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充分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文化馆中群众声乐辅导服务质量得以提升,本文 对文化馆组织的面向群体声乐辅导工作展开全面研究 。首先,文章强调了 声 乐辅导工作全面推进与实施的重 要性,其次,分析了辅导工作存在的特点 。最后,重点针对文化馆群众声乐辅导工作的方向进行了总结,从“声 乐辅导的理论通史与专史结合”“充分调动声乐辅导主体与客体积极性”“丰富文化馆声乐艺术活动”“应用多 媒体技术辅导群众声乐”四方面进行探讨 。
关键词:文化馆,声乐辅导工作,理论通史,声乐艺术活动,多媒体技术
随着社会群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各 地政府纷纷投入资金建立了文化馆, 以此种方式进 行声乐文化与艺术推广工作,并且在各个社区 、学校 举办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 在各类节日庆典上也经 常可以看到各类艺术文化表演 。对于文化馆的群众 声乐而言,只有充分掌握科学的发声方式,才能够使 群众喜爱声乐,将更多的情感融入声乐表演当中,引 起听众的广泛共鸣,实现对音乐文化的传承 。相比其 他形式的声乐指导, 在文化馆中进行群众辅导工作 存在一定特殊性,相比前者,后者更加具备科学性 、 专业性和针对性 。文化馆当中的群众声乐辅导员可 以来自不同的群体或团体,不受年龄 、阶层以及社会 背景的限制,并且,大部分执教声乐的人员没有接受 过专业艺术培训,在辅导过程中更加强调大众性,以 保证群众可以在学习中听懂 、做到 。 目前,文化馆的 声乐辅导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为了使群众声乐辅导 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学习工作的总结与实践,开展文化馆群众声乐辅导工作研究较为关键, 可以为今后文化馆中群众声乐辅导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
一、新形势下文化馆开展群众声乐辅导的重要性
新时期, 在地方群众中进行声乐文化推广与宣 传,不仅可以满足群体在生活中精神层面的需求,也 可以实现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 。而要落实此项工作, 在文化馆中落实群众声乐辅导非常关键。
在文化馆当中, 对于群众声乐的辅导应当充分 坚持自我参与 、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的基本原则,通 过此种方式,保证声乐辅导工作实施,可以实现艺术 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和谐 、统一 。在开展此项工作时, 明确并满足群众需求是关键, 只有保证工作的执行 达到上述标准, 才能确保后续的辅导过程能够顺利 进行,并从时代特征 、历史文化等方面做到统一 。在 文化馆当中, 针对群众的声乐辅导意义在于以下两 方面:一方面,通过一种更加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 让群众 (包括演唱者和听众) 能够得到身心上的放 松;另一方面,通过此项工作陶冶群众情操 、升华情 感,使群众在精神层面的气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文化馆中科学 、有序地开展声 乐辅导工作是十分关键的 。全面落实此项工作,不仅 能够培养群众的声乐艺术素养, 实现对社会文化的 传承, 同时还可以保证社会精神层面的建设发展达 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与高度。
二、文化馆群众声乐辅导工作的特点
通过对文化馆声乐辅导工作的研究发现, 基于 此种模式的辅导工作与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存在较多 相同点, 两者同样都是将与声乐相关的理论知识或 实践技巧传授至被辅导对象 。区别在于,文化馆辅导 工作是一项面向社会群体的教育工作, 而高校中声 乐教学主要面向学生 。在执行辅导工作时,场馆内从 事执教岗位的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专业能力与较高 专业水平,还应当具备核心音乐素养,应当能够在群 众中起到引导 、带头的作用 。辅导员的年龄 、阶层以 及社会背景都存在差异, 并且绝大多数辅导员没有 经过正规系统化训练 。辅导员在辅导中通常会用更 加通俗且能够被大众普遍认同的方式进行辅导,大 众也更愿意接受能够听懂的声乐作品, 很多人对于 声乐专业上的唱法不会进行细分 。在日常对群众进 行声乐辅导的过程中,辅导形式是多元化的,通常情 况下,辅导工作的手段包括对唱 、重唱等 。要想实现 对群众更高质量的声乐辅导, 需要将辅导员 自身所 掌握的知识以及声乐技巧学以致用, 并将其与 自身 从事的声乐辅导工作进行有机结合, 进而达到科学 性和专业性上的统一, 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声乐 辅导服务 。
三、文化馆群众声乐辅导工作的方向
( 一 )群众声乐辅导的理论通史与专史结合
