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信息化背景下电子音乐技术在高职音乐课程中的运用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4 15:26: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电子音乐技术是随着信息化发展而诞生的科学技术。在音乐课程中运用数字音乐技术可以丰富教学 手段,更快捷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节约教学成本,体现了“科技服务于教育”理念,符合当代信息化背景下的 教育发展趋势 。它的运用在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的同时, 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 力 。本文以 日 常教学中运用电子音乐技术的实际情况和效果为例,进 一 步说明电子音乐技术在高职音乐课程 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关键词】电子音乐技术,信息化背景,音乐课程,创新能力,音乐课程改革

  电子技术和设备的 加入音乐行业使 电子音 乐 技术具 有技术性 、即时性 、准确性 、便捷性,为音乐创作 提供了丰 富的 工具和资源, 也为音乐创作 者 提供了更多创作元素 与音乐 风格, 它也使得音乐的表现形 式变得更加丰富多 样,音乐 的创作类型更多元化,使音乐 的创作 、展示 、传播 变得更加便捷 。

  一、电子音乐技术的概述

  电子音乐是 随着电子技术的 发展而 产生的, 是 音 乐 与 现代电子技术相 融合 的 产物 。它是 指 运用电子设备和 软件等 电子手段创作 、加工或经过 电子手段演奏或装饰 的音乐 。20 世纪 20 年代,古典音乐 的乐器 、结构 、音 色 已经无法满足当时以 晚期浪漫派与 印象派等 为代表 的先锋乐 派的作 曲家创作需求, 作 曲家在音乐创作的过 程 中 更 加追求传统音乐 以外的 东西, 对新素材和新作 曲手段的 需求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一时期,随着工业的崛起和 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以及早期电影艺术的 出现,给作 曲家 提供了新的创作 思路与创作 手法, 作 曲家开始尝试运用 电子技术手段进行 录制和剪辑 、拼接,所以 出现 了早期的 电子音乐具体音乐 时期 。从此,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电子音 乐 也经历了模 拟电子音 乐 时期与 数字 音 乐 时 期 。 经过半个 多世纪的 不 断探 索与 发展, 电子音乐 已经形 成 完整 的结构体系,成 为 当代音乐 中 的创新驱动符号,并被 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 。 电子音乐技术为音乐创作增添 了更多可能性,且 出现 于人们社会音乐 活动的各个部分 。 根据制作技术的 不 同,可以 把电子音乐 分 为 两类:一类是用电子技术如电子合成器 、音频制作软件直接合成的电子音乐;另一类是用电子设备采样 或效果处理的声音素材, 或者配合电子乐器呈现出的电子音乐 。大部 分电子音乐 作品都融合了两种创作手段 。这些制作电子音乐的技术 手段被称为电子音乐技术 。


