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个例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及内涵解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14 15:08: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艺术歌曲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时代内涵,是每个社会时代的反映和缩影,通过艺术歌曲,我们可以感受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精神信仰,并在乐曲的旋律中陶冶自身、汲取力量。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艺术歌曲个例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并阐述不同时代艺术歌曲的内涵,以期对艺术歌曲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全方位的剖析。
 
  关键词:艺术歌曲,时代特征,艺术风格,音乐
 
  引言
 
  作为近代兴起的音乐体裁,艺术歌曲有着古典音乐悠扬的旋律和古朴的质感,也有现代音乐独特的风格和较强的艺术表现性,具有很高的赏析价值,随着时代发展,艺术歌曲的内涵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包含着时代发展的特征,还承载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很多20世纪的艺术歌曲如今还脍炙人口,是大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发展动力,可以说该歌曲体裁对中国艺术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艺术歌曲的内涵和特征
 
  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相结合,以艺术表现形式完成的音乐题材,是因浪漫主义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被命名于此,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得到了迅速发展。艺术歌曲的歌词来源于诗歌,具有简洁、内涵丰富的特点,需要编曲者具有较好的文学功底,通过不同的旋律、声调将诗歌文字以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
 
  20世纪20年代,艺术歌曲因“五*运动”和新文化思想的推动传入中国,我国一些音乐家和知识分子尝试将诗歌和西方常见或相似的旋律结合起来,创作出表现力较强、内涵丰富的具有时代性的艺术歌曲。其本质是西方艺术歌曲本土化的开端,具有表达民族情感和革命情感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中国艺术歌曲的特征:一是歌词一般采用诗歌,二是具有独特的旋律和声调,能充分表达出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意境。

\
 
  二、影响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因素
 
  (一)思想因素
 
  一个时期的思想潮流与该时期的文化表现息息相关,如思想保守,则艺术作品保守、婉转、低调,如思想开放,则艺术作品大胆、多样、更富生命力。近代中国经历了由革命到解放,由黑暗到光明的转变,不同时期大众的思想都有所不同,且艺术创作群体的思想意识更为先进、对社会文化潮流的敏锐度更强,这些思想因素都影响了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此外,社会大众也会对不同时期的文化进行自我思考,他们的思想也是艺术家的创作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时期艺术歌曲的发展特点。
 
  (二)社会环境因素
 
  除了思想因素外,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也是影响艺术歌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自然界的个体,其自身的前途命运是与国家、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如果社会环境良好,则滋生艺术创作的土壤更肥沃,更能创造出积极向上、富有激情的艺术歌曲,如果所处的社会环境较差,个体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低沉的社会基调就会促使艺术家创作出消极、低沉的作品。艺术家通过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展示环境因素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使艺术歌曲内涵变得更加丰满。因为社会因素的影响,激发作曲家的创作意志,丰富音乐艺术的内涵,展示出艺术发展的魅力。
 
  (三)民族音乐元素
 
  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各种艺术的发展都可以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富有共情能力和景响力的艺术作品,艺术歌曲也不例外,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歌曲创作中,既参考了国外作品中的优秀成分,又吸纳了本土独特的民族音乐元素如傈僳腔、藏腔等,创作出更丰富、更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既能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又彰显了中国民族精神文化内涵。通过对民族元素的把握,我们可以有效分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发展特点,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究艺术歌曲个例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
 
  (四)教育的影响
 
  教育是影响时代特点的重要途径,不同时代教育的方式、侧重点都会对该时代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如果教育重视艺术创作的作用,那么该时期的艺术歌曲就会实现蓬勃发展,如果教育死板、固化,认为艺术创作是思想鸦片,不利于社会发展,就会使艺术歌曲的发展跌入谷底,并且不同教育特点下的艺术歌曲还会呈现出与当前社会相符的文化特征。
 
  三、中国艺术歌曲个例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剖析
 
  (一)革命时期中国艺术歌曲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
 
  我国的革命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国民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战争。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该时期的作品包括《大江东去》等,本文通过该艺术歌曲分析其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
 
