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红色音乐文化是我国在抗争的历史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也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文化财富,其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特征 。在高校教育体系内融入红色音乐文化,实现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建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高校的底蕴积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这 一 文化体系对于大学生和高校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 。基于此,本文从红色音乐文化的分析入手,结合宜春市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红色音乐文化作品等,展开了具体的高校传承教育路径的探讨 。
关键词:宜春红色音乐文化,高校,传承路径
红色音乐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形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过程之中,蕴含 着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特征鲜明 、素材丰富 、内容 朴实 、思想深刻, 反映出了革命战斗时期人民的生 活 、斗争 、民俗 、故事等方面的内容 。历史在不断发 展,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在高校中的渗透教育,对 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等的培养具有 重要意义 。
一、宜春红色文化
每一段红色文化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 史,它们都是由前辈们的血和泪浸染而成的,是一部 生动的教科书 。 国家近年来十分强调红色文化的重 要性,我们必须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同时,还要做好 红色传统的发扬与红色基因的传承 。当前,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新的历史时 期,我们必须要立足于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文化 资源的价值,传承红色血脉,让红色文化遗产得以发 扬,让红色基因重新焕发生机,建设民族精神家园。
宜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地处江西,是 湘鄂赣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地区红色基因传承 不息,红色遗址修缮提升项目与红色实践活动非常多, 并 且,该 地 区 曾 经 留 下 了一 大 批 革 命 先 辈 的 足 迹,彭 德怀 、王首道 、傅秋涛等都曾在此驻留,并在宜春 这块地方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今天,我们可以在该 地区看到很多红色文化遗址,如:中共湘鄂赣省委旧 址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旗》报社旧址 、红 一方面军军事会议旧址 、飞夺泸定桥勇士刘梓华旧 居 、水江革命烈士陵园 、小洞村红色遗址群等 。红军 队伍曾踏遍了这里的每一 片山,也正因如此,宜春才 更应该传承红色文化,让革命火种生生不息地传承 下去。
二、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中的教育价值
( 一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高校的教育规 模也变得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 样性对于高校的冲击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 当代大学 生的物质条件相对比较优渥, 并且信息技术和电子 产品的发展给大学生了解和接触外来文化提供了极 大的便利, 这些都让大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通过各 种互联网或自媒体渠道接触外来文化 。当前,外来文 化的传播面越来越广,传播速率也越来越高,不过同 时,高校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
立足音乐角度来看,在当前大学生群体间,音乐 的流行程度相对较高,但是从大学生欣赏的音乐类型来看,其大多数都比较喜欢听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的 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生长期沉浸在此类音乐环境下, 其审美水平与思想观念必然会受到影响 。我们应该 在大学生教育体系内引入红色音乐文化或者传统音 乐文化的内容, 利用红色音乐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 精神 、爱国精神等内核,或者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情 感、审美 、思想 、道德等内涵,使其起到熏陶教育大学 生的作用,将红色文化渗透进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中,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大学生的民族 自信和文化自信 。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
