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浅谈朝鲜族舞蹈的风格及艺术形态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8 14:52: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朝鲜族素有“歌舞民族” 的美誉, 其舞蹈形式多样, 舞 蹈风格独特,舞蹈形态优美。本文分析 了朝鲜族舞蹈的风格与艺术形态,期望 对促进民间舞蹈艺术传承与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朝鲜族舞蹈 ; 风格 ; 艺术形态

朝鲜族舞蹈流传于吉林省、黑龙江 省、辽宁省等地方的朝鲜族聚集区,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种类。朝鲜族舞蹈 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从舞蹈整体 性来看,朝鲜族舞蹈仪态万方、潇洒流畅、婀娜多姿、松弛自如,展现了朝鲜 族舞蹈飘逸、活泼、细腻、含蓄、典雅 等多种类型的风格特点,在我国众多的 民间舞蹈艺术种类中彰显出独具的艺术魅力。

\

一、朝鲜族舞蹈的风格

朝鲜族舞蹈源于生活,在发展过程 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不同的 舞蹈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舞蹈风格。

(一)农乐舞风格

农乐舞是体现朝鲜族农耕生活的一 种舞蹈形式,源于古代民间朝鲜族祭祀 和狩猎活动,后逐步演变以农事劳动为 主题的自娱性舞蹈, 具备欢快热烈、风趣 活泼的舞蹈风格特点。在每年的农忙季 节,朝鲜族农民在去大田劳作的路上以 歌舞艺术缓解劳作疲惫感,形成了集合 歌舞、表演与行进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农乐舞分为技巧表演和情节表演,表演 队伍共由 29 人组成,  听从持小锣的舞者 指挥, 舞蹈队伍后面是乐队, 舞蹈伴奏为 12 段曲调音乐。在多样化的农乐舞中, 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为“象帽长缨舞”, 舞者头戴特质的舞帽,帽子上有长缨, 舞蹈时摆动舞帽使长缨以头顶为中心旋 转飞舞,划出美丽的弧线。

(二)长鼓舞风格

长鼓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为一 体的一种舞蹈形式,起源于印度的细腰 鼓,又被称之为杖鼓舞,具备让人热血 沸腾、激动人心的舞蹈风格特点。长鼓 舞表演中使用的鼓为双面,两个面的音 高存在差别。舞者表演时,一只手用鞭 敲打高音鼓面,另一只手则拍打低音鼓 面,可产生出不同的节奏。早期的朝鲜 族长鼓舞基本上都是男性独舞,随着即 兴对唱这种舞台表演形式的出现,对长 鼓舞的发展产生影响,使其形成双人、 群舞等独特风格。在长鼓舞的表演中, 女性优雅,男性活泼、潇洒,主要动作 包括抗手、伸肩以及鹤步等,边跳舞、 边敲鼓,舞和鼓达到高度的协调性。

(三)扁鼓舞风格

扁鼓舞是用朝鲜族古老打击乐器扁 鼓进行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从早期的 手持扁鼓逐步发展为胸前系鼓,扁鼓位 置的改变,使舞蹈本身的艺术魅力得以  彰显,  具备优雅、刚劲的舞蹈风格特点。 在不断发展中,扁鼓舞成为朝鲜族人文 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鼓 与舞的完全结合,形成了舞蹈的独特风 格。女性表演扁鼓舞以独舞为主,在鼓 声急、缓、顿、挫下,舞出朝鲜族女性 外刚内柔的性格。男性表演基本上都是 群舞,多人表演时,男女均可参加,在 欢快愉悦、激烈热情的鼓声中,舞蹈者 奔跑、跳跃,朝鲜族男性的阳刚之气随之突显。

(四)扇舞风格

扇舞是用花扇进行表演的一种舞蹈 形式,据传扇舞起源于传统的巫俗,古 时的朝鲜人祭祀神灵、祈求上苍保佑风 调雨顺、国泰民安时,  由“巫人”右手持 扇做出各种动作, 这便是扇舞的雏形。扇 舞的表演形式有两种,即单扇和双扇, 具备动作细腻、活泼优美、节奏多变等 舞蹈风格特点。舞蹈中,随着队形不断变化,舞者通过手中的扇子,能够组成 各式各样的造型和图案,形成朝鲜族独 特的舞蹈风格。扇舞融入朝鲜族其它的 舞蹈当中,形成祠堂牌扇子舞,舞蹈动 作也发生改变,在轻快的节奏中彰显出 舞者的欢快活泼。

(五)剑舞风格

剑舞是以短剑为道具进行表演的一 种舞蹈形式,又被称之为剑器舞,原本 是朝鲜族的男性舞,在不断发展中,逐 步演变为女性舞蹈,具备节奏缓慢、动 作优雅的舞蹈风格特点。舞者在表演剑 舞时,通常都是身披战服、头戴战笠,  腰间缠绕着钱袋对舞,将短剑置于舞台 上,  两名舞者东西相对,  先跳一段序舞, 随后弯腰用右手将剑拾起,并转交到左 手,缓慢起身后,挥剑起舞,当舞者开 始前后弯腰, 并飞速旋转时, 舞蹈随之结 束。舞者通过手中长剑的挥舞、甩动,  使剑发出带有规律的声音,舞姿与声音 之间形成交相呼应的独特风格。

