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与表现形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08 11:56: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呈现飞速发展趋势,新媒体技术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在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情况中,艺术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舞蹈艺术冲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逐渐形成新媒体舞蹈艺术特点,促进了舞蹈艺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此,在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背景中,本文阐述舞蹈艺术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其表现形式,帮助人们更加认识舞蹈艺术,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特点,表现形式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工作方式等,同时也为舞蹈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新媒体技术这一新元素,想要融入到现代舞蹈作品中,就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将数字技术融合到舞蹈艺术中,创造出更多元化的作品,不断挖掘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思路,改变观众对舞蹈艺术的传统观念,促进观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媒体技术的推进下,新媒体舞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体现出新媒体技术与舞蹈的融合。从艺术类型角度而言,新媒体技术是体现剧场舞蹈艺术含义的重要工具;从技术运用角度而言,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舞蹈艺术的创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新媒体舞蹈艺术,首先,新媒体舞蹈艺术是借助新媒体技术呈现舞蹈作品,是一种先进的舞蹈形式;其次,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有了更多的舞蹈传播形式,改变了以往传统单一的舞蹈形式,实现了舞蹈形式的数字信息化。
 
  一、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
 
  (一)虚拟性
 
  新媒体舞蹈艺术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新媒体技术的虚拟性是舞蹈艺术拥有这一特性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将真实存在的事物利用动态图形技术,完成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以此丰富舞蹈艺术内容,使舞蹈艺术创作形式呈现多元化状态,将艺术创作者的想象转变为现实。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虚拟性不仅包括模拟真实事物、物体,还包括无限的想象与创作思维。在创作舞蹈艺术作品时,可以利用三维技术模拟抽象空间,将抽象的事物转变为更直观、更具体的舞台空间。我们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春晚,虚拟舞台也常常被应用到歌舞表演中。舞蹈作品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与支持下,可以很好的将抽象内容以更加具体的形式转变为观众易懂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呈现完美的舞台作品,更有利于观众理解舞蹈作品。

\
 
 
  (二)形式大于内容
 
  在以往传统的舞蹈艺术中,其舞蹈内容与形式普遍呈现平衡状态,仅有少部分艺术作品存在两者侧重一者的现象,部分舞蹈艺术会更加重视活动内容,也有部分舞蹈艺术更加重视活动形式。杂技是人们了解的典型艺术活动之一,形式与技巧都是杂技的侧重点,该艺术活动会在开展中采用各式各样的技巧,创造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此外,传统舞蹈艺术不仅要创新表现形式,还要将创作者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或在舞蹈作品中采用增添情节的方式实现这一目的,从而使最终呈现的作品更加丰满、生动。在新媒体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观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方式有所改变,打破了舞蹈形式与内容的平衡状态,逐渐偏向舞蹈形式,新媒体技术与舞蹈的有效融合,使得对新媒体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而削弱了舞蹈性,最终使新媒体舞蹈艺术具有形式大于内容的特点,这一特点不仅使传统舞蹈艺术更具冲击力,还有利于观众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与魅力。
 
  (三)综合性
 
  在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下,传统图像艺术、雕像艺术、传统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都融入到了新媒体舞蹈艺术中,这一形式体现了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综合性。各种艺术的结合使不同的艺术形式碰撞出新的火花。在一个新媒体舞蹈艺术作品中打破了角色关系,削弱了主角与配角间的作用。例如,在《春之祭》作品中,其呈现出三种艺术形式,包括图像、舞蹈、音乐。从舞蹈动作角度而言,舞者优美、高雅的形态增添了舞蹈剧的韵味;从音乐角度而言,宏伟、浩大的交响乐呈现出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从图像角度而言,三维电影的播放使这部作品具有实验性质。由此可见图像、舞蹈、音乐三种艺术形式互不影响,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都是一部完美的舞台作品,观众可以从多方位欣赏舞蹈艺术作品。
 
