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现代古筝演奏技巧简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7 11:03: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古筝是我国 一 种重要的民族弹拨乐器,其历史发展悠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古筝演奏逐渐形成 一种古筝文化,古筝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近现代音乐发展,古筝的演奏技巧也在传统方法上进行发展和变化,现代古筝演奏技巧在传统演奏技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古筝逐渐走上了新的演奏之路 。

  关键词:现代古筝,演奏,技巧

  古筝的发展十分久远, 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古琴,受到时代发展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音乐爱好 者的关注。同时,与其他艺术形式类似,古筝的发展也 逐渐趋向现代化,演奏形式与曲目中的文化内涵也有 了质的变化 。筝曲历来被人们奉为雅乐,在演奏上有 轻重缓急 、节奏快慢变化等讲究,所弹奏的乐曲也有 抑扬顿挫。发展至今,古筝名曲数不胜数,各地筝派也 各有特色, 作为弦乐器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 古筝音色丰富多变,它的音域范围非常广阔,弹奏时 的技巧也多种多样。正如不同乐器有不同的演奏方法 和风格,经过不断创新和突破性发展,古筝演奏技巧 已经发展到新的层次,在现代古筝音乐作品中可以看 到各种流派 、乐曲名称都有一些相似或者相同之处: 它们都是以小调和大声部为核心部分而发展起来的, 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又具有一定难度的体系; 但同 时它又不只是简单地把声音作为装饰, 而是在其内 在表现力方面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的变化。

  一、传统古筝曲目与现代古筝曲目的区别

  ( 一 )创作风格对比

  古筝自秦朝流传至今,有着悠久历史 。传统的古 筝曲目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创作的曲目, 或是在标题上有某某筝派 、某某古调之类的字样,还 有一些曲目创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但是一 般意义上也被默认为传统曲目 。大部分的传统古筝曲目以景色描写和讲故事抒情为主,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高山流水》,描绘的就是巍蛾高山与潺潺流水的场景, 乐曲背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也流传至今;或《渔舟唱晚》,悠扬的琴声响起,给人以如沐春风 、悠然自得的心情,更被中央电视台选取片段用作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沿用至今; 还有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姜女泪》,讲述了民间流传的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感人爱情故事,展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 、顽强坚韧的形象,除此之外,人们熟知的还有《汉宫秋月》《广陵散》《将军泪》等 。现代古筝曲目统一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的曲目, 比如比较知名的有赵曼琴先生改编的独奏曲《井冈山上太阳红》,富有江西民间音乐风格的变奏曲形象, 生动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被列为古筝高级考试曲目之一;还有像《战台风》也是知名的现代曲目,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王昌元于 1965 年在上 海港码 头看到码头工人与台风搏击时创作的曲目, 展现了工人的大无畏精神和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 还有就是古筝协奏曲,以《临安遗恨》为例,筝曲展现了抗金名将岳飞遇害的历史故事, 借古筝深沉柔和的音色表达了真挚情感。

  (二)演奏技法对比

  传统古筝曲目的演奏技法与现代古筝曲目的演

  奏技法有很大区别,最明显的特征是更为复杂了。传统筝曲讲究“韵”,遵循宫 、商 、角 、徽 、羽的音阶来定音, 也就是常说的五音 。演奏技巧都是“右手弹奏,左手 按揉”为基础,主要运用的手指是拇指 、食指和中指, 右手 主要是以 托 、劈 、勾 、剔 、抹 、挑 、撮 等 为 主要 技 法,左手则是以吟 、颤 、揉 、按 、推 、滑 、点 、泛等为主要 技法,演奏者以大指为轴心,在五音八度之内运用勾 搭技法等进行演奏,右手取音 、左手润饰的特点较为 明显 。而现代古筝演奏技巧则是在此基础上不断优 化发展,广泛吸收了其他乐器技法,从五七音阶到特 殊音阶的排列,丰富了音律表现形式,弹奏时也不仅 仅局限于右手,而是运用双手的十个手指,丰富了无 名指和小指作用,强调了指法的功能与独立性,左手 也不是仅仅承担润饰作用,而是有了自己的旋律线, 也和其他乐器进行充分融合,创作出了许多协奏曲, 使得古筝乐曲更具现代感, 且为了凸显时代特色和 现代古筝曲目特点,也在调性和调式上做出改变。

