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影视动画的发展历史与传统美术元素联系紧密,无论是 20 世纪 50、60 年代还是如今的 21 世纪,传统美术元素都赋予了影视动画更深层次的美学内 涵 。在历史元素 、角 色造型 、场景设计 、题材选择等多个方面,影视动画都应用了大量的传统美术元素,这使得其思想内涵依托于传统文化元素清晰地呈现给了观众 。在不同的时期,传统美术元素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构成了影视动画的文化内核 。直到今天,在多媒体动画的背景之下,各类传统美术元素仍然活跃在荧屏之上 。本文首先剖析影视动画与传统美术元素之间的关系,然后论述影视动画中传统美术元素的发展历程,最后分析传统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中的体现与发展 。
一、影视动画与传统美术元素之间的关系
动画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 包括了传统意义上 出现的一切经典艺术门类的特点与元素, 这种立体 性 、多层次的艺术形式,将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了综 合性融合,最终形成了复合式的表现手段 。影视动画 本身是一个舶来品, 在中国影视动画早期发展历程 中,也被称为美术片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影视动画从二维发展到三维, 使得影视动画这一概 念逐步被丰富和扩张 。我国的影视动画体现着中华 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审美趣味等特征 。影视动 画的发展与传统美术元素的融合是显而易见的,传 统美术中蕴含着大量的艺术元素, 表达了劳动人民 的发展历程与心境, 这不仅可以丰富影视动画的艺 术性 、通俗性 、多元性,也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艺 术发展动力 。传统美术元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 概念,也不是历史遗留元素,而是一种价值判断和优 胜劣汰的过程,传统美术元素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 是由于其独特的文化性和文化历史精神所决定的, 这种贯穿古今的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从未停歇的精 神内核 。总之,无论一个民族的文化以什么样的形式 呈现, 它都将作为一种文化内核体现在社会各个门 类当中 。因此,影视动画中的传统美术元素是其生生不息的直接原因, 也是构成其思想文化内核的强大支柱 。通过结构矛盾的设置、正反对立的设定乃至情感的渲染 、音乐的烘托 、人物的塑造等,可以将传统美术元素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以此传播精彩的故事 。因而,影视动画与传统美术元素之间呈现出了密不可分的共同促进关系, 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能与时代发展相符,确保影视动画的塑造深入人心,得到影响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 。传统美术元素的传承, 对于影视动画产业的拓展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
二、影视动画中传统美术元素的发展历程
( 一 )萌芽时期(1922— 1945 年)
《大闹画室》是中国第 一 部影视动画,由万氏兄弟拍摄,当时技术匮乏,条件艰难,虽然所制作出的动画简单粗鄙,但也不失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后来在明星影片公司的配合之下,万氏兄弟创作出了《骆驼献舞》,这一动画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 。之后,万氏兄弟创作出了大量的动画短片, 以此彰显独特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 从此我国的动画电影与西方的动画电影形式分道扬镳。《铁扇公主》是我国首部影院动画片,于 1941 年上映,这是万氏兄弟探索民族风格的开端。《铁扇公主》这一情节取材西游记“孙悟空借芭蕉扇”。《西游 记》作为四大名著之 一,早已深入人心,在民间有着 很大的传播度,万氏兄弟所创作的《铁扇公主》在人 物设计上参考了雷神的形象, 将孙悟空的雷公嘴刻 画得惟妙惟肖,同时在火焰山鬼怪的设计上,以青面 獠牙和狰狞形态为主, 同时在服饰设计上参考了传 统戏服的造型特点, 表达了孙悟空不屈不挠的坚定 意志以及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 以此鼓励中国人民 的斗志。1922— 1945 年是中国影视动画的萌芽时期, 此时影视动画成了宣传的有效武器, 万氏兄弟作为 该时期的代表,创作了一系列的影视动画作品,反映 了中华民族无畏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态度。
(二)发展时期(1946— 1967 年)
