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纹样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应用,分析了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纹样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性应用策略:一是丰富纹样设计教学内容,加强文化内涵传授,注重创新性应用培养;二是创新纹样设计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三是构建纹样设计教学资源库,包括作品库、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通过这些创新性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纹样设计教学的创新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纹样设计,创新性应用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阵地,图形创意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10月,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把美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接受美育熏陶[1][2]。纹样设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将其融到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有助于美育建设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的纹样设计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进行创新性应用研究。
二、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纹样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图形创意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原有的课程体系始终以传统的教学经验作为基础,笔者深耕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多年,通过对本校课程以及其他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的观摩调研,对图形创意课程现状分析如下。
(一)教师对纹样设计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对纹样设计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更多地关注图形创意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忽视了纹样设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纹样元素的文化内涵表达上,一些教师缺乏对纹样设计的深入理解,在教学中难以有效挖掘和传授纹样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使得纹样设计在图形创意的课堂表现上只体现了技术性而没有创新性。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的纹样设计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讲授法、示范法,也会穿插案例分析法,但总体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缺乏创新性。而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较为复杂的教学方法则需要多方面的条件配合教师去引导学生实施,如不能有效实施,则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影响学生对纹样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资源匮乏,缺乏系统性
纹样设计融入高职图形创意课程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的纹样设计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系统性。一些学校仅依靠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撑,难以全面、深入地传授纹样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现有的纹样设计教学资源也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很多图案比较老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新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纹样设计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的创新性应用策略
根据目前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的现状,想要将纹样的设计与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相结合,对学生的发展以及课程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框架和教学实践的应用方面。
(一)课程目标定位的创新
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定位通常以创意图形的思维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动手能力,如在课程中加入了纹样设计内容,其教学目标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学习纹样设计,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图形创意能力。纹样设计涉及图形、色彩、版式搭配等设计要素,学习纹样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图形创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传统纹样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创新性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纹样设计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手绘能力、数字绘图能力等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以上课程目标的定位,可以将纹样设计的美育目标和思政目标与现行的图形创意课程目标进行融合,加深和提升课程目标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设计的创新
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纹样设计与图形创意课程内容相结合有两种形式,一是理论内容的填充,二是加入纹样设计的项目制教学模块。纹样设计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纹样设计文化内涵的传授
在图形创意课程中,教师应加强对纹样设计文化内涵的传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纹样设计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纹样设计案例,向学生讲解纹样设计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审美价值等,引导学生认识到纹样设计在传承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3]。
例如中国传统纹样中的葫芦纹,葫芦纹主体依照常规葫芦的外形,由上下两个膨大的类圆形组成,中间形成内陷,上部一般比下部要小。葫芦纹左右对称、重心均衡,呈丰满状态。简约而不失敦实的韵味,使其深受喜爱[4]。民间有“葫芦即福禄”的说法,葫芦藤蔓缠绕,象征硕果有渊。“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福禄”“万代”即是“福禄寿”齐全。另外,葫芦谐音“福禄”或“护禄”,因此很多人都对它钟爱有加。葫芦纹则象征多子多福,故多是用于结婚的大喜场景。
通过对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等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价值;
2.注重纹样设计创新性应用的培养
在图形创意课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纹样设计创新性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纹样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创意的纹样设计作品,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纹样设计中融入个人的创意和想象,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
教学的内容包括:理论方面对中国传统纹样的主要类型、造型特点、色彩特点等进行系统介绍,为学生后续的创新性应用奠定基础;尤其是纹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纹样设计的构成要素、设计原理、创作方法等,培养学生的纹样设计基本能力,纹样设计的创新性应用,引导学生将传统纹样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是纹样设计作品的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纹样设计作品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手绘能力、数字绘图能力等实践操作能力。如通过项目制教学让学生掌握花卉图案的画法,这其中包括了花卉图案的分类,特点,年代特征,色彩特征,风格、绘制技巧等。教师可以通过博物馆参观,案例欣赏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内涵和样式,然后跟现代设计结合进行再创作。从而让传统纹样成为流行的设计样式。
这些内容的系统讲解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纹样设计的理论与技术,从而在未来的实践中更加游刃有余地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在设计思维的训练中,纹样中的中国设计思维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大有裨益,为日后从事相关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纹样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
首先,在图形创意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让课堂“活”起来,如常用的案例分析法,通过选择一些优秀的纹样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设计元素、构图方式、色彩运用等,培养学生的纹样设计分析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纹样设计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讲小故事,述大道理”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纹样设计的理解。其次,可以选用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特定的设计主题,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创作纹样设计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三,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纹样设计相关的项目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设计校园文化标识、吉祥物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纹样设计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参与项目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结合当前融媒体背景,教师也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线上提供纹样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讲解,在线下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并进行点评指导。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资源建设的创新
纹样设计的图案繁多,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种类也变化多样,加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设计能力,也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培养的有效措施之一。
1.建立纹样设计作品资源库
原创性是设计的首要原则之一,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建立丰富的纹样设计作品库,收集各类优秀的纹样设计作品,包括历史经典作品和当代创新作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欣赏的资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能力。这一作品库的建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素材,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灵感,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设计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对美的鉴赏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6]。建立这样的作品库也可以加强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因为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纹样设计作品库的建立更深入地了解行业的现状和趋势。这样的作品库将成为学生们的学习殿堂,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2.开发纹样设计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应开发丰富的纹样设计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动画演示、虚拟仿真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纹样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发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些资源,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高职院校应重视纹样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3.建立纹样设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高职院校应建立纹样设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校内外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4.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纹样设计实践体验。学生可以在虚拟平台上进行纹样设计的创作、修改、展示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纹样设计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的创新性应用价值
(一)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纹样设计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的创新性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学习纹样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掌握图形创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学生还可以在纹样设计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7]。这种实践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纹样设计原理的理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将来在纹样设计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纹样设计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的创新性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传统纹样设计元素,学生可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传统纹样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创意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创新的热情和追求。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设计元素,学生可以将其赋予现代设计以新的内涵和生命,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独特创造力的专业人才。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纹样设计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的创新性应用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在图形创意课程中重视纹样设计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生在纹样设计实践中,也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到现代设计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纹样设计在高职院校图形创意课程中的创新性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重视纹样设计在图形创意课程中的应用,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纹样设计在图形创意课程中的创新性应用,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穆晓红,张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五堂联动”美育模式与路径[J].体育视野,2022,(15):42-44.
[2]蔡雅红.闽商文化传承视角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实践探索[J].福建商学院学报,2023,(06):88-94.
[3]邱卓.中国当代家纺图案纹样设计要素分析[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2(4):83-85.
[4]李亚倩,卓冬冬,郭丽.传统葫芦纹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4,37(03):47-54.
[5]朱守磊.GeoGebra软件与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究[J].求知导刊,2023,(36):62-64.
[6]高寅.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在中职市场营销实训课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05):110-112.
[7]杨大举.TRIZ理论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汽车维修技师,2024,(04):59-62+6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8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