音乐 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了广博精深的音乐教学思 想体系。在慕尼黑创办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 、 为巴伐利亚州的广播电台编写系列的儿童音乐教育 节目 、音条乐器的制作车间--第 49 工作室、《音乐 诗》作品集 、五卷本的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为儿童 的音乐》(五册,1930-1935;修订本,1950-1954)、《奥 尔夫教学法— 原本的音乐练习》 等系列教材 。其中, 《学校音乐教育— 为儿童的音乐》是目前世界上最为 重要的音条乐器合奏教材,此教材根据“五声音阶 、 大调 、小调 、和弦”等知识,有针对性地创编了一套乐 曲谱例,并配以简单的乐器表现形式,为学生提供了 参与音乐的机会,让学生在表现音乐的同时学习音乐。
2.国内研究现状
1987 年, 上海音乐学院廖乃雄教授翻译并出版 了凯特曼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2003 年,金经言翻译了德国的威廉凯 勒(1920— )著 的《奥尔 夫学校音乐教材》入门 。2004 年,廖乃雄翻译出版了 《 学 校 音乐 教 材》( 中 文 精 选 版 《 为 儿 童 的 音 乐》)。 2008 年,出版廖乃雄编著的五卷本《中华学校音乐教 材》,内容涉及从二 、三 、四声 、五声调式 、六 、七声 、加 变音,以及奥尔夫乐器重奏曲 、节奏性与旋律性的朗 诵,共有 100 首歌曲和若干首器乐曲 。2015 年,冯亚 博士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出版 了《音条乐器合奏谱集》。2018 年,童昕和高博翻译了 德国米卡艾拉格吕纳编著的 《奥尔夫乐器的演奏指 南》。 上述中文教材有着较高的示范性和参考性,为 提升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
(二)音条乐器分类
“我摆脱了动作训练只用钢琴的办法,而我追求 的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 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 创造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 。我用一种以 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原始乐器,和人的机 体相近的乐器。 ”(奥尔夫)从音条乐器群的配置上看,包含:高音钟琴 、中 音 钟 琴 、高 音 钢 片 琴 、中 音 钢 片 琴 、低 音 钢 片 琴 、高 音 木 琴 、中 音 木 琴 、低 音 木 琴 等,可 以 用 作 独 奏 、伴 奏、合奏,也可以用于奥尔夫音乐教学之中,与声势 、 无 音 高 打 击 乐 、合 唱 、律 动 、舞 蹈 、戏 剧 等 教 学 活动 综合使用 。音条乐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乐器群的核 心,无论是节奏性伴奏 、和声性伴奏还是旋律它们都 能胜任。
钟琴:定音的金属条打击乐器,音域为半音音阶 2 至 3 组,发出尖脆如钟的声音,用键盘或以手持小 槌击奏 。钟琴包含高音钟琴和中音钟琴,起源于亚 、 非洲弯曲的铁圈和爪哇的金属片琴 。13 世纪发展成 机械敲击的塔楼上的钟 。钟琴的音色明亮清脆,且有 穿透力,常用来表现明亮的阳光 、闪亮的星星或潺潺 的流水等 。在合奏中节制地使用,可起到特别惊艳的 效果 。钟琴是音条乐器中体积最小 、音条音隔最窄 的,演奏者演奏时必须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关注和 敲击。
钢片琴:又名金属琴,是一种打击乐器,由 一 系 列以单列或双列排置的定音高的金属条组成 。钢片 琴通常包含高音钢片琴 、中音钢片琴和低音钢片琴, 起源于印尼的甘美兰 。我们今天所谓的钢片琴不同 于甘美兰乐队的铜片琴, 而是指由比较轻的由金属 片组成的乐器 。钢片琴的音色柔和 、低沉,有一种余 音绵延的“音毯”声,适合持续长音的演奏 。钢片琴声 音浑厚丰满,有节制地使用,适于加强和声效果 。
木琴:原文意为“木头声音”,用一些由长渐短的 定音木条构成的打击乐器,木条像钢琴键那样排列, 双手持小硬头槌或软头槌击奏 。音域从中央 C 上行 达 3 组 。在非洲及爪哇的乐队里能见到原始的木琴。 约于 14 世纪引进的早期欧洲式木琴(草绳琴),木条 是安放在稻草上击奏的 。木琴通常包含高音木琴、中 音木琴和低音木琴, 次中音木琴极为罕见 。音色温 暖、清脆明亮 、变化丰富,因其短促无延绵音,颗粒性 强,所以适合演奏复杂且快的节奏,作为最有包容度 的音条乐器,木琴适宜作为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是 音条乐器组中最重要的成员。
二、把音乐教研成果运用于教改项目实施