在 1946— 1967 年期间,中国影视动画发展十分 迅速,在这一时期,影视动画制作无论是在技术水平 上还是艺术水平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创作风 格上, 中国影视动画开始大量汲取传统民族美术元 素,由黑白画面转变为彩色画面,在内容上取材于传 统文学 、民间传说和民族故事,先后制作了大量的影 视动画, 并应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元素, 如水 墨、木偶、剪纸 、年画等 。例如:《猪八戒吃西瓜》是我 国第一部剪纸类型的影视动画, 在人物设计方面依 托于剪纸独有的人物特征, 将猪八戒人物形象的细 节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如打鼾 、睡觉 、喘息等细 微动作,都融入了剪纸独特的细节刻画要素,使得影 片更具趣味性 。同时,在色彩的选用方面主要采取了 红 、黄等暖色调, 并运用了大量鲜明的色彩进行搭 配, 这是我国影视动画在颜色元素应用上的一大进 步,摆脱了灰 、蓝 、黑等传统色彩的束缚,使得影片更 加新颖 。 同时,在服饰设计上吸取了戏曲服饰元素, 使得各类服饰要素的刻画更加生动形象, 是我国影 视动画史上的一次较大进步,其民族特点十分丰富 。 此外,在这一时期,我国第 一 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 妈妈》也诞生了 。这部影片借鉴了齐白石先生的“写 意花鸟”笔墨风格,展现了中国水墨画淡丽清雅 、不 流于俗的形象,同时以小蝌蚪的简单立体的形象,刻 画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这种“画有尽而意无 穷”的艺术风格,使得传统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的发 展中大放异彩 。从《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影片中可以 看出许多齐白石先生的水墨画作品,如《虾》《蛙声十 里出山泉》等,影片的创作将水墨画的笔意情趣搬上 了荧屏,也展现了活泼生动的小动物形象,使得传统 的 民 族 特 征 与 多 元 化 的 艺 术 形 象 巧 妙 融 合 在 了 一 起 。在发展时期的中后期,中国学派已经步入了成熟 阶段, 对于传统美术元素的运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 的地步 。例如:《大闹天宫》是我国第二部彩色动画长片,其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强大的感染力,再次证 明了中国影视动画的实力 。在艺术创作上,孙悟空的 形象设计充分汲取了大量的传统美术元素, 如京剧 脸谱 、民间年画 、民间玩具等,尤其是猴子脸上的脉 络 、色块等,彰显了京剧脸谱的独特艺术要素 。身着 黄衫, 腰围虎皮裙以及孙悟空脸上的各类京剧线条 等, 都体现了影视动画对传统美术元素的吸收与理 解 。同时,该动画在其他人物形象设计上也应用了大 量的传统美术元素, 如玉皇大帝的造型就是借鉴了 年画中的灶王爷和财神的形象, 并综合了剪纸 、木 雕 、泥娃娃等元素进行了设计 。 因此,这一阶段是中 国影视动画发展的繁荣时期, 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 上,都对传统美术元素进行了大量吸收与运用,这在 一 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传统美术元素的有序发展,使 得二者相伴相生共同促进。
(三)转型时期(1976— 1999 年)
影视动画在转型时期逐步呈现出了商业化 、市 场化的形态,在原有的传统美术元素的运用上,为了 适应市场变化也开始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元素, 但仍 以传统美术元素为主 。例如: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屏 动画长片《哪吒闹海》,在人物设计上参考了民间门 神 、年画等素材以及敦煌壁画的元素,以简单的线条 搭配传统的红 、黑 、白等元素,彰显了独特的民族风 格 。 同时以莲叶 、莲花 、红肚兜等美术元素塑造出了 英气逼人的形象 。在场景设计上,如仙境 、天宫、龙宫 等塑造中, 也彰显了云雾缠绕 、霞光满天的设计要 素 。可以看出,尽管在我国影视动画的转型时期,仍 然对传统美术元素进行了大量吸收与借鉴 。 1999 年 《宝莲灯》上映,这部影片是根据沉香救母的民间传 说改编而来的,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仍然以中国式人 物形象为主 。例如:南天门 、二郎神宫殿的设计对中 国古代建筑形式和石窟艺术进行了再塑造, 充分体 现了中华建筑之美 。另外,在音乐叙事表达过程中采 用了藏族民歌杂糅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形式,并 邀请李玟 、张信哲 、孙楠等明星演唱相关的流行音 乐,推动情节发展 。可以说《宝莲灯》是我国影视动画 史上一次中西结合的尝试,在人物塑造 、场景设计等 方面,其仍然以传统美术元素为主,而在音乐表现和 叙事模式当中引入了西方文化和欧美动画的特征, 也彰显了这一时期影视动画商业化的特点 。总的来 说,在转型时期,市场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在面对传 统文化元素是否转化和应用的问题上, 我国的影视 动画仍然以中国传统美术元素设计为主, 并引入了 西方具有代表性的 、可以促进国产影视动画发展的 一些元素, 但仍然表现了传统美术元素最核心的内 涵和意义。因此,国产影视动画在不同架构、不同时空、不同文化的冲击与融合之下创造了新的审美概念, 这种具有普适性 、有机性 、集约性的整合,使得新的 形式美和艺术美逐步登上舞台, 这也是其转型阶段 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既是对传统美术元素进行再塑 造的过程,也是使传统美术元素吸收外来文化,并形 成“为我所用”的形式的体现。
