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本文以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 ”为研究主题 ,首先分析了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现存的问题 , 然 后分析了舞蹈和模仿的关系 , 以及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 “模仿 ”的意义 ,最后探索出明确舞蹈 “ 模仿 ”的 内容 、明确舞蹈“模仿 ”的阶段 、丰富舞蹈“模仿 ”的对象 、 引入舞蹈 “模仿 ”新方法 、提供舞蹈 “模仿 ” 的机会 、组建舞蹈“模仿 ”的小组 、组织舞蹈“模仿 ”竞赛等模仿策略 。
【关键词】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模仿教学策略
舞蹈和模仿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舞蹈起源于模仿, 模仿反作用于舞蹈 ,正因为 舞蹈 和模仿之 间存在着千丝 万缕 的 联 系 , 所 以 在高校舞蹈 专业教学中引入 “ 模仿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模仿 ”是舞蹈学习的基本方式, 是提升舞蹈 教学效率的关键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需要 明 确舞蹈 与模仿的关系 , 开展 “模仿 ”教学 ,这有利于提升舞蹈教学效率和质量 ,培养优质的舞蹈专业人才 。
一、舞蹈和模仿的关系
舞蹈 是一种肢体艺术, “模仿 ”是社会学习的重要 形式 ,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重复他人行为的一种过程 ,舞 蹈和模仿存在特殊关系 ,具体表述为舞蹈起源于模仿和模 仿反作用于舞蹈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 法 ,其中最 古 老的说 法 是古 希腊时期 的模仿说 , 即艺术 源 于 模 仿 。 模仿说 得到了达·芬奇 、狄德罗和车尔尼雪 夫 斯 基 的 传 承和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启蒙主 义起到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 。在古 老的原 始 社会时期 ,人们 还 没 有 “ 艺 术 ”的概念 ,更不知道何为 “舞蹈”, 但是他们在观看树枝被 风吹起 、飞鸟在天上翱翔时 ,感受到了美 ,不 自觉地开 始模仿风吹树枝 、展翅翱翔等姿态 , 这就是舞蹈的雏 形 。虽然模仿说遭到了众 多学者的质疑 ,但学者们 质疑 的点在于 “模仿是大多数原始 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 , 而 不是动机 ”, 并不否认模仿在舞蹈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 所以 舞蹈起源于模仿是有 一定道理的 。随着舞蹈 艺术逐 渐成熟 ,模仿又 可以 反作用于舞蹈 艺术 ,进 一 步提升舞 蹈艺术的观赏性 。例如登上春晚舞台的舞蹈 《只此青绿》 便是对青山绿水的模仿 ;傣族传统表演性舞蹈孔雀舞便是对孔雀姿态的模仿 。
二、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的意义
(一 )促进学生吸收理论知识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开展模仿式教学具有促进学生 吸收舞蹈专业知识的意义 ,一方面 ,学生在模仿舞蹈 教师肢体动作 、面部表情时 ,为了模仿得更像 ,会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 ,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另 一方面 ,模仿是学 习的基础 ,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 ,必须在模仿 、实践的 过程中深入体会所学知识 ,否则知识便只是知识 ,无法 内化为学生的舞蹈素养 。例如在开展中国舞身韵的基本 元素教学时 , 舞蹈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提沉元素的要 点 , 然后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和气息 , 从尾椎发 力 ,一 节节地带动整个上半身使其立起 ,最后通过胸部 呼气一节节地带动身体沉下去 。如果高校舞蹈专业教师 在完成理论讲解后没有及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模仿训练 机会 ,那么学生很有可能根本无法理解提沉 。完成提沉 训练后 , 舞蹈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舞剧 《梁 祝》, 要 求 学生仔细观察专业舞者的动作 ,感受专业舞 者 的 气 息 ,从而对提沉元素有更深入的认识 。