为实现对文化馆中群众声乐辅导工作的全面优 化,应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将创新辅导内容作为工作 重点,满足群众对艺术的需求,掌握艺术基本实践规 律,以此为依据,对现有培训模式中的培训内容进行 突破 。对此,可在辅导中将专史辅导内容与声乐通史 辅导内容两者进行有机结合 。即在培训中,做好对声乐通史内容的讲述,为群众梳理声乐的发展史,使群众在融入辅导学习前, 掌握并明确声乐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同时,其内容中也要贯彻对专史内容的讲述,保证群众在学习后对声乐有不同认知与理解,从而更加深入与主动地学习,并练习个人所热爱的曲目 。以江南地区的代表性声乐“民歌”为例,辅导前,需 要 先 向 群 众 讲 述 江 南 民 歌 的 来 源 、发 源 、发 展 历史,使群众在学习前掌握民歌在社会中的演变及其本质特征 。再如东北地区的民歌,教师辅导时应讲述 民 歌 是 劳 动 人 民 在 辛 勤 劳 作 中 口 头 创 作 的 声 乐形式, 之后形成了民间独特的声乐艺术文化形式 。相比其他类型的声乐,此种声乐更具有现实性与地方 文 化 代 表 性 。在 演 唱 中,民 歌 具 有 简 明 、平 易 近人 、朴实 、灵活等特点,可以将汉族民歌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分别为山歌 、劳动歌与小调,而东北地区的 民 歌 便 是 指 分 布 在 东 三 省 地 区 的 三 种 不 同 演 唱形式,包括山歌 、舞曲与萨满曲调,演唱时风格诙谐幽默 、通俗易懂 。在辅导前应该根据群众的来源地,为其重点讲述不同地区的山歌来源与主要代表声乐作品 。通过此种方式,使群众更加全面且深入地理解声乐艺术, 从而使其在参与辅导前明确自身的学习需求 。
再以山歌为例, 对其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山歌产生的初期,此类艺术曲目中通常会融入民歌小调,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山歌在不同的地区流传,后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与萨满曲调发生了融合,形成了现代化艺术界的单鼓曲调,后在河北滦州与东北等地流通,形成影调 、二人转等,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声乐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 。 因此,山歌不仅具有东北民歌的火辣 、热情 、刚直 、高亢等特点,也具有其本质的淳朴、沉厚、细腻、委婉等韵味 。对以山歌为代表的艺术专史与通史进行分析可知, 声乐的艺术性是多样化的, 而要实现对此类艺术在群体中的流通,不仅需要对群众做好艺术基础知识的解读,同时也要根据艺术发展的实际需求与群众声乐学习的认知范围,对声乐培训内容进行全面创新 。在文化馆进行群众声乐辅导时, 应将声乐的发展起点作为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群众掌握了与此方面相关 内容的基础上, 方可对艺术的现有传播形式进行优 化 。同时,在培训中同样需要对声乐专史及声乐表现 形式特点进行深入描述, 使群众掌握不同声乐类型 的特征。再根据群众的反馈,实现对地方特色化声乐 培训内容的创新与拓展, 保证所培训的内容与受众 群体需求匹配, 实现对辅导工作在实施中的全面优 化,保证受众群体在参与声乐辅导学习的同时,对声 乐与艺术的发展具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实现对艺术 在社会中的全面流通, 使辅导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二)充分调动声乐辅导主体与客体的积极性
在对文化馆中群众进行声乐专项辅导时, 应提 高辅导中参与主体与执教客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例如, 参与客体要在此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以及引 导作用,把握声乐艺术辅导工作在执行中的主旋律, 将群众利益调动到最大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在辅导 工作前,加强对社会群众文化头脑的武装,将声乐艺 术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融合,通过此种方式,将声乐 辅导工作建立在艺术文化传承的背景下, 保证艺术 的可持续发展与声乐辅导工作两者呈现动态有机结 合状态。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文化馆声乐辅导工作的 积极性, 社区与相关公共机构应提前做好相关事宜 的宣传,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在市场内进行招商引 资,获取地方企业与有关单位的支持与赞助 。 同时, 可以将重大节日作为载体, 在节 日 中举行大型的声 乐活动或演唱比赛,通过此种方式,调动不同主体参 与活动的积极性, 保证文化馆声乐辅导与社会公共 活动两者的有机融合 。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还要将 时代发展与歌颂祖国作为辅导的侧重点 。例如,在组 织社区歌唱活动或声乐竞赛时,将“歌颂祖国”等作 为活动主题, 要求参赛群众选择具有时代性与代表 性的歌曲参赛,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升华,使声乐艺 术价值全面提升 。为进一步调动主客体的主动性,可以在文化馆内聘请专家 、专业声乐辅导教师 、非遗文
