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培养路径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01 10:56: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职业胜任心理素质作为职业 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学生的职 业发展以及人生规划方面都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视角,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培养 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相关的课程内容。主要 的路径有: 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 面,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结合专业和职 业特点开发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 材;企业岗前培训方面,依照不同工种的 工作性质,校企共同开发职业心理培训教 材;实践训练方面,注重能力和素养的提 升,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素质拓展相关项 目。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 职业 胜任心理素质

  一、问题提出

  在企业管理中,新入职员工离职成为 企业管理方面棘手的问题。一些新员工入 职以后出现不适应,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岗位。经过分析发现,分为内、外两个方面 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性格原因,职业与性 格特点不匹配导致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包括工作 岗位性质、人际关系等方面。新入职员工 的离职,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培训成本,降 低了企业的效能,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 失。另一个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企业员工职 业倦怠,如何有效应对职业倦怠成为企业 面临的管理难题。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职 业胜任心理素质,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成 为今年企业培训的重点,是岗前培训中的 重要内容。

  培养企业员工积极的心 态,开展心理 铺导,提高职业胜任心理素质,探索适合 高职学生的职业胜任心理素质培养路径, 有利于实现个人、学校、企业、社会四方面 的共赢。 学生个人层面,可以提升个人职 业胜能力,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 环境和工作岗位。有利于高职学生进行良 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个体效能感及其 主观幸福感;高职学校层面,促使学校依 托职业胜任心理素质,从师资建设、课程 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和 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的就业率和 提高就业质量;企业层面,对于企业人力 资源管理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方面, 企业员工良好的职业胜任心理素质,可以 节约企业管理成本,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 供重要保障,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社会 层面, 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

  二、高职学生的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的内涵

  (一)职业胜任力

  “职业胜任力”由社会心理学家戴维 · 麦克利兰提出,是指在职场情境中将表现 卓越者与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所具备 的特征。 它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自 我形象、动机、特质、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代表性的胜任力理论模型主要有“冰山模 型”和“洋葱模型”。冰山模型将整个胜任 力相关素质比喻为漂浮的冰山,包含显性 素质和隐形素质两部分。洋葱模型体现了 胜任力构成的核心要素,是对冰山模型的 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形象地将整个胜任力 体系描述为洋葱状。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指 大学生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 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顺利就业后获得较 好的职业生涯发展,所具备的知识、技能、 动机、态度等特征的总和[1]。简而言之,职业 胜任力主要包括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等 方面的特征。对取得优异成绩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人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 自我认知、人格、价值观等心理特征。

  (二)职业胜任心理素质

  职业胜任心理素质是某一行业或者 某一种职业对其从业人员所要求具备的 心理品质。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类似于冰山 模型中的隐性素质和洋葱模型中的潜质 层。依据胜任力冰山模型,角色定位、自我 认知、人格和动机等是潜藏于水面下的深 层部分素质,属于隐性素质 。按照洋葱模 型,职业胜任力包括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 两个部分, 外部结构包括知识与技能,内 部结构包含动机、自我的概念、社会角色、 人格特质等[2],职业胜任心理素质属于职业 胜任力的内部结构。不同企业,不同的职 业,不同的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职业心理素 质不一样。 简而言之,职业胜任的心理素 质,就是与某一 岗位相适应的,一般的员 工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职业心理素质。

  三、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的培 养路径探析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特别 是有些职业院校采用“2+1”的培养模式, 从学校教育、企业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健 康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培养的路径。总的理念是关注能力和素质提升,内容涵盖工作岗位适 应、情绪与压力调节、心理咨询与心理危 机处置、安全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方 面。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针对 不同专业大学生,结合专业和职业特点开 发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岗前培 训方面,依照不同工种的工作性质,校企 共同开发职业心理培训教材;实践训练方 面,注重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团 体心理活动、素质拓展相关项目。

  (一)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堂教学夯实职业胜任心理素质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联合 开发适合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教材。 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深度合作,依据高 职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模型,提出相应 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师资建设、课程改革、 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为高职学生职业胜 任心理素质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职业心 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表 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和策划能力、 市场实战能力等五个模块[3]。

  课堂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心理 素质的重要阵地。有研究指出心理素质课 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技工学校学生 职业胜任心理素质[4]。发挥课堂的主要渠道 作用, 将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的相关概念、 内容,融入相关课程标准中,采用参与式 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 要途径和手段,高职毕业生与技工学校的 毕业生有着相似的背景,从逻辑上来说, 可以在高职院校尝试。 另外,培养高职学 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 要包括演讲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 等[4]。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主要采用:模块 课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促进 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提升。积极推 进“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 在学校学习期间,根据不同的专业编写不 同的课程标准,依据不同工种以及岗位职 责的特点,开展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 教材的开发与建设。

\

  (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心理健康培 训教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

  校企共同开发心理健康培训教材,注 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课程涉及的 内容,大体 包括:工作岗位适应、情绪与压力调节、心理咨询 与心理危机处置、安全心理学、职业生涯 规划等方面。校企合作开发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的重要目的有:企业员工胜任基本的 工作,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有效应对员 工职业倦怠等 。 岗前心理健康培训的内 容,主要是考量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心理活 动和个性心理。 教学的目的:从知识目标 的角度,学生进入企业之前要了解职业情 境中相关的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的概念、 特点,以及相关的案例;从能力目标的角 度,学生要学会处理好工作情景中的各项 事件,例如,人际交往、处理个人心理问题 的能力和方法;从素质目标的角度,学生 要从岗前培训中获益,将安全生产,心理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内化于心 、 外化于行。

  (三)注重素质和能力提升,积极开展 团体心理辅导与户外素质拓展活动

  循证心理治疗将考虑来自研究者、治 疗者、病人等三方面的证据,其资料强调 客观性,讲究采集多方面的证据,最后为 病人提供最佳的心理治疗方案。依据循证 心理治疗的理念,团体心理辅导应综合考 虑高职学生性格特点、岗位、工作性质等特点,制定详细的团体辅导方案,积极开 展团体心理辅导。 户外素质拓展不但有身 体素质的项目,还有一些心理素质提升的 项目或者是一些团队建设的项目。 户外素 质拓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提高个 人身心素质, 使个体克服某些心理障碍; 第二,让个体更好地融入集体,引导个体 在集体中关照自身的行为,使个人素养得 到提升,例如,培养团队意识的项目:同心 鼓、信任背摔、低空风行等项目。

  具体做法有,在学校和校外建立心理 素质提升实训室或者实训基地。学校和企 业,对照行业标准,以及模拟真实的工作 场景,建设心理素质提升实训室 。 采用现 代化的实训技术与手段,不断提升学员的 职业心理素质。建设校内企业全情境仿真 实训室,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工作场景等 纳入到学校,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 有效衔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的培养方式,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过 渡。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管理 模式,企业的文化,岗位职责,从心理上拉 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更好地胜任企业的 工作。使学生能更好地感知不同的工作岗 位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岗位选择和工作性质的选择中,能有效地根据自身 实际进行调整或者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 吕芹.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的问题及 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 叶军锋, 陈文昀,胡义秋,刘新玲, 陈包明, 姚旭娟.技校学生职业胜任心理素质的干预研究 [J].职教通讯,2018(03):40-46.

  [3] 高亚丽.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训练” 课程新模式的开发设计[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6.15(02):61-64.

  [4] 敬慧颖.浅谈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 养的课堂教学方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13(09):108-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60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