(二) 丰富舞蹈专业教学内容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开展模仿式教学具有丰富舞蹈 专业教学内容的意义 ,一方面 ,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据弃 传统的亲身示范教学模式 ,用微课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 模仿对象 , 即教师提前录制舞蹈视频 ,在动作教学环节 播放视频 ,要求学生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 ,在此过程 中 ,教师有更多时间观察学生的舞蹈动作是否标准 , 为 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动作指导 ,提升舞蹈教学效率 。另 一方面 , 高校舞蹈教师在模仿学习理论指导下 ,利用互 联网技术为学生收集大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 舞 蹈 视 频 , 一 部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舞蹈视频用于课 上 播 放 ,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 ;另 一部分与教学内容 存在联系但是相关性并不特别明显的舞蹈视频用于线下 学习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舞蹈视频播放 ,并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 ,实现查缺补漏和自我提升 。
(三) 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开展模仿式教学具有提升学生 艺术审美能力的意义 。舞蹈艺术教育是一种培育人感知美 、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审美教育 ,舞蹈专业学生通过参与舞蹈教学活动 , 不仅要掌握舞蹈 相 关 基 础 知 识 , 以及具备相应的舞蹈能力 , 而且应该通过舞蹈艺术实践 活动获得审美认知能力 , 收获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在 舞蹈剧目教学过程中 , 舞蹈教师给学生播 放 舞 蹈 视 频 , 要求学生模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 自然形象等艺术形 象 , 引导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舞蹈之美 ,探索 舞蹈之美的来源 ,从而提升自身审美感受能力 。例如舞 蹈教师为学生播放舞剧 《永不消失的电波》 片段 《渔光 曲》, 引导学生透过舞蹈感受 20 世纪 40— 50 年代的老上 海气息 ,学生将舞蹈动作 、表情和灯光等与观赏感受联 系起来 ,逐渐形成通感 ,那么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
(四) 提升学生作品模仿能力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开展模仿教学具有提升学生作 品模仿能力的意义 , 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形成作品模仿技 能是舞蹈传播和行业变化的需求 ,作品模仿能力是高校 舞蹈专业学生的重要职业能力 。一方面 , 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 , 舞蹈传播由原来的言传身教拓展为多渠道 , 如: VCD 、DVD 等 ,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在非常短的时 间内通过网络传播 ,如此迅速的传播速度要求舞蹈从业 人员掌握利用声像资料模仿作品 ,并将其展现在舞台上 的技能 ;另 一方面 ,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 以 及娱乐需求的发展 ,人们对舞蹈作品的需 求 越 来 越 高 , 舞蹈产业化趋势形成 ,演出市场对不同类型舞蹈作品的 需求迅速增大 ,在这一 时代背景下 ,舞蹈从业人员必须 利用尽量短的时间学习新的舞蹈作品 ,并在舞台上进行 展示 ,或者传授给学习对象 ,可以说 ,作品模仿技能已经成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求职竞争力的表现之一 。
三、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模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模仿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 “模仿 ”教学存在教学 内 容 不 够丰富的问题 , 主要 表现为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对教材中的舞蹈 曲 目 、舞蹈 动作等进 行 练 习 , 学 生 可 模 仿 的 内 容 较 为 局 限 , 拓 展 、创 新 较 少 。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 原 因有两个 ,一是部分高校舞 蹈 专业教师对舞蹈 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认识不 够 明 确 , 没有准确把握舞蹈专业学生通过 “模仿 ”而需要 提升的 核心素养 ,在寻找 “模仿 ”教学内 容方面存在 “ 无从下 手 ” 的问题 ;二是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没有充分考虑 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没有有意识地引入课外 教 学资源帮助学生积累模仿素材 。丰富的 “模仿 ”教学内 容 不仅有利于提升舞蹈 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 而且有利于 助力学生实现综合能力发展 。综合来说 , 高校舞蹈专业 教师应该积极引入课外 教学资源 ,灵 活利用网络搜索引 擎 、新 媒 体 平 台 等 收 集 课 外 “ 模 仿 ”教 学 资 源 , 提 升 “ 模仿 ”教学内 容 的丰富性 , 帮助学生积 累 更 多 模 仿 素材和舞蹈经验等 。