(四)机遇与挑战时期(1999 年— 至今)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予了 影视动画更大的发展空间, 人们一方面探寻如何在 影视动画中塑造更为鲜明的民族形象, 使传统美术 元素更有序地融入影视动画当中, 另一方面也在追 求影视动画创作与科技之间的融合 。在这一背景下, 西方影视动画如异军突起, 冲击了我国本土的影视 动画, 在面对西方的不断冲击以及科技的不断融合 与转变的情况之下, 我国影视动画也推出了一系列 富有民族特征且具有科技感的影视动画, 使得具有 中国品位的影视动画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例如:《侠 义小青天》作为中国第一部大型侦破武侠动画片,借 鉴了传统武侠故事《七侠五义》,以包拯为主角,在人 物服装设计上以中国传统古代服饰为主, 结合佛教 的传统扮相和百姓的竖腿窄裤特征, 既符合历史史 实,也彰显了新时代的服饰发展特点。将传统的女性 服饰中的“水袖”换成了“无袖短衫”,这既是对古代 传统元素的塑造与再发扬, 也符合新时代特征的中 华民族文化发展 。在影片中的建筑设计方面,运用了 “攒尖顶”的造型,以白墙红瓦为主,使得这部影片的 民族风格十分强烈 。可以说,在机遇与挑战时期,科 技的持续性发展给予了影视动画更大的发展动力, 在影视动画的塑造过程中, 如何对传统美术元素进 行改良 、创新和传承已经成为影视动画发展的重要 任务,这既能使传统美术元素得到有序应用,也能使 其得到再发扬的传承 。因此,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 提下, 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媒体传播优势进行 影视动画创作,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发展任务。
三、影视动画中传统美术元素的体现
( 一 )水墨画
水墨画是传统美术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有 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 是我国绘画领域中的独特审 美风格的具体体现,“画有尽而意无穷” 是水墨画最 大的特点,通过留白处理,以作品的气韵和意境为主 体推动动画作品的艺术呈现, 从而引起观众的情感 共鸣,这是影视动画应用水墨画的最大优势 。水墨画 以其独特的留白手法,衍生了影视动画的新种类,对 推动我国影视动画不断拓宽创作范围起到了关键性 的作用 。水与墨这种柔和与动态的渲染要素,使得无 轮廓的线条得以在影视动画中呈现, 黑白对比使人有着清晰的视觉体验和联想感受 。例如:在《山水情》 动画短片中,其以循序渐进的美术构图为背景,并未 遵循以往的场幕设计原则,而采用了两幕镜头,使得 国风审美更为突出 。在师徒离别和童子抚琴的场景 中,以时间为轴,将情节连贯作为创作手法,使水墨符 号与审美元素有机融合在了一起,使各个片段的美感 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幅卷轴式的影视动画场景,观众可 以在领略国画美学的同时,在水墨意蕴当中有更多的 联想与想象。再如被大众熟知的《小蝌蚪找妈妈》这一 动画影片,也是依靠水墨画的传统美术元素进行创作 的,以浓淡相宜、虚实结合的形式,充分刻画了小蝌蚪 灵动的动物特征,承载了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水墨画 作为影视动画创作的元素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 给大众带来了极为深刻的艺术感官体验 。一 幅完整 的山水画卷以影视动画的形式承载了传统美术元素 的审美趣味,进一步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
(二)剪纸
作为民间手工艺术,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演变,至今仍生生不息 。剪纸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屡见不鲜,如《渔童》《人参娃娃》《猴子捞月》《猪八戒吃西瓜》等,剪纸赋予影视动画的不仅仅是剪纸自身的艺术特征, 更能体现出影视动画中人物的灵动性和场景的精巧细致 。例如:在《猴子捞月》影视动画中运用剪纸元素,可以充分烘托出动画角色的正侧面视觉效果, 而在空间造型方面运用了抽象和随意的设计形式,也将形象夸张与变形 、平面与立体等特点展现了出来,展示了这一民间故事 。再如《猪八戒吃西瓜》这一影视动画中,通过剪纸的分色剪纸和点色剪纸的运用, 使得阳刻线条和阴刻板面互取长短, 这可以弥补繁琐线条表现所出现的呆板画面 。作为中国第一部剪纸影视动画,这种独具特色的剪纸风格使得观众耳目一新, 运用灵动的剪纸手法, 可以使得各类线条形状各异, 看似不拘一格,实则给予了观众别样的视觉感受 。所有的剪纸形态都依托于主题进行展现, 无论是刚劲有力还是柔和多变,其都给予了这些特征更为突出的艺术风貌 。猪八戒角色塑造以圆润饱满的形象著称, 运用剪纸可以将猪八戒圆润滑稽的形象表现出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剪纸影视动画手法也在不断创新,并结合皮影戏 、装饰画等传统美术元素,使得剪纸这一影视动画表现形式更加多元立体,所塑造的人物更加活泼生动。
(三)京剧
作为传统国粹,京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京剧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服饰设计 、色彩和纹样等多个方面 。在动画创作中进行京剧的应用,并不是完全照搬京剧的纹样或色彩, 而是对其进行加 工和改造,使其具有京剧的艺术韵味,同时又能为影 视动画提供艺术支持 。早在 20 世纪,我国的《大闹天 宫》动画影片就已将京剧融入了人物的塑造当中,其 将京剧的扮脸进行了简化, 应用在了孙悟空人物形 象设计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 乐道 。京剧以其独特的中国式艺术韵味呈现在影视 动画中,既能展现传统美术元素风貌,也能使京剧这 一传统艺术形式被广泛接受 。京剧的脸谱作为其最 大特点,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就是运用不 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情感,如红色代表正义 、黑色代 表公正、白色代表武断等 。在影视动画中融入京剧脸 谱,同时也要将其色彩观念进行带入,方能体现原汁 原味的京剧特征 。例如:在《骄傲的将军》影视动画设 计中,其运用白色表现将军的刚愎自用性格;在师爷 形象的塑造中,运用“丑角”表现其阿谀奉承的形象 特点 。可以说,京剧元素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既能发 挥京剧自身的价值, 也能进一步为影视动画增光添 彩,提升其文化韵味,通过不同纹样 、色彩 、服饰元素 的融入,给予了影视动画更为深刻的内涵,也可以有 效推广我国传统美术文化。
