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浅析音乐记忆与钢琴演奏的关系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14 16:08: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一、音乐记忆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各种记忆方式并不是相互分割、各自独立进行的,是紧密结合的。每种记忆方式都有其各自的长处,只有综合地运用才能建立起牢固的音乐记忆网络,更好地表现钢琴作品的内涵。良好的音乐记忆力可丰富演奏者的演奏曲目,对音乐的表现力有重要意义。表演者应该多加利用自己感官记忆分配协调的配合,培养好的音乐记忆的训练方法,养成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演奏者可根据自身的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从而提高钢琴演奏水平。音乐记忆能力在专业的钢琴演奏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是考验演奏者能否完整地演奏这首作品的关键所在,是所有钢琴学习者、演奏者必备的能力。本文将钢琴音乐记忆能力分为四种:感官记忆、感性记忆、理性记忆、手指肌肉以及动作记忆。把音乐记忆能力与钢琴演奏相结合,分析音乐记忆与钢琴演奏的关系。好的音乐记忆能力可以让演奏者快速地记住钢琴音乐作品,提高其钢琴演奏水平。本文论述了钢琴音乐记忆能力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将这种方法运用到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使演奏者可以高效地掌握音乐记忆的办法,达到完美的演奏状态,可以更好地诠释钢琴音乐作品。
 
  二、音乐记忆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一)感官记忆
 
  感官记忆是指人视觉、听觉上的记忆。①视觉记忆。视觉记忆是离不开大脑的记忆,眼睛就像是照相机,大脑像是相册,在大脑中留下的一种符号影像,在演奏的过程中,弹到哪里大脑就自动呈现出哪里的乐谱,它的特点是无序性、抽象性和整体性。视觉记忆非常重要,它是大脑记忆整首作品的开端,一定要把音准还有谱面上有的音乐术语或者隐形术语看好,差一点在音色上就会差很多。会对听觉记忆包括后面的手指肌肉记忆和理性记忆带来很大的麻烦。②听觉记忆。听觉记忆对耳朵来说尤为重要,是耳朵记忆整首作品的的开始,是对作品音乐术语、音色、强弱、触键、旋律走向、和声处理等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听觉的唯一方式,所以在演奏新的作品时,一开始一定要听权威的演奏版本。在平时听音乐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对各个时期都多听一听,多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的触键方法、和声走向、旋律线条、音色等,这样等弹新的作品时自己就会对这部作品的处理有大的方向,耳朵一定要会分辨不同时期的区别。特别是对复调作品,一定要把各声部的分辨出来。

\
 
  (二)感性记忆
 
  感性记忆是对作品音乐情绪的记忆,在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之后,或者是自身有亲身体验的经历,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进行二度创作,当演奏这首作品时会唤起自己的情感,身体和面部动作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旋律动起来,会加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这也是一种记忆。
 
  (三)理性记忆
 
  有感性的地方就会有理性,理性记忆换一种方式来说也是逻辑记忆,理性记忆的前提是对乐理知识和和声知识一定要掌握得很好,理性记忆主要是对这首作品音乐术语、作品曲式分析的考验,需要把这部作品的和声曲式研究明白,包括调性、结构、和弦连接等。
 
  (四)手指肌肉及身体动作记忆
 
  手指肌肉记忆在演奏音乐会或者在比赛的时候至关重要,演奏者在比赛的时候容易紧张,会导致大脑里面原本储存的“照片”突然消失,这时候就需要跟着手指走,包括身体上的一些动作,会让演奏者及时弹下去,不会出现断开的现象。在练习过程中手指经过反复练习,把原本无意识的手指训练成有意识的手指,这样在紧张的时候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手指和身体下意识的连接有助于演奏者的演奏。尤其是在演奏复调作品时,只要认真练习,那么在演奏中便不会出现突然中断的情况。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手指一定要找好正确的记忆,一旦练错会需要花费双倍的时间去改正。
 
  三、音乐记忆能力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一)视觉记忆
 
  视觉记忆有利于演奏时的细致处理,在演奏过程当中,尤其是在练习新的作品的时候,眼睛一定要比手快一步,这时候视觉记忆能力是不可忽视的。眼睛看到下一个音的同时就要传送到大脑里,然后马上反应应该如何触键,如何演奏,所以视觉能力可以帮助演奏者细腻入微的演奏,运用好视觉能力,可以让演奏者在接下来的演奏过程中避免出现音准、节奏、音乐术语上的错误,做到不漏掉谱面上给出的所有信息,可以预防手指出现肌肉记忆时重新练习的现象。

