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现代学徒制下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3 10:46: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对于人才的能力结 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都有了新的要求。推行现代学徒制,可 显著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夯实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文章介 绍 了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并以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实施 “127 工程”为例,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 才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一、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从 2012 年开始, 我国将现代学徒制试点纳入了教育部年 度工作要点中 。2014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 业教育的决定》。2015 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家现代学徒 制试点单位,2017 年与 2018 年,分别公布第二批、第三批现代 学徒制试点单位,这表明,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模 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的推广从点到面,已经步入实质性推进 阶段 。现代学徒制不仅由专业师傅为学生提供现场指导,也将 学校教育融入其中,倡导企业的“参与式管理”,企业也成为现 代学徒制的设计者, 由校企双方根据专业需求来设置人才培 养方案 。比之传统的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解决了“两头热,中 间冷”的问题,提高了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为学生赋予了更多 选择权,更有助于深化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培育优质人 才的重要渠道[1]。

\

 
  二、“127 工程”的提出

  “127 工程”[2]即以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现代学徒制试 点单位工作为契机,与广东百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格林 沃德园林设计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深度产教融合, 依托校企 共建共管共享的园林产业园这 1 个平台,打造“学生——员工 身份转换”“企业员工技能提升”的“双螺旋”2 个中心;开展“围 绕一个‘中心’、实施二项‘改革’、做到三方‘融合’、打通四条 ‘通道’、实现五类‘双重’、规范六项‘制度’、制定七种‘标准’” 等 7 个方面的工作 。根据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 该校以“127 工程”的实施为契机,邀请合作企业一起参与人才 培养目标设定,共同制定育人方案和考核体系,并深度研究现 行课程内容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构课程体系,开发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规范学徒制实施模式,带领学生成长 、成 才,主动对接乡村振兴、美丽中国与绿色湖南的建设。

  三 、现代学徒制下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及对 策—— 以“127 工程”为例

  ( 一)校企合作共管

  在“127 工程”中,学生有着“学徒”“学生”的双重角色,在 校期间是学生,需服从学校安排,完成学校的考核与评估,进入产业园后是学徒,依法享受规定待遇,服从企业管理 。因此, 在实践中,由校企合作共育,一起完成育人工作,提前签订合 同 。一是学校与企业的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二是劳务 合同,由学生与企业签订 。在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 实践中,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可获取到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帮助学生逐步熟悉企业和职业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由校企合 作共同完成,体现出当地行业发展特色,吸收发达国家学徒制 的实践经验,从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方式、质量评价几个 方向来改革 。根据风景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邀请当地行业 专家共同参与制定育人方案, 明确学生学徒的毕业要素与标 准。

  (二)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属于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是彰 显“127 工程”特色的重要方面 。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以“127 工程”为指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将职业伦理、人文素 养、职业精神等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将以往的单一专业课 程转化为融通课程, 依据知识技能养成规律对风景园林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并每年进行动态调整,近年实践课占 比逐年提高,达到 73.73%。

  第一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属于“127 工程”实施的 基础阶段,这一 时期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 专业素质,在大一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开展 。本阶段主要为学 生提供德育课程与文化课程, 专业课程有景观植物 、风景绘 画、园林艺术、园林制图与 CAD、园林景观材料、园林构成设计 等 。通过这一 阶段的学习,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逐步培育 专业基本素养,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属于风景园 林设计专业的核心模块,充分体现出“学中做”“做中学”的理 念,要求学生完成对应的岗位训练,在第二 、三 、四学期中开 展 。本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可独立完成岗位工作,掌握各 项操作的流程,由校企共同参与,将课程划分为不同的岗位模 块,让学生通过任务 1 到任务 N 的学习来完成模块化学习。开 设 的 课 程 包 括 手 绘 技 法 、Photoshop、Sketch up、Lumion、 Illustrator+Indesign 、园林建筑设计与构造 、园林工程施工图设 计、植物造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

  第三部分为专业综合素质拓展模块,彰显“能力本位”理 念,要求学生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岗位对应的 职业心理、业务知识、敬业精神、职业态度等,在第四、第五学 期中开展,依托产业园、实训室、机房、多媒体等来锻炼学生的 专业综合素质 。这一 阶段的关键是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同 时,组织各类技能竞赛活动,通过现场操作、成果演示、面谈、 口试等方式考察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

  第四部分为实训阶段,以“产学研推训旅”为切入点,在第六学期集中安排学生参与跟岗顶岗实训活动, 通过学生在实 训环节的表现,看其是否适应岗位工作,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提 升,学生可得到企业师傅、学校教师的双重指导,在该种模式 下,学生对于岗位内容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

