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 用效果。 方法:选取 86 例冠心病 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接受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 [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 评分、护理依从性 [ 通用依从性量表(GAS)] 评分、6 分钟步行试验(6MWT) 水平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态、 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等 SAQ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自我检 测、避免诱因、定期复诊等 GA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6MWT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4.65%,低于对照组的 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 育应用于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可提高 SAQ 评分和 GAS 评分,以及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关键词】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心绞痛;依从性;心脏不良事件
Application effects of Green model-based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CI
WANG Jing
(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Fuwai Central China Cardiovascular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3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Green model-based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CI.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CI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Green model-based health education. The angina pectoris [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 score, the nursing compliance [general adherence scale (GAS)] score, the 6-minute walk test (6MWT) level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ac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SAQ scores of physical activity limitation, angina attack, stable state of angina, disease cognition,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G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reasonable diet, self-examination, avoidance of incentives, and regular visit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 of 6MW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ardiac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65%, which was lower than 18.6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Green model-based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CI can improve the SAQ score and the GAS scor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Green model; Health education; Angina pectoris; compliance; Adverse cardiac event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基 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发冠状动脉狭窄、闭 塞,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严重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为冠心病主要治疗方案,通过冠脉支架术拓宽冠脉 内径,改善心肌细胞血流灌注,从而改善患者心肌 功能。但术后患者易引发继发性冠脉狭窄,增加不 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因此需加强护理 [1] 。健康教 育为提升患者疾病康复重视程度、护理治疗依从性 的重要环节,但常规健康教育多以简单口头介绍为 主,难以满足患者实际健康教育需求 [2] 。基于格林 模式的健康教育以不断强化健康教育质量,可满足 患者健康教育需求 [3] 。本文观察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 本院收治的 86 例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指标等诊断确 诊为冠心病 [4] ,且符合 PCI 治疗指征;精神状态正 常,可有效护理沟通;术后肌力、关节活动功能 正常,可配合完成相关康复护理;患者、家属可熟 练使用微信功能。排除标准:合并肝、肾严重功能 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非首次 PCI 手术者;术 后接受二次 PCI 治疗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患 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 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 号:154262)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与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男 24 例,女 19 例;年龄 43~75 岁, 平均(64.03±5.77) 岁; 冠状动脉病变 情况:单支病变 21 例,双支病变 17 例,三支病变5 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 21 例,高中及以上 22 例。观察组男 26 例, 女 17 例; 年龄 45~76 岁, 平 均(64.93±4.59) 岁; 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单支病 变 20例,双支病变 16例, 三支病变 7例;文化水平: 初中及以下 18 例,高中及以上 25 例。两组一般资 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相同基础护理,包括监测 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接受常规健康教育。(1)康复指导:鼓励患者结 合自身情况开展床上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并逐渐 过渡至生活自理;(2)生活指导:嘱患者低盐低脂、 高膳食纤维饮食, 戒烟戒酒;嘱患者保持稳定情绪、 优质睡眠,建立规律生活作息,促进其生理功能恢 复;强调长期运动重要性,叮嘱避免过度运动。
观察组接受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1) 护理团队组建。由 1 名主治医师、1 名护士长、1 名主管护师、4 名责任护士组成,所有组员均接受 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倾向因素教育。术后第 2 天,向患者发放健 康教育需求表, 主要内容包括:①发病原因;② PCI 治疗方法;③术后康复训练;④术后饮食;⑤术后 睡眠;⑥术后排便,每项内容前标有“□”,患者 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在需求对应内容前的“□”中 标记“√ ”,“√ ”标记数量从 1~3 个,分别表 示患者需求强烈程度;收集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表格 后,并制订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且向患者予以 强化讲解。(3)促成因素教育。①自我护理表支持:患者术后 1~2 个月内,为患者提供院外自我护 理参考表,包括有氧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瑜伽 等,每次运动时间 20~30 min,每周运动次数应大 于 3 次,运动时控制心率在 100 次 /min 以内;饮 食保持饮食均衡, 每天钠盐摄入量控制在 6 g 以内, 多食膳食纤维的食物,不饮酒、不吃刺激性食物; 注意睡眠前的保健,调节睡眠体位,注意室内环境 合适。②社会支持:与社区建立联系,每次散步 10~15 min 后可以坐下休息,若有感觉疲劳或脉搏 超过 110~120 次 /min 及时停止运动,参加社区乒 乓球运动或者羽毛球运动。③延续性健康教育支 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加科室健康教育培训 活动,培训时间为周二下午 17:30~18:30.由主管 护师、主治医师现场授课,满足患者康复相关知识 健康教育需求。(4)强化因素干预。患者出院时 邀请患者或家属进微信群,鼓励患者主动询问康复 期间相关问题;每周二早 8:00.在微信群中推送冠 心病 PCI 术后康复训练科普知识,每周五收集患者 频率较高问题在微信群中或电话随访中统一并答疑。 随访了解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发作频率,根据发 作情况调节护理方案,控制心绞痛发作。