\

 
  二、电子音乐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意义及研究 基础

  ( 一 )电子音乐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意义

  针对学 生进行数字 化教 育, 就是在培养学 生的个性 化学习 、终身学 习 的能力,也是在扩大优质的教 育资源覆 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持 。当前信息化背景下,“互 联网+教 学 ”这种教 学 模式 得到了广泛运 用,它帮助师生 更加便利地获得了许多教 育资源,丰富了教 学 内容,但在 教 学 中不应该只局限于运 用现有的教 学 资源, 也应该重 视资源的拓展与创作,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特别是在 音乐课程教 学 过程中 。无论是基础教 育阶段还是高等教 育阶段, 音乐教 育不仅是通过讲授的方 式让学 生学会音 乐理论知识 、唱会 或演奏 一 首 歌,更要符合三全育人的要 求,在满足学 生岗位技能 培养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智育教 育,培养学 生的音乐素养,帮助学 生养成运 用信息化技术 更加便捷地学 习 知识 、解决问题 、创新创造的能力 。 电子 音乐技术的运 用就满足了以上教 育教 学要求, 在音乐课 程中, 鼓励学 生运 用电子音乐技术直观地将自己的音乐 感知呈现出来,培养学 生的创造能力与表现能力,增强学 生音乐学 习 的 自信心, 使学 生在未来的岗位上也可以运 用信息技术 。并且能辅助教 师快速精准进行音乐技能 教 学,丰富课堂教 学 模式,拓展信息化教 学 手段,提 高教 师 的信息化教 学 能 力 。帮助教 师构建更贴合自己课程需求 的高质量教 育资源,且通过信息化大背景进行交流共享,推动课程改革 。运 用电子音乐技术可以更直观地传授给学生相关 教 学 内容,提 高课堂效率,拓展音乐技能 的实践 方式,推动音乐课程在信息化大背景下 的改革,使课程培 养目标更加符合当代职业教育需求 。因此,探索如何将电 子音乐技术运用于音乐课程中很有研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电子音乐在中国起步稍晚,但起点高 、发展快,经历了 三个时期:萌芽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末— 20 世纪 80 年代 初 )、探索时期 (20 世纪 80 年 代— 20 世纪 90 年 代末期 )、 新兴时期(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作曲家都在致力于运 用电子音乐技术和 我国特有的音乐元素来创作具有国风 的电子音乐作品 。 电子音乐也在音乐院校中成为独立专 业 。查阅近五年国内研究成果和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相关 内容研究主要有两种:其一,信息技术背景下 各类课程改 革研究 。这类研究不仅涉及音乐类课程的较少,而且多在 中小学,很少涉及职业教育音乐类课程 。现有为数不多的 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网络教 学 资源在课程改 革 中 的 运 用 , 更没有研究音乐课程改革中运用信息化技术 。其二,电子 音乐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使用, 其中有高校音乐专业课 程学 习 中电子音乐技术的运 用研究 、 中小学 运 用电子音 乐创作和播放技术辅助课堂教 学 等研究内容 。如张 婷的 《新教 育理念下 电脑 MIDI 进小学 音乐课堂的实践 探索》 作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规划课题主 要研究将电子音乐中的 MIDI 创作 、播放引入课堂 。高职 音乐课程运 用电子音乐技术的相关研究很 少, 如陈锡林 的《高职音乐类课程信息化建设实践研究》研究了在辅助 表演专业运 用电子音乐技术完善教 学 内容 。查阅近五年 国外文献可以发现, 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于电子音乐技 术在音乐治疗和 音乐教 育中的运 用, 并集中于大学 音乐 类专业课及公共课 。综合以上文献,结合信息化背景与音 乐课程发展要求,学 者都 在尝试运 用丰富 的 信 息 化 资 源推动课程改革,但很少研究课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帮助教师自主构建课程。“十四五”规划教材的创建 运用信息技术将成 为 当前信息化 背景下教育改革的 大趋 势 。特别是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下,推进 智 育 创 新,注 重 启 发 式 、探 究 式 、参 与 式 、合 作 式 教 学 模 式,音乐课程也需要 加强对 学生科学素质 、信息素养和创 新能力的 培养,教师需要 运用科学技术完善课程 内 容,提 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 。

  三、电子音乐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探索

  ( 一 )制谱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

  乐谱对 于 音 乐 知 识 内 容 的 展 现 是 最 直 观 、最 清 晰 的 。利用计算机绘制乐谱是 当代音 乐 专业学习者 必须掌 握的基本技能。在日常教学实践中,Overture、Sibelius、雅乐 简谱等 制谱软件的使 用对音乐课程 的 教学提供了极大的 便 利 。