化传承者等具有声乐艺术代表性的人物参与文化馆 声乐艺术的辅导,通过此种方式,使群众提高对声乐 艺术传承的关注度 。并通过专项辅导的方式,使群众 在参与辅导时个人思想觉悟得到升华 。总之,要实现 对主客体积极性的调动, 应根据实际情况与群众需 求,给予此项工作足够的重视度,实现社会文化水平 的提升,带动文化馆群体参与辅导的主动性 。
(三)丰富文化馆声乐艺术活动
除上述提出的措施, 还可采用组织多元化与丰 富化声乐活动的方式,丰富受众群体的日常生活,从 气势层面与主题方面入手, 组织多种形式的声乐活 动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需要,对声乐活动展开全面的 设计研究,具体而言,应将加大声乐活动与文化活动 社会推广投入作为首要工作, 通过设置不同主题的 方式,促进活动在内容上的丰富。
在开展文化馆声乐艺术活动时, 应使主体与客 体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采用鼓励 性措施进行活动的优化与设计,在活动组织过程中, 保证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可以形成文化交互的良好氛 围 。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大部分文化馆已经开始落 实此项工作, 部分参与群体已在活动中展现出了较 高的积极性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馆不仅需要引导群 众获取到更加丰富的艺术营养, 同时还需要激发群 众的艺术灵感 。除此之外,只有辅导人员具备更专业 的辅导能力,充分了解与声乐相关的发展史 、音乐理 论等知识, 才能保证其自身能够在活动中发挥主导 作用 。在技术层面上,辅导人员应善于识谱 、指挥和 创作,并且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 。在面对群众时能够 基于群众对艺术文化的需要, 为其提供更合理的辅 导方式 。辅导人员的文化修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到声乐艺术活动开展的成效, 只有保证文化馆执 教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才能保证其所组织的 声乐艺术活动可以在群众中发挥更高的作用 。为保 证组织的活动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可要求声 乐艺术 家 参 与 到 活 动 当 中,并 对 群众 进 行 指 导,使 群 众 有机会得到更专业的声乐指导,从而进 一 步改善其声乐学习效果 。辅导员 、声乐艺术家 、群众等多方的共 同参与,能够保证不同参与对象可以在活动组织过 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促使群体辅导工作的进一 步 完善,以此种方式,为我国声乐艺术行业的发展提供 助力。
(四)实现群众声乐辅导共性与个性共存
在文化馆中,对群众进行声乐辅导时,部分辅导 员过分注重某一类型歌曲具备的独特个性以及民族 特征,而对其他类型的歌曲出现了排斥心理 。但实际 上,每个民族的声乐在定型之后,并不会完全排斥其 他不同声乐内容以及演唱形式的音乐, 而是会在保 留其内在核心以及独有的精神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对其他声乐类型进行借鉴和吸收, 并将其核心部分 为己所用,进一 步提升声乐样式的表现层次,并使其 内容更加丰富 。以辽南民歌为例,当地民歌在文化艺 术发生融合后,又受到了地域音乐文化的影响,进一 步引入了具有明显节奏特征的单鼓音乐 。而从河北 滦州传播而来的影调戏, 也是在受到了当地民间鼓 乐文化影响后才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音乐类型, 不仅 具备东北民歌的热烈和高亢, 同时又能够充分展现 山东地区人民质朴 、醇厚的特点 。 因此,在对群众进 行声乐辅导时,应当正视各类音乐风格的融合问题, 这不仅能够转变传统单一的声乐辅导内容, 同时还 能够激发更多民众对声乐学习的热情, 使声乐辅导 更具成效 。在实现群众声乐辅导共性的同时,依然需 要确保声乐个性的展现, 要运用多种不同个性化的 音乐,丰富整个声乐辅导的内容 。
(五)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导群众声乐
文化馆中的群众声乐辅导员应当充分适应当前 时代的发展特征, 学会合理利用各类现代化的技术 手段和多媒体技术,不断丰富辅导内容 。例如:在声 乐理论辅导的过程中, 辅导员在针对某一歌曲进行 讲解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群众能够通过视频 的方式更多地了解歌曲背后隐含的内容, 并对每一 句内容甚至每一个音符进行深度剖析 。从更加广阔 的层面而言,多媒体技术辅导群众声乐,可以让群众了解到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准确把握演唱歌曲时应当具备的情感 。