\
 
  (二)听觉记忆
 
  听觉记忆有利于演奏时情感的表达,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要有好的“耳朵”。听觉就像是一个严格的指挥官,有助于演奏者仔细地聆听自身演奏作品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过来。例如,在练习一首新的作品时,一定要听比较权威的音频,记住触键的音色、强弱、表情记号的处理。听觉记忆可以让自己感受到旋律在和声上的变化,所以听觉记忆能力会帮助学习者在演奏的过程中更好地处理自己所弹奏作品的音色,也更容易融入音乐的情感中,将音乐中的发展与变化都清晰地演奏出来,从而打动听众。听觉记忆能力是帮助演奏者演奏出优美旋律的前提。如果在练习或者演奏作品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耳朵“关掉”了,不去听钢琴家演奏的音频或者自己演奏的音频,不去感受音色旋律的变化,那么所弹奏出来的音乐就会缺乏灵魂、乐感,自己都打动不了自己,甚至都没有耐心练习,这样,听众也会感觉乏味。
 
  (三)理性记忆
 
  理性记忆有助于演奏时的严谨,《朱工——钢琴教学论》中提出:“对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要体现出音乐的整体感,要是单独处理乐曲的局部,缺少对整体的处理,那就像残缺的艺术品一样,没有完整的艺术生命。”有的学习者在上台演奏时缺少对音乐的情感表现,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技术不够好,也不是因为没有感情色彩,而是因为对作品缺乏理性的记忆和逻辑分析的记忆。想要弹好一首作品,不仅仅要有感官记忆能力和感性记忆能力,还要有理性记忆能力,演奏者想要提高自己的理性能力就要大量的分析乐谱,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的变化等,只有把乐谱结构分析透彻,才能把这首作品完成得更好,才会有深度,有更好的逻辑性。
 
  (四)肌肉记忆
 
  肌肉记忆有助于个性的弹奏,想要有完美的舞台表现,良好的演奏动作能够保证完美的演奏状态,这为钢琴演奏的再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使得音乐作品有了再创作的基础。肌肉记忆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只有不断练习,肌肉记忆能力才会很快提高。肌肉记忆能力提高之后再加上前面的三种能力可以让演奏者全身心地投入演奏,对舞台表演的成功有积极的意义。经过理性分析乐曲音乐形象,并加入演奏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投入内心的情感彰显自己的个性,这有助于作品更加鲜活而富有灵气。李嘉禄在《钢琴表演艺术》一书中阐述:“通过对整个音乐结构进行整体分析,有助于理解创作者的意图,这样会有利于对音乐的二次创造。”
 
  四、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则是将这份音乐记忆转化为实际演奏的过程。它需要演奏者具备深厚的技艺和敏锐的感知力,将记忆中的旋律、节奏、情感完美地呈现在琴键之上。每一次的触键,都是对记忆的唤醒与重塑,是对情感的再次体验与表达。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不仅是在演绎乐曲,更是在与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将那些深藏的记忆与情感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给人们。除了对观众听觉上的输出,还要对观众有好的视觉呈现,不仅是钢琴演奏,还是钢琴表演。音乐可以治愈人们的心灵,所以观众欣赏演奏不仅仅是为了陶冶情操,也是为了放松自己的心情,演奏者在演奏时一定要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
 
  五、音乐记忆与钢琴演奏的关系
 
  音乐记忆与钢琴演奏之间不仅仅是因果关系,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音乐记忆为钢琴演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而钢琴演奏则是对音乐记忆最好的诠释与展现。没有强大的音乐记忆,不可能呈现好的钢琴演奏,同样,没有好的演奏水平也体现不出来强大的音乐记忆,就拿学习钢琴表演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一个学期需要完成好几首作品,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需要背下来,对于研究生来说,中期音乐会和毕业音乐会要扎扎实实弹满40分钟,这需要强大的音乐记忆、肌肉记忆,形成这些记忆之后才可以完成好期末考试或者音乐会。同时,不仅仅靠音乐记忆,一定还要有很好的技术,才可以完成有难度的作品。例如,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法国组曲》《英国组曲》等里面三声部和四声部作品有很多,如果没有好的音乐记忆和演奏技巧,演奏较多声部的作品会非常困难。不仅两个手配合不好,还容易把声部记混,会在考试或者比赛中出现戛然停止的状况,所以音乐记忆和钢琴演奏一定要相互配合,音乐记忆像是演奏者的左手,钢琴演奏是演奏者的右手,左手离不开右手,右手离不开左手,互相依赖、互相帮助,缺一不可。音乐会时间比较长,是对演奏者的考验,这也要求演奏者平时多背一背谱子,不单单只背比赛或者音乐会的谱子,其他的谱子也要多背一背,对演奏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80243.html
本文标签: 音乐记忆 ,钢琴演奏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