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由多民族构成,各个民族特点鲜明,而少数民族服饰更是凝聚着一个民族 的特征, 有着历史的底蕴, 又融合了现代的特征, 因此进行少数民族题材的笔墨研究有利于加深对人物画的笔墨理解, 也 有利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而本文着眼于研究广西隆林的苗族服饰, 进而完成对少数民族题材苗族服饰表现的笔墨研究。
关键词: 少数民族,苗族,服饰,笔墨研究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苗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少数民族,对于广西隆林来说,苗族更是 其多个少数民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苗族服饰图案特色鲜明, 整体的制造工艺中,也蕴含着大量的生态文化特色。通过对苗族 服饰的特色解读,我们不难看出苗族对待自然的一种独特观念, 以及源于自然的一种审美体验。
苗族服饰当中,蕴含着苗族文化特色,苗族服饰来源历史 悠久,在题材上也丰富多样,文化的深厚性在苗族服饰当中体 现得淋漓尽致。苗族服饰上面有着多种纹饰,其附着在服装上 十分耀眼。本文就是以少数民族题材苗族服饰表现的笔墨研究 作为探究视角,将苗族服饰上面的纹饰作为主体的研究对象, 以点看面, 通过对纹饰的探究探寻其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并且通过整个研究过程,引发读者对于苗族服饰文化的深入思 考,通过共同探究其呈现方式,实现其创作多元化的目的。也 能够在不断探索过程中了解苗族的传统理念、传承传统、创新 表达。
二、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
(一)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发展脉络
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的中国画来说,自古以来,画家都是通过 对少数民族人物或者事物进行描绘,运用中国画所特有的一些材料与技法来完成创作。民族题材绘画的起源悠久,在各个地区的 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品的表面纹样上都有所体现,也能够让现 代人更好地溯源。而在战乱频发的年代,画家们的流动性也大大 增加,让很多画家背井离乡,但与此同时,也让他们接触到了更 多原有生活环境中没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气息,让其有机会以当地 文化作为灵感进行绘画创作,使得少数民族绘画创作达到了历史 的新高潮。
(二)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特点
民族题材绘画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有着较为丰富的绘画 形式, 但是古代的时候, 民族题材绘画的形式其实是较为单一的, 画家们绘画的目的也多是简单地完成对于事件或者人物的一种记 录,所以绘画形式也主要以工笔画为主。尽管古代民族题材画家 有部分少数民族画家,但是大多数还是以汉人为主。提及以记录 为目的进行创作的少数民族工笔画,就不得不提到《职贡图》, 这幅作品是有记录以来,中国的第一幅以少数民族朝贡作为题材 进行创作的工笔人物画。这幅作品在多重意义上都对之后的绘画 创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后来的五代时期, 《卓歇图》的出 现也彰显着新画派的加入,即“北方草原画派”。该画派在创作 绘画作品的时候,题材总是以民族文化特征为主。宋代更是多种 画派蓬勃发展的时期。画派的多样性也让该时期绘画的角度更加 多元化,在色彩选择以及线条应用上也更加富有多样性,尽管在 后来的元明清时期艺术成就也曾一度繁荣,但是整体来看,水平 并没有超过宋代。近代以来,人们的生活形式更加丰富,因此绘画也呈现多元化,与此同时,受西方观念及绘画技巧的影响,绘 画领域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
三、苗族服饰文化表达的主要主题
(一)关于迁徙记忆中自然环境的表达
广西隆林苗族的服饰文化在人们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发 现,它们是关于迁徙记忆中自然环境的一种表达。广西隆林苗族 的服饰上有很多波浪条纹。由此可见,苗族迁徙过程中与海洋有 着不解的渊源。苗族服饰色彩的缤纷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苗族 先辈们在迁徙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同的自然环境色彩。以苗族妇 女钟爱的一种服饰百褶裙为例,百褶裙的每一个褶皱在研究过程 中,人们更多地将其理解为是一种迁徙过程中的记录,可能记录 的是苗族先辈们在迁徙过程中曾经翻过了一座山,也可能是路过 的一条河。总而言之,都与其整体迁徙过程中所历经的自然环境 相关。隆林苗族服饰上面的图案缤纷多样,而且更多呈现一种演 化后的效果,由此不难发现,苗族先辈们将这些图案映射于服饰 的过程也是对于自然界的一种细心观察,也可以发现苗族人民对 于生活和自然的热爱。纵然是迁徙过程中艰苦卓绝,仍然不忘以 美的视角观察生活、记录生活。