(二)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模仿对象较少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 “模仿 ”过程中存在忽视学 生主体 地位的问题 , 主要 表现为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师 在模仿教学过程中突出自己的主 导地位 ,采取灌输式教 学方式 ,忽略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 。舞蹈专业是一个比 较 特 殊 的 专 业 类 别 , 不 仅 需 要 学 生 具 备 一 定 的 舞 蹈 功 底 , 而且需要 学生具备良好的舞蹈 领悟能力 ,所以 相比 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 ,舞蹈专业的学生大多不是一张 “ 白纸”, 基本对舞蹈有比较主 观的认识 。如果高校舞蹈 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威性 ,忽略学 生的主 观能动性 ,则很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可模仿对象 减少 ,逐 渐 丧失学习兴趣 ,不 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 氛围 。另外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 , 高校舞蹈专业需要 培 养具备创新意识的舞蹈人才 , 即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不能只会模仿 ,还要会分析舞蹈 、创新舞蹈 等 , 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 地位 ,不 利于学生形 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综合来说 ,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 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 地 位 ,尊重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可模仿对象 ,鼓励学生创新创造 ,培养高质量舞蹈人才 。
(三) “模仿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 “模仿 ”教学存在教学 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 , 主要 表现为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 师通常对学生开展示范 教学 , 由于在示范 教学过程中很 难 对每个学生的舞蹈能力进行准确判定 ,且同一 班级内 学生的舞蹈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高校舞蹈专业教师 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一方面 ,导致学生无法获得 与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相匹配的教学内容 ,学生无法 获得针对性的指导 ,不利于学生提升自身舞蹈素质 ;另一 方面 ,导致学生学到的东西比较片面 ,无法学习到实质性 知识 ,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舞蹈艺术水平 。另外 ,部分 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 “教师讲/示范 ,学 生学/模仿 ”的教学方式 ,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 兴趣降低 ,这类缺少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和教 师共同成长 。综合来说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了解适合 舞蹈教学的教学方式 ,根据执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灵 活调整教学方式 ,形成具有班级特色或个人特色的教学方 式 ,根据教学内 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实现内 容 和形式的统一 ,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