  (四)发展性
 
  在舞蹈艺术起步阶段,舞蹈仅是一种艺术形态,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艺术,传达思想感情。在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品质的舞蹈艺术,对舞蹈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使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舞者们不仅要掌握舞蹈动作,把控自己的形体,同时还要对现场灯光、舞台空间、投影、雕塑、电子音乐等内容有充分了解。传递信息最原始的媒介就是身体动作,在传统舞蹈艺术中传递信息的唯一媒介也是肢体动作,而现如今信息传递媒介已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灯光、文字、音乐、图像等,数字信息也更加丰富全面。例如,在传统舞蹈表演中,悲痛的情绪往往用蜷缩的身体来表达,而在现代舞蹈艺术中,我们可以借助冷光、低沉音乐以及悲痛图像来表达这一情感。
 
  二、新媒体舞蹈艺术的价值
 
  (一)开发了新的审美体验
 
  舞蹈艺术形式的创新是新媒体舞蹈艺术取得的最大突破,从根本上而言,舞蹈属于视觉艺术形态,新媒体舞蹈艺术同样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形态,更加侧重于观众视觉体验,因此新型、先进的艺术作品更能吸引观众视觉。从表现张力来看,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张力效果较强,同时,舞蹈表现空间的扩大可以借助新媒体虚拟技术得以实现,在舞蹈表演时观众可以更好的观赏舞蹈、理解舞蹈内容。新媒体舞蹈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充满张力的舞台表现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

\
 
 
  (二)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新媒体舞蹈艺术创作中,可以有效增加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在新媒体舞蹈艺术中,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展舞台空间,从而使舞台表演更具真实性,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将最真实的情感传达给观众。另外,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利用网络这一特性打破观众与舞蹈艺术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大力传播舞蹈艺术,促进了舞蹈艺术价值的提升。将科技融入到舞蹈艺术中,不仅增添了艺术表达效果,同时给观众带来了更高质量的舞台表演,对科技进步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三、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人影互动
 
  人影互动主要是指在舞蹈表演中使用录像投影技术,例如抠图、3D影像、动画等技术完成舞蹈表演,另外在表演形式中融入这些技术同样被称为人影互动。新媒体技术应用于舞蹈编制中已有多年,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就已开始不断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从舞蹈创作者角度来讲,拓展舞蹈创作范围不仅包括舞蹈人员,同时还包括喜爱舞蹈、对舞台充满兴趣的非专业人员。从舞蹈内涵角度而言,在新媒体技术的推进下,舞蹈内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不仅包括用肢体传达艺术情感或表现舞蹈内容的形式,同时还包括在新媒体的辅助下完成情感与内容的传达,使创作者大胆想象、拓展思维,不再单单仅有传统舞蹈艺术这一种表现形式。在传统舞蹈表演中普遍采用幕布投影的方式创建舞台效果。自1990年起,在舞蹈表演形式中逐渐渗透了多媒体技术,人影互动逐步取代了幕布投影方式,并成为新媒体舞蹈艺术中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二)动画舞蹈
 
  动画舞蹈主要是指将动画有效融入到舞蹈作品中,在动画艺术的支持下更好的呈现舞蹈作品,传达舞蹈思想。动画片中出现的舞蹈作品就是动画舞蹈,同时借助新媒体技术剪辑出来的舞蹈游戏、舞蹈视频等都属于动画舞蹈。动画视觉符号在动画舞蹈中呈现多元化形式,包括手绘动画、虚拟三维空间、空间造型等。例如,在动画片《快乐的大脚》中,唱歌、跳舞的片段很多,其中有一个画面是小企鹅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踢踏舞,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获得了掌声。而在踢踏舞表演中,采用了动画舞蹈形式,有利于观众更好的了解踢踏舞,更直观形象的感受舞蹈内容。
 
  (三)装置舞蹈
 
  装置舞蹈在以往主要是指展览或挂画,在此基础上延伸为在一定空间内的艺术品。从广义角度而言,装置舞蹈主要是指在特定空间内所有的舞蹈艺术作品,并给观众带来视觉体验以及审美享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我国的装置舞蹈已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同时,根据不同的呈现方式将装置物舞蹈划分为两类:包括室内装置舞蹈以及实景演出装置舞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作品《画卷》,不仅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自豪感,同时给国外观众也带来了震撼的视觉盛宴,画卷通过装置技术渐渐展开,展现了我国上千年的中华文化风情。基于新媒体技术,现代舞蹈技术进入了更高阶段,打破了传统舞蹈艺术的局限性。
 
