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阶段向学生实施 美育的主要途径,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 的身心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在“五育并举”理念 的不断落实中,美术教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受到了应 有的重视,并对教学目标进行了优化调整,要求美术 教师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美术教学方法 的创新和改进 。基于此,文章结合小学生审美能力发 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和探讨了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 力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提 供参考。
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包 括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 、创造美等方面的具体内 容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是现阶段美育中的核心目 标,小学美术教师应该认识到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 美能力方面的重要价值,将审美能力作为美术教学的 核心目标,实现在教学工作中达到深入落实 。但是目 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审美能力发展 需求 ,一味进行理论知识与美术技巧的教学和指导, 因此,在美术教学改革中,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强化 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
一、注重氛围营造,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 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对学生的培养效果 。美术教 学中要开展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能够在课 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才能使 教师得到学生及时的反馈,以此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 的培养效果。而氛围的有效营造能够使学生在氛围谊 染中激发审美意识,能够主动地去分析美、理解美,为 学生后期的认知美能力、欣赏美能力以及创造美能力 的有效提升奠定基础。多媒体属于一种现代化的教育 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其作为重 要的美术教学辅助工具之一,具有声、像并茂的优势 和特点 ,可以激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活力和热情,更 有助于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美术教师要利用好 多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能够通过多媒 体对传统美术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视频、动画以及 音频等方面的转化,为学生营造多感官体验的学习氛 围。例如:在《鸟语花香》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中国 传统的花鸟国画作品赏析以及绘画技巧指导为主要 内容,展示了多篇优秀的名家花鸟绘画作品 。教材中 的内容以平面、静态的形式呈现,为了能够给学生提 供多感官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感知花 鸟的美、理解花鸟的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 学生播放有关花鸟的动态视频、动画等,也可以播放 相关的音乐或者音频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知和体 验,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理解鸟语花香的美,也丰富 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氛围 ,借助多种形态的教学材料, 不断拓宽学生的审美思维,进而实现有效培养学生的 审美素养 。教师在设计与展示视频和音频的过程中, 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思维习惯,以确保能够营造出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 绪与审美意识。
二、强化理论讲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标准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求美术教师要掌握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理解 能力等方面发展的特点,充分分析和研究小学生审美 能力发展的过程,才能在美术教学中科学指导并训练 学生的认知美、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能力。理论教 学是美术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审美理论指导 的主要途径,加强对学生审美理论的有效指导,帮助 学生掌握扎实的审美理论知识,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 工作中,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之前,要先让小学生全 面准确地掌握基本的审美理论,也就是能够正确理解 美的含义,掌握准确的审美标准与审美方法,为学生 审美活动与审美素养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小学生受到 自身生活经验不足、思维能力较差以及认知水平有限 等方面的限制,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其对事物的审美 主要是一种直观的感觉,缺乏标准性、科学性,没有系 统性的审美理论知识作为依托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强化对审美理论的讲解,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 审美理论知识,正确理解审美含义,掌握审美标准。例 如:在进行《色彩的冷与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 中,美术教师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直接让学生 表达自己对不同色彩的直观感受,而是要在引导学生 表达自己对不同色彩感受的基础上,给学生进行有关 色彩冷暖知识的系统化讲解,并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 色彩冷暖知识体系,使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从以往的感 性过渡到理性,在今后的美术赏析以及美术创作的过 程中都能够准确地理解色彩的运用,并且合理地进行 色彩的搭配 。学生掌握冷暖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后, 也能够准确地理解色彩的审美标准,使学生自身创作 中的色彩使用做到有理有据,也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 程中有标准可依 。当然,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是十分 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 提高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师要注重创新 教学方法,尽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 面使学生从理论层面掌握基本的审美知识,另一方面借助实践操作让学生切身体验、感受与运用审美知识, 让学生能够更加扎实地掌握审美标准。
