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娱乐行业的迅猛发展对晋剧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如何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探寻晋剧 的传播与发展之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各类新兴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包括抖音、今日头条、微信等 在内的各类新媒体应运而生,为晋剧的传播与弘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渠道,打破了以往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进行宣传 和推广的局面。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新媒体的概念进行简单论述,其次对新媒体形势下晋剧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在 新媒体发展环境下促进晋剧更快、更好地传播提出针对性策略,希望能够为包括晋剧等在内的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实现广 泛传播、创新发展提供一定指导,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并喜爱晋剧等优良传统文化。
作为山西四大梆子中的一个剧种,晋剧也被很多人称作为 “中路梆子”,多流传并发展于山西、陕西等地区。晋剧是我国 首批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的宝贵文化财富,晋剧能否在新 时代下焕发活力、彰显生命力主要取决于传播,传播既是晋剧立 足的根本,也是晋剧得以弘扬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晋 剧多通过演出、口口相传等方式进行传播,而各类媒体的诞生与 应用为晋剧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所以,有必要新媒体环 境下的晋剧传播与发展路径。
一、新媒体的基本论述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卫星等渠道,借助 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作为新 兴技术的产物,新媒体实现了实时传播,能够在打破时空束缚的 前提下,促进各类信息便捷高效地传输,有利于用户即时获取信 息。新媒体应用于晋剧传播与发展不仅能够丰富其内涵,也能够 拓展传播渠道,对晋剧在新时代环境下焕发活力、展现魅力具有 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晋剧的传播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下,抖音、今日头条、微博、微信以及快手 等各类新兴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人们认识、了解晋剧 等传统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晋剧等传统文化传播及发展 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晋剧等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更丰富。一直以来,晋剧的传播途径比较少,主要通过现场演出、授课教学、文化交流 活动等方式进行传播,造成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 [1] 。而在进入 新媒体时代之后,各种各样的新媒体陆续涌现,使晋剧以更多样 的形式、更丰富的渠道进行传播,有利于扩大晋剧等传统文化的 传播范围。
第二, 晋剧传播主体、受众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 在新媒体时代,只要有网络,有终端设备,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关 于晋剧的视频、文章等,成为晋剧的传播者,也可以通过联网设 备观看晋剧视频、阅览晋剧文章,成为晋剧的学习者、鉴赏者。 这种全民创作、全民传播的机制为晋剧传播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 遇,特别是海外版 tiktok 的流行,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迈入国际提供了重要渠道,对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 意义。
三、新媒体环境下推动晋剧传播及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一)打破传统运营思维,推进晋剧市场化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取得了 长足进展。对于晋剧这类经典传统文化而言,若想在新时代环境 下绽放出夺目光彩,实现有效保护和广泛传播,应摒弃传统运营 思维,多渠道、多举措推进晋剧市场化发展。
首先,晋剧艺术团等相关文化部门及文化企业要形成市场 化运营思维,尝试与影视剧组达成合作,比如将晋剧艺术团中的 服装、道具等租赁于剧组,这样不仅能够使艺术团获得额外的经 济收益,为其保持运营与发展夯实了重要基础,也能够保证剧组服道化的专业性与正确性,促其打造出优质的剧目作品。为保证 戏曲的演出质量,剧组也可邀请晋剧剧团工作人员参与演出,双 方之间通过短期合股的形式达成合作、实现共赢 [2]。
其次,晋剧艺术团等相关部门可在不影响自身运作与发展 的前提下,与社会上的企业、单位、机构等达成合作,通过为其 提供商演的方式宣传晋剧,弘扬晋剧文化,这样也能够增加晋剧 艺术团的经济收益。
(
二)迎合市场需求,打造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产品