  四、新媒体视域下舞蹈艺术良好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推动新媒体技术发展,实现舞蹈艺术价值
 
  在舞蹈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应用,舞蹈艺术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价值也在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得以实现,将舞蹈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不仅有利于舞蹈艺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可以帮助舞蹈艺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更多审美体验,欣赏者的审美水平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新媒体技术有效结合了科技与艺术体系,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艺术工作者,都在寻找探索更有效的融合方式,新媒体舞蹈艺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将科学技术有效的融入了艺术体系中,不仅丰富了表演内容,同时促进了舞蹈艺术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二)基于本质,选择表达形式
 
  舞蹈艺术作品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无论用哪种表达形式来呈现艺术作品,其主要都是由两个方面构成,即本质与表达形式。在舞台表演中,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主要目的是表达作品内容,而舞蹈的本质就直接体现出舞蹈内容与情感。在创新艺术表达方式的过程中,应注意本质与表达形式两者的关系,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表达方式。在舞蹈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作品本质内容普遍由表达形式来体现,而艺术表达形式的选择也是由本质直接决定,因此应基于本质,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从而促进舞蹈艺术的完美展现。
 
  (三)融入互联网技术
 
  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推进下,创作者创造出了不同风格的网络舞蹈游戏,同时也受到很多人的认可与支持,通过网络舞蹈游戏方式,有效的将网络技术融入到舞蹈艺术中,体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游戏创作者不仅在舞蹈游戏中融入了网络技术,同时也在网络游戏中引入了舞蹈艺术,更有利于虚拟人物的呈现。在舞蹈艺术中融入互联网技术,有利于拓展舞台空间,同时在虚拟人物的辅助下促进了舞蹈艺术的宣传。计算机编程技术创造了虚拟人物,因此舞蹈编制人员应明确这一特点,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从而增强舞蹈艺术的感染力,最大程度发挥舞蹈艺术的价值与作用。除此之外,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中,舞蹈创作人员也可以与外界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开阔视野,丰富舞蹈内容,有利于舞蹈人员的创作风格呈现多元化,帮助舞蹈创作人员根据舞蹈表演人员的情况创造出更多优秀的舞台作品,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将舞蹈艺术传播给大众,以此促进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持续发展。
 
  (四)找到不良影响因素,进行有效预防
 
  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看到新媒体舞蹈艺术带来的积极影响时,更应注意其消极的一面。在新媒体舞蹈艺术发展中,缺乏优秀文化领域以及忽略自身特性这两方面是新媒体舞蹈艺术的不良影响因素。新媒体舞蹈艺术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这一现象忽略了艺术自身特性,同时随着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发展,商业性质越来越强,很容易导致创作人员出现抄袭、模仿等不良行为,从而导致最终呈现的新媒体舞蹈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不仅不利于艺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发展。因此,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创造者应注意以上问题,不断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创新出更多新媒体舞蹈艺术作品,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为观众呈现不一样的舞台作品。
 
  参考文献:
 
  [1]王伟男.浅析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与表现形式[J].北方音乐,2017(23):237.
 
  [2]李滔,郁婷.新媒体视域下舞蹈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创新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6(08):45-46.
 
  [3]蒋浩.“多媒体技术”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及作用[J].大舞台,2010(11):162-164.
 
  [4]王伟男.浅析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与表现形式[J].北方音乐,2017(23):237.
 
  [5]赵逸.浅谈新媒体时代下摄影艺术发展趋势研究[J].美术大观,2018(06).
 
  [6]孙琳芳.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对体育事业的积极作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04).
 
  [7]王晓杰,吕敏.论新媒体下舞蹈艺术的发展[J].音乐时空,2016(03):106-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88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