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 索与实践 ——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立体裁剪》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24 10:09: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为探索艺术设计类高职 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 有效方法,本文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 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立体裁剪》课 程为例,分析课程思政开展的必要性, 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 素,总结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有 效方法,为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专业课 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 ; 服装与服饰设 计 ; 立体裁剪 ; 教学实践

      2020 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先后颁布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 《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的实施意见》,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 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启动课程思政建设 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近年来上海工艺美 术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立体 裁剪》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 和探索为例,探讨在艺术设计类高职院 校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法,构 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新机制。

一、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开展课程 思政的必要性

(一)构建“双高”人才培养体系 的必然要求

      《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 建设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 点,构建起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 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 辐射的高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高职院 校的人才培养是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应 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从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出发,在他们人 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阶 段,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时 期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于 2019 年入 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 计划(简称“双高计划”),  是唯一入选 艺术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对标“双 高计划”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目标,明确 了课程思政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 是践行学院“立德善美”实施技术技 能人才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学院 开展课程思政一方面可以使专业教育与 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发挥出专业课 堂教学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 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 中,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当前 产业结构变革对人才结构调整的需求, 是“双高计划”建设的应然目标。

(二)符合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职 业能力的岗位需求

      自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建校以来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直是学校的重点 打造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具有现代服装品牌产品设计意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具备该专业设计与研发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拓展和迁移能力。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人文素养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如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文素养和敬业精神;具有诚实守信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等。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完全符合该专业职业能力的岗位需求,更可有效扩容专业技术型课程的内涵。

(三)适应《立体裁剪》课程教学环节的需求

      《立体裁剪》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在第三、第四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它是针对服装结构立体制版的成型原理与创作技巧讲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变化规律, 帮助学生自主创作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根据知识点对应的造型规律与技术手法来学习,没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内容,一方面通过比较东、西方服饰技术美学特点的教学方法,结合课程政元素在学习中的辩证应用,掌握专业课程知识;另一方面围绕育德和育才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结合 , 引起学生情感和思想共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推进德才兼备 , 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的培养。

\

二、《立体裁剪》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

(一) 工匠精神在服装行业中的体现

      《立体裁剪》课程作为服装与服饰 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侧重于对服装造 型、构成技术的基本特点、规律、现象等 进行理论与技术上的概括总结。在课程 讲授环节,将理论知识点与思想政治元 素结合,加强学生对服装行业和专业的 认同感,坚定学生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自 信;在实践教学作环节,通过对服装结 构不断合理化完美化操作,让学生理解 并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在完善服 装设计和剪裁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追求精益的工匠精神也得到提升。

(二)健全的个人品格在学习中的体现

      个人品格一般包括三个层面,即道 德情操、健全人格、智力能力,为了有 效提升大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对思想政治 教育的认同感,可结合一些经典案例进 行讲解。如结合市场对目前服装品牌的 发展,鼓励学生对传统服饰文化开展深 入学习;从服装历史与流行“国潮、中 国风”的元素中挖掘素材为学生指明创 作方向。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高尚 的道德情操,塑造自信、自立、自爱的 健全人格,培养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合理等方面的职业能力。

三、《立体裁剪》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一)制定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教 学计划

       在《立体裁剪》课程正式开课前, 任课教师应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制定出 以发挥课程特点为前提的,结合人才培 养方案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学计划,将课程思政的内容有效地融入每个 知识点。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制定的教学 计划,更贴近于市场需求,提升了学生 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对服装行业 的行为规范和岗位职业素养要求进行逐 一对接,加强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工 匠精神的培养。

(二)完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立体裁剪》课程的思政建设需要 从它的专业课属性出发,围绕树立符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传统服饰文 化自信的中心来开展。围绕这一中心, 课程思政可以从三个方面铺陈:第一, 培养学生对民族服饰文化认同感,确立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的责任感、使 命感。第二,通过课程的技能学习强调 技能学习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 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认知;第三,从 服装发展趋势与民族服装品牌发展为基 础,突出对学生现代服装技术技能的培 养,通过学习比较中西方服装技术发展 与技术特色,为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当 代服饰产品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环节,课程思政元素的 融入尤为关键。《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 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树立正确的主 体教育观和个性发展观为取向,不断加 强学生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针对每 个知识点模块单元, 设计好知识传授、能 力培养要点和课程思政的教学知识点,  以点对点的形式,将学生的认知态度、 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与课程知识点和 实践环节相对应,培养学生具有责任心 和担当的追求,开拓创新的工匠意识,  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以任务驱动, 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育人,  将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课程的教 学过程中,提高《立体裁剪》课程思政 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教学没评价体系的建立, 可以对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情况做出 全面且合理地评价。根据《立体裁剪》课 程的教学目标, 可以从理论知识教学、实 践教学、综合素养教学等多个纬度建立 教学评价体系。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主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实 践操作中的学习态度以及完成作品质量 来评定。综合素养教学评价主要反映学 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德育成绩(包 括团队协作、工作态度、工匠精神等)  , 同时也可体现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建 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将专业知识、 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评价有效结合,可 以在督促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 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更好地发 挥《立体裁剪》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融入艺术设计 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构建 “双高计划”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 是符合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职业能力的 岗位需求, 更是适应《立体裁剪》课程教 学环节的必然需求。通过深入挖掘《立 体裁剪》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从工匠精 神、健全的个人品格出发,运用有效地 教学实践方法实现讲授课程在思想政治 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统一,达到了专 业课程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郑士辰 . 影视传媒类专业课程思 政实践探索——以“影视艺术概论”为 例 [J]. 视听 ,2020(07):243-244.
[2] 赵利娟 ; 王金辉 . 高职院校经济 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调研 报告——以陕西省部分“双高”建设高 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为调研对象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36(03):230-231.
[3] 张淼 . 高职院校建设 " 课程思政 " 之路径剖析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7):262-2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47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