《音条乐器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依 托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奥尔夫音乐实训室开 展的高职教改项目 。2015 年 12 月,广西艺术学院职 业技术学院组建奥尔夫音乐实训室, 近年来参与了 广西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专业 的毕业展演工作 。2016 年,成功举办了广西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立项项 目 《高职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 研究与实践》结题音乐会 。2017— 2021 年,策划组织 了“2015 级音乐教育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汇报” “2017 级 、2018 级 、2019 级 、2020 级音乐表演班奥尔 夫音乐教学法课程汇报”“2018 级 、2019 级音乐表演 班儿童戏剧课程汇报”等课程结业展示和演出,邀请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 校 、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校内外奥尔夫 培训机构的课题组成员和专家同行共同研讨, 获得 肯定。2021 年,成功举办了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 项项目《音条乐器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 题汇报展演,分别以综合音乐会 、儿童戏剧演出的节 目形式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进行成果展示, 获得 人们的一致好评,教学成果丰硕。
音条乐器作为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演奏 的工具 、媒介和表现的辅助手段,适用于分组进行的 高度即兴性的音乐表演活动 。音条乐器的教学主要 依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音乐教学法》《舞台实践》 《儿童戏剧》《毕业展演》《舞蹈教学法》 等课程群,在 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将语言 、音乐 、动作 、 戏剧相结合,倡导快乐 、互动 、即兴理念,具有元素性 和原本性的音乐教学与训练课程体系 。将广西艺术 学 院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奥 尔 夫 实 训 室 设 立 为 教 学 实 验 区, 组织正在进行高职音乐教学改革且有实践经验 的一线音乐 、舞蹈中青年教师现场指导,使实验的高 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受益匪浅, 学到丰富而有效的音乐实践经验。
音条乐器的齐奏 、合奏和即兴创编是在“原本性 音乐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在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多 年的实践完善,传承创新,探索本土化音乐元素与音 条乐器的融合,融跨学科 、全方位为一体的具有易操 作、易推广的音乐教学探索。
经过近几年的奥尔夫音乐实训室的实践, 高职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 针对以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视谱能力弱 、害 怕舞台 、无法打开自我等现象和难题,指导高职音乐 表演的学生透过音条乐器的演奏技巧 、教学技巧等 方式,在实训室内体验音乐教学案例,合奏和创编音 乐作品,满足现代高职音乐教学需求,培养综合型高 职音乐人才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课堂中使用本项目 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导高职音乐教学成效显著 。
三、用音乐实训的研究成果指导艺术实践
目前,奥尔夫音条乐器在广西区内艺术类高职院 校的音乐教育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中 广泛使用,并且近年来普及的势头显著 。本项目的研 究在音条乐器的教学和展演的过程中, 不仅有理论 指导,更重视教学技能传授,从示范的音乐课例展示 中, 让参与实训室学习的高职学生感受奥尔夫音乐 教学的内涵。