(四) 教学观念不够先进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 “模仿 ”存在教学观念不 够先进的问题 , 主要 表现为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师缺乏 与时俱进的意识 , 在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模 仿 教 学 观 念 , 没有及时引进先进的模仿教学观念 ,模仿教学观念不 够 先进会导致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当教学观念与时代风气偏 离 ,新时代 的学生很有可能对模仿学习产 生 抵 触 情 绪 ,由于学生在教学中具有主体地位 ,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 、学习态度不端正会对高校 舞蹈专业教学有非常显著 的 消极影响 ;二是 舞蹈教学存在 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高 校舞蹈专业教师没有及 时了解先进的 教学观念 和 掌握更 科学的 教学方式 ,在 舞蹈教学过 程 中 为学生 提供了错误 的 指 导 , 则 很 有 可 能 导 致 学 生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受 伤 。另 外 ,在 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 ,部分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对 “ 舞 蹈模仿 ”存在 错误认知 ,认为模仿与 创 新 具 有 不 可 调和性 ,从而 在 教学中排斥舞蹈模仿教学 ,没有合 理 运 用 “模仿 ”这一简单且朴素的 “ 自学 ”手段 。综合来说,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应该及 时了解舞蹈教学新观念 ,在 舞 蹈教学新观念 的 指导下优化教学方式和 丰 富 教 学 内 容 , 为学生 提供更科学 、更先进的 舞蹈学习体验 ,提升舞 蹈教学效率 。
四、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的策略
(一 )丰富舞蹈 “模仿 ”的内容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应该明确舞蹈 “ 模仿 ” 内容 , 引 导学生 明确模仿范围 ,提升模仿全面性 ,提升模仿学习 效率 。首先 , 高校 舞蹈专业学生应该模仿肢体动律和 面 部表 情 ,其 中 肢体动律即舞 者的 舞 蹈动作和 舞 蹈 节 奏 , 面部表情则是 舞 者舞蹈表 演 的魅力所在 。在模仿舞 者肢 体动律的 过 程 中 ,舞蹈动作最重要的是舒展 和美观 ,所 以高校 舞蹈专业学生 在模仿舞 者肢体动作和 舞蹈节奏时 应该将模仿重点放在 舞蹈动作的 连贯性 、舞蹈姿态的舒 展性和舞蹈气息的流畅性上 , 不能亦步亦趋 , 削足适 履 , 流行于 戏 曲界的 名言 “ 学我者生 ,像我者死 ”在 舞 蹈教学中仍然适用 。在模仿舞 者面部表情时 , 高校 舞 蹈 学生 必须发 自内心地 演绎 ,假笑和 真心实意的笑会产生 不同的感染效果 , 观众的 观赏体验也存在差异 ,所以高 校 舞蹈专业学生 在模仿舞 者面部表情时 ,应该将模仿重点放在 舞 者面部表情后的 内在情绪 , 即要求高校 舞蹈专业学生具备 一定的 表 演 素质和人文素养 , 能够理解舞 蹈 背后的情绪 ,并通过 自然的 表 演感染观众 。其 次 , 高校 舞蹈专业学生应该模仿舞蹈风格和 意蕴 。不同舞 种拥有 独 特 的 风格 ,且将会为观众带来 不 一样的 审美感受 , 例 如在 芭蕾舞 教学中 ,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模 仿优秀舞 者的 挺拔身姿 , 以及 由 内而外散发 出的 高贵 典 雅气 质 ;在 中 国 古典舞 教学中 ,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应该 引导学生模仿优秀舞者细腻圆润 、 刚柔并济的身体姿 态 , 以及 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和 且高度统一 的 美 学 特 色 ; 在 民族 舞 教学中 ,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模仿 优秀舞 者自由 活 泼的 态度和 即兴发 挥的传 统 。最后 , 高 校 舞蹈专业学生应该模仿情感 、态度和 价值 观 。在 高校 舞蹈专业教学中 ,学生 学习舞蹈教师的情感 、态度和 价 值 观 ,形成对舞蹈的 独 特 观念 和 正确态度 ,可以在 正确的舞蹈观念指导下实现个性发展 。
(二) 明确舞蹈 “模仿 ”的阶段
高校 舞 蹈专业教师 应 该 明 确 舞 蹈 “ 模 仿 ” 的 阶 段 , 并为处于各阶段的 舞蹈专业学生 给予针对性的模仿 , 提 升学生 的 舞 蹈模仿效率和 质量 。对于 舞 蹈 学 习 者 来 说 , 其会经历四个 学习阶段 ,分别为模糊性阶段 、辨别性阶 段 、提升性阶段和 突破性阶段 ,其 中模糊性阶段是 针对 业余舞蹈爱好者或初学者而 言的 ,这 一 阶段的 舞蹈学习 者对舞蹈的 了解比较粗略 、浅显 ,舞蹈模仿学习具有印 象性 、框架式的 特 点 ;辨别性阶段是 针对已经学过 一段 时间 舞蹈 ,并且已经具备 一定舞蹈功底的 舞蹈学习者而 言的 ,这 一 阶段的 舞蹈学习者已经积累了 一些正确的 舞 蹈知识和技 巧 ,但经常会受到原有 “ 自我表 演模式 ” 的 阶段性干扰 ,很容易在 模仿学习过 程 中 出 现 动 作 僵 硬 、 表情不自然等问题 ,具体表 现 为越模仿越不会跳 、越跳 越难看 ; 提升性阶段是 针对已经接受过 一段时间 的艰苦 学习 、进入舞 蹈学习中 高级阶段的 舞 蹈学 习 者 而 言 的 ,这 一 阶段的 舞蹈学习者已经具备比较稳定的 舞蹈基本功和良好的舞蹈 艺术表演状态 ,舞蹈技巧比较好 ,但是艺 术处理 、情感表达 还有待提升 , 开始模仿 一些技巧较复 杂 、表演难度 大的舞蹈作品 ,可能会在模仿过程中产生 力不从心 、望而却步 、模仿信心不 足 等消极心理 ; 突破 性阶段是针对已经在舞蹈 学习中突破自己的舞蹈 学习者 而 言 的 , 这 一 阶 段 舞 蹈 学 习 者 的 模 仿 由 “ 形 似 ”转 为 “ 神似”, 已经摆脱了模仿的桎梏 ,在模仿中融入自己的 个性和观念 ,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 的独特舞蹈 表演 风格 ,实现了模仿学习的最高境界—— 创新 。