  (三)现代古筝曲目对传统古筝曲目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古筝曲目的演奏技法无论怎样发展创新,根 本上还是从传统筝曲的演奏技法上进行变化的。例如 《战台风》中描绘码头工人与台风搏斗时,需要表现出 紧张 、激烈的情景,就用了中指在低八度扫琴弦演奏 大指的第一个音,运用了扫摇技法,展现了台风过境 时的激烈。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创新曲目和创新技法, 包括拍击琴盒和琴弦、刮琴码左侧琴弦的技法等。

\

 
  二、现代古筝演奏技巧发展

  随着文化的传播和古筝教育普及, 古筝这一古 老的乐器逐渐向复杂化和多声化发展, 同时也包含 对传统演奏技巧的优化改良 。 同传统的古筝技法不 同,传统古筝分派系,例如山东筝的朴实优美 、河南 筝的高亢粗犷 、福建筝善于运用连勾法 、浙江筝善于 运用摇指法等, 现代古筝演奏技巧则没有那么明显 的地域特征,顺应了当代多元文化,呈现出具有时代 化的特征, 从演奏规范到基本姿势手型等都有相应 发展 。 因为过去的古筝演奏都是拜师学艺的方式往 下传承, 传统的口传心授导致在坐姿和技巧上多少 有些差别,难以规范化,在现代发展中,专业人员投 入精力去钻研古筝演奏和教学, 也在一些细节上给 出规范, 例如在姿势上就有许多演奏家和教育家进 行论述,李玲编著的《古筝演奏基本教程》,周茜编著 的《名家教古筝》等均对古筝演奏时的姿势 、触弦方 式和发音方法做过系统介绍, 除此之外对于演奏方 法也有详尽解释, 例如普遍运用的触弦方法有夹弹 法和提弹法,比如初学的时候一般应用夹弹法,即小 指或无名指扎桩,其他三指呈 45 度从斜下方到斜上 方,这样的弹法手部有所依托,音色厚实,音质饱满,对于初学者比较友好。

  ( 一 )演奏技法的发展

  传统古筝演奏技巧相对于现代古筝演奏技巧的 一个很大发展就是左手技法的复杂化, 强化了演奏 过程中的左手作用,也发展了一 系列例如双滑音 、微 升滑音、双揉弦、双泛音的演奏技法。

  1.滑音

  (1)双滑音

  在传统古筝演奏技法中,滑音是指左手只按一根 琴弦,右手弹拨琴弦,而现代发展出来的双滑音则打 破了这个传统,可以同时按两根或多根琴弦,例如在 徐晓林的《倚秋》中的前奏部分就出现了四次双滑音。

  (2)微升滑音

  现代滑音左手按弦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 按弦是在大二度 、小二度以及小三度的范围内,现代 滑音已经发展到可以在上下 50 音分的范围内进行 滑音 。例如在谭盾的《南乡子》中就多次使用微升滑 音,弹奏完标记微升滑音的音符之后,将之缓慢升高 1/4 音,然后还原。

  (3)双揉弦

  传统的揉弦技法是在琴码左边的琴弦上揉按, 现代古筝演奏技巧将之发展成揉两根琴弦, 例如在 徐晓林的《黔中赋》中就应用了双揉弦。

  2.泛音

  (1)双泛音

  所谓双泛音旋律和 一 般的单泛音旋律不同,是 在 双 泛 音 只 泛 单 字 音 调 的 基 础 上 运 用 了 泛 双 调 技 术,从而创造了两个高八元的音乐效果 。如在赵登山 的作品《铁马吟》中,右手以小撮的指法弹奏双声,同 时用左手轻触了两根弦的泛音处, 以双弦外的声音 模拟出绿绮的声音,并以干净的声音弹奏梵呗,从而 突出了最高声部的泛音效果。

