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一、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
歌唱的灵魂就是感情的表达,只有在歌唱中投入了感情,才能为听众提供听觉盛宴,也才能让人感动,产生感情的共鸣。好的作品必须有真实的感情,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歌唱中,这样才能让演唱者和听众一起发出共鸣。但声乐演唱仅有情感是远远不够的,缺乏了想象的演唱,也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表现。如果说丰富的情感表现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那么审美想象可以让音乐由抽象变为具体的场景,浮现在听众的脑海里。如果演唱者能够很好地把情感和审美想象结合起来,那么这场声乐演唱将会成为经典。
二、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的相互关系
歌唱中的情感表现与审美想象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情感表现与审美想象是歌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是息息相关的。情感表现是演唱者将内心情感通过声音传达出来的能力,而审美想象则是演唱者对音乐的审美感知和想象能力。在歌唱中,演唱者的情绪表达对听者的审美感受有很大的影响,而审美想象又有助于演唱者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情感表现与审美想象互为补充。在声乐演唱中,歌唱情感的深度、真实程度可以通过审美想象来增强,审美想象也能使演唱者在演唱中发挥得更好。在演唱时,只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同时又能用美的想象力把音乐完美地表现出来,才能真正地感动听众和引起他们的共鸣。
三、情感表现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演唱者将自身的艺术素养传达给听众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可以帮助演唱者对演唱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使听者可以体会到歌曲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情感。当演唱的曲目不是演唱者熟悉的语言时,更要用情感作为歌曲的灵魂和桥梁,在歌曲中找到一条贯穿歌曲的情感主线,加深演唱者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用自己的声音和艺术素养去感动和影响听众,为听众带来快乐的艺术享受。所以,通过对曲目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在情感的驱使下,深挖具有情感的旋律和音符,从而丰富演唱者的思想内涵,与演唱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实现二次创作。
(二)有助于演唱者选用适当的音色,把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听众
不同的音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演出效果,除了好听的声音,还需要配合高水准的歌唱技能,在精确掌握不同音色的情况下,按照曲目的各个时期的演奏需要而变换,比如,抒情曲目的音色比较甜美、清脆或悠长,给观众带来柔和的艺术感觉。当曲目中的内容和情绪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时,就必须在具体的环境下,把高亢或低沉的声音进行转换,在旋律比较缓慢的时候,音色往往会比较低沉,通过各种音色所蕴含的不同情绪来感染听众,让听众感受到声乐艺术世界中的各种情绪。
(三)有助于听众感受歌曲的情感变化
通过气息的收放,表情的变化,肢体的运动,把不同的情感传达给听众,从而提高舞台的表现力。比如,在歌唱祖国的时候,人们会用高昂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对祖国的爱。在“呼吸”的过程中,演唱者要掌握一种与歌曲的演唱方式相配合的呼吸方式,使得歌曲的演唱更加顺畅,让听者通过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方式,感受到一定的情感波动,演唱者要学习调节自己的呼吸节奏,自觉地去做,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呼吸。在一首歌曲的难度较大,需要呼气换气之间的间隔较长时,就需要演唱者准确地掌握停顿呼吸的位置,以便通过呼吸和表情传达出观众强烈的情绪。
(四)有助于演唱者情感的准确把握
在歌唱过程中,演唱者要想获得丰富的感情,就要通过练习和技能来实现,而要取得这样的效果,首先要进行呼吸和动作节拍的练习,而呼吸对歌唱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将呼吸技术运用到歌唱中,才能把作品的声音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对气息的调整也会对演唱者在演唱时的嗓音好坏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演唱者必须不断地练习呼吸,从吸气入手,并将其与歌曲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尽量让自己的面部表情和情感动作与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相一致。在歌唱中,歌手吸气的过程也是增强歌曲情绪意识的过程,通过吸气而使人产生歌唱的意愿。另外,呼吸还可以影响歌唱者的情绪、情感,潜移默化地激发歌唱者的表演欲,为演唱者抒发情感打下基础。在重复的训练过程中,歌唱者还必须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形成自己的情绪记忆,这样才能使演唱时的情感流露更加自然、和谐。在演唱的时候,情感的融入一定要真实而丰富,并且要将自己的情绪融入演唱的表现与审美的想象之中,这样才能让演唱的情绪与表达更加协调。
四、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的作用
(一)声乐演唱中的表象与意象
