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理念强调身体动作与音乐的律动,体态律动式钢琴启蒙教学能调动学生学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钢琴启蒙教学中感受到乐曲律动,体验律动游戏,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以及弹奏钢琴的兴趣,并在体态律动教学中对钢琴启蒙教学进行思考,不断完善钢琴启蒙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钢琴水平,促进钢琴启蒙教学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 体态律动 钢琴启蒙教学
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对钢琴启蒙教学的意义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富有趣味性、直观性、积极性,其律动教学法注重以人体运动为音乐教育的基础、以韵律动作为音乐教育的内核、以身体感受和表现为音乐教育的目标。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在枯燥而传统的学琴路上获得了新颖而极具趣味性的体态律动钢琴启蒙体验,其体态律动教学理念必将给当前钢琴启蒙教育带来全新的思考与动力。教师在钢琴启蒙教学中运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理念,重新诠释《小汤普森》《拜厄》《布格缪勒》等老教材,采用学生们听得懂、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钢琴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增强了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以及积极性、趣味性。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以“体验与表达为宗旨的音乐教学”的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和艺术审美水平,而且能够对学生的钢琴学习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律动的新颖性,体验到音乐律动的趣味和快乐。这种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琴的兴趣,有效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对钢琴启蒙教育事业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二、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对钢琴启蒙教学的启示
随着我国对“美育”教育的提倡,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钢琴艺术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钢琴。目前,在学生模仿教师弹奏乐曲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琴积极性不高,这种方法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达尔克罗兹的教学理念来教学钢琴。达尔克罗兹的教学理念强调从音乐出发,让学生倾听乐曲,利用身体动作去接触、感受、体验乐曲,让学生把身体作为一种乐器,将听到的乐曲通过人体动作反映出来。达尔克罗兹重视学生在乐曲中的感受、表现以及体验,其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然、轻松地舒展自己的身心,这种教学理念使钢琴启蒙教育出现了趣味化特征,也符合中国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成功钢琴家攻略》一书中,作者露丝·弗里德伯格同样十分重视身体在钢琴弹奏中的运用,书中探讨了身体动作与钢琴弹奏之间的关系,并提倡做瑜伽和太极拳的运动,将身体从琴凳上解放出来。上海音乐学院的赵晓生教授在他的《钢琴演奏之道》一书中对“太极拳作曲系统”进行了论述,同样也是运用了身体律动来学习钢琴。有学者从实践与哲学的角度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指出:“身体律动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韵律舞蹈是早期训练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方法。”从这些文献中可以了解,教师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结合身体律动对于教学很有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结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对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学琴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够给传统钢琴教学带来一种新体验。
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实践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理念对传统钢琴教学来说是一种新的方式,在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聆听钢琴乐曲,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音乐旋律,并通过体态律动和视唱练耳的训练,来增强学生的音乐律动感受,从中学习钢琴乐曲中的技巧和旋律。
(一)体态律动训练
1.呼吸和强弱训练
进行呼吸训练时,教师在弹奏《音苑》时用手腕提起和落下这两个身体动作来呈现乐曲中乐句的呼吸。进行强弱训练时,乐曲中的强弱同样可以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比如弹奏第一乐句时让学生像猫咪一样悄悄走动来表示弱;弹奏第二乐句时让学生做出大声踏步来表示强,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区分乐曲中的强弱、快慢。因此,根据乐曲中的强弱、快慢让学生用人体动作“演奏”出来,不仅能训练学生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反应能力,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认识音乐,让学生在弹奏钢琴乐曲时激发音乐情感。
2.节奏训练
教师可以运用节奏游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们以走、跑、飞等动作来模拟动物动作。例如: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森林里的比赛》来创设教学情境;随后教师可以依次出示猫咪、鸭子、蜜蜂的图片,在图片下方标注相对应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教师出示猫咪图片时,要弹奏《小花猫》乐曲,节奏音型为:X X X X,让学生模拟猫咪一步一步地行走,以此来表示四分音符;教师出示鸭子图片时,要弹奏乐曲《可爱的鸭子》,节奏音型为:XX XX XX XX,让学生模拟鸭子身体的左右“摆动”来表示八分音符;教师出示蜜蜂图片时,要弹奏《野蜂飞舞》,节奏音型以十六分音符为主,学生要模拟蜜蜂飞行,以双手摆动的“飞行”姿势来表示十六分音符。当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节奏类型后,教师可以将这三种节奏音型混合展开训练,教师可以随意出示节奏型,让学生视谱做出相对应的身体动作。通过这样的节奏训练,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琴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究身体动作,并将其运用到钢琴曲中,这种教学方式帮助了学生掌握乐曲中节奏的基本规律,更提高了学生的学琴兴趣。谢嘉幸老师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基础(音乐教学与教学法)教学中也运用了用手打拍子的节奏律动,他认为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到节奏律动中,学生才会发现乐曲的乐趣。因此,根据身体律动来呈现节奏速度,这对学生学习是非常有效的,这种节奏动作教学能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速度,让学生在学会乐曲节奏后,再由教师引导而进入钢琴乐曲教学。