三、开展生活教学,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美术创作实际上就是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化处 理,以美术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美术是记录生活、展 示生活中美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表达自身对生 活的情感与态度的关键途径。培养学生美术的审美能 力 ,其核心也在于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进而使学生能够感知到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康向上 的生活态度 。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主要围绕 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绘画技巧,并没有将美术学习与学 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关联,这不符合现阶段的生活 教育思想,未能实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也没有让 学生通过系统性的学科学习提升对生活的准确认知, 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经历 。因此,在现阶段以培养 学生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 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借助生活素材吸引学生的 学习热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强学生对审美 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此同时,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 活、感知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发现美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快乐的节日》这节课的教学工作中,教 师改变了以往直接给学生提供相关美术作品让学生 模仿绘画的教学方式 ,而是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对学生进行引导:“你们都过过哪些节日?有哪些节日 是你最喜欢的?有没有什么难忘的节日经历,与大家 分享分享。”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开始在记忆中搜 索相关的生活片段 ,有的学生说自己最喜欢春节,因 为在春节可以放烟花爆竹、可以收到压岁钱,还有的 学生表示自己最喜欢六一儿童节,因为可以与小伙伴 一起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十分欢乐 。美术教师接着引 导学生:“在你最喜欢的节日中,有没有一个最难忘的 瞬间或者场面,先用语言描述出来。”有的学生讲述了 在六一儿童节上集体拔河时的场面,有的学生描述了 在春节与父母一起贴窗花、对联、放爆竹的场面。最后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美术绘画技巧将自己所描述的场 景绘画出来,这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美术教学引导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有丰富的 美术创作素材,同时也让学生在回忆与表达中发现了 生活中的美,提升了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四、优秀作品赏析,培养学生欣赏美能力
美术作品赏析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关键内 容,其在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 用 。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美 术绘画技巧的指导教学,而对于优秀作品赏析教学并 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不仅美术作品赏析所占的课时非 常少,而且在作品赏析的过程中,主要是美术教师占 主导,给学生灌输美术作品中相关的美术技巧、绘画 风格以及传递的思想情感等,由于学生缺少自主赏析 的空间,未能得到很好的赏析训练,造成学生欣赏美 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因此,在以培养学生审美能 力为目标的优秀作品赏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 作品赏析的重要价值,并能够构建以学生自主赏析为 主要形式的教学形式 。例如:在《学画松树》这部分内 容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赏 析松树的美 , 以及掌握多种风格松树的绘画技巧,可 以在开展绘画创作教学之前,带领学生对名家的松树 绘画作品进行赏析,除了课本中的几幅优秀的松树绘 画作品外,教师在网络资源中再给学生整理多篇松树 绘画作品,比如溥佐的《松雀图》、宋文治的《万古长春 图》、吴冠中的《高松》、申石伽的《松岩岚翠》以及陈少 梅的《磐石双松图》等,在作品赏析中,教师要采用引 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赏析这些优秀的作品,比如从 色彩使用上、结构布局上等进行赏析,教师适当地给 学生渗透相关的审美知识 ,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素 养,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感知优秀作品中所营造 出来的山水画意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
五、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认知美、观察美、欣赏美等方面的能 力,都属于学生美的内化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此过 程中不仅具备辨别美、感知美的能力,而且能够提升 学生的内在涵养,使学生形成美的心灵与良好的品质 素养。而创造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将已有 的内在美进行外现,也是学生美的输出的过程 。在小 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美提供良好的空间和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潜在的 创造美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例如: 在完成《鱼儿游泳》的美术教学后,教师在课堂指导学 生进行绘画作品创作的基础上 ,在课下还要开展以 “鱼儿游泳”为主题的绘画大赛活动,为学生设置几个 关键词,比如“池塘、荷花、金鱼、蜻蜓”等,让学生灵活 选择关键词,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结合生活经验 以及运用美术创作技巧,先对画面整体内容、布局进 行构思,然后再着笔绘画,既要确保画面整体的美观 性 , 同时也要让绘画作品具备一定的内涵和寓意,最 终教师针对学生的参赛作品予以评选,选出最优秀的 作品给予展示并奖励。创作大赛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创 造力、想象力等有很大的作用,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 创造美的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要从激 发学生审美意识入手,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 容与学生的兴趣需求,营造良好的审美氛围,使学生 在氛围的熏陶与引导下,逐渐产生发现美、评价美、体 验美的意识 ,为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理论讲解与赏析教学,使学 生在了解审美标准的前提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发现美 和欣赏美能力,再借助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 创造美提供良好的空间和平台,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 能力。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