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本文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视阈下来解读《愤怒的葡萄》,揭示了面对困难唯有通过坚强、 通过集体、通过团结方能克服困苦、改 善生活。
关键词: 结构主义 ; 精神分析 ; 能指 ; 团结 ; 希望
一、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视阈下对《愤 怒的葡萄》的解读
拉康作为一位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家,他的理论零碎庞杂,主要由经他改 造和拓展的结构主义理论和精神分析理 论。在结构主义理论中, 关系决定要素, 整体大于部分,要把结构看成是构成一 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愤怒 的葡萄》中, 吉姆·凯西起点较高, 他原 本是一名巡回牧师,可是后来他认识到 祷告拯救不了贫苦大众,他陷入了深入 思考,他后来提出了存在一个大灵魂的 理论,他认为大众的一个个的小灵魂构 成了一个大灵魂, 大灵魂是神圣的, 是值 得维护的。吉姆·凯西的大灵魂概念和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中的“超灵”有异曲同 工之处,他们都强调“大灵魂”,超灵 背后所隐藏的神秘的力量以及其所具有 的统一性和团结性。凯西是这么想的也 是这么做的,为了掩护汤姆而自己被捕 入狱。从表面看,凯西入狱离开了汤姆 一家这个小家庭,从更深层面看,凯西 入狱是真正进入人类这个大家庭。他在 狱中亲眼目睹了穷人们为实现目标而团 结并组织起来的壮举,他明白了穷人必 须联合起来共同争取权利。获释后,他 将思想转成行为,成为工人运动领袖, 在梨园,为增加工人们的工资,他组织 工人罢工并不幸为此牺牲。
拉康虽然受结构语言学的影响,但他试图超出由索绪尔所创立的结构语言 学的界限,以便让结构语言学在精神分 析学理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充分 利用结构语言学的成果,拉康对索绪尔 的能指与所指进行了改造。拉康认为,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并非固定不变的。能 指就是象征,而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象 征,所指作为一种象征,是在特定条件 下受到能指的支配,但它本身仍具有象 征的固有性质,所以所指也能作为一种 象征而独立存在,并在新的条件下转化 成为能指。葡萄在此部作品中与多层象 征意义,其中之一象征着希望。葡萄作 为一种能指,象征着希望。人们在西迁 的过程中虽然充满艰辛,但是对盛产葡 萄的加利福尼亚充满向往,人们把加利 福尼亚当作希望之乡。葡萄在此象征着 他们去加州谋生的希望,也是他们历尽 千辛万苦后的原动力。希望的另一象征 替代物在小说中是天竺葵花。在小说的 最后 ,被露西在路边发现的那棵瘦瘦的 野生天竺葵花也被作者赋予了希望。经 过大雨洗礼后的天竺葵花像一颗鲜红的 小鸡心,这朵小花象征了人们虽然遭受 困苦但仍怀有希望;而露西和温菲尔德 一起玩小花的场景也隐喻人们对未来还 抱着美好的希冀。
在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理论 中,能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拉康认 为,能指是人们的精神心理能量的主要 来源。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通过与他人 的来往和言说,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 自己。如果说凯西代表了道路和方向, 代表了坚强和团结,那么乔德大妈则是 这一思想精神的的一个实例。乔德大妈 不仅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家庭妇女,她 还是支撑整个家庭的脊梁骨和主心骨。 她以坚不可摧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鼓舞着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乔德大妈 最能接受凯西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思 想。这表现在她对家庭的维护上,而且 她的“家庭”的概念更为广泛。当乔德 爸对能否有能力载着凯西共同西迁时, 乔德大妈提出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 愿不愿意的事情。途中碰到身单力薄的 威尔逊夫妇后,两家结伴而行,家的概 念进一步扩大,当两家不得不分开时, 虽然自己所剩物资极少,乔德大妈还是 分出了一部分钱和食物留给这对夫妇。 在加州,他们的食物已不够自家人吃, 但她还是留一份给那些陌生的饥饿的孩 子。结尾乔德大妈鼓励女儿罗莎夏用自 己的乳汁救活了因饥饿而奄奄一息的陌 生男子。到这时,乔德大妈所关照的已 经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人,而是任何有需 要帮助的人。