首先在高职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把《奥尔夫音乐 教学法》课从原来的专业选修课改为专业必修课,两 个学期一共有 64 学时,教师系统地带领高职音乐学 生学习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 重点掌握音条 乐器演奏 、无音高打击乐器演奏 、竖笛演奏 、声势 、律 动、舞蹈 、戏剧等内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汇 报 展 演 节目 丰 富 多 样,涵 盖 了 声 势 、律 动 、舞蹈 、合 唱 、合奏 、音乐 、戏剧,节目形式多样,有个人 、集体 、 小组等多种表演形式, 还有学生自己创编的音乐作 品 。音条乐器齐奏和合奏尤其具有特色,展现了广西 艺术学院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较 好的艺术表现力,突出了学院的办学特色。
四、音条乐器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一 )培养音条乐器演奏水平,提升高职音乐学 生的音乐即兴能力
在课程中,从有趣的音乐游戏和音乐听力训练, 导入音条乐器琴槌练习,运用英文版和美国版的《学 校音乐教材--为儿童的音乐》、凯特曼编著的木琴演 奏系列教程,对已有外文版教材资源重新梳理,积累 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 整理和创编符合广西高职艺 术院校音乐教学的相关理论, 运用音条乐器相关教材逐步锻炼高职音乐学生演奏木琴的单音 、双手交 替敲击 、双音 、正确的站姿和坐姿等练习,让学生在 探索中学习音乐。
以介绍 C 大调音阶为例,用绿 、蓝 、红三个颜色 的彩贴纸贴在木琴上,绿色为 C、E、G、E′,蓝色为 D、 B、D′、G′,红色为 F、A、C′、F′、A′,拿出事先准备的绿、 蓝 、红三个颜色的手套(或纸板),指挥学生敲击高音 木琴、中音木琴和低音木琴。
以波尔动的学习为例, 在课例中首先展示音条 乐器中的五声音阶,然后朗诵念白,回声模仿声势, 逐渐迁移到音条乐器演奏, 进而操作和演示波尔动 伴奏的多种可能性,如:五度 、同五度的八度跳跃 、行 走的五度 、跨跃的五度等, 最后在回旋曲中进行演 唱,以及和音条乐器的即兴合奏。
(二)培养音条乐器团队合奏,提高高职音乐学 生的团队创新能力
运用音条乐器的多声部内容, 培养高职音乐学 生的合奏能力 。音条乐器作为原本性音乐演奏的工 具 、媒介和表现的辅助手段,适用于分组进行的高度 即兴性的音乐创编活动, 短小的音乐动机和固定音 型层层叠进,适用于富有想象力的合作和音乐课堂 。 在课堂单独练习和课后小组练习中熟练掌握奥尔夫 音条乐器的伴奏 、齐奏和合奏方式,透过固定音型 、 卡农 、回旋曲等训练,既培养了高职音乐学生的演奏 能力和五线谱视奏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音准 、视唱 能力。
在课程学习的阶段性考试中首先以小组合奏方 式,对已有的曲谱进行音条乐器合奏,如:适合基础 教育阶段展示的 《街道的歌曲》《简朴的西蒙》《跳舞, 少女》《回旋曲》《卡农》等(选自《学校音乐教材 --为 儿童的音乐》,卡尔奥尔夫编曲);适合在义务教育阶 段排练的《前奏曲》《我要演奏》(提姆布罗菲编曲);爵 士风格的《在感觉中》(道格拉斯古德金编曲) 。另外, 课程中鼓励高职学生自行创编合唱 、声势与音条乐 器合奏的相关曲目, 如:《飞越彩虹桥》《追忆》《圣诞 节之歌》《什锦菜》《铃儿响叮当》《快乐的农夫》《新年 好》《小小少年》《剪羊毛》《阳光舞甜橙》等,合奏效果 好的作品直接入选课程结业成果展演。
近年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爱好,本课题组 成员共同创编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音乐作品,用 于高职学生在舞台上毕业展演,如:吉它与音条乐器 合奏《那不勒斯舞曲》、笛子竖笛与音条乐器合奏《喜 洋洋》、笛子与音条乐器合奏《花好月圆》、钢琴与音 条乐器合奏《鳍鱼》、民乐与音条乐器合奏《风一样的勇士》、电吉它与音条乐器合奏《上城放克乐》等,得 到师生的广泛好评,以及其他院校同行的高度认可 。 广西艺术学院高职音乐表演专业依托舞台,全面 、立 体地展示了学生的实践和团队合作, 体现出对实践 育人成果的自信。
(三)抓住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培养高职音乐学 生的音乐创编能力
随着 20 世纪巴伐利亚电台节目的推广 、莫扎特 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学奥尔夫学院的成立,五卷本《学 校音乐教材— 为儿童的音乐》 的原本性音乐教育教 材在全球拥有 20 多个不同国家的翻译版本 。世界各 国的学者们以本土化的教学理念改编本地的民歌 、 儿歌和舞曲作为补充教材等, 都为奥尔夫音乐教学 体系积淀了丰富的音乐创作作品和舞台实践经验。
