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三进”要求 , 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相融合 是实现党和国家教育 目 标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 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 师探究的 一 个重要课题 。我们要统 一 思想 , 提高政治站位 , 从提高对党史学习教育的意 义和作用的认识 、 实现知识和价值的双线 目 标 、挖掘教材和生活的双倍资源 、拓展课堂 和课外的双位教育空间等几个双元维度 , 探究过程性和多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 , 尝试将 党史学习教育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
“欲知大道 , 必先为史。”党史 学 习 教 育 是 我 们 每一个人形成正确的理念信念的基础 。为了实现党 史学习教育的“三 进”要 求(进 教 材 、进 课 堂 、进 头 脑) , 实现党史学习教育 和 小 学 道 德 与 法 治 课 程 相 融合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义不容辞 、责 无 旁 贷 , 要努力探究 , 勇于实践和尝试 。
一 、提高意义和作用的双重认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承担党史学习教育的主 阵地 。相比其他教师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肩上的 担子重 、责任大 , 必须切实提高 自 己的 政 治 站 位 , 统一思想 , 提高认识 ,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主 动融入 、渗透 、贯注党史学习教育 。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 。教育和引导小 学生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 史 崇 德 、学 史 力 行 , 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学党史 、知党情 、 听党话 、感党 恩 、跟党走 , 坚定自己的理念信念 , 努力担当起合 格的社会主义 建 设 者 和 接 班 人 的 重 要 角 色 , 是 每 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 小学道德与法 治 课 程 , 用 好 、用 活 、用 深 、用 透 、 用精党史学习教育资源 , 有利于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 。我们要以党史学习教育滋养道德与法治教育 ,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和实效化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 只有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与法治 教 育 ,才能更好地加强他们爱国爱党的主动性 。小学生可以通过 学 习 党 史 , 了 解 过 去 , 珍 惜 今 天 的 幸 福 生活 , 知恩感恩 ; 辨析美丑 , 选 择 正 确 的 人 生 道 路 ,知是懂非 , 从而以史树德 , 以 史 增 智 , 以 史 育 美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二 、实现知识和价值的双线目标
党史学习教育不是凭空增添学生 的 学 习内 容 ,对小学生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学习不同于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文件学习 , 并不是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有关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截取出来 , 变成专门的党史学习教育模块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对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和优化 。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学习与解读 , 对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进行梳理 , 既要挖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有关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加以整合 , 又要将专门的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有意识 、有目的地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中 , 从而实现通过党史系列学习提升小学生对党的认识 , 坚定爱党的信念 。针对不同学段 , 可以开拓 不同的主 题 。从“开 天 辟 地 的 大 事”到“星 星 之 火 , 可以燎原”, 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 , 从中国共 产 党的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通过主题的 方式向各年级同学进行讲解 。
但课程如何设 置 呢? 根 据 一 至 六 年 级 学 生 的 不同学情 , 教师 应 该 有 不 同 的 思 考 和 布 局 。 对 低 年级的学生而言 , 生 动 的 故 事 情 节 更 容 易 让 小 学 生产生共鸣 。对 高 年 级 的 学 生 来 说 , 可 以 更 多 地 激发他们的理性 认 识 , 把 学 习 到 的 革 命 精 神 应 用 于生活 中 。 在 选 择 党 史 学 习 教 育 内 容 的 过 程 中 , 教师要明 确 , 不 是 所 有 内 容 都 适 合 融 入 党 史 学 习 , 要有所取舍 。
在了解党史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引 导和培育 , 顺应 新 课 标 的 要 求 挖 掘 其 中 的 育 人 价 值 , 培育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 观 。党史 学 习 教 育 本 质 就 是 要 以 史 鉴 今 、 以 史 知 今 , 让学生从党的非凡历史中寻找精神动力 , 寻求 宝贵的精神财富 。例如 , 学习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 三单元第 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时 , 就要让学生懂 得“红船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 丰碑 , 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 , 乃是 我们党的精神之钙 、精神之源 。 