对于高校 舞蹈专业学生来说 ,其在入学前已经具备较为 丰富的舞 蹈 经验 ,所以处于辨别性阶段 、提升性阶段和突破性阶 段 , 高校专业舞蹈 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所处阶段 , 为处于 不 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模仿建议 ,例如处于辨 别性阶段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利用具体 的舞蹈 形象引导学生感受正确的肢体 和科学的方法 , 帮助学生 找到模仿中的问题 ;建议处于提升性阶段的学生借助各 类 音 像 资 料 观 摩 优 秀 舞 蹈 家 表 演 , 储 备 丰 富 的 艺 术 风 格 、技术类型经验 ;鼓励处于突破性阶段的学生大胆创 新 ,利用著名傣族舞蹈 表演艺术家刀美兰等人的创新事 迹激励学生 , 引导学生在 “模仿 — 创新 ” 的过程中寻找自我 、塑造自我和突破自我 。
(三) 丰富舞蹈 “模仿 ”的对象
高校舞蹈 专业教师应 该 丰 富 舞 蹈 “ 模 仿 ” 的 对 象 , 为 学生带来耳目 一新的学习体 验 ,提升舞蹈 教学过程的 趣味性 , 营造积极向上的舞蹈 学习氛围 。首先 , 高校舞 蹈专业教师可以将自己作为模仿对象 ,在为 学生做示范 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自己的肢体 动作和面部 表 情 等 , 根据自己的舞蹈 经验指导学生找到最舒展 、 自然的身体 姿态 。一方面 ,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可以 在课堂教学阶段 引导学生模仿自己 ,在观察学生模仿效果时指出学生动 作 、表情等存在的问题 ,为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舞蹈建议;另 一方面 ,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录制微课教学视频 ,要 求学生课后 利用微课教学视频模仿自己的肢体 动作和面部 表情等 。其次 , 高校舞蹈 专业教师树立 与 时 俱 进 意 识 , 利用现代 化信息技术为 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舞蹈模仿 素材 ,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为 学生放映桃李杯 、荷花 杯等专业比赛的视频 ;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利用小红 书 、B 站等新媒体平台搜索舞蹈作品 ,下载适合学生模仿 的舞蹈视频 ,上传至视频共享平台 ,或者直接将视频链接 转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课后观看视频 ,开展模仿学习 ;例 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下载中舞网 、有心跳舞蹈等 舞蹈教学软件 ,鼓励学生利用软件中的舞蹈资源实现课后 自学 ;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利用大麦 App 等线上购票软 件 ,关注当地舞剧演出情况 ,及时统计班级学生的观看需 求 ,线上统一买票 ,为学生提供现场观摩优秀舞蹈家表演 的机会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丰富专业知识 ,提升艺术修 养 。最后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创新性地组织 “模仿自然 ” 教学活动 ,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组织学生模仿动物形 象开展舞蹈 练习 ,一方面令学生体 验到优美的身体 姿态 和动作的节奏感 , 另一方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帮助学生储备想象素材和创造灵感 。
(四) 引入舞蹈 “模仿 ”新方法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引入舞蹈 “模仿 ”新方法 ,利用 先进的科学技术为 舞蹈 教学赋能增效 ,激发学生参与舞 蹈 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提升舞蹈 教学效率 。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发展 , 以 及新媒体 平台的崛起 ,舞蹈作品的传播 速度加快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和舞蹈专业学生可以借助互 联网实现直播教学或录播教学 ,一方面 ,高校舞蹈专业教 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微课教学视频 、直播软件等开 展模仿学习 ,例如教师申请新媒体账号 ,与学生约定直播 时间 ,要求学生在 约 定 时 间 进 入 直 播 间 开 展 模 仿 学 习 ; 另一方面 ,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剪辑舞蹈教学视频 , 给 学生提供重点更加突出 、模仿更加方便的教学视频 ,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将重难 点动作教学视频片段做 降 速处理 ,方便学生看清动作要点 。另外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可 以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自己的舞蹈动作和模仿对象舞蹈动作之间的差异 ,从而针对性地调整动作。