  1、题材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革命时期的艺术歌曲主要以爱国和反思题材为主,其目的是激发大众的爱国意识,通过激昂的、批判的歌曲鼓励大众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去。革命时期,我国处在高压迫的社会环境之下,内忧外*的社会环境推动艺术家借助手中的纸笔推动革命任务的发展,艺术歌曲的题材也围绕此展开,主要表达了对自我、大众的激励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以青主的《大江东去》为例,该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为1920年夏,青主与友人在电闪雷鸣中划着小船于湖中冒险,精神上受到很大振奋,反映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和不断奋进的目标,其本质上是对爱国题材的一次尝试。
 
  2、作曲技法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大江东去》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其歌词来源于北宋豪放派诗人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青主在创作上借用了西方的作曲技法,把苏轼的词意用音乐的表现手法进行了艺术的创作,“使作品既具有淳朴、宽广的气息,又富有舒展、潇洒的格调,还有幻想式的浪漫主义意味,是作者抒发对世事感慨之佳作。”首先,《大江东去》受到了舒伯特和沃尔夫的影响,其旋律和声调气势磅礴,具有独特怀古抒情之感;其次,该艺术歌曲融合了一定的民间音乐素材,使歌曲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风味。
 
  由于“五*运动”是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的初始阶段,该时期的艺术歌曲仍带有较重的国外色彩,作曲技法也相对单调、雷同,这是由于当时的时代特征决定的,在“五*运动”时期,部分青年学者选择留洋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更愿意接受先进的理念和艺术文化,在对时代的探索和发展中创造出了符合当时时代特点的艺术歌曲。
 
  3、创作风格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每个时代作品的创作风格都和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属性有着密切联系,盛世歌舞太平,乱世民族救亡。“五*运动”是我国革命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以青年为代表的社会大众借助艺术、文化表达自己对社会状态、民族命运的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尝试、创新、革命和反思是这个时期社会的核心词汇,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主旋律,可以说这些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艺术歌曲为其他有志青年带去了一定的精神影响。
 
  (二)新*国成立时期中国艺术歌曲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
 
  1949年10月1日,迎来了中国20世纪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国家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规划与发展。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历史发展潮流,该思想直接影响着当时艺术作品的创作,该时期的作品包括《蝶恋花·答李淑一》等,本文通过上述艺术歌曲分析其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
 
  1、题材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1949年新*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走入了新的章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们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开始建立新国家。该时期的艺术作品都包含着人民大众欢欣鼓舞的心情和对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反映了中国人民*家作主,举国欢庆的场景。该时期的艺术歌曲也受到时代特征的影响,与革命时期的艺术歌曲相比,该时期的艺术歌曲题材多半为赞扬祖国、赞扬人民、赞扬革命先辈,也有部分艺术歌曲表达了追求爱情、热爱自然之情。其中《蝶恋花·答李淑一》(毛*东词,李劲夫曲)深深地表达了对英勇战士的悼念,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意在通过艺术歌曲的文化力量激励广大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为新中国建设不断努力。
 
  2、作曲技法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民族声乐作品,作者为赵开生先生,该曲并未拘泥于传统的词作方式,将戏曲板腔变化及陈调等进行创作融合,使其既有古典声乐的雄厚有力,又有民族声乐的优美温情。该艺术歌曲对整个中国的艺术领域以及文艺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艺术歌曲中国话的一次尝试。在这个时代,激昂的时代风气、社会风气和发展态势迫切需要艺术家找出新的一条发展道路,找出满足人民需要的新的歌唱曲调,进而创作出能被广大劳动人民传唱的艺术作品。可以说《蝶恋花·答李淑一》挣脱了原来对艺术作者思想上、技法上的束缚,彰显着二十世纪中期国家解放背景下老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卓越追求和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一次伟大尝试。
 