(二)视唱练耳训练
1.认识音符
教师可以制作青蛙、蝌蚪等道具,池塘代表五线谱,青蛙代表谱号,小蝌蚪代表音符,分为Do、Re、Mi、Fa、Sol、La、Si、Do。教师教学时将小蝌蚪放到五线谱上,让青蛙妈妈带领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泳,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认识音符。
2.唱谱
在视唱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唱名方式唱出音符名称,在学生熟悉音符之后,可让他们弹奏《可爱的鸭子》,同时用唱名唱出乐曲中高音谱表上的音符,一边模仿鸭子走路一边唱谱。整节课下来,身体律动以及模仿可爱的小动物的活动会让学生觉得十分有趣,这样学生在弹奏《可爱的鸭子》时就会很容易上手,其自身对乐曲旋律的印象也会加深,还能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弹奏。
四、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思考
达尔克罗兹指出,音乐的本质是流动的,每首乐曲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当听到乐曲旋律时,不妨将乐曲旋律设想为涓涓流水,设想自己变身为涓涓流水中那摇摆起舞的水草。其意思是,当演奏者在弹奏乐曲时,倘若人体僵化,不能跟随乐曲的律动来进行运动,所弹奏的乐曲就会失去活力而无法感动听众。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身体在乐曲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在钢琴启蒙教学中运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来体验乐曲中的律动。
(一)运用身体律动动作,感受乐曲节奏
节奏是钢琴弹奏技巧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基础。在节奏训练中,教师可通过拍手、跺脚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或者结合身体动作来挖掘人与生俱来的节奏感,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身体动作中的节奏感。首先,教师可以从最单纯的旋律方面开始,利用拍手、跺脚等动作来打简单的节奏型,让学生们初步掌握节奏;其次,教师可以用动物的运动状态来描述速度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这种方法既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使学生们很好地领悟乐曲速度的变化。最后,在律动教学中教师可凭借拟物方法引导学生产生联想,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身体动作运用到钢琴乐曲中,让学生扮演猫咪、鸭子、蜜蜂等,相对应地做出走路、摇摆和飞行动作,通过身体动作来引导学生了解节奏,例如:蜜蜂飞行四下、鸭子左右摇摆两步、猫咪一步一步地走等动作。如学生对蜜蜂飞行速度不太了解,教师可运用十六分音符节奏型来表示蜜蜂,同时弹奏乐曲《野蜂飞舞》来指导学生,以此来让学生学习乐曲的速度、旋律,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学会乐曲《小花猫》《可爱的鸭子》《野蜂飞舞》中的节奏类型,也能够从中感受乐曲中的节奏。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关于音乐节奏律动的书籍,如:《音乐节奏律动》《节奏训练游戏》《音乐律动手势舞》《我的身体会唱歌》《体态律动课例》等,将这些书本与钢琴课相结合进行教学,会使得钢琴教学更加有趣味性,这种训练方式对学生掌握节奏很有帮助,能让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二)钢琴启蒙教学中结合游戏来呈现律动动作
吴跃跃教授所著的《学生音乐心理研究》中的第一章第一节的调查问卷显示:“对于唱歌、欣赏、器乐、创作、表演和音乐游戏这几项教学内容,音乐游戏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由此可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玩音乐律动游戏,通过音乐律动游戏,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中学习乐曲的节奏。例如:在钢琴启蒙教学中,当教师弹奏《小花猫》《可爱的鸭子》《蜜蜂飞舞》等曲目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到相对应的律动动作,而且他们在上完律动课程后还会感到意犹未尽,想继续上课。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把钢琴启蒙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能够将传统刻板的钢琴教学模式以趣味的律动活动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们在音乐律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相应的音乐基本知识与技巧,完成预期的钢琴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在钢琴启蒙教学中与学生一起互动做游戏,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从音乐游戏中学习到乐曲知识点。
(三)根据场地进行教学,因地施教
根据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理念,律动动作一般分为原地动作和空间动作两类,教师可以根据场地来进行不同的音乐律动以及律动游戏。教学场地对学生也很重要,在传统钢琴启蒙教学中,少部分是大班课,大部分是一对一的教学,场地较小,一般是一个房间加一台钢琴,场地空间小对教学方式也会有限制,场地不一样学生体验感就会不同。教学场地空间大,可以结合钢琴乐曲辅以游戏来进行走、跑、爬、蹦、跳、滑等身体动作,进行律动游戏,也可以用身体的头、身、臂、手、脚等各个部位,与乐曲的动作、体感、表演等相互配合,以表示不同的节奏、旋律、和声、复调等空间动作;教学场地空间较小,可以用达尔克罗兹的原地动作,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律动来进行拍手、指挥、摇摆、弯腰、说话、歌唱等动作的编排来进行教学。此外,教学也可结合辅助工具,例如:钢琴配上非洲鼓打击节奏,这样音乐律动会更有动感,学生听到旋律后,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律动起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原地动作与空间动作给钢琴启蒙教学模式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场地空间变化对传统钢琴教学方式来说也是一种新体验,当前教学方式运用不同空间多方面地展示了身体律动,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愉快地学习钢琴乐曲。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运用于钢琴启蒙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对学生来说,钢琴课已不再是简单弹奏钢琴,更多的是通过钢琴来感受乐曲的律动,体验音乐律动的快乐,这种音乐律动教学模式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音律、节奏、速度,让学生的钢琴学习更有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琴的积极性。
五、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钢琴启蒙教学中实践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法》指出教师属于专业人员,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身为音乐教师,其知识、文化、道德形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钢琴的喜爱程度。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实践现状来看,目前存在着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很多教师缺乏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理论学习,或者掌握程度不足,这些都可能影响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实践质量。该教学法对于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从而保障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实践质量,具体如下:
第一,高度重视职前教育。现阶段,部分高校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课程与其基础音乐教育、钢琴启蒙教学实践等方面并不匹配,以至于学生在大学所学习到的知识无法直接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这就可能会影响到钢琴启蒙教学的质量。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建议在高校师范类音乐专业或者是其他音乐类专业能够增设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相关课程,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第二,入职之后,音乐教师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还需要结合钢琴启蒙教学的需求对教学理念进行不断更新,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实践为例,教师可以主动积极地学习与之有关的国内外相关优秀教学案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平台资源丰富,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搜索大量有关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钢琴启蒙教学中实践的视频,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获得一定的启发,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第三,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对相关教材的深度以及广度进行不断挖掘。达尔克罗兹撰写了很多体态律动教学法教科书,但是这些教科书大多都是按照西方教育体系进行撰写的,而我国钢琴启蒙教学情况不同,不能直接照搬照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能够深入解读相关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情况、钢琴技能掌握程度等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例如:可以结合《小花猫》《可爱的鸭子》《蜜蜂飞舞》等歌曲,提炼出教学精髓,对学生的钢琴基本素养进行训练。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运用成效有着直接影响,能够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通过钢琴启蒙教学获得音乐感受,更关系到音乐所设计的钢琴启蒙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是否可以顺利达成,由此可见,强化音乐教师专业能力极为重要,但是不能急于求成。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与传统钢琴启蒙教学模式相比,融入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钢琴启蒙课堂显得更具有趣味性,该教学法对于学生的音乐参与程度、体验程度极为关注。从学生层面来讲,部分学生并不是很愿意表现自己,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于这类学生,音乐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可以通过鼓励、肯定以及表扬等方式,对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进行慢慢培养。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等,而钢琴启蒙教学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教师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对看待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独有的个性、气质,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信任,其内心才会慢慢发生改变,才会慢慢爱上钢琴。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第一,对律动活动进行选择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容易模仿且熟悉的题材,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容易接受,更有利于学生从已有知识与经验之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第二,部分学生羞于表现自己,教师需要用言语鼓励这类学生,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表现,用一次次鼓励改变学生对体态律动的认识。学生刚接触体态律动时,要尽量选择能够接受以及胜任的活动,然后再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了解体态律动活动,再尝试更复杂的体态律动,从而达到钢琴启蒙教学的目标。第三,钢琴启蒙教学中,学生才是主角,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因此,启蒙教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围绕学生逐步开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方式运用于钢琴启蒙教学中,对学生钢琴乐感培养、音乐理解能力以及钢琴乐曲学习水平都有所助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教学,既丰富了传统钢琴启蒙教学方式,又提高了学生钢琴水平,对学生学琴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理念与钢琴启蒙教学相结合,能够使教学方式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在快乐的学琴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娇.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培智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21(23):25-28.
[2]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苏彦熙.“达—奥”体系在中国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4]王祖君.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少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滕缔弦.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音乐表演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0(04):161-165.
[6]雍敦全.律动音乐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7]康敏.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幼儿音乐律动教学探索[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7(04):50-52.
[8]杨学礼,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1978年, 当年只有20岁的胡宁娜本想报考南京艺...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