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文章首先概述了校企合作管 理模式以及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的内涵, 其次指出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下现代学徒 制招生模式所具有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校 企合作管理模式下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 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 策略,指出高职院校可在校企合作管理不 断深化的同时,创新现代学徒制招生模 式,将专业设置、招生遴选和学生就业相 结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 以及为企业直接输送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 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 制 招生模式
高职院校承担着职业工匠型人才培 养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开展招生工作时 就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从社会、企业以 及学生三方面的需求出发,确保学生毕业 后能够顺利就业。 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 之间的合作十分必要,现如今, 高职院校 基本都已经形成了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但 是在现代学徒制方面的应用还不成熟,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也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形成系统、持续的发展。
一、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及现代学徒制 招生模式概述
(一)校企合作管理模式
校企合作管理模式是指在学校管理 中形成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高职院校应重 视校企合作管理,将企业纳入到学校管理 体系中, 充分发挥出企业在招生、人才培 养、学生实践和就业管理中的作用。在区 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愈加明显,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模式要 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上,尽可能就近与企 业形成合作。
(二)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
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是基于现代学 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现代学徒制人 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校内理论和实践基础 教学之外, 引入企业专任教师,构建师徒 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言传身教的积 极作用,形成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关 系,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 础。 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定向”招生模式,而且高职院校还可以直 接为企业代培人才。
二、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下现代学徒制 招生模式的优势
(一)校企之间合作管理的深度融合
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的基础之 上,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的应用可以促进 校企合作管理的进一步深化,突出企业在 人才培养以及接收方面的主体地位,企业 不仅仅是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实 践的场所,还直接参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工作。企业要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 专任教师,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师父”型 教师,这类教师应具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 验,并取得相应的高级职业技术资格证 书。
(二)招生与就业环节的一脉相承
在校企之间形成合作管理的深度融 合之后,高职院校同时创新了招生模式, 解决了部分生源问题。现代学徒制招生模 式实际上是一种“签约就业”或者“半签约 就业”招生模式,招生与就业环节一脉相 承, 在招生时就为学生未来就业指定了方 向, 学生在校期间工学结合,还可以直接 到定向企业中实习实践。很多高职院校基 于现代学徒制模式形成了“企业订单班” “企业委培班”等,在招生时,高职院校可以 直接借助合作企业来进行宣传,在人才培 养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树立职业理想, 认识到职业前景,并在师徒交流沟通、企 业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企业忠诚度。
(三)契合大国工匠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校企合作管理来开展现代学徒 制招生, 契合我国当前的“大国工匠”人才 培养目标,能够通过“师徒传承”的教学模 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合适的接班人。特别是 对于大型企业、中医院、非遗方面的相关 行业来说,这种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能够 起到很好的定向人才培养效果。比如大型 企业人才缺口大,其更需要员工的稳定 性,通过“订单班”招生及人才培养模式,企 业可以及时补充技术岗位人才,节约了企 业人才招聘、培养的时间和精力。
三、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下现代学徒制 招生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招生管理机制不健全
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下,企业主要发挥 的是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作用,高职院校构建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后,企业也可以帮 助高职院校招生,甚至可以直接为高职院 校提供学生。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的愿景 是宏大且清晰的,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委 培,学生未来的就业有了保障,高职院校 直接形成了产教融合、招生就业一体化的 模式。但是,事实上,基于现代学徒制招生 所依托的是一个完整而且庞大的人才培 养体系, 企业在这一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 着支柱作用。 当前,校企合作招生管理工 作机制并不健全,高职院校仍然在学生招 生、管理及培养方面起着支撑作用,企业 起到辅助作用。 比如,学校和企业签订学 生订单,为企业培养 30 名专业人才, 但是 企业需要等 3 年的时间,并且在这 3 年中 不断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很多企业难以 坚持下来,高职院校也没有强制企业参与 人才培养的权利,最终由学校负责培养的 学生并不一定都符合企业的要求。
(二)招生及管理成本划分不科学