四、影视动画中传统美术元素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影视动画中的传统美术 元素正以其独特的商业价值,结合文化价值的形式, 在影视动画中进行成功蜕变 。不落俗套、引起共鸣是 其发展的主要特征 。例如:近年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影视动画,将传统美 术元素进行了再创作和再表达, 颠覆了传统的艺术 认知,使得传统美术元素被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 。
( 一 )元素现代化
传统美术元素现代化是影视动画发展的重要标 志,使传统美术元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新的意义 。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表达了传统美术元素变 幻莫测的新发展形态,其可以承载想象力 、增加可视 性,这符合现代语境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例如: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影片中,《江山社樱图》中的 每个荷叶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其中呈现的雪山 、荒 漠 、瀑布景观等,立足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表达了 “一花一世界”的观念 。在《江山社樱图》中打斗的场 景被赋予了科技内涵, 将其设计成三维弹球的艺术 效 果 也 是 传 统 美术 元 素 与 现 代 科 技 变 化 之 间 的 碰 撞,既能增加其艺术性,也能使此种表现形式更符合 人们的预期,做到“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艺术表 现效果 。传统美术元素现代化的标志,使得影视动画 的表现既惊喜连连,又联系实际。
(二)人物现代化
传统美术元素的应用距今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 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如今的影视动画发展被赋 予了更多科技内涵, 想要更加吸引受众, 传达新观 念,就要对传统美术元素进行再创作,其中人物现代 化也是其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标志 。人物现代化是指 将传统人物的形象进行现代化塑造, 同时又不偏离 传统人物自身的本心与信仰 。例如:《姜子牙》这一影 视动画将传统的人物设计进行了颠覆 。 以往封神榜 中的姜子牙形象经常是仙风道骨的模样, 而在该片 的人物形象表达上, 其将姜子牙描绘成了一个沧桑 落魄的中年大叔,他徘徊在纠结和迷茫中,仿佛是坚 定信仰但又身处困顿的普通人 。此外,该片既表现出 了真相与信仰之间的巨大鸿沟,也体现了对错 、真假 之间的思辨论证, 这种追求理想而不惜放弃一切的 行为,也体现了主人公最高道德化的自我,更贴近生 活,更符合现代,同时又弘扬了传统美术元素的意蕴 与内涵,是其变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五、结语
纵观传统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中应用的发展历 程,传统美术元素以历久弥新的姿态,向影视动画输 入了意蕴更为深远的文化特征与艺术风貌 。无论时 代如何发展, 传统美术元素始终以其独特的生命力 滋养着影视动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同时,在 现代化发展过程中, 科技手段在影视动画中的不断 融入也赋予了传统美术元素更新颖的文化内涵与表 现形式,其以 3D 立体、增强现实的形式,突破传统认 识思维桎梏,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也激发了传统 美术元素的现代文化内涵 。传统美术元素与现代影 视动画的有机融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符合大众 的审美需求 。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文 化已经成为影视动画发展的重要任务 。赋予传统美 术元素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将成为影视动画发展与 创新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
[1]张实 . 中国美术元素在动画中的融合应用[J].新美域,2021(04): 67-69.
[2]许盛, 陶冶 . 中国电视动画创作中民间美术元素的艺术解析[J]. 当代电视,2021(12):99-102.
[3]郝英良 .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高校动画课程的思考[J].辽宁师 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93-95.
[4]衡波 ,万惠玲 . 民间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角色造型中的呈现及 应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01):112-118.
[5]孙静 .动画电影中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J].汉字文化,2019(06): 154-1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