  (2)泛音加揉颤

  顾名思义, 泛音加揉颤就是在泛音的基础上加上揉颤的演奏技法,例如在谭盾的《南乡子》中就应用了这个技法 。

  3.刮奏

  刮奏也叫划奏,可以模拟出清风拂面 、江海扬波这样的效果,有利于加强音乐表现力,传统的刮奏是 右手连托奏出五声音阶, 现代的演奏技法则可以刮奏琴码左侧的无固定音高琴弦, 或是刮奏前岳山右侧琴弦等 。

  (1)划无固定音高琴弦

  在王昌元的《战台风》中首创了这样的技法,将刮奏从琴码左侧进行创新,左右手同时在琴码两侧刮奏, 对比传统刮奏, 更能凸显台风袭击时风雨交加、狂风怒号的场景,风声雨声交加带给观众更紧张激烈的感觉。

  (2)双指刮奏

  双指刮奏分上行和下行, 上行用食指和中指同 时从低到高刮奏, 下行用大指托和食指挑的同时也 是从低到高刮奏琴弦,声音尖锐,伴随着金属之音 。 在徐晓林《剑令》的散序中就应用了双指刮奏技法。

  (3)岳山外刮奏

  在郑德渊的《孔雀东南飞》中,慢板与小快板的 衔接处就突出了这种演奏技法, 尖锐的音响效果给 整个音乐带来了更为紧张的气氛, 凸显了音乐主题 的悲剧性 。

  4.微升按音

  在微升按音的演奏中,左手按弦升高 50 音分,对传统 12 律体系的按音进行创新, 例如在周喆 、邵光 琛 、李玫的《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中就应用了这种技 法, 运用了新疆维吾尔族中一种名叫十二木卡姆的音律特点,利用古筝音色使音乐富有民族地域特色。

  (二)古筝化的演奏技法

  现代古筝的演奏技巧并不是凭空臆想的, 而是在传统古筝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或融合了其他乐器的特色进行改革 。

  1.拟声性技法

  古筝的传统演奏技法都是右手在琴码右侧进行主旋律弹奏,左手则在琴码左侧进行润饰等操作 。而现代古筝的演奏技法则创造性地新增了许多模拟性 演奏方法,例如拍音盒 、拍琴弦等,用各种创造性技 法模拟了木鱼 、敲锣 、击鼓等声音,丰富了音乐表现 力 。例如在王建民的《幻想曲》中,为了展现西南少数 民族节日的欢快场景,就用手掌拍击琴弦,握拳击打 琴板等方式模拟锣鼓声;又如黄晓飞的《哀江头》中 用右手拍击琴头面板,左手拍击低音区琴弦,展现了盛唐时期歌舞升平的场景,表达了世人独立江头 、对 昔 日繁华的回忆 。除此之外,还有剔弦 、点柱 、二指 轮 、多指轮 、扫弦等方式,都是对传统古筝演奏技法 进行突破性创新发展,丰富了古筝表现力。

  2.西方乐器演奏技法的古筝化

  古筝演奏技法的现代化发展也受到了多元文化 冲击,尤其是借鉴了许多西方乐器演奏技法,最大限 度地开发左手弹奏技巧。

  (1)右手演奏技法

  现代的古筝演奏技法将右手的五个手指都强化 表现在演奏中,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快速指序弹法 。 快速指序弹法由赵曼琴首创,所作的《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一 书中就有一些叙述,将多指运用于快板段落中,不再以三根主要手指为核心演奏技巧,而是将演奏任务进行分摊,对演奏家来说,不论是手指基本功,或是弹奏技巧,都是巨大的挑战,把古筝弹奏和钢琴弹奏进行融合创造,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就形成了右手弹奏技巧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2)左手演奏技法

  传 统 古 筝 演 奏 技 法 中 左 手 作 用 主 要 是 润 饰 旋律, 而随着现代古筝改进发展, 左手的作用逐渐突出,与右手一样进行乐曲演奏,对于古筝音乐表现力有着突出加强作用,也创造了很多现代技法 。

