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高职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认知及教学需求调查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08 14:21: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 的是探讨高职院校学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认知情况,以 及对该类突发事件的教学需求。方法是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衡阳市三所 高职院校共 1030 人,  采用 自行设计的 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为在知识得分 上,医学专业学生比非医学专业学生得 分更高(P=0.009)。  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高于一年级(P=0.002);发生突发事件时,非医学专业的低 年级女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P<0.05);学生对突发 事件教学需求高。  结论是高职学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认知水平较以前略增高,但仍存在较大的不足,需继续加强对 高职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认知的教育与培训。

关键词:高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   教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 。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发,如 2003   年的“非典”疫情、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等,尤其是“新冠肺炎” 全球大流行,  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及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数据表明,学校更容易发生突发事件,如食物中毒等 。  高职院校是一类人群集中度高且年龄结构特殊的场所,  数据表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较为突出,是突发事件的高危险场所[2] 。  并且,他们对突发事件认知和应对能力均有待提高[3] 。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高职学生突发事件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学需求进行调查,   旨在了解高职学生对突发事件应对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衡阳市高职学生为目标人群,  抽样方法运用分层随机 抽样,抽取 3 所学校共 1030 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  本次调查 学生大一 340 人,大二 320 人,大三 370 人 。  男生 166 人,女生 864 人 。  医学专业 705 人,非医学专业 325 人。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通过网络平台发放问卷二维码或问卷网址链接 进行网上调查 。调查问卷采取自行设计,首先在文献资料上修 改完成,再经专家审核通过,进行预调研,再次修改,最后敲定 内容 。  包括三个方面: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对突发事件基本知 识以及紧急应对认知情况、对突发事件的教学需求 。知识部分 采用 100 分制,共 25 个题,答对得 4 分,答错 0 分。

二、统计分析

选用 SPSS20.0 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  数值变量资料使用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运用 LSD 检验。分类资料统计 描述选用指标率,统计推断采用 X2(卡方)检验 。  P<0.05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突发事件基本知识、紧急应对认知情况


学生知道突发事件相关知识的占 54.84%,  完全不知道的 只有 16. 13%。他们主要通过手机(96.77%)、电视(82.26%)、电 脑(59.68%)来学习知识。另外,学校宣传海报栏和专题讲座也 是重要途径,分别占 43.55%、48.39% 。在常见疾病传播途径认 知 上,   学 生 对 呼 吸 道 传 染 病 如 新 冠 肺 炎 认 知 度 最 高, 占 96.77%,其次分别是艾滋病 87. 10%,食物中毒 75.81%。发生突 发事件时,能进行“心肺复苏”等专业操作 12.9%,大部分学生 “会一点”,占 43.55%。

\

年级、专业不同在整体知识得分上呈现的结果不一样。医学相关专业学生比非医学专业得分高(t=2.61,P=0.009)。三个不同 年级间进行比较,大一 比大三学生得分高(F=4.90,P=0.002),见 表 1 。

(二)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态

新冠疫情以来,经常觉得精神紧张、恐慌、焦虑、情绪低落 的学生占 21%(216 人),偶尔会有这种感觉占 68.5%(706),从 未出现 10.5%(108 人)。不同专业、性别、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见表 2),  非医学专业的低年级女生更容易出现精神紧 张、恐慌等症状。

\
 
(三)学生对突发事件的教学需求

93.55%的学生觉得熟悉突发事件常识是非常重要的,赞 成学校开设突发事件课程占 98.39% 。  其中开展过 1~3 次培训 的占到 50%,  从来没有开展过相关培训的占 29.03% 。  在最想 掌握的突发事件知识技能上,关于“突发事件防范、自救互救、 医疗救援知识”三个选项分别占 40.32%、24. 19%、35.48% 。  会 积极寻求有关知识的学生占 88.71%。

四、结论

高职院校作为人群聚集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更容易出 现大范围蔓延 。如果学生缺乏紧急应对的相关知识,将出现严 重后果 。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迫在眉睫。