(五) 提供舞蹈 “模仿 ”的机会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应该为学生 提供充 足的 舞 蹈 “ 模 仿 ”机会 , 包括课上模仿机会和课下模仿机会 , 一方 面 ,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在 完成基本动作教学后 ,要求学 生展 开模仿学习 ,在模仿学习过 程 中 ,教师可以及 时发 现 学生 舞蹈动作的 不标准之处 ,指导学生及 时改正 ,避 免错误累积 。另 一方面 ,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为学生 布置 课后模仿任务 , 为了督促学生及 时且高质量地 完成课后 模仿任务 ,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模仿学习后录制模仿视 频 ,并将其 上传 至视频共享账号 。随着时代的 发 展 , 经 营自媒体账号已经成为高校 舞蹈专业学生 毕业后的 工作 之 一 , 教师要求学生 将舞 蹈视频上传 至视频 共 享 平 台 ,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 提前掌握自媒体账号经营技 巧 ,积 累部分 粉丝 ,甚至帮助学生 获得比较好的 就业机会 , 例 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在 刷到云南 艺术学院发 布的 学生 舞 蹈视频后 , 为该学生 递上橄榄枝 ,邀请该学生 到自己的 舞 团工作 ; 另 一 方面可以对学生 起到 一 定的 督 促 作 用 , 学生 为了 获得网友的认同和夸奖而 提升表 演 质量 ,从而确保了课后模仿任务的完成质量 。
(六) 组织舞蹈 “模仿 ”的竞赛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可以在 班级内部组织 “ 模仿 ”竞 赛 ,充 分 激发 学生 的竞争意识和 挑战意识 , 活跃舞蹈教 学气 氛 。一方面 ,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可以组织以个人为 参赛单位的 模仿竞赛 ,要求学生 自选舞 蹈作 品 并 模 仿 , 教师根据学生 的模仿效果为其 打分 ,评选出 “ 优秀模仿 者”, 为获奖学生 提供精 神 激励或物质奖 励 。为 了 引 导 学生 实现 “模仿 — 创新 ” 的 突破 ,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可 以在 评 选标准中 加入创新性评 价 , 激励学生 积 极 创 新 。
另 一方面 , 高校 舞蹈专业教师可以组织以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模仿竞赛 , 引导学生 自由组合成多个模仿小 组 ,模 仿大型组舞 ,实现个体模仿到群体模仿的 过 渡 。在此过 程 中 ,学生 之间 相互学习 、互相指导 、共同进步 , 学生 不仅可以提升舞蹈模仿能力和 舞蹈创新能力 , 而且有利于形成集体观念 ,这对于组舞表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五、结语
高校 舞蹈专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观念 不够先进 、忽 视学生 主体地位 、教学方式比较单 一 、教学内容不够丰 富 等问题 ,上述问题导致高校 舞蹈专业教学质量存在 比 较大的 提升空间 ,鉴于 舞蹈和模仿的 特殊关系 ,将模仿 教学引入舞蹈教学 ,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 而 且 能促进学生 吸收理论 知识和 提升学生 艺术审美能力 ,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学质量 。
参考文献 :
[1]张锐 .基于 多元智能理论 的普通高校 舞 蹈课程 改革探析 [J].艺术评鉴,2020(20):85-87.
[2]赵宇 .甘肃省高师院校 舞 蹈表 演 专业教学实施现 状研 究——以甘肃省 S 大学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 年 .
[3]王杰,彭妮 .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整合 式教育理念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2):99-105.
[4]牛世杰 .试论 高校 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 ”的 重要性[J].戏 剧 之家,2023(15):150-152.
[5]严琪 .高校 体育舞 蹈线上教学实效性提升研 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3 年 .
[6]李雨桐 .后疫情时代高校 舞 蹈教学新模式探索研 究 [D].沈阳 :沈阳 师范大学,2022 年 .
[7]姚 摇 .高 职 学 前 教 育 专 业 舞 蹈 创 新 能 力 培 养 的 研 究 [J].才 智 ,2020(26):135-136.
[8]晁慧敏 .反 思 性教学理 念 下舞 蹈课堂教学行为研 究—— 以福建省两所高职院校 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年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