  其一,和弦 。和弦是由大撮小撮发展而来,表现力更为饱满,演奏时用大指 、食指和中指同时向中心交汇方向拨三根琴弦 。例如在王建民的《狂想曲》中就用在了音乐高潮部分,又如杨洁明 、李婉芬的《长安八景》中用和弦将音乐推向高潮 。

  其二,分解和弦 。分解和弦也是源于钢琴的演奏技法,用连贯性演奏分解和弦,用来表现河水飞雪等流动纷飞景象 。例如张燕的《浏阳河》中就用双手的分解和弦表现了浏阳河川流不息的河水, 演奏时要突出音乐旋律的流畅自然, 左手表现力要注意突出右手声部,做到协调统一 。

  其三,琶音 。在张燕的《东海渔歌》中,为了展现海浪翻涌的场景,运用了七个音的长琶音,连贯自然的长琶音对于左手演奏技巧提出了很高要求, 要突出海浪的特点就要做到音色平均、快速连续 。在何占豪的《姐妹歌》中,第二次出现音乐主题的时候则要表达山寨姐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流水般的下行琶音流动浪漫。

  其四,左手充当旋律声部 。在郑德渊的《孔雀东南飞》、张燕的《东海渔歌》等筝曲中,出现了左手承当旋律声部,右手做伴奏声部的技法,创新性地将左右手功能进行调换,凸显了双手合力的力度层次,也准确表达了句法走向。

  (3)双手演奏技法

  其一,复调演奏技法 。现代古筝演奏技巧中发展出复调演奏法,例如在郑源德的《孔雀东南飞》慢板中采用了复调演奏法, 要求演奏者把双声部乐曲表达清晰,而左手则不单纯是伴奏形式,而是要以多声部复调的音乐表现技法突出乐曲主旨, 对演奏者的双手控制提出高度要求, 而看似平淡单纯的歌曲旋律却要求演奏者的双手同时掌控, 精准表现歌曲的起伏张弛。

  其二,快速演奏固定音型 。固定音型的演奏也是 由西方乐器演变而来的技法,如徐晓林的《建昌月》中以叙述的作曲手法, 表现了恬淡安宁的建昌夜晚 明月当空的美景, 在演奏过程中, 左手演奏旋律声 部,右手演奏固定音型,六个音为一组,左右手轮流 演奏旋律声部和固定音型的伴奏声部, 要求演奏者 既要兼顾两个声部的和谐转换, 又要灵巧有弹性地 弹奏伴奏声部。

  (三)新技法的创造

  现代古筝演奏技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的发展中弘扬了传统古筝技法精髓, 融合了多元文 化,大胆创造了新技法。

  1.点指

  点指也叫点弹,是指双手快速交替的弹奏方法, 融合了扬琴演奏方式,手指的快速弹弦幅度极小,要 求在手腕放松的前提下,发挥指关节独立作用,具体 技法包括食指点弹 、小撮点弹 、大撮点弹 、扫弦点弹 、 和弦点弹等 。

  (1)食指点弹

  顾名思义, 食指点弹就是指用双手的食指交替 快速弹拨琴弦,以王天一的《延边舞曲》为例,其就运 用了点弹技巧, 表现了延边人民载歌载舞以及对美 好生活的热爱,左右手的点弹力度一致、音色统一。

  (2)小撮点弹

  小撮点弹是指用小撮技法快速交替弹奏琴弦, 以刘天一的《纺织忙》为例,就是在快板段落以小撮 点弹的方式形象描绘织女纺织时忙碌场景。

  (3)大撮点弹

  与小撮点弹类似, 要用双手以大撮的指法快速 交替弹拨琴弦,以王建民的《狂想曲》为例,就是在高 潮段落使用大撮点弹,将乐曲激烈情感推向顶峰。

  (4)扫弦点指

  扫弦点指是指在食指点指的基础上, 将第一个 单音扩展为中指扫弦,扫弦时中指连勾数弦 。例如在 《战台风》中,为了展现码头工人与台风搏击的场景, 就运用了快速且强力的扫弦点指, 充分展现了当时 场景的激烈。