高职院校设置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其目的是直接与企业合作,成为企业人才 的培养基地。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设定有两 种形式,一种是“模糊”设定,校内进行现代 学徒制人才培养,与多家企业合作,但是 企业有绝对的自主权,高职院校无法要求 企业必须付出人力、 时间和资源成本;另 一种是“明确”设定,比如针对某一企业开 设的“订单班”,这时,高职院校负责为企业 招生、提供人才培养,学生的学费可以完 全减免,但是需要企业支付相应的费用, 招生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转嫁到企业身上, 久而久之,很多企业难免“吃不消”,其可能 会取消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合作,转而 自己招聘人才并发展企业内部的“学徒 制”,反而可以节约成本。 因此,企业与高职院校想要形成互利共赢,还需要更深一 步的探索。
(三)现代学徒遴选录取标准不完善
高职院校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 招生, 带动了招生效率的提高,但在招生 过程中, 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遴选录取工 作, 直接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来进行 录取。 这种录取方式速度快,可以减轻招 生工作的压力,节约招生成本,但是所录 取的学生未必真的适合相关专业的学徒 制学习模式,特别是高职院校在为企业 “订单班”招生时,“免费学习”“直接就业”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因 此, 即便只有几十个订单名额,可能会有 几倍或者几十倍的学生报名申请。 这时, 单纯按照成绩来顺次录取显然并不科学。 大多高职院校虽然开始尝试现代学徒制 招生及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具体招生工作中缺乏完善的标准,会对接下来的人才培养造成影响。
四、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下现代学徒制 招生模式的优化策略
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高职 院校招生难、 学生择业就业难是一大问 题。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下, 高职院校构建 现代学徒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招 生,可以享受到与企业合作的招生“红 利”,直接吸引一批看中企业定向就业的 学生。招生工作有了进展,但是并不代表 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和完 善,基于现代学徒制招生工作中已经出 现的问题来看,有必要继续深化校企合 作管理, 科学设定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健全的校企合作招生机制以及长效 招生模式。
(一)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招生管理机 制
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 招生管理机制,不仅仅是与企业商定为 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方面的便利, 更是从 招生阶段开始就形成深度合作,发挥企 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 用。如果企业直接在高职院校开设“订单 班”,企业参与招生管理毋庸置疑,即便 企业只是为现代学徒制所培养的人才提 供就业岗位,其也应该重视高职院校的 招生质量,并为高职院校招生管理工作 提供一定的支持。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完 善校企合作招生管理机制来明确合作企 业的责任和义务。首先,学校应与企业签 订相应的校企人才合作培养协议,针对 企业的不同需求来为企业提供不同的协 议内容,以满足企业对生源及人才技能 的最终要求;其次, 在协议中形成互惠互 利的合作体系,并要求企业为高职院校 招生及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帮助, 比如 为订单班学生代缴学费、 为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提供专任教师;最后, 构建校企 合作招生管理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应发挥出招生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主动 性,帮助企业解决人才招聘、培养和补充 方面的问题, 主动与企业沟通,积极解决 企业方面的困难。
(二)科学划分校企合作招生管理成本
在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下,现代学徒制 招生模式的应用还必须考虑到成本的科 学划分,学校和企业在招生和人才培养中 应承担各自的成本。 为企业设立“订单 班”,虽然创新开拓了高职院校的招生渠 道,但其根本目的不是让企业来为学校 “买单”,学校为企业提供的是人才服务,高 职院校不应强制要求企业来承担各类成 本。除非是企业“委培”,由企业全部承担 员工费用之外,高职院校内部的现代学徒 制管理模式并不应将费用全部转嫁到企 业身上, 这不利于企业与学校之间的长期 合作。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高职院校可以 与多家企业形成合作,让这些合作企业对 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有优先选择权,而且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与这些企业关系较为密 切, 能够快速实现学徒制学生和企业之间 签订就业协议。
(三)完善现代学徒招生遴选录取标 准
高职院校有了一定的生源选择优势 之后,其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现代学徒招生 遴选录取标准,该标准应由学校和企业一 起制定, 这样可以确保学校招到的生源能 够满足企业的未来需求。企业“订单班”招 生可以由学校来对学生进行第一轮的筛 选,由企业来对学生进行最终的面试筛 选。普通的学徒制学生可以由学校单方面 来确定遴选录取标准,但是相应的标准需 要与多家合作企业进行沟通。在开展具体 招生工作时,招生教师应本着公平、公正、 公开的原则,维护报名学生之间的公平竞 争,让更为合适的学生成为企业的“学徒”。
另外,高职院校“双师制”的建设也越来越 完善,除了与企业之间形成合作,还可以提 高内部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技术能 力以及就业市场竞争力,形成更为自由的 职业选择。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下, 高职院校采用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体现 了积极改革创新、对接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承担社会人才培养责任,带动学生工学 结合, 同时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高了高 职院校的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对于 解决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柳岸敏,朱江,岳东海.基于企业新型学徒 制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 2020(04):44- 45.
[2] 赵亚丽,刘美清.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现 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辽 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39- 41.
[3] 王岩,郭瑞安,辛颖.钻井技术专业现代学 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J]. 内江科技,2020 (05):131- 132.
[4] 姚波.“四联动、三融合、三对接”的现代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 教育科学论坛, 2020(09):31- 35.
[5] 栾良龙,李茁,卢建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 养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2020(07): 23- 27.
[6] 邓超,张婷.简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 式在高职艺术类教育中的运用 [J]. 艺术评鉴, 2020(11):74- 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