虽然当前的高校课程体系十分重视红色文化的 传承教育,也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但是从大学生的 整体情况来看, 他们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还是较少 的, 存在着对红色音乐文化的审美价值与精神感悟 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美育方面有待提高 。 当前,一些外来音乐文化也开始逐渐传播开来,高校 必须要关注外来音乐文化的传播趋势, 并在关注的 基础上,结合外来文化传播发展情况进行探究研讨, 并与我国优秀音乐文化与外来音乐文化进行对比性 教学,如:教师可以从音乐内涵以及文化思想等方面 来为学生剖析国内外音乐的区别, 带领学生对比认 知一些外来潮流音乐的内涵与红色音乐文化的深厚 思想,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红色音乐文化的价值, 并在红色音乐文化的浸染中, 被其所包含的思想信 念所感动,继而正确认识红色音乐文化,成为红色音 乐文化的忠实拥趸者。
在大学生教育体系内融入红色音乐文化, 能够 以具有正能量和优秀思想的音乐文化载体来完善德 育和美育课程, 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水平等 进行有效培养, 让大学生在欣赏和传唱红色音乐的 同时,了解红色历史 、红色故事和红色英雄人物 。教 师应当向学生渗透红色理念, 引导学生树立红色的 价值观,让学生在历史和真实案例中理解民族精神, 学习先辈们的优良道德品行,深入感知红色信念,并 在红色文化的学习过程中, 将其转化成知识学习和 德育、美育的前进动力。
三、红色音乐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红色音乐文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 体现了我 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过程中的精神信念,其 文化内涵厚重,是具有我国特色的 、重要的文化资源 载体 。红色音乐文化的类型比较多,包含影视、歌曲、 器乐 、戏剧等类型 。与其他音乐文化类型相比较,红 色音乐文化特征如下:
( 一 )时代性
红色音乐文化诞生于特定的时代, 是革命年代 的遗留产物 、是历史的见证者 、是革命的记录者 。 同 时, 红色音乐文化正在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建设和发展历程而推陈出新, 其能结合时代发展传 承伟大的革命精神, 让时代的发展历程更具有深厚 的内涵和底蕴 。所以,红色音乐文化是历久弥新 、永不过时的。
(二)多样性
音乐文化的类型十分丰富, 主要的几大类型包 括影视 、歌曲 、戏剧 、器乐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 型,比如民间小调 、二人转 、秦腔等 。其类型多样,风 格无所不包, 会在传承的过程中融入到地方的音乐 文化体系内,与地方原有的音乐文化载体相结合,给 地方音乐文化体系注入新的内容, 实现地方音乐文 化的丰富与完善 。红色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是红色音 乐文化得以传承不息的根基与重要因素。
(三)大众性
红色音乐文化大多朴实无华,其内容大都来自于 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过程,反映出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十分接地气 。并且,由于革命年代离当今时代距离较 近,人们对于革命年代的人和事物等还比较熟悉,并 且有一些革命老人仍旧在世,此外,在多年的红色影 视文化 、红色歌曲等的熏陶下,当代人们普遍接受过 红色音乐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习 、工作 、生活 等过程中与红色音乐文化多少都有一些接触, 这也 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普遍认同且接受红色音乐文化 的基础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根基,红色音乐文化才能 够真正的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生根开花, 并伴随着社 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而逐渐发展, 在人民群众的生 活实践和传播推广过程中,进发出新的活力 。
(四)审美性
国家对于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十分重视, 所以我们应该在红色音乐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上 加以规范, 确保民众所接受到的红色音乐文化是形 式和内容俱佳的 。在此前提下,基于国家多年的积累 和红色音乐文化的不断推陈出新,目前,红色音乐文 化不仅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同时,在体验感和参与 感方面,也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更优质的改进, 群众在参与和体验红色文化的同时, 也能够在精神 和心灵等层面上真正受到感染, 审美素质和民族自 信等都会获得提升 。
四、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路径
( 一 )明确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教学目标
在红色的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渗透教育是高 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当以培养学生 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核心工 作任务,明确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目标,将红色 音乐文化的渗透教育贯彻落实,实现全方位育人。
对此,学校应当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修订学 科教育方案等方面展开教学安排 、组织调研活动,各 学科教师应当对此进行积极探讨, 推动红色音乐文 化的传承教育模式的完善建设, 优化学校的培养体 系 。甚至学校还可以邀请校内外学者以及专家教授 等进行研讨,就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进行方法策 略的思考,引导专业教师就宜春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红 色文化资源展开挖掘,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音乐 文化资源, 将其引入学生的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中, 或者可以邀请宜春当地的一些文艺创作者进入校园, 为学生带来最直观的红色音乐文化感知体验,引导师 生树立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理念 。