歌唱者要通过再现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和感知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想象。演唱者的想象力与其内在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歌手在接受了视觉刺激之后,再借助形象的辅助,其想象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演唱者在再现一首歌曲的时候,表象是他的想象力的基础,这个时候,演唱者的精神状态已经被测试过了,只有这样,演唱者才可以通过唱歌来表现自己。
(二)声乐演唱中的音乐想象以及思维
音乐想象贯穿于歌唱的全过程,想象就是在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运用作品的情绪与意境来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以充实作品的情绪。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看不见的感染力,是人们在思想中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产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想象可以促进歌唱艺术的发展,也可以丰富歌唱者的情感。演唱者在与一部声乐作品相接触的过程中,先对作品中的情景有初步的联想和想象,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一种作品的意境,使作品的意境更加动人。演唱者是一个有着无限宽广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想象世界,同样的一件作品,不同的演唱者可以唱出不一样的效果,但只要他们的想象力想要传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那么他们的演唱效果就不会相差太远。因此,演唱者的思想想象力在声乐演出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丰富歌曲的情绪,也可以提升歌曲的意境。
(三)声乐演唱中的审美经验与二度创作
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慎重地选择所要表现的对象。演唱者在进行审美选择时,应从音乐内容的创造需要和歌唱的美学需要出发,逐步地形成歌唱的美学形态。同时,也要把各种音乐的美感构成一种美学的顺序,运用声乐的方法将它更好地表现出来。歌唱者的审美经验是歌唱艺术再创造的点睛之笔,这也是歌手将自己所有的心理要素都倾注于这一点上的原因。美是歌唱艺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创造审美形象则是歌唱艺术美的先决条件。审美情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心中的情感,它主要表现为欣赏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个人感受出发来进行审美。
五、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具体的应用方式
(一)合理地运用声色,表现情感
声音的表现与情绪的表达在传统的歌唱中是一样的,两者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样一首歌,不同的音色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所以,在歌唱中,要想达到完美的歌唱效果,就需要对声音、音色等进行合理的控制,并将其表现出来。例如,《月光》《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都有着强烈的感情,演唱者在进行二次创作的时候,必须要对歌曲的内容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对它的情绪表现进行研究,反复雕琢歌词,用最合适的声音来表达。演唱者唯有对作品的真正感情有了更深的理解,才能及时地对情绪进行调整和转换,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在听众面前。
(二)准确把握乐曲演唱速度
音乐的快慢,反映了韵律的均衡。从歌唱艺术的角度来看,歌唱的速度对音乐意象的表现有很大的影响,是歌唱艺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通常,快速的歌唱能展现危险、激烈的情感,比如《亲爱的你在哪里》中的《女魔术师》《请你别忘了我》《我亲爱的爸爸》的咏叹调,都是用慢速的旋律,让人放松,让人沉浸在表演者创造的情境中。演唱者要突出歌曲的内容,就要突出并注重歌曲的节奏,不同的歌唱频率反映了不同的情绪,要运用恰当的情绪来表达恰当的主题。《长城谣》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若以轻柔、缓慢的节奏演奏,将会使人听起来很舒服;相反,它又充满了激情,这就是声乐艺术特有的魅力。
(三)发挥想象,处理旋律
在声乐演唱中,审美想象是二度创造,而曲调又决定着音线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一首歌的旋律都是以音调的强弱来划分的,它是一种传递声音的媒介,也是一种表达音乐风格的方法。因此,在进行表演时,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能力,对歌曲的旋律进行恰当的处理,增强其表达的张力。比如,《让我痛哭吧》和《命运的力量》这两首歌,就需要玩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音乐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境。歌曲的旋律线大致可分为上、下和并列三类,各有各的情感。上行曲调,重在大气磅礴,抒发感情;另外两类乐曲,更侧重于技法的变化。旋律的发展方向会对歌曲的情感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表现歌曲的特定情感的时候,要进行大胆的想象,在对歌曲的旋律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将一首歌曲的风格和音调表现出来。
六、结语
音乐是一种抒发感情的手段,情感的精确传达是歌手最基本的素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演唱者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进行审美想象,使歌曲演唱呈现艺术魅力,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
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