在新媒体时代,若想保护和传播晋剧,应在准确把握民众 精神文娱需求的前提下,加强对晋剧作品的创新与发展,着力推 出符合主流价值观、迎合民众偏好的晋剧艺术产品,促进我国晋 剧的受众群体规模不断壮大,使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本 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新和发展晋剧。
第一,打造特色品牌,明确市场定位。在各类自媒体平台 不断涌现的今天,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民众文化自信心 的提升,我国刮起了“中国风”的热潮,特别是在新一代年轻人 群体中, “京剧热”“中国风”“汉服热”等现象愈演愈烈,充 分反映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喜爱。我国相关单位应以此为 契机,大力宣传和推广“晋剧”作品及文化,增进人们对晋剧的 理解和认识,让更多人领略到晋剧的魅力。在加大晋剧宣传力度 的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应增强责任意识,自觉肩负起创新晋剧、 发展晋剧、传播晋剧、弘扬晋剧的责任,要根据晋剧内容、特点 等合理确定受众人群, 在此基础上明确市场地位, 通过加大宣传、 针对化运营等多种方式塑造特色品牌,为晋剧在新时代环境下稳 步发展夯实基础 [3]。
第二,加强创新,完善推广体系。在致力于传播和弘扬晋 剧文化的过程中,文化部门或者相关机构应邀请精通新媒体运营 的人才,紧密围绕“晋剧”作品及其特色品牌构建一套专业科学 的推广体系,做好包装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全方 位宣传,促进更多人认识和了解晋剧,使其在走近晋剧的过程中 被其深刻的内涵、独特的魅力所折服,由此爱上晋剧文化,主动 成为宣传和弘扬晋剧文化的一份子。此外,我国相关部门要做好 版权保护工作, 加大产品保护力度, 鼓励广大民众了解并接触“晋 剧”,但是要避免出现被抄袭的情况, 以免影响晋剧传承与发展。
(三)丰富晋剧作品内涵,创新表达形式,充分彰显晋剧 独特魅力
任何宣传都需要以内容为基础,不管宣传手段如何强大, 也不管推广渠道如何丰富,若内容质量差强人意,也难以获得令 人满意的推广成效。所以,在大力传播晋剧的今天,我们要加强 内容建设,保证剧作质量,切勿为了一味地追求推广成效,而忽 略内容建设,否则就会陷入“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这样既不 利于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厌恶,导致晋剧 文推广失败。
首先,丰富晋剧作品内涵,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在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我国很多传统文化节目都在不遗余力地探 寻各种方法提升节目关注度和收视率,积极推进节目创新,并尝 试将传统故事、传统文化融汇于节目之中,再借助抖音、微信公 众号等媒介进行宣传和推广,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此节目, 使其在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认知的基础上深刻领悟其丰富的内涵 及独特的魅力,由此使传统文化焕发出强大活力,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创新与发展。以山西省晋剧院排演的优秀剧目《王家大院》 《刘胡兰》等为例进行说明,它们之所以能够受到民众的喜爱与 追捧,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剧情进行了现代化演绎,注重传达情感 与主题,同时,辅以精美的服装、充满神韵的舞蹈以及栩栩如生 的道具等,使得晋剧进入人们的内心深处并引起阵阵涟漪,在很 大程度上推动了晋剧文化的推广与弘扬 [4]。
第二,融入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晋剧表现形式。传统晋剧 的表演时间普遍在 50 ~ 120 分钟左右,而现代人们的工作压力 比较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观看一场完整 的晋剧表演,所以,我国相关文化机构需要结合现代人时间碎片 化、阅览碎片化等习惯,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持,创新并革新晋 剧表现形式,增强晋剧表演的灵活性。比如,在不改变晋剧作品 剧情的前提下,将其制作成简单且极具吸引力的“微戏曲”,通 过先进便捷的剪辑工具,将经典剧情制作为数分钟长短的“微视 频”,再通过抖音、今日头条、百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让更多现代年轻人在刷短视频、浏览新闻的过程中接触并了解晋 剧,真切地感受到晋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5]。
(四)多渠道联合推广,进一步提高晋剧传播力
如今,抖音、今日头条等一系列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纷 纷积累了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此类新媒体 平台的涌现为晋剧传播、创新及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我们要充 分利用新媒体强大的号召力,借助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全面推广 和宣传晋剧。与此同时,相关机构或者部门要增强品牌意识,投 入资金、人力打造晋剧特色品牌,以品牌建设为契机宣传和推广 晋剧,尽可能地形成浓郁的晋剧宣传氛围。
首先,以多媒体为依托打造晋剧多元展示区。现阶段,城 市化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城市社区数量明显增加,我国文化部门 可与社区居委会或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达成合作,共同创建“晋 剧多元展示区”,通过电梯广告、物业公众号、小区宣传栏等多 种方式向小区民众宣传晋剧作品及其相关文化,让更多民众了解 并喜欢晋剧作品。