  在 日常教学中, 音乐 理论课程是 学好音 乐 技能与 知 识的 重要前提 。扎实 掌握音乐基础理论 知识可以 为 学生 自身音乐 素养的 提高做好铺垫, 确保学生具备职业基本 素养与扎实的专业基础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音乐理论 课程 的 教学模 式多以讲授教学和单向灌输为 主, 加上 一 些音乐 理论 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 直观理解,在 学习过 程 中也缺乏学习兴趣与 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建构和能力 培养都较为被动 。特别是高职学生,他们对于过于枯燥的 理论 知识学习缺乏兴趣, 且 自身音乐 素养和音乐 理论 知 识掌握情况较为 薄弱 。但音乐 理论 知识是专业技能学习 的基础 。将制谱技术运用于教学中,还可以辅助教师进行 教学,教师也可以运用制谱技术直观展示知识点 。相比于 传统的板书和谱例下载,教师可以自主制作更符合课程内 容的乐谱谱例,使 教学内 容的呈现更加标准清晰,随着课堂教学情况和学情变化,灵活补充和优化 教学内 容,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 容,标准清晰地在 课程 教案 、课 程 PPT、科研 内容中展示音乐理论 知识点 。例如在音 程课程 教学中,教师直接通 过 制谱软件构建不 同度数音 程,引导 学生仔细观察音 程 在乐谱上的度数和关系变化, 并在 制 谱软件中直接听辨音程关系 、和弦性质 。也可以根据学生 掌握情况随时增加需要 练 习的音 程, 且使 用制谱软件的 播放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构唱和模唱 。通过制谱软件,教师 可以 在视唱 练 耳课上进行 不 同 节奏型和视唱 内 容的 即兴 练 习,教师要 鼓励学生进 行 即兴创 作,活跃课堂气氛,提 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枯 燥的 理论 知识变得 可视化, 在 听觉和视觉多方面进 行 体 验, 降低知识点学习难度, 使 学生更快更准地掌握知识 点 。学生也可以将 理论 知识通 过 电子音乐技术进行 实 操 练 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到 教学实 践当中,学生可以 根据 自身情况进行练习,以及自由选择重点学习内容 。例如在 乐理课程 中,通 过 在 软件中输入音符的 过 程,学生可以对 音值组合进行 练 习, 通 过 软件算法检验自己掌握的音 值 组合方式是 否正确 。多声部和声对 于高职学生而 言较为 复杂难懂,通 过 在 软件中 输入多声 部音 符,听取效 果,可 以更直接简便 地培养“和声 听觉”。 在此过 程 中 充分 激发 学生的探 索能力,降低多声部音乐 的 学习难度,重视学生 对 理论 知识的 运用能力 。 同 时制谱技术还可以 运用于技 能课程 中,例如在 钢琴伴奏课程 中,教师引导学生在 制谱 软件中进行 和弦编配,学生在 软件中 可以 直接输入和弦, 另外看自己选择的 和弦是 否正确,培养学生的探 索能力 。 教师也可以 在 制谱软件中 直接向学生展示不 同 织体的 编 配,结合教师示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 方面让学生领悟织 体变化 给音乐带来的 不 同情感 色 彩 。学生在 自行 练 习和 编配 时,通 过 制谱软件进行 即兴编配,为 钢琴伴奏课程起 到很好的辅助作 用 。 同 时,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建构能力,以 及 在 工 作 岗 位 上 分 析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养 成终 身学习的好习惯, 也可以在实践 的过程中掌握电脑制 谱技术 。

  (二)音频处理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

  电子音乐是指运 用多媒体技术制作, 用数字 格式存 储,可以通过网络来传输的音乐 。音频处理技术就是对声 音素材进行加工 、处理的电子音乐技术,包 括:录音技术 、 音频剪辑处理技术 、混音技术等 。它的出现对音乐创作与 处理提供了极 大便利, 不仅可以运 用于专业音乐创作中 的编曲 、混音 、录音中,也可以运 用于音乐教 学 中,作为辅 助手段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提 高教 学效率, 节约教 育成 本 。在教 学 中主要使用到的有:音频编辑功能 、录音功能 和软件中一些常规功能 。在日常教学中,Samplitude、Sonar 和 GoldWave 等音频软 件的使用,不仅丰富了音乐理论知 识的教 学方 法, 也可以让学 生在实践 中检验音乐理论知 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 索手机音频处理 App,提 高学 生的学 习 积极 性,更加体现 以学 生为本的教 学 理念 。合理而有效的互动可吸引学 生 注 意 力,进 而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进 行 创 造,转 变 学 生 以“ 听 课”为主的传统教 学模式,将传统的音乐教 学模式 转变为 现代化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 。

  传统教 学模式 下对于学 生音乐技能 的学 习, 除了讲 授技能 知识点外, 还需要学 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技能 技巧, 学 生很 可能 在还没有弄懂技能 知识点的情况下 开 始 枯燥地反复练习,这种模式 下,学 生只能 单纯演奏 、演 唱或表现一首乐曲, 扼杀了学 生对音乐学 习 和 理解的兴 趣,教学效果不高 。但音乐的表现不仅是单纯依照音符进 行演奏 、演唱,音乐的表现力包 括 演奏技巧 、音乐情 感 变 化 、乐感 、音乐形象重塑等多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强 调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使用音频处理技术可以直观 、可 视 、便捷地让学 生在教 学 过程中打 破机械 练 习 模 式,从“唱会 ”“练熟”变为“理解”“领悟”“思考”“探索”“建构 ”,通 过软 件所 示内容, 学 生可以直观体会 音乐 的 速 度 、情 感 、力度变化,在明白音乐表达情感的基础上加以练 习, 进而减少机械练习 时间, 并在过程中将内化了的情感变 化阐释于音乐的表现过程中,逐步获得音乐理解力 、音乐 想象力 、音乐艺术联想力 、音乐感知力 、音乐实践 力 等 各 项音乐素养的发展 、提 升,且要注重音乐与情感情绪间的 关系 。例如在实际歌唱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音频 处理软 件辅助教 学 时就可以使用波形图 、钢琴卷帘等功 能,让学 生直观看到一首音乐作品的情感 、曲式 、强弱 、调 性变化,并在需要着重讲解的地方反复播放聆听 。也能通 过音频编辑功能,将音乐进行快慢 、强弱 、剪辑处理 、让学 生更清晰直观地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教 师也可 以运 用该技术准确进行课程备课, 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 处理,使其更适合自己的课程使用,并制作更多可以用于 网络共享的网课资源,以便学生课下查看使用 。学生在直 观感受音乐的变化后, 就能更容易 掌握歌曲所要表达的 细腻变化, 在练习 和 演唱过程中将音乐作品呈现得更加 完美 。学 生自身也可以运 用音频处理软 件对已有的音乐 素材 、伴奏文件进行变调 、变速等操作,使其更适 合 自 身 使用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使用录音技术将自己的 演唱干声进行录制, 并通过反复聆听发现自己的不足与 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 可以提 高学 生自主学 习 和 发现问 题 的能力 。教 师也可以使用录音技术及时录制收集学 生 学习反馈内容,并进行分析,以得出更加客观的教学评价 。