(一)突发事件认知及应对能力有待继续提升

2019 年底,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上下一条心,较短时间内控制住病情蔓延,向世界展示了我们 的“中国力量”。广大高职院校在疫情防控方面均开展了各种 应急举措。如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政策,按正常教学计划开 展“线上教学”,同时为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培训与 讲座 。以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突发事件,并鼓励他们把所学的知 识向身边的家人朋友进行科普,  做到沉着应对、“不信谣不传 谣”。正因如此,本次调研显示,接受过 1~3 次相关培训的占到 半数以上 。  学生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得分情况与之前的文献研 究相比[4],整体呈不断向好的趋势,说明相关培训取得了一定 的效果 。  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知识匮乏,得 分较低,比如对“心肺复苏”这一救护技能调查结果显示,能正 确进行操作的只有 12.9% 。  所以,我们还应该继续加强突发事 件健康教育培训及应对技能 。  另外,从总体调研趋势来看,医 学生比非医学专业得分更高,  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对突 发事件的应对知识更熟悉 。与其他相关研究结论一致[5] 。  由此 提示学校在进行突发事件知识培训时,  仍需继续加强这方面 的线上、线下培训,特别是低年级和非医学专业学生是培训的重点。

(二)面对突发事件时心理应对能力有待提升

研究表明,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青少年由于处于过 渡期,心理状态还不稳定,会更容易出现焦虑、恐慌、抑郁、悲 观情绪,尤其是女性表现会更明显[6]。本次调研的结果也表明, 在新冠疫情期间,  绝大部分学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紧 张、恐慌、焦虑、情绪低落等,其中非医学专业、低年级、女生更 明显,与林小曼等的研究结论相同[6] 。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专业 特殊性,在课程中会更多的学习到突发事件有关知识 。年级越 高,积累知识越多,便能更冷静的应对 。  在突发事件发生进程 中,社会心理因素在事件防控、应对及后期恢复正常生活方面 都有重要意义 。  因此,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心 理状态,特别是低年级的非医学专业女生,需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三)学生对突发事件的教学需求高

调研显示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学需求迫切,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  有 50%的学校均开展 了 1~3 次健康教育与培训,没有开展过的占到 29.03%,因此, 高职学校在突发事件的教育教学安排上仍要继续加强 。  除此 以外,88.71%的学生自己会积极主动去寻求相关知识及应对 方法,其原因应该与近年来突发事件频发有关 。从调研结果来 看,他们主要通过电脑、手机、电视三个途径来获取应对知识。 所以,可以尝试采取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开展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

1.探讨学分制确保效果 。  为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避 免流于形式,可适当采用学分制的形式 。如在不同专业中开设 选修课 。也可尝试发放危机教育学分手册,规定每学年必需积 累的量,学生参加的每一次应急培训都给予一定的分数 。每学 年总结,  对未达到规定量的同学,  需自行去线上完成学习内容。

2.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  线上,老师可录制微课 小视频,或者是视频资料,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手 机、电脑方式进行收看 。线下可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演情景剧、 情景模拟演练等方式加深印象 。  同时还可与当地相关企事业 单位如疾控中心合作,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模拟演练,演 练过程中全程直播 。其他学生可在现场观看,也可在手机端收 看,并可无限回放。另外,“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及时更新。 一些特定日子如“世界爱滋病日”,可开展现场咨询,与学生进 行面对面健康教育 。  以上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让学生在潜移默 化中接受来自各种途径的信息,不断加深印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实现“突发公共 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要求[7]。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高 职学生在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还有待提高 。  因此, 各高职学校还需继续完善这方面培训与教育 。  由于时间、精力 有限,本次调研还不够深入,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可继续加深 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探讨更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法、培训效果的 评定等,以实现全民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加的目标。

参考文献:

[ 1]  姜鑫 ,徐晗宇 , 王萍 .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患者隐私权研究 [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 (04):419-422.
[2]  王帅,秦倪, 张驰等 .我校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及心理 行为调查[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6 (06):738-741.
[3]  穆雁鸿 , 贾翠平 , 贺若云,范莉 , 张宇萱 . 不 同专业在校大学生应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5, 12 (24): 116-118 .
[4]  刘玉梅 , 吴玲 ,王基鸿 ,黄海溶 , 田冶 . 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认知及教学需求调查[J]. 中国卫生产业,2017, 14 ( 12): 159-160.
[5]  徐铭炯, 丁超颖,孙妍雯 , 史浩楠 ,施毓凤 ,王婷婷 .上海某医科院 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现况分析  [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1,36 (01):44-46+73.
[6]  林小曼 , 宋群 , 童涌 , 王伟洪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心 理危 机干预的重要性[J]. 海南医学,2021,32 ( 10): 1328-1332.
[7]  人民日报 .    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人民日报撰文: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EB/OL].https://baijiahao.baidu. com/sid=1689452632254380845&wfr=spider&for=pc,2021-01-21/21-08-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51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