其次,深化互动,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娱需求。在以多媒体 为依托,打造晋剧多元展示区的基础上,我国相关部门应通过发 布短视频、开设“晋剧”论坛、在公众号发布“晋剧”文章等多 种方式宣传晋剧作品及其相关文化, 同时, 通过短视频、“晋剧” 论坛等多种渠道与用户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对晋剧作品的认识,知晓他们对晋剧的态度,解答他们关于晋剧作品及其向文化的疑 惑, 以期在与民众深化互动的过程中, 促其进一步了解晋剧作品, 真切地领悟到晋剧的独特魅力,促进民众了解晋剧、学习晋剧文 化的精神文娱需求得到良好满足,鼓励他们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弘扬晋剧文化的重任 [6]。
(五) “政、行、企、校”协同培养人才,助力晋剧传承 与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我国文化相关部门需要深刻认识到,培养 大批专业人才是传承晋剧的根本需求,也是推动晋剧发展的重要 途径,所以,应加强对晋剧人才的专项化、系统化培养,促进晋 剧人才竞争力大幅提升, 为晋剧传承与发展夯实重要的人才基础。
第一, “政、行、企、校”协同培养晋剧人才。在培养晋 剧人才方面,政府、企业、学校等均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首 先,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要加强与行业机构、 学校的联系,准确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全面把握晋剧人才需求, 通过发布政策、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手段助力行业机构、学校等培 养晋剧人才。与此同时,晋剧文化传承人、行业机构等及时更新 晋剧文化教材,使其内容与人才培养需求相统一,保证培养出来 的人才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尽量形成“政、行、企、校”协同培 养晋剧人才的良好局面,促进晋剧行业稳健发展。
第二,校企合作,携手培养专业晋剧人才。首先,学校一 方面需要加强晋剧课程建设,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文化传播需求 等梳理、完善晋剧文化,形成一套严谨、科学、完善的晋剧文化 体系,从源头上保证晋剧文化宣传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另一方面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以此为导向优化课程 机制,促进学生在系统规范的学习之中充分汲取晋剧文化营养, 深刻领悟其独特魅力,为其后期担当起传承和弘扬晋剧文化重任 夯实良好基础。其次,校企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学校围绕企业 用人需求调整教材、优化课程体系,保证培养出来的晋剧人才与 企业、机构的用人需求相一致。与此同时,企业为晋剧学生提供 锻炼和磨砺的机会, 鼓励他们将学习到的文化、技能应用于实践, 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针对性修改,促进学生掌握更多晋剧文化知 识与技能,真正扛起宣传和弘扬晋剧文化的大旗。
第三,优选人才,加强专业培训。首先,文化部门要以高 标准遴选人才,只有符合硬性条件的人才才能够进入内部单位或 者行业机构,从源头上保证晋剧人才质量。其次,加强对晋剧传 承人的培训和再学习。通过定期邀请专家、集中教育等方法对晋 剧传承人进行专项化培训,促其在学习之中理解国家关于传统文 化弘扬与发展等发布的最新政策及精神,引导内部人员革新工作 理念,系统深入地学习新知识、新技巧,能够随着行业发展调整 晋剧宣传路径,使晋剧在国内外实现广泛传播及创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为晋剧文化传播与弘扬创 造了良好契机。在此背景下,晋剧文化艺术团等相关部门要增强 宣传及推广意识,多渠道、多途径地弘扬和发展晋剧,首先要打 破传统运营思维,推进晋剧市场化发展,其次要迎合市场需求, 打造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产品,同时加强内容建设,丰富表 现形式,提高晋剧文化传播力,并且要联动多渠道进行传播,促进晋剧作品及文化传播,不仅如此,还需要坚持“政、行、企、 校”协同培养人才,助力晋剧传承与发展,由此促进晋剧在新时 代实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可璇.新媒体语境下晋剧文化传承和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21.34(10):111-112.
[2] 李旭鹏 . 新媒体时代晋剧传播与发展初探 [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1):131-132.
[3] 张润生 , 王小东 . 守护与转变——新媒体时代下晋剧发展迷思 [J]. 戏友 ,2019(06):62-63.
[4] 王希平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晋剧的传播研究 [J]. 黄河之声 ,2019(20):134-135.
[5]邱怀生,芦柳源.传播媒介变革下的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以晋剧为例[J].艺术百家 ,2016.32(05):190-192+197.
[6] 胡惠怡 . 新媒体发展环境下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创新——以《探清水河》为例 [J]. 艺术评鉴 ,2020(02):44-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