两组均持续护理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评 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 [5] ,包括 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态、 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 5 个维度,每项总分 均为 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机体状态越好。(2) 比较两组护理后护理依从性,以通用依从性量表 (GAS) 评估 [6] ,包括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自 我检测、避免诱因、定期复诊 5 个维度,各个维度 总分 25 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依从性越好。(3) 比较两组护理后 6 分钟步行试验(6MWT)水平, 选择 30 米长、笔直不间断的路径,为便于测量每 隔 3 米做标记,患者来回折返步行 6 min,记录步 行的距离。(4)比较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SAQ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 态、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等 SAQ 评分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态、 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等 SAQ 评分均高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 GA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 组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自我检测、避免诱因、 定期复诊等 G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 两组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 自我检测、避免诱因、定期复诊等 GAS 评分均高 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见表 2.
2.3 两 组 护 理 前 后 6MWT 水 平 比 较 护 理 前,两组 6MW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 两组 6MWT 水平均高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2.4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脏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4.65%,低于对照组的 18.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3 讨论
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因患者对疾病重 视程度较低,导致康复护理依从性较差,因此需加 强健康教育 [7]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依据患 者认知需求逐层递进,在满足患者基础健康教育知 识基础上,通过促成因素、强化因素的教育,不断 提升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 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知程度、治 疗满意程度等 SAQ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 在于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通过倾向因素可提升 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认知水平,提升其自我护理重 视程度;实施促成因素可为患者院外自我护理提供 参考依据,为患者院外科学自我护理提供基础;强 化因素可针对性满足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需求,全 面性提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 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 自我护理依从性,而护理依从性的提高对于心绞痛发作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10]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观察组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自我检测、避免诱 因、定期复诊等 GAS 评分,6MWT 水平均高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 患者的认知水平,在教育过程中经促成因素方面的 教育,引导患者掌握遵医行为的积极作用,促成个 人行为的转变,可提升依从性,改善不良行为,使 得患者遵医用药、合理饮食以及定期复诊。本研究 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分析原因为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全面提升 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从而降低不良心 脏事件发生率 [11-12]。
综上所述,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冠心 病 PCI 术后患者可提高 SAQ 评分和 GAS 评分, 以及降 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何芙蓉,许勇,刘茂兰,等 . PCI 治疗对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 18(6):916-919.
[2] 陈钰新,王芳,谢花 . 格林模式对 PCI 术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西部医学,2019.31(2): 311-314.
[3] 王彦鑫,谢家兴,孙凤梅 . 健康教育格林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5):616-620.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 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5):382-400.
[5] 杨一唯,张阿喜,李小花 . FMEA 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SAQ 总分及 HHI 评分的影响 [J]. 贵州医药,2020.44(1): 131-132.
[6] 严婷婷,方红霞,高文娟,等 .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 27(17):2327-2331.
[7] 杜婧,王斌全,宁艳,等 .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改善突发性耳聋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J]. 护理研究,2021. 35(5):916-920.
[8] 文娟 . 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探讨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126-128.
[9] 俞燕,王增龙,王雪静 . 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J]. 海军医学杂志, 2021.42(5):617-619.
[10] 吴雅芳,郭拥军 . 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血小板活性, 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 38(9) : 735-740.
[11] 杨红宁,杨越,陈俏梅 . 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6):169-170.
[12] 胡迪 . 基于格林模式提高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参与度的研究 [J]. 全科护理,2021.19(15):2071-2074.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