(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表达
在对隆林苗族服饰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上面充斥着多 种多样的色彩鲜明的固定图案,很多图案在自然界中都很难发现 其中的原型,它们都是经过一定的抽象后的结果。所以这就导致 在解读其中蕴含的深意的时候,人们产生了不同的想法。直至目 前,有关苗族服饰上面的很多图案在自然界中所对应的具体物象 也饱受争议,但是人们大多存在一种共识,就是这些图案都与苗 族先辈们对于人与自然的理解相关。也就是说,隆林苗族服饰上 面的各类图案,其实都是自然元素的一种抽象化表达。
(三)源于自我的自然审美体验的创造
隆林苗族是一个特别崇尚美的民族,他们钟爱自然的美,总 是以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自然界找寻那些色彩缤纷、花样繁美的 图案,并且将这些点缀到服饰上。因此,特别是苗族妇女,她们 的服饰上总是充斥着色彩缤纷的花纹,呈现出一种花团锦簇的感 觉,这些花纹很好地起到了装饰的作用,但其中也同时蕴含着苗 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苗族的传统服饰,上面充斥着的这些花纹, 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让人们发现他们对于自然界独特的观察视角。
四、苗族纹饰中的笔墨符号体现
(一)几何图案符号
几何图案符号是苗族纹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最古老的图案之一。在早期几何图案也是作为一种文化记录的符 号,所以在苗族纹饰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着大量的几何图案 符号的使用, 例如在苗族纹饰当中“+”形纹、“卍”形纹、“井” 字纹等都是十分常见的。除此之外,也还有很多的纹饰被几何 化了,例如云纹、水波纹等。这些几何图案符号能够在服饰上 进行体现,而通过对苗族服饰上面的几何纹饰进行分析,可以 发现苗族先民对于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心。
(二)动物图案符号
在苗族纹饰当中,动物图案符号的使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其 中,龙凤和禽兽是使用较多的题材。在苗族服饰的纹饰图案当中, 很多图案都经过了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所以其在服饰上面的造 型表达会更加独特,通过这样的变形,也赋予了这些图案独特的 寓意和魅力,很多图案也蕴含着苗族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苗族 服饰上面的动物图案大多非常典型,也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苗族文 化以及苗族人民对于生活的情感。
(三)植物图案符号
在苗族服饰的纹饰当中,植物图案符号也是十分常见的, 苗族服饰当中的植物纹饰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苗族生活当中的一 些常见植物,主要图案包括菊花、荷花、牡丹等。这些植物图 案在服饰上的描绘使用中有的是作为主体图案进行单独使用, 但更多时候也会与其他的纹饰图案一起呈现,更好地充当连接 和点缀的作用。苗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让他们将植 物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通过运用针线在服饰上竭力地呈 现出一种写意流畅的美。而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于苗族服饰的研 究,感受到苗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这些题材符号, 我们将其类别化,但是在苗族服饰当中,其更多的是以多样化 的交互形式存在,呈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纵观苗族纹饰的 多种题材,万变不离其宗,源于自然而胜于自然。
五、苗族服饰在画面中的笔墨体现分析
(一)服饰对画面主题的影响从美术的角度来说,绘画的主题反映的是画家对于题材的 理解习惯及其对于题材的喜好,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可视的文化 表现形式,是一种能够穿在身上的文化,其象征性特点鲜明。 而其他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特征的服饰,对于画作的主题区分可 以通过服饰的描绘进行清晰化分辨。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 通过对于苗族不同种类服饰的笔墨描绘可以烘托出不同的氛围 特征, 在此过程中就能够达成不同的绘画主题目的。总而言之, 无论是什么主题,画家在完成人物画创作的过程中,都可以通 过人物身着的服饰来彰显出画面中人物所处的状态及其身份地 位、民族特征、时代特点,所以服饰对于画面主题的衬托作用 是极其重要的。
(二)服饰对画面构图的影响