(二)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
当前,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有音乐 、舞蹈以及戏 剧等相关专业了, 对于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课程 体系建设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基础 。 同时,红 色 音乐 文 化 对 于 这 些 专 业 而 言 也 是 宝 贵 的 教 学 资 源,二者互相成就,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审美素养 等的培养意义重大 。若高校能够在专业教学过程中 融入红色音乐文化,扩展和丰富专业教学内容,并结 合红色音乐文化的特征与资源类型, 探索和构建全 新的教育模式, 对于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素养的发展 而言将会大有裨益。
比如,以音乐专业为例,高校可以结合地方的红 色音乐文化, 挖掘一些可利用的红色历史或红色故 事,将其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系统性的收集和梳理 资料之后, 打造更加科学的红色音乐文化专业课程 体系 。如:可以开设红色音乐文化主题课程,结合当 地红色音乐文化资源, 向学生传授当地的红色音乐 文化内容,带领学生了解本地红色音乐文化资源,让 学生在聆听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音乐作品时,获得更 直观和深刻的红色音乐文化认知,实现红色音乐文化 的传承教育 。 以宜春为例,2021 年五月,宜春举办了 一场重大的活动,千名群众携手歌唱《党旗飘扬的方 向》,这是当地文艺工作者们创作的原创歌曲 。除此 以外,还有如《工农革命四季歌》《党像我妈妈》《当兵就要当红军》等红色歌曲的演绎 。高校完全可以在课 程开发时将这些作品引进来,带领学生学习红色歌曲, 了解其中的作词谱曲的优秀之处, 这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又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一举多得。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红色音乐文化与声乐 、 器乐教学等相结合, 要求学生必须要每年都演奏或 者演唱一定数量的红色歌曲, 也可以鼓励学生开展 红色音乐专场活动 。比如,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当地的 红色历史与故事自己创作原创音乐作品, 营造充满 红色元素的音乐教育氛围, 让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 同时,认识和了解红色音乐文化,并在教育学习和实 践体验过程中传承红色音乐文化。
(三)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社团文化活动中
在现在的高校内, 大学生基本上都会参与社团 生活, 这些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体承担着重要的校园 文化建设的重任, 并且还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过 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红色文化领域而言,目前很 多高校都有相关的社团,比如思源社 、红色文化传习 所、红歌会等 。学校也会根据红色文化传承教育的要 求,引导团委和社联等成立相关社团 。就红色音乐文 化传承而言,学校也可以从社团角度进行建设,鼓励 和扶持爱好者成立红色音乐文化社团,甚至必要时, 学校还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对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规划 进行指导 。在成立红色音乐文化社团后,专业教师也 可以利用指导者的身份, 整合音乐文化传承教育资 源,适当地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开展红色音 乐文化社团实践,比如:参与校际红色音乐文化交流 活动、与其他学校联合开展红色音乐文化比赛等 。如 果在指导之下, 红色音乐文化社团的发展势头比较 好,学校还可以对其进行积极鼓励,树立品牌意识, 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打造校园社团品牌,提高该 社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力, 和校内师生有着密切关联,同时,校内师生都是校园 文化建设的主体 。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内容来看, 其涵盖范围十分广阔,包括教学 、科研 、管理 、环创 、 服务 、活动等方面,是涉及群体较广的一种群体性文 化 。比如,教师的教学理念其中也包含着红色文化建 设的要求, 校园环境建设也能够将红色文化建设要 求体现在其中,如:给学校内各个楼宇命名,可以参 照当地红色文化特征,融入红色精神与文化特征,选 择更具有代表含义的名称 。或者,一些学校也会在校 园内设置红色文化传承载体, 如制作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雕塑 、在百年党史之际树立建党百年标志 、在 校园宣传栏展示红色历史故事等。
其实,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优渥,并未经历过生活物质水平低下的年代, 大多数从出生起基本 上能够实现基础的衣食无忧的生活状态, 不必为了 吃饱饭和穿暖衣而发愁 。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于 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理念并没有深刻的体会,他 们 会 认 为 这 些 红 色 精 神 与 当 前 生 活 的 时 代 相 距 遥 远,红色精神理念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在校园文化 建设体系内加入红色音乐文化元素, 通过红色音乐 文化中的精神传承基因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 响,能够促使大学生主动约束自身,严格要求 自 己, 转变价值观,端正思想,正确认识当今幸福生活的来 之不易,继而及时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在浓厚的正 能量氛围中认真学习,不断钻研,努力提高专业能力 与综合素养。