从作品的音乐要素出发, 培养高职音乐学生的 音乐创编能力,如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学习,从单 人动作发展到双人动作, 从原地声势动作发展到空 间声势动作,学习内容用节奏进行板书后,引导学生 运用纸卡片的节奏房子 、乐高积木等教学道具进行 指挥,当学生掌握节奏后进入无音高打击乐器(如: 双响筒 、手鼓 、琴槌)的演奏,此时再把节奏迁移到音 条乐器上进行 I- Ⅳ- Ⅴ和弦的音乐即兴。通过奥尔夫 音乐课例的体验和感受, 分析音乐中如何进行在音 色和配器上的搭配等编配原则,学生运用旋律模进 、 重复或相似的旋律创作方法, 在音条乐器上自主创 编固定低音 、伴奏声部和主旋律声部,既培养了学生 的即兴创编能力,又丰富了合作表演方式,取得了良 好的合作表演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 本课题组以原本性音乐教育的 本土化为发展方向, 充分挖掘高职音乐学生生源地 的民族民间资源,以廖乃雄编著的五卷本《中华学校 音乐教材》为范本,重新对音条乐器的德国版 、美国 版及中国版《学校音乐教材—— 为儿童的音乐》教材 进行系统化梳理, 积累了大量高职音乐教学与舞台 展演的艺术实践经验, 整理和创编符合广西高职艺 术院校音乐教学的相关课例,如:我国台湾民歌《捕 鱼歌》 与壮族扁担舞元素结合;《龙咚锵》 与春节节 庆 、戏剧扮演结合;粤语童谣与律动 、音条乐器相结 合改编的《世界真细小》;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壮族 敬酒歌》《鼓楼坪场好热闹》《壮锦献给毛主席》 与声 势、小合唱、音筒等相结合等 。
(四)提倡多种感官协作联动,提高高职音乐学 生的综合表演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条乐器学习的过程中, 提供高职音乐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联动, 促进学 生 眼 睛 、耳 朵 、嘴 巴 、身 体 、大 脑 等 多种 器 官 协 调 发 展, 使学生在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均衡 锻炼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教学 理念,把握好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在日常课程教学中 通过生动的课例,带领高职学生得到全方位唱 、奏 、 跳 、演多感官的艺术实践,学生能通过亲身实践,主 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
音条乐器合奏与无音高打击乐器伴奏的合作表 演,可以通过与语言 、动作 、角色扮演等丰富的合作 表演方式来表现歌唱或乐曲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 挥高职音乐学生的各类特长,“演奏家” 的学生负责 乐器演奏,“舞蹈家”的学生负责声势 、律动 、舞蹈等 造型,“歌唱家” 的学生负责诗歌朗诵和歌曲演唱的 完整性 、艺术性,多种感官联系,带动整个团队全面 参与,提高合作表现的综合表演能力。
原本性的音乐必须是学员参与的音乐, 不论是 语言 、合唱 、合奏 、律动 、舞蹈等方式,都可以让同学 们作为表演者共同参与其中, 并从中获得不一样的 乐趣,这有别于被动学习的传统教育模式,在设定的 框架内进行音乐即兴创作,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 知音乐的内涵, 产生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沟通与 联系,在合作中增强团队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五、结语
音条乐器的理论知识与高职音乐教学实践相结 合,从音乐教育学的视角,研究音条乐器在高职音乐 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奥尔夫音乐实训室与课程 展演联动, 发现音条乐器在高职音乐教学应用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 题的方法 。在实训教学领域为高职院校探索新型的 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教学方向给予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1][德]米卡艾拉格吕纳著,童昕,高博,译.奥尔夫乐器的演奏指南[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8:19.3.
[2]庞 婉 芳 .奥 尔 夫 的 音 乐 教 学 思 想 及 其 当 代 价 值[J]. 四 川 戏 剧 , 2019(12):190.
[3]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454.757.12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