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钢琴音乐赏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08 14:53: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杰出作品,是世界芭蕾艺术领域中的瑰宝。该作品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 欧洲芭蕾舞台音乐艺术的发展,实现了芭蕾舞艺术魅力的提升。柴可夫斯基在芭蕾舞剧《天鹅湖》中运用了很多钢琴音乐,这 些钢琴音乐有着很多特点。本文基于柴可夫斯基生平以及《天鹅湖》的创作背景,探讨《天鹅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 最后对芭蕾舞剧《天鹅湖》钢琴音乐进行赏析。

  关键词: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钢琴音乐

  柴可夫斯基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大师,其所创作的芭蕾舞剧音乐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天鹅湖》《胡桃 夹子》和《睡美人》等作品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位浪漫乐派 的旋律大师将音乐和戏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效提升了欧洲芭 蕾舞舞台音乐的魅力。在《天鹅湖》这部作品中,柴可夫斯基完 成了对芭蕾音乐的重大改革。在芭蕾舞剧音乐中这一作品具有划 时代意义,并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动人的戏剧情节,打动着 世界各地观众的内心。

  一、柴可夫斯基生平以及《天鹅湖》创作背景

  (一)柴可夫斯基生平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个官办冶金厂 的厂长,而母亲则酷爱文学与音乐。1840 年 5 月出生的柴可夫 斯基音乐天赋较高,在很小的时候就得以体现。因为父亲 , 希望 自己的儿子能够从事法律领域的工作,因此柴可夫斯基天生较为 内向敏感,与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受到母亲的影响,柴可夫斯 基对音乐展现出了极高的天分。1848 年,柴可夫斯基跟随自己 的父母迁到圣彼得堡,格林卡的戏剧对年幼的柴可夫斯基产生了 深刻影响,甚至影响到了后期他的音乐创作。在法律学校毕业之 后,柴可夫斯基满足了父亲的愿望,成为一名司法部门书记员。 但他对音乐的热爱让他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他渴望进行音乐创作,但是在音乐学院毕业之后他从事着 教学工作,在日常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教学,一般只有晚上才会创 作音乐,以此来完成自己的音乐作品。这导致柴可夫斯基内心非 常疲惫。1877 年,因为在生活上的失败,使得本就心理脆弱的 柴可夫斯基受到严重打击,并在第二年就不再担任教学工作,而 是将重心放在创新音乐上。1893 年,柴可夫斯基不幸去世。

  (二)《天鹅湖》创作背景

  柴可夫斯基生活在较为混乱的环境下,不管是 1825 年的起 义还是 1861 年废除农奴制,都导致俄罗斯的社会动荡,存在着 较大的矛盾,当时的俄罗斯正执革命阶段,出现很多在文学方 面有造诣的人才。柴可夫斯基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目睹了 俄罗斯人民的悲惨遭遇。作为贵族阶级,柴可夫斯基拥有着较 为保守的思想,因此为了化解这一矛盾,他通常会采用更加和 平的方式,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让他的内心非常苦闷。 除此之外,柴可夫斯基从内心深处渴望美好生活,希望自己能 够更加快乐。这种对正常生活的渴望让柴可夫斯基陷入了思想 陷阱中。柴可夫斯基通常通过音乐来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在 音乐创作的早期,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会表现出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但是在后期则体现出更加深刻的悲剧性。他的作品里 融入了明显的浪漫主义元素,并且融合了欧洲的古典音乐以及 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其独具个性的音乐风格让《天鹅湖》这部作品在当时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1875 年,柴可夫斯基受到俄罗斯皇家剧院的邀请,开始创 作《天鹅湖》的音乐。之所以接受俄罗斯皇家剧院的邀请因为 他想在舞剧音乐创作方面进行尝试和创新,同时他也需要这笔 报酬。这部作品诞生于柴可夫斯基的莫斯科时期,而这一时期 的柴可夫斯基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情,但其中也隐含着他后来 悲剧性情绪。

  1876 年初, 《天鹅湖》问世,整个作品总共拥有四个独立 乐章交响乐,揭示了正义战胜邪恶的真理,为观众展现出了优美 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样不仅可以展现人物性格,还能够表现戏剧 内容。但是当时的舞剧音乐主流为优美旋律和简单伴奏的融合,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天鹅湖》让这些编导和演员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对《天鹅湖》进行大幅度删减。第一次公演以失败告终,原 因有很多,比如舞蹈演员不适应、在交响乐中舞蹈编导对芭蕾舞 音乐理解较为浅薄、乐队对音乐的把握也不够精准。但是柴可夫 斯基却认为《天鹅湖》的失败是自己的原因,他想修改原稿,但 还没来得及开始便在 1893 年不幸去世 [1]。