对于红色音乐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学 校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在校园内设计组织一 些红色教育专项活动,鼓励学生 、教师积极参与,比 如开展演出 、讲座等专题教育,撷取当地特色的红色 音乐文化资源, 鼓励学生演唱或演奏该类红色音乐 作品 。其二, 学校也可以开展红色音乐文化创演活 动,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原创红歌作品, 不管是器 乐、曲 目 、歌剧等,形式不限,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创作 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创演表现,设计一 些奖励项目,对表现优异的团体或个人予以奖励,激 发学生创作红色音乐作品与创新打造校园文化环境 的动力,让红色真正的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为校 园文化注入红色的内涵。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 、潮流化因素推动红色音 乐文化的传承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音乐信息获取和学习渠 道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师课堂教学, 学生有自己喜欢 的听歌 App,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检索自己喜欢的 歌曲,或者也会根据一些潮流风向来听歌,甚至一些 App 会结合流量热榜为用户推送当下流行歌曲 。足 以可见, 高校红色音乐文化教学不能再仅仅局限于 课堂之中,应适当的结合现代化 、潮流化因素,打造 更科学的红色音乐文化传承教育体系 。比如,教师可 以结合学生日常使用的音乐 App,向学生推荐一些红 色音乐歌曲的展示平台, 或者教师也可以根据其他 一些潮流因素,比如红色影视剧等,挖掘其中的音乐 文化元素,展开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此类红色音乐作品的学习相比传统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更加轻 松,甚至有些红色音乐作品,不用教师去引导,学生 自己本身就会被其魅力所征服 。比如,近几年十分流 行的《我和我的祖国》《万疆》就是非常好的案例。
五、结语
总而言之,红色精神并未在革命斗争结束的那一 刻就停止发育,其也并非只存在于历史和过去,在社 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中,红色精神会伴随着社会 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其自身也会伴随着中国人 民的奋斗而不断地充实与完善 。对于每一位中华儿 女来说,红色精神是先辈们用血泪铸就的,它是传承 在我们血脉中的一种永垂不朽的力量, 对于指导现 代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国家发展等问题意义重大 。高 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最高 的学府,是地区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更是地方文化建 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对人才 的能力素养培养,还应从德育 、美育等角度,关注文 化建设与发展现状,实现红色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传 承,让学生在传承中认识和了解红色文化,进而感悟 和体验红色文化,最终实现红色文化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
[1]霍伟义 .艺术教育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探究—— 以创作校园红色音乐剧《尽善尽美》为例[J].教育研 究,2021(06):164-166.
[2]王新学,徐玉萍 .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中的运用[J]. 当代青年研究,2021(05):122-128.
[3]梅馨,高东平 .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体验实 践的价值研究[J].艺术评鉴,2022(06):107-110.
[4]吴珊珊.互联网赋能红色音乐文化传承:逻辑,价值和实施路径[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5):52-55.
[5]陈春华,吴玫,董志恒 .红色音乐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J].科技风,2020(17):27.30.
[6]刘科 .大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 评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 中国教育学 刊,2020(11).
[7]程曼 .汲取院西红色文化精髓,提升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 基于院西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院西学院学报,2013(01): 17-21.
[8]魏丹 .新时代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社会实践中的发展—— 评 《新媒体时代红色旅游教育元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科 技管理研究,202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