  3、创作风格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蝶恋花·答李淑一》创作于新*国成立时期,该阶段的艺术作品技艺大胆,曲风鲜明,是艺术家在激昂时代背景下的一次尝试,他们寻求各种新的艺术风格,将传统的歌曲风格进行创新、改造,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作品内容更丰富,题材更鲜明,部分歌曲艺术家坚持审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辩证统一,认为歌曲既有艺术特征,具有一定的赏析和美学价值,又能被大众所接受认可,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从创作风格来看,该时期艺术歌曲开辟了现实主义新风格。以《蝶恋花·答李淑一》为例,该艺术歌曲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先辈的赞扬之情,旋律激昂,曲调欢快,不再拘泥于原有的框架束缚,在原有弹词艺术韵味的基础上充分彰显时代的鲜活气息,充分彰显了该时期现实主义内涵。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艺术歌曲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
 
  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富裕,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艺术作品,充当生活闲余时的精神食粮,在社会需求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改革开放时期的艺术歌曲得到了迅速发展,歌曲题材不但增加了创造、自然、奋斗等常规内容,还增加了反思、创业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该时期的作品包括《怀台湾同胞》《兰花与蝴蝶》《大海一样的深情》等,本文通过该艺术歌曲分析其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
 
  1、题材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场上开始出现收音机、电视等,为传播艺术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思想开放、经济基础良好的现实条件下,该时期的艺术歌曲风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各种题材的艺术歌曲都有一席之地,都能较好地被大众接受、传唱,其中爱国题材、爱情题材的艺术歌曲随着时代发展发生了较大变化。

\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在期待祖国统一上,一些艺术歌曲作品围绕该题材开展,表现了自己对海峡对岸亲人的思念和对祖国母亲早日统一的盼望,如谷建芬,张士燮的《兰花与蝴蝶》,徐振民,刘海粟的《怀台湾同胞》等作品。此外,改革时期人们的爱情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更为开放,借助艺术作品传达思念、爱意、歌颂美好的爱情成为当时艺术歌曲的另一主要题材,给大众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2、作曲技法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者开始充分学习西方音乐的作曲技巧,并结合本土化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西方艺术歌曲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发展,加上对民族音乐的探索和吸收,对新时代艺术元素的融合,创作出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创作技法。首先,我国作曲家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艺术歌曲进行了比较分析,选择了适合本民族的作曲技法,其中十二音技法就是借鉴奥地利作曲家进行的一次本土化尝试;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改革开放时期,各艺术家深入民族村落,了解、融合独特的民族元素进行创作,时艺术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调等蕴含了绚烂的民族特色。
 
  3、创作风格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对经济的开放,也是对思想和艺术创作的一次开放,打破了原有社会的各种束缚,人们的创作变得更为多样大胆,歌曲作者可以选择任何方式、任何技法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在这种宽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艺术歌曲形式多样、风格众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更具个性化,各种作品不拘于一种题材,也不局限于某种技法,艺术家希望创作出来的作品是新颖的独特的,能够为社会大众带来新的感受;其次是该阶段的艺术歌曲地域特征更为明显,不同地域的艺术歌曲走入大众视野,共同构成了中国艺术歌曲的美丽篇章。
 
  (四)新时期中国艺术歌曲与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关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平台的崛起,我国的艺术歌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传统的单一传播实现了多元化传播,且在文化元素多样、信息传播速度增快的今天,艺术歌曲的创作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现代大众也对艺术歌曲提出了更多要求,歌曲创作者基于此做出了更多新的尝试,使艺术歌曲实现了趣味化、娱乐化的发展。
 
  1、题材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新时期的艺术歌曲题材基本不受限制,呈现出“多样化、全面化”的特征,除了爱国题材、情感题材、自然题材外,还出现了旅游、医疗教育、母爱等多种题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妈妈的吻为例》,对母亲的歌颂是所有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新时代已经不需要用艺术作品反映某一个特定的主题,这些历史悠久、内涵深刻的题材反而被艺术创作者反复提及。此外,新时代的艺术歌曲还融入了一些与大众生活相关的焦点内容,如《数你最美》等,充分展示了新时期艺术歌曲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2、作曲技法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我国艺术歌曲加入了大量的数字化技术,如数字化模拟生成的音乐元素,数字化伴奏等,提高了艺术歌曲的现代化水平,使其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审美,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播。
 