  1895年,针对《天鹅湖》的剧本, 是由柴可夫斯基的弟弟整理, 二次创作是由法国巴黎大师佩蒂帕和弟子所进行,在创作后展示 在舞台上,并从中取得很大成就,从此《天鹅湖》在世界范围内 广为流传。


\

 
  二、《天鹅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

  《天鹅湖》作为古典芭蕾的经典之作,直到如今仍然受到 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人们对《天鹅湖》的创编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因为受到不同舞团、编导所影响,所以对应的创作内涵和理解也 各不相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不同版本的《天鹅湖》。但 不管是哪一个版本,其中的音乐没有变化。仅仅会做一些适量的 删减,而这则体现出《天鹅湖》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地位 [2]。

  一方面, 《天鹅湖》这部作品填补了一流音乐家在芭蕾舞 剧音乐领域中创作的空白。在舞剧音乐方面,音乐家的一种尝试 与突破,在柴可夫斯基后,也引出一些音乐家来对应的创作,并 都取得很好的效果。柴可夫斯基为后续的舞剧音乐奠定了扎实的 基础, 让舞剧音乐的整体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天鹅湖》表演中, 舞蹈与舞剧的音乐完美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带来了顶级的视听盛 宴。

  另一方面, 《天鹅湖》这部作品转变了以往的音乐地位, 真正将音乐作为舞剧的核心,改变以往只是辅助和衬托的作用。 在出现《天鹅湖》以前,音乐更多的都是作为伴奏,并没有内容 和思想, 观众从中也只是注重观看舞蹈演员的舞蹈技巧。而在《天 鹅湖》出现后,才真正是让音乐成为舞剧中的核心,并随之带动 情节、抒发演员内心情感、丰满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成为舞剧 音乐的灵魂所在。每一位观众在欣赏舞蹈技巧的同时也会被舞剧 音乐所感染,从而进一步被舞剧的情节深深感动。每一个欣赏过 《天鹅湖》的观众都会被故事中的伟大爱情所触动,舞剧表演的 主题也因为音乐得到彰显 [3]。

  除此之外, 《天鹅湖》这部作品的问世让芭蕾舞剧成为高雅的艺术,与歌剧和交响乐一样,被上流人士所认可和尊重。在 出现《天鹅湖》作品前,人们往往并不重视芭蕾舞剧,并将其排 列在二流艺术层次中,这也是很多音乐家不愿意涉足舞台音乐领 域,导致舞剧音乐长时间得不到重视,始终是舞蹈的陪衬。由于 缺少音乐的灵魂。使得不能表达出舞剧所体现的艺术,没有被人 们所认可,不能在艺术行业占据一席之地。这样的错误发展使得 芭蕾舞剧不能稳定发展。而柴可夫斯基则在芭蕾舞剧《天鹅湖》 中融入了交响音乐,让舞蹈和音乐融合在一起,使人们既能够享 受到高超的舞蹈技巧,还能够聆听美妙的音乐,拥有顶级的视听 享受。通过音乐让观众和《天鹅湖》这部芭蕾舞剧形成强烈的内 心共鸣,也使其一跃成为和交响乐、歌剧一样的高雅艺术,跨入 艺术的殿堂 [4]。


\

 
  三、芭蕾舞剧《天鹅湖》钢琴音乐赏析

  (一)音乐戏剧化特点


  柴可夫斯基从小就喜欢戏剧,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也能看 出戏剧元素, 在作品中体现, 成为自己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天鹅湖》本身是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而将整个作品分为四个 环节,第一环节是出现矛盾,第二环节是发展矛盾,第三环节 是矛盾的高潮,第四是矛盾的结果。整部作品主要是讲公主和 王子的故事,比如在第一环节上是讲述王子在成人后的心理变 化,这一环节上天鹅飞过, 王子为能舒缓心情, 便利用弓箭射击。 整个第一环节可以将其分为九个分曲, 分别是两端欢快、嬉戏、 舞曲和一段回旋曲式、一段情节舞曲。其中的两段嬉戏舞曲是 整个第一幕戏剧中的高潮部分。钢琴演奏者会利用灵活多变的 演奏方式,并采用强弱对比的手法,让众人举杯言欢的场景淋 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从而使整个画面更富节奏感和韵律 感。又比如在第三环节矛盾高潮上,天鹅公主被假扮,魔鬼的 女儿想要骗取王子的信任。在这一阶段真正的天鹅公主也同时 来到现场,看到现场情况内心被伤害,随之离去。而王子则是 追寻真正的天鹅公主。在这一场景下可能画面非常混乱,而这 一环节上的舞曲多达 10 个,主要是以新娘的圆舞曲为核心,演 奏钢琴则是采取触键和用力的方式,能灵活运用演奏技巧,并 针对不同的乐器乐色加以模仿,从而来表达出实际的主题,便 于能在钢琴演奏中加入情感 [5]。