  除此之外, 将音频处理技术运用于音乐欣赏课程中, 可视化的音乐能让学 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 。特别是配 合其他多媒体设备, 让学 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沉浸式欣赏 和体验音乐,提 高学 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 同时,丰富教 学活动形式,让学 生由 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提 升音 乐欣赏过程中的趣味性 、实践性,最终让学 生懂得如何去鉴赏音乐 。

  (三)MIDI 制作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重点运用

  MIDI 制作技术是 电子音乐技术中非常高效便捷且具 有创 新意 义的 一 种 技术,利用电脑 、硬件 、软件及虚拟 音 色就可以制作出完美的音乐 。将其应用于音乐教学中,更 加强调学生创作 能力和个性 发展 。运用 MIDI 制作技术, 可以让学生将所学音乐 知识融入自己的 理解与情感进行 创作创新,充分 发散学生的个性创作 思维,丰富音乐 表 现 形式,加强学科间的 融合度,为 学生在今后工作 岗位 上的 各类音 乐 课件制作 、演唱 、演奏 、合 奏等 提供更多的 技 术 手段 。丰富的 虚拟音 色 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 特性,拉近学生与音乐作 品 之间的距离,使 学生乐 于聆听 音乐 、敢于表达音乐 。


\

 
  四、信息化背景下电子音乐技术在音乐课程中运用 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 一 )电子音乐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必然性

  教育 目标就是 使 学生学会 并 能 领 会 运 用 某 项 技 能, 进 而 在 自己的 工作 和社会活动中 实 现 自身价值 。将 电子 音乐技术运用于音乐课程 中,就是 在探 索如何更加直观 、 多方位 培养学生感 官能力,推动学生创造 能力发展,这 在 音乐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 。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下,教育 教学过 程 就需要 运用各种新兴技术丰富数字教育资源的 表 现形 态,信息化技术能对 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辅助,对音 乐课程 的 教学与 改革亦是 如此, 电子音乐技术作 为伴随 信息化 发展而 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它充分体现 了“科技 服务于音乐 教育”。 电子音乐技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晶,将 它运用于音乐课程 中,将信息技术 、软硬件设备设施作 为 基础建设已经成 为 音 乐 课程 教学顺利进 行 的 必 然 条 件, 可以 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教育教学环境 、优化 教育资源供给 。将电子音乐技术运用于音乐课程中,学生可以将抽象音乐 知识变得 可视化 、形 象化,使 教学内 容与 过 程 变得更 加直观 、更有感染力,多方位让学生感 知音乐 。有效 提高 学生音乐 素养,同 时,培养学生的信息化 手段运用能力和 思维方式, 达 到 提高学生的 艺术审美和技术能力等 多方 面培养目标 。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十四五”国家 信息化 规划》指 出:“十四五”时期是信息化创新引领高质 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被明确为“加 快教育信息化,支撑终身数字教育”“推进信息技术 、智能 技术与 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的 深度融合, 不 断提升职业 院校的信息化 能力与 现代化水平”,这 就要求音乐 教育在 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也要推进智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着 力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注重启发式 、探究 式 、参与 式 、合作 式教学模 式,加强对 学生科学素质 、信息素养和数字化 思 维的养成, 在今后工作 岗位 上要有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解 决问题的 能力,所以结合 以 上要求,并顺应时代和科技发 展趋势,电子音乐技术运用于音乐课程中是必然的 。