汤姆继承了母亲坚强和团结的美 德,也得到了凯西思想理论上的启示。汤 姆个性鲜明,曾因自卫而杀人饱受四年 监禁之苦。四年的牢狱生活使其只重眼 前,他只对自己的需求和享受感兴趣, 他想补偿在狱中失去的一切,他急切想 品尝人间的各种欢乐。当他发现家人已 离开家园时, 他感到非常失望甚至生气。 在了解了家庭处境后,他舍弃了个人的 奢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这个家庭服 务。在西迁途中,他开始在家庭中发挥 重要的作用。妈妈是家中的主心骨,他 则是悄悄支持妈妈的那股宏大的力量。 除了充当司机外,他还特别留意途中的 消息,特别是关于加州工作的信息。在 到达官办收容所后,其他家人很快进入 了梦乡,汤姆却因担心工作问题不能入 睡而早早外出打探情况,他很快找到了 一份工作,正是他这份收入维持了这个 大家庭初到加州一个月的生活。在梨园他想弄清楚外面喊叫的原因,一直没有 放弃探究。结果他意外碰到了领导工人 运动的凯西,正是这次相遇极大触动了 汤姆。当看到凯西被警察残忍打死,汤 姆愤怒不已,杀死了那个警察。汤姆在 西迁途中以及在加利福尼亚的遭遇使他 思想上获得新知。在逃亡过程中,汤姆 不断思考凯西的话,他顿悟到一个人单 独行动不可取,必须与大众联合起来。 最后,汤姆决定追随凯西的脚步,继承 凯西的意志。
罗莎夏是汤姆的妹妹,她本来开朗 活泼,是一位幸福美丽的小孕妇,刚开 始她不像乔德大妈那样博爱与慈祥,她 单纯自私, 一直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 她希望通过康尼的努力能够在加利福尼 亚过上自己期望的生活。但在西迁的困 境下,她的丈夫康尼无法忍受没有希望 的生活,在没有预先通知她的情况下抛 弃了她,可怜的罗莎夏万念俱灰,整天 怨声载道,痛恨这个世界,排斥生活对 自己的不公与苦难,最后她不幸的是她 生下了一个死婴,但是在母亲的安抚、 鼓励下,她重拾生活的信心,热情帮助 别人,最后甚至把乳汁喂给一个奄奄一 息的陌生男子,此时的喂奶没有让我们 感到罪恶与肮脏,没有让我们感到羞涩 与不适,我们看到了母性的伟大,看到了生命的重生,看到了明天的希望。正 是这种大无畏的举动,使她完成了从女 儿向母亲的转变,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 妇变成了一位闪耀着母性光辉的伟大女 性,她接过了母亲仁慈、博爱、团结共 患难同胞的接力棒,成为了一位心怀宽 广、内心博大的母亲。
能指在其运作过程中,能够产生连 说话者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文中的 结尾乔德大妈说出了自己幻想中“家” 的概念: “过去的家庭圈子很小,现在 却不是这样了,它包括任何人在内”; “从前总是先照顾到自己一家人。现在 不是这样了。对谁都一样。日子过得越 不顺当,越要帮别人的忙”。汤姆向母 亲诉说自己的所悟,他说他不单属于家 庭,但更属于所有穷人, “不管你往哪 一边望, 都能看见我。凡是有饥饿的人为 了吃饭而斗争的地方,都有我在场。凡 是有警察打人的地方,都有我在场”。 通过他们的言语我们能感知到: “我想 我们成了一体,我们也就神圣了,人类 成了一体,人类也就神圣了”。他们都 经过与别人的共情共难达到了精神的升 华,顿悟了人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国芳 . 后现代精神分析:拉康研究 [M]. 福州 :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9.
[2] 方汉文 . 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 [M]. 上海 : 上海三联书店 ,2000.
[3] 约翰·斯坦贝克 . 愤怒的葡萄 [M].胡仲持 . 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4] 王 国 芳 . 拉 康 的 结 构 主 义精 神 分 析 学 淑 萍 [J]. 内 蒙 古 师 大 学报 ,2001 ⑷ :62-66.
[5] 钟晓文, 冯寿农 . 拉康思想理论:当代西方思想发展的不可或缺 [J]. 福州大学学报 ,2008 ⑵ :68-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