  (二)音乐交响化特点

  《天鹅湖》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轰动,具 有崇高的地位,是因为其融合了芭蕾舞剧和交响乐,具有交响 化特点。这样能够让《天鹅湖》的艺术表现力更强,并且让音 乐在芭蕾舞剧中的地位和起到的作用大大提升。柴可夫斯基通 过个性化创作, 让音乐从以往的陪衬转变为舞剧的灵魂。而《天 鹅湖》中钢琴音乐的交响化特点主要体现在配乐形式的变化方 面,柴可夫斯基通过钢管乐器和多样化的打击乐器让其音乐创 作更具灵魂,并且实现了钢琴和民族乐器的完美融合 [6] 。不同于其他芭蕾舞剧, 《天鹅湖》在传统的婉转典雅基础上,实现 了更具张力的乐曲表现,有效提高了整个舞剧的艺术表现力。 在芭蕾舞剧的演奏过程中,钢琴音乐主要以 h 小调为主,控制 整个音乐节奏,并为芭蕾舞剧的整体基调打下基础,在第三幕 的高潮部分,钢琴演奏者会将 f 小调转变为降 A 大调。结合乐 曲的旋律与节奏,利用打击乐器和铜管乐器将整个舞台剧推向 高潮。并和戏剧内容中的冲突矛盾形成呼应,使整个芭蕾舞剧 更具表现力。

  (三)音乐民族化特点

  除了戏剧化特点和交响化特点之外, 《天鹅湖》的钢琴音 乐还展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浪漫主义有效推动了各 个场景的叙述,让每一个角色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立体,为 观众展现出视觉盛宴。柴可夫斯基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受到了俄 罗斯民族音乐的巨大影响,因此钢琴音乐也拥有非常明显的民 族化特点 [7] 。在《天鹅湖》芭蕾舞剧表演中,柴可夫斯基将俄 罗斯民族风格的舞蹈融入第三幕表演中,钢琴伴奏也展现出较 为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除了俄罗斯民族音乐之外,柴 克夫斯基还融入了匈牙利舞曲、西班牙舞曲等等。音乐风格更 加热辣、粗犷、热情奔放, 音乐结构则以回旋曲为主。这让《天 鹅湖》这部芭蕾舞剧能够和在场的观众甚至世界的观众形成内 心上的共鸣。

  结语:综上所述, 要想充分欣赏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则需要深入分析其钢琴音乐特点。本文基于柴可夫斯基的生平 和《天鹅湖》创作背景以及《天鹅湖》这部芭蕾舞剧在世界范 围内产生的影响,探讨了钢琴音乐的主要特点,包括民族化、 交响化和戏剧化。柴可夫斯基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将音乐的陪衬 地位转变为芭蕾舞剧的灵魂,让音乐和芭蕾舞剧以及舞蹈完美 融合, 从而为世界观众带来了顶级的视听盛宴。针对《天鹅湖》 的钢琴音乐欣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来推动现代芭蕾舞 蹈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欢欢 . 芭蕾舞剧《天鹅湖》音乐的戏剧性解读 [J]. 美与时代(下旬刊),2017(01):109-112.

  [2] 王琪 . 芭蕾舞剧《天鹅湖》音乐片段指挥的特色研究 [D]. 苏州:苏州科技大学 ,2017.

  [3] 阎涛 . 舞剧《天鹅湖》中的音乐语汇与舞蹈语汇 [J]. 活力 ,2018(24):93.

  [4] 孟庄园 . 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音乐与舞蹈融合研究 [J]. 音乐生活 ,2022(04):91-93.

  [5] 陈悦 . 《天鹅湖》“终场”的音乐与舞剧版本探究 [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8(05):106-114.

  [6] 陈悦 . 舞剧《天鹅湖》最后一幕的音乐选曲与舞编版本研究 [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6(02):115-120.

  [7] 王巍 . 从歌剧与舞剧的融合管窥舞剧《天鹅湖》[J]. 四川戏剧 ,2018(09):56-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05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