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声乐辅导内容图文 、声像影音等多种形式的展现, 这对于传统文化馆表现力上的缺陷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能够促进声乐辅导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在网络当中搜索与辅导内容相关的图文信息 、视频资源等,创建更具感染力的现场,有利于使群众更好地理解辅导内容, 并对声乐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同时,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能够使群众更直观地了解到具体的发声方式, 学会如何更有效地掌握声乐知识和技巧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提升文化馆声乐辅导的水平,还可实现对社会文化事业的推动与助力 。总之,文化馆作为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需要做到以小见大,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活动,提升群众文化水平,充分满足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模拟真实的声乐表演情境,并在文化馆中制造更强的感染力,促进声乐形象的直观性提升,并将声乐形象在音乐 、文字 、图像影视等多种信息上进行融合, 能够让群众从多个角度理解声乐内容以及声乐的内涵,从而促进群众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使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文化服务 。
与文化馆传统枯燥的声乐辅导相比, 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群众自主参与到辅导活动当中,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局面 。通过生动的画面和鲜活的表现形式,能够使学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而达到理想的声乐辅导效果和目标 。但与此同时,引入多媒体技术实现对群众声乐辅导的创新时,还需要理性 、辩证地看待多媒体技术在声乐辅导中的作用 。 由于当前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问题与其地区本身的经济水平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如果不能恰当地处理该问题,会导致辅导不仅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还会对地方群众文化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辅导员在初期引进多媒体技术时,不仅需要掌握声乐辅导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掌握多媒体技术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 将二者进行有机融 合 。应用多媒体技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群众在 短时间内无法充分消化视 、听 、说 、读等多方面的信 息,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需要与群众进行充分 的沟通和交流,并帮助其解决声乐学习的相关问题, 从而更快达到预期目标。
四、结语
简而言之,在当前阶段,文化馆开展对群众的声 乐辅导工作时,应当为之做出更加充分的努力 。在开 展文化馆相关工作的同时,转变现有意识,注重对群 众声乐的辅导 。除此之外,按照本文上述论述内容开 展各项辅导工作时, 还应当实时掌握群众的艺术文 化需求, 根据其需求的不断变化, 在声乐辅导的形 式 、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此确保群众的声乐辅导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
[1]宋诗楠 .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实践中的作用—— 以舒伯特艺 术歌曲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03):86-89.
[2]郝俊博 .歌剧艺术指导在歌剧声乐作品中的实践—— 以咏叹 调《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为例[J].艺术教育,2021(10):77-80.
[3]温涛 .职工群众声乐舞台表演与高校声乐舞台技术的联系[J]. 黄河之声,2019(23):53.
[4]张媛媛 .浅谈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发展与普及[J].北 方音乐,2020(09):253-254.
[5]陈乐 .音乐专业中声乐钢琴艺术指导的价值体现—— 评《钢琴 表演艺术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2021(10):113.
[6]梁鹤 ,胡睿涵 .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的重要性分 析—— 评《钢琴艺术指导角色定位与实践探论》[J]. 中国教育学 刊,2022(01):1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