少数民族的服饰形式多样,其中苗族服饰更是独具特色。在 苗族人物画的构图过程中, 很多画作都是描绘舞蹈中的苗族人物。 他们通常四肢舒展且裙摆飘扬,这时候整体画面人物呈现“S” 形的态势,所以动感十足,也让整体的画面构图特点鲜明。但是 就现代服饰来说,与古时的服饰差距其实是较大的,而少数民族 的服饰与汉族的服饰差别也十分明显,就苗族民族服饰来说,其 在舞蹈时候穿着的服饰也与日常生活中的着装有着明显区分,这 些都会影响到画面构图。
(三)服饰对画面线条的影响
与古时相比,现如今的水墨人物画在笔墨语言上面的表达 就更为丰富, 而且在描绘不同材质的服饰的时候, 如果画家能 够合理地去采用不同线条的表达形式,那么对于增强画面观 感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而且不同线条的表达形式,也能够更 好地描绘出服饰的质感,让整体画面的丰富性大大增加。目 前来说, 水墨人物画当中对于服饰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而画家在描绘苗族服饰的时候,其呈现出的就是色彩缤纷的 状态。苗族服饰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色彩缤纷,所以可以根 据画面前后对线条进行不同的虚实处理,从而提高画面的表 现力。
(四)服饰对画面色彩的影响
不同时代的服饰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不同民族服饰也 都蕴含着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地域服饰也彰显着其地域适应 性特征。从古至今,服饰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彰显个人 的身份地位,例如在汉唐时期服饰大多以丝绸制成,以红紫为 尊贵颜色。而白色则代表没有地位。现如今, 服饰普遍以单调、 朴素、实用为主。而苗族服饰以其精湛的刺绣工艺闻名,独具 特色的民族元素在画面上进行呈现的时候,就会让整体的画作 呈现出独特的韵味。对于苗族题材水墨人物画来说,除了中国 水墨人物画所常用的墨色之外,还会大量地使用朱砂、花青、 三绿三种常见色,又因苗族服饰色彩缤纷,所以在人物画当中 其他颜色也多有体现。
六、苗族服饰题材创作的笔墨体现
苗族作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以 苗族人物作为题材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不胜枚举。许多艺术家为 了更好地进行创作,会走进苗族,了解其文化,深入领会其文化 内涵,并且在整个创作中通过融入自身的理解来进行绘画的创作。 服饰作为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的绘画过程中是举足轻 重的存在。苗族服饰本身就十分精美,仅仅是观赏实物就能够给 予人美的体验,而将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呈现于画作上的时候更是 蕴含着极强的美感,也能够彰显出苗族特有的民族特征,通过赏析这些苗族服饰,画家总能从中获得灵感。以刘泉义为例,他以 人物画著称,在描绘苗族人物上更是造诣颇深。他的绘画整体偏 向于平实,在绘画过程中对于事件的描绘较少,在进行人物画的 刻画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于苗族女性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一种深 度刻画,整体画作呈现出一种和谐相生的状态。他的作品《春消 息》运用勾线填彩的技法,画面整体呈灰色调,对苗族少女的服 装和头饰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画面中苗族女子的衣袖绣满了鲜花 和藤蔓,这是苗族人民对于女子和爱情的象征。
曾伟平是一位擅长少数民族艺术题材创作的写意人物画家, 但是与刘泉义不同的是,他更多的是尝试以苗族男子作为人物来 进行绘画创作,会通过运用较为精练的线条来让人物的形象与动 态特征跃然纸上。因为其对于苗族文化体悟深刻,所以在他的画 面中总是更多充斥着苗族的民族性特征,而且其画作的叙事感更 强,他更加注重笔墨表现,不仅仅是将笔墨表现作为一种技巧, 而是能够将其与构图和意境进行一种有机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他 独具特色的个人绘画风格。在其绘画过程中更多给人一种集体性 和力量感,因此他的绘画作品也多呈现出群体性。
结语
一件件精美的苗服,上面记载着苗族的历史传承,寄托了对 家人的美好祝福。苗绣图案繁杂细致,颜色鲜艳亮丽,看似夸张 的感觉,最后呈现出的却是繁而不乱、艳却不俗的视觉效果。苗 绣图案的衍生与发展,反映了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它的 造型特征、色彩表现以及它的装饰性都独具特色。而进行少数民 族题材苗族服饰表现的笔墨研究,有利于丰富少数民族题材的人 物画创作,也有利于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易中天 . 艺术人类学 [M].上海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2] 陆晓云 . 苗族服饰色彩的“颜”外意蕴 [J]. 湖南社会科学 ,2010(5):47-49. [3]张冰洁,周雅琼,孙嘉.苗族服饰图案艺术特色与数字化传承开发探究[J].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