\

二、朝鲜族舞蹈的艺术形态

(一)朝鲜族舞蹈的体态特征


朝鲜族人民喜爱鹤,将鹤作为民族 气节的象征, 在朝鲜族舞蹈中, 很多舞蹈 动作都来源于对鹤的形体模拟,形成了  各种“鹤步”,对朝鲜族舞蹈的体态特征 产生了深远影响。朝鲜族舞蹈的体态特 征主要体现在“含”、“垂”、“稳”、 “柔”等方面。

“含”的特征:腰部以上的体态为 “含”,这种状态实质上就是气沉丹田, 通过心口窝回收,使肋骨下垂,茎部随 背脊形成一条自然的弧线,下颚回收, 眼睛平视、略微向下,尾椎内收,整体 呈现为垂杨柳的姿态。
“垂”的特征:肢体在表演时具备    “垂”感,  即身体从下到上要有分量,  尤   其是脚底生根,  避免飘忽,  彰显出“垂” 的姿态。

“稳”的特征: 稳具体是指舞者的心 态稳定,表演动作较为复杂的舞蹈时, 心态必须保持平稳,避免急躁,这是掌 握舞蹈风格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

“柔”的特征:具体是指女性舞者 在舞蹈表演中的柔性,舞蹈中的柔性与 女性舞者的温柔不同,它所强调的是表 演时,要柔中带有一定的韧性和刚劲, 体现出外柔内刚,且不失韧性。

“弹”的特征:舞者身体上各个部 位的动作中能够表现出弹的基本特性, 肩部的弹性、膝关节的弹性等等。弹可 以使舞蹈带给人轻快的感觉,体现出朝 鲜族舞蹈所独有的风格。

(二)朝鲜族舞蹈的韵律特征

朝鲜族舞蹈通过舞者的呼吸把控舞 蹈韵律,呼吸在大部分朝鲜族舞蹈类型 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朝鲜族舞蹈的呼吸 多表现为呼吸带动动作,与屈伸韵律有 着紧密联系,不同的舞蹈节奏其呼吸韵 律也会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呼吸长短 之分。在屈伸动作中, 呼吸贯穿于动作始 终,    “伸”为吸气,    “屈”为呼气,体 现出舞蹈含蓄优美、刚柔并济的艺术形态特点。按照舞蹈作品的韵律特点进行 分类,呼吸主要包括静呼吸、抻呼吸、 感觉呼吸、浅呼吸、连呼吸、跳呼吸、 抑制呼吸等多种样态,能够展现出朝鲜 族舞蹈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朝鲜族舞蹈的音乐特征

朝鲜族舞蹈的音乐曲调含蓄、抒情、 深沉, 具备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对舞蹈的 动作韵律产生了直接影响。在朝鲜族舞 蹈动作、呼吸与音乐的完美配合下,能 够给人带来震撼心灵的舞蹈艺术效果。

曲式特征:朝鲜族舞蹈音乐以乐段 式与二部曲式为主,其中乐段式的特点 是从前一乐句为基准发展后一乐句,如 《阿里郎》等舞蹈音乐;二部曲式是朝 鲜舞蹈音乐最为常用的曲式,曲式运用 起承转合的手法,使不同乐段进行鲜明 对比,体现出舞者的不同心情变化。

调式特征:朝鲜族舞蹈音乐调式包 括平调、界面调、上平调、下界面调等 调式, 用简谱分析不用调式的音阶结构, 平调的主音为 5,  界面调的主音为 5,  上 平调的主音为 1,  下界面调的主音为 3。  在舞蹈音乐调式的渲染下,使得朝鲜族舞蹈更能够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节奏特征:朝鲜族舞蹈音乐节奏为三拍子节奏,能够体现出含蓄、均匀、轻盈的曲线美。同时, 朝鲜族舞蹈音乐具
有独特的“长短”节奏风格,这种“长短”节奏与舞蹈动作、呼吸相配合,能够更好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
舞者情感变化。

结语

总而言之,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点鲜明,在农乐舞、长鼓舞、扁鼓舞、扇舞、剑舞等多样化的舞蹈形式中体现了
潇洒、含蓄、飘逸、优美的艺术魅力。在朝鲜族舞蹈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基本体态、韵律呼吸以及舞蹈音乐等方面的完整艺术体系,展现了朝鲜族舞蹈具备民族特色的舞蹈艺术形态。在今后的朝鲜舞蹈发展中,要继承和发扬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不断开创新的舞蹈领域。

参考文献 :

[1]  肖惠 . 论朝鲜族舞蹈的节奏特点与风格特征——以“安旦长短”为例 [J].戏剧之家 ,2021(11):119-120.
[2]  刘蕊 . 朝鲜族舞蹈作品编创中“对立与融合”的诠释——以双人舞《和合》为例 [J]. 艺术教育 ,2021(2):121-124.
[3]  胡晓曦 . 中国朝鲜族鹤舞与现代舞技术技巧融合方式探析 [J]. 文化月刊 ,2020(12):154-155.
[4] 苗仪勇 . 传统文化在朝鲜族舞蹈中的艺术价值——以朝鲜族舞蹈《觅迹》为例 [J]. 艺术品鉴 ,2020(20):115-116.
[5] 姜洋、杜旺鸿 . 朝鲜族舞蹈中“顿、抻、伸”元素的运用——以舞蹈作品《丽人》为例 [J]. 大观 ( 论坛 ),2020(5):62-63.
[6] 崔月梅、曾焕兴、杨林君 . 民族舞蹈“动作语境”的教学分析——以朝鲜族舞蹈教学为例 [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9(6):124-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45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