  3、创作风格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新时期我国的艺术歌曲除了对西方音乐创作技法与技巧进行学习和吸收之外,还特别注重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从而促使了大量新型创作风格的产生。黎英海创作的《在那银色月光下》这部作品就是对新疆塔塔尔一首地方曲调进行改编创作,在歌唱旋律和钢琴伴奏织体中运用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特有的增二度音程色彩,并让新疆手鼓的节奏类型贯穿整首歌曲中,因此歌曲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
 
  此外,新时期艺术歌曲还融入了戏曲元素,实现了“戏曲+歌曲”的碰撞,形成了别开一面的艺术风格,使我国艺术歌曲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就融入了京剧曲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中国不同时代艺术歌曲的内涵分析
 
  (一)物质文化内涵
 
  中国艺术歌曲的物质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歌曲本身上,也就是词、句子、创作技艺和编曲等。通过这些特点为大众说明艺术歌曲的特征,展现出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使观赏者认识到艺术歌曲是结合了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技艺技巧、宏大精神内涵的优秀作品,是我国文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且中国艺术歌曲不仅包含了欧洲歌曲的艺术风格,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多方位地展示了中国音乐歌曲的艺术性和影响力。除了歌曲创作者外,大众也可以借艺术歌曲表达自己的思想、信仰等,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
 
     如在革命时期,中国大胆地接受了艺术歌曲,并创作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作品,虽然有部分音乐家对西方音乐进行了参考模仿,但其本质还是我国音乐发展的一次伟大尝试;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艺术歌曲融入了较多本土化的元素,如少数民族元素等,丰富了我国艺术歌曲曲库;在新时代,艺术歌曲融入了新媒体技术,赋予其现代化特色。
 
  (二)精神文化内涵
 
  精神文化内涵一般指艺术作品的创作目的,一般受创作者和社会环境影响。既能反映出作者的心境和情绪,又能对社会大众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精神文化是艺术作品的重要内涵,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点和精神面貌。
 
  如在革命时期,我国正处在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前进道路上,国人希望文学作品能赋予其充足的精神力量,引导其形成不缺的意志品格,为新中国的成立而不断奋斗,该时期的艺术作品正好反映了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时期,我国人民欢欣鼓舞,充满希望,立志为建设中华民族而奋斗,该时期的艺术作品饱含激情,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对革命志士的悼念,充分彰显了国人不屈不挠、充满希望的精神内涵;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艺术作品则反映了更开放、更先进的思想意识,鼓励大众勇于拼搏,勇于“改革”;在新时代的艺术歌曲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精神文化内涵,对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三)社会文化内涵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社会内涵,主要是指时代精神与社会需求上。不同时代的歌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如在革命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的困境,在解决社会矛盾的前提下,艺术家创作出了具有反抗意义、革命意义和鼓舞意义的艺术歌曲,鼓励大众参与到救亡图存运动中,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不断奋斗;在新*国成立时期,歌曲作者又借用艺术歌曲表达其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民族获得新生的欢喜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在改革开放时期,艺术歌曲又彰显了乐观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激励大众不断拼搏,为社*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在今天,艺术歌曲又被赋予了简述焦点事件、反映民众心声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时代性。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歌曲的发展与社会时代的特点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中国当前独具特色、充满艺术的歌曲曲库,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不同时代艺术歌曲的特点,分析时代与艺术歌曲发展的特点,既揭示了当前艺术歌曲文化的来源,又为之后艺术歌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角远静.新*国成立以来艺术歌曲发展与艺术特征[J].当代音乐.2020,(02):148-149.
 
  [2]朱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多元发展[J].音乐创作.2017,(06):107-108.
 
  [3]熊潞.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艺术特征分析[J].参花(上).2021,(11):44-45.
 
  [4]王飞.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与发展特征[J].民族音乐.2008,(04):20-21.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8024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