  (5)和弦点指

  和弦点指是指左右手快速交替演奏和弦, 在赵 玉斋《庆丰年》中的前奏部分,为了模拟出丰收时喜 悦场景, 就用双手和弦点指展现了当时欢快庆祝的 音乐氛围,音色饱满明亮,给观众心理上强烈震撼。

  2.摇指

  摇指是古筝的重要演奏技巧,演奏时甲片快速拨 弹同一根琴弦,音乐效果密集激烈,主要可以分为扎 桩大指摇 、扎桩食指摇 、悬腕大指摇 、悬腕食指摇 、扶 腕大指摇、扶腕食指摇,演奏要点各不相同,演奏难度 和表现力也有区别 。除此之外,还有扫摇、扣摇、多指摇、多弦摇、双手摇等摇弦技法,这里不再详尽赘述。

  三、现代古筝演奏技巧发展趋势

  古筝的演奏技巧在两千年的不断变化中逐渐发 展,随着人们创新和多元文化的融合,发生了一 系列 演变 。遥想当年的五弦古琴,到如今的 21 弦古筝,形 制 的 变 化 代 表 的 也 是 音 乐 水 平 演 变 和 历 史 长 河 洗 礼 。音乐没有国界,随着近代钢琴 、提琴等乐器演奏 技法融合,古筝演奏逐渐趋向复杂化和创新化,对于 演奏者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而且为了使古筝艺术走 出国门,且向世界传播,也有一些演奏者将流行曲目 和中华民族传统曲目进行融合, 加入古筝音乐元素 进行演奏,在国外也引起了一定的轰动,对于古筝文 化的多元化潮流化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同时纵观中华民族历史文明进程, 音乐审美也 受到了儒学和道家影响,主张中庸含蓄,与西方音乐 的宣泄情感 、形象鲜明有很大不同,这一点在现代古 筝曲目的融合发展中得以体现,可以预见的是,未来 的古筝曲目演奏技巧将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方 面注重对于传统技巧的回归, 继续主张中国古典韵 律之美,另一方面则主张多元文化融合,涵盖多乐器 协奏或者流行音乐演奏 。近年来随着现代古筝的发 展和观众审美回归, 在古筝演奏技法上呈现出多元 化包容态势,一方面是阳春白雪的传统古筝曲目,另 一方面是现代流行曲的融入, 也展现了演奏技巧发 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物极必反的规律。

\

 
  四、结语

  本文通过以《现代古筝演奏技巧简析》为题,简 要论述了现代古筝演奏技法的变化与发展,从 20 世 纪 60 年代的初创, 到 20 世纪 80— 90 年代的繁荣, 再到如今的创新, 古筝演奏技巧随着人们审美和文 化融合不断创新, 在形式上给了听众更震撼和更丰 富的体验 。古筝音乐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可 以预见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也会继续向复杂化方向发 展,出现更多好音乐 。

  参考文献 :

  [1]李悦 .简析现代古筝协奏曲《行者》的音乐特征及演奏技法[J]. 黄河之声,2021(23):98-100.

  [2]肖湘钰 .筝乐作品《行者》中的意象意境诠释与表达[J]. 当代音 乐,2022(10):34-36.

  [3]周晓琴 . 以“自然”为审美意象的传统筝曲及其审美追求[D].武 汉:武汉音乐学院,2014 年

  [4]孔梅 .南派筝曲《出水莲》的演奏技法及审美意象[J].济宁学院 学报,2022(03):104-108.

  [5]张俪琼.闽南潮筝曲《出水莲》的地缘背景及演奏流变:以张学海, 饶宁新,林毛根三个演奏版本为例[J].民俗曲艺,2016(194):53-112.

  [6]万婷 ,周国文 . 同源异变筝曲研究—— 以福建筝曲《莲花浮记》 与客家筝曲《出水莲》为例[J].歌海,2019(06):116-1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61687.html
本文标签: 现代古筝 ,演奏 ,技巧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