 
  (三)建设双导师队伍

  在“127 工程”中,教师(师傅)起着重要作用,师资水平高 低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在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上,无论是 校内导师,还是企业导师,都要求其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与实 践经验, 要求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可以在各职业岗位之间轮 流切换, 且导师需取得一个至少与本专业相符的职业资格证 书 。针对企业中部分学历较低但技术过硬的师傅,可适当降低 准入门榄与选拔标准,对于此类师傅,在后续培训中要夯实理 论和教学能力,为其提供科学指导 。在制度和管理上,该校制 定了对应的双导师激励机制,除了以合同方式明确企业师傅、 校内导师的津贴、课酬之外,还将其作为岗位晋升的一项重要 指标,对于表现优异的企业师傅和导师予以表彰,激活校内 、 校外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 创建园林景观设计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生态景观工 程与设计科技创新服务团队, 要求校内外双导师依托大师工 作室和科创服务团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科学利用各类工作 资源 。针对校内导师,要重视其“职教能力”的培养;针对企业 师傅,重点培育其“执教能力”。要求校内导师参与挂职锻炼 , 在实践中掌握所学技能和知识[3],对于在这一方面做出突出贡 献的教师,可享受企业福利。对于企业师傅,通过流动编、校外 编制的方式管理,在接受完学校的培训且通过考核后,即可进 入学校任教,享受校内导师同等的待遇水平 。除此之外,为了 提升教师能力,该校还采用了多种培训方式,借助智慧职教 、 爱课程 、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等渠道, 指导教师线上线下授 课, 不断夯实教师的知识技能储备 。双导师也定期通过示范 课、公共课、研讨会、技能大赛等方式学习讨论,促进“双师型” 导师队伍的发展[4]。

  (四)“四种通道”和“五类双重”开展人才培养

  在“127 工程”中,高职院校、合作企业是现代学徒制实施 的“双主体”,园林产业园是实施的基站与纽带。风景园林设计 专业尝试采用“四种通道”“五类双重”的人才培养架构。“四种 通道”即“学历非学历通道”“招生招工通道”“教师师傅通道” “成长成才通道”;“五类双重”即“双重主体”“双重支撑”“双重 身份”“双重导师”“双重本位”。“双重主体”即“园林企业”与 “职教院校”;“双重支撑”即“景观文化”“职教理论”;“双重身 份”即“高职学生”与“企业学徒”;“双重导师”即“高职教师”与 “企业师傅”;“双重本位”即“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在实践中,由学校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建立共有的 园林产业园,遵循“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原则,由企业师傅将项目带入到产业园中,指导学生参与到项 目全过程中,促进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的全程结合 。在该种模 式下,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着手,由校企共同建立“项目谈 判、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景观表现、工程设计、施工咨询服 务”的人才培育产业链,达成共享、共建目标 。学生在入校时, 就签订协议,进入现代学徒制班,由学校、合作企业共同负责 教学,通过理论教学,发挥出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在学生掌 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后,即可进入产业园,体验职业活动,由 校内导师、企业师傅共同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让学生成为能 文能武的优质学徒。

  (五)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与传统的育人模式相比,在“127 工程”下的现代学徒制 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出现了明显差异,学生拥有“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可得到校内导师、企业师傅的双重指导, 学生需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完成对应的生产任务, 更加侧重 于工作过程,在评价上,从几个方向进行改革。

  一是引入多元评价主体 。在“127 工程”中,校内导师主要 负责理论教学和实训中基础知识的讲解, 企业师傅则集中为 学生讲解对应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在评价时,引入多元主体, 除了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师傅之外,还可引入辅导员 、班主任 、 学校管理者等,并推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用人单位评价、家 长评价的模式,以确保评价的精准、客观。

  二是丰富评价内容 。在评价内容上,结合不同评价主体来 确定,校内导师的评价内容有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理论知识, 评价权重占比 30%; 企业师傅评价内容主要为职业素养和职 业水平,占比 40%;第三方则提供整体性评价,占比为 30%。

  三是丰富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充分彰显 出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囊括基本指标、选择指标和重点指标 。 其中,基本指标为学徒培养制度、教学运行制度、教学任务、教 学组织、教学实施等;选择指标有激励保障、学徒评价、目标岗 位涉及、学习场所时间分配等。

  四是创新评价方法 。在校内导师的评价上,采用口试、试 卷测试、日常考察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听课情况、基本素养、 日常表现做出评价;在企业师傅的评价上,采用任务考察 、日 常考核、成果作品测试的方式;在第三方评价上,采用技能测 试、面试等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具体根据评价主体来确定 。在 评价完毕后,及时向校内导师、企业师傅、学生、教育行政部门 反馈评价结果,虚心接受各方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 行深度分析,共商解决对策 。同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时完善考核评价标准,督查教学完成 的质量情况,保障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效果。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的有效举 措,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在 2018 年 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后, 现代学徒制 下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提高企业的参与能效, 创新育人方法,制定出与之相关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多个渠 道的方式来提高育人质量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在实施“四种通 道”“五类双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后,新生报到率 2020 年 为 92.59%、2021 年为 91.30%,就业率 2020 年为 92.86%,2021 年为 92.45%。

  [基金项目: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ZJGB2019146) 。]

  参考文献:

  [ 1] 张炜 . 高职院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J].速读(下旬) ,2020(04):111 .

  [2] 刘 旺 . 湖南环境生物职院多措并举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EB/OL]. 现 代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网 ,http://www .tech.net. cn/news/show-67899 .html

  [3] 李芳 . 园林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J].花卉 , 2020(20):291-292 .

  [4] 解丹丹 ,蔡林林 , 高均昭 ,等 .现代学徒制在园林植物实习中的 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9( 13):286-288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65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