  (二)电子音乐技术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重要性

  教育信息化 就是 在 教育过 程 中 较全面地运用以 计算 机 、多媒体网络通信为基础的 现代信息,实 现 开放 、共享 、 交互 、协作 。对于转变教育思想与理念 、深化教育改革 、提 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造性人才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在音 乐教育中 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就是 强调信息技术在 教学中 的 使 用,实 现 运用科技协作 教学 、共享资源 、交互 学 科 教 学 、拓展教育新理念 。它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 时,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 运用能力和创新创造 能力, 主张充分 激发学生的音乐 学习热情, 使 学生更适合 现 代 岗位需求 。通 过训练 学生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学习课程 内 容,并配合 电子音乐技术创造性 地对所学知识进行 运用, 以此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并调动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提升自我表现能力 。遵循全面育人和 以学 生为本的教 育原则, 从音乐课程出 发,潜移默化到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中 。信息化背景下电子 音乐技术深度融入音乐课程教 学 中, 可以在不受规模限 制的前提 下 准确 刻画每个学 生的个性特征, 充 分尊重学 生的个体发展,使规模化教 学 与个性化教 学 同时进行,并 能与学 校艺术活动相互联动,促使学 生个性化发展,这对 学生个体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

  对于教 师而言,具有运 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能 力和 责 任是当代信息化教 育背景下 必须具备的数字 素养 。将电 子音乐技术运 用于音乐课程中, 可以帮助教 师在音乐课 程教 学 中“量身定做”适 合不同阶 段学 生的课程内容,完 善教 育教 学 环境 、更新备课理念 、拓展音乐教 学 方 式 、优 化教育资源供给 。做到 “资源库学 习+课堂引导+自主构 建”完成教 学,完善课程内容,推动技术与教 学 深度融合, 这对教 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教 师能 够得 心应 手地运 用电子音乐技术精准直接 引导 学 生 掌 握,丰 富信息化背景下 的教 学 手段 。将智育创新与美育同时融 入自己的教 学 目标当中 。设计更贴合本校学 生学情的教 学资源,这对教师自身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借助信息技术 手段分析教 学成果为课程的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信 息化的大背景进行教 学 资源交流共享 。教 师还可以充 分 利用数字技术获取 、加工 、使用 、管理和解决教 学 问题,优 化和 改革教 育教 学 活动 。在《国家教 育事业“十四五 ”规 划》对教 材更新的要求下,运 用电子音乐技术辅助完成更 多符合信息化背景的纸质 、电子教 学 资源,这对课程结 构 体系的完善 、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 。

  五、结语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 次明确 提 出:“开 展终身数字教育 。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 ”音乐课程也需要符合信息化大背景 进行教学改革 。在信息化背景下,运用交互式电子音乐技 术,配合视频 、多媒体技术 、图像 、文本等让学 生积极参与 互动,多方 面多感官地感受音乐 、理解音乐,展现出 更 好 的教 学效果,同时也能 提 升学 生的多媒体技术运 用能力 。 运用虚拟音乐语言,使音乐变得直观,有效提 高学 生的课 堂参与度 。根据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在音乐课程中科学合 理使用电脑音乐软 件和 电子音乐技术, 对音乐资源素材 和教 学 资源进行搜索 、加工处理的过程,不仅是学 生自身 对学 习 内容消化理解 、运 用的过程,而且是对学 生自身音 乐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过程 。 电子音乐技术飞速 发展的同时,若想要将其更好地运 用于教 学 中,就需要不 断完善课程建设 、及时更新硬 件设备和 软 件版本 、不断提 高教 师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与运 用能力, 更好地让电子 音乐技术服务于音乐教育事业 。

  参考文献:

  [1]吴丹 .信息化背景下 的高校音乐教 学 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 育,2020(01):156-157.

  [2]陈锡林 .高职音乐类课程信息化建设实践 研究[J].浙江纺织服 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72-75.

  [3]宋歌 .高职院校教 育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无 锡商业 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4):24-25+32.

  [4]盖克荣 .高职课程信息化教 学研究与实践 [J]. 中国职业技术教 育,2015(26):18-21.

  [5]朱 敏 .信 息 化 背 景 下 音 乐 教 学 的 探 索 [J]. 艺 术 评 鉴 ,2022(08): 128-130.

  [6]刘毅云 .信息化技术背景下 的音乐教 学 法课程改革[J].文教 资 料,2019(22):102-103+171.

  [7]武宁宁 .音乐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电子信息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艺术评鉴,2021(16):79-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663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