弘扬“红船精神”和 伟大建党精神 , 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 已成为我 们不断夺取 新 胜 利 的 强 大 精 神 力 量 和 宝 贵 精 神 财 富 , 对于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事业 ,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通过 学习史实 , 学生不仅能够感悟到革命精神 , 还能够 运用于实践中 ,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在了解每 一课的教学目标后 , 要实时地关注 , 正确地引导学 生 。根据学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 , 设置理解难易程 度不同的主题党课进行党史学习教育 。通过生动有 趣的党史主题课 , 让学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 之不易 , 要铭记党的恩情 , 让革命精神 薪 火 相 传 , 也让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所收获 , 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 。
三 、挖掘教材和生活的双倍资源
党史学习教育的许多内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唾手可得 , 在学生平时的教育生活中也以多种形式存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协调各方 , 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 。在小学低年段 ,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习的很多党史学习教育资源都可以与生 活 资 源 相 互 协 调 、配 合 。 如 每 周 的 升 旗 仪式 、入队仪式 等 , 学 生 可 以 学 习 和 认 识 国 旗 、 国徽 , 知道它们的来历 、意义等 。在学唱国歌 、 听讲革命故事的过 程 中 , 可 以 学 习 革 命 英 雄 的 英 勇 事迹 。在小学中高年段 , 学生了解建党节 、 国庆节等节 日 的 意 义 , 知 道 了中 国 共 产 党 的 诞 生 、 红 军 长征 、抗日战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 , 并能领会如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西柏坡精神 、“两弹一 星”精神 等 , 不 断 树 立“没 有 共 产 党 就没有新中国”的认同感 。在学习“不甘屈辱 , 奋勇抗争”时 , 教师可以引 导 学 生 了 解 , 在 讲 解“九 一 八”事变时 , 有这样的一首歌曾回荡在满目疮痍 、 战火燎原的中华大地上(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并配上相关图片) 。课堂中教师用图片让学生看到真相 ,用音乐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 , 让学生明白当时中国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 , 激发其爱国热情并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 这比教师一 味地单方面输出要更能打动学生的内心 。如在教学“中国有了共产党”时 , 可以创设相关的闯关情境 , 就像红军长征一样 , 跨过重重阻碍 、艰难曲折 , 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 , 让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共产党人艰苦奋斗 、坚定执着的革命精神 。
四 、拓展课堂和课外的双位空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 标准 。”学 习 党 史 最 终是要让学生感知到课堂内外的真理一致性 。在课外实践中 ,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感受革命精神 。如组织学生参加党史观影活动 , 学生在观影后会对电影剧情留 下 深 刻 的 印 象 ; 还 可 以 开 展 “党 史 送 讲 活 动”,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 述 说 自己 心 中 的 党 史 小 故 事 ,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还可以把 党史的学习深入到更多人的心中 。
在党史 传 承 活 动 中 , 我 们 可 根 据 学 习 内 容 以 “党史寻宝”的游戏形式开展红色趣味活动 、 了解学 习党史并进行回答的闯关寻宝活动 , 将党史学习融 于自然 , 深入童心 。这种在“玩中学 , 学中玩”的学 习方式 , 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另外还 可以通过朗诵 、表演等形式 , 将学习党史的红色经 典以新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眼前 , 不仅形式新颖 , 效 果也非常显著 。
通过不断地拓展教学时空 , 灵活利用各种党史 学习教 育 资 源 , 如 淮 安 周 恩 来 故 居 、张 纯 如 纪 念 馆 、八十二烈士墓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等场 馆 , 组织学生瞻仰和参观 , 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教 师在处理好“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 , 要学会“借力” “用力”, 这样才能真正把革命精神教育落在实处。
五 、探究过程和主体的双向评价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对 激励学生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不仅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 , 还可以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生 机和活力 。教师要关注学习结果的定性评价 , 更要 重视学习过程的定量评价 , 重视实施过程和结果的 双向评价 。既要坚持传统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 一元 主体评价 , 又要探究尝试引进学生他评 、家长评价 和社区评价 。
在坚持教师一元评价为主的基础上 , 小学道德 与法治教师可尝试改变以往单纯以课堂表现 、纸笔 测试为主的评价方式 , 探究并实践将学生的学习态 度 、课堂表现 、课外表现及其他表现结合起来进行 综合评价 。教师还要积极尝试多主体评价 , 引导学 生进行自我评价 , 组织好生生评价 , 课后针对评价 做积极反思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天地并不只是校园和家庭的一 隅 , 在评价方式选择和评价角色上 , 还可引入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等多元主体评价 。根据初步积累 的 经 验 , 教 师 评 价 占 50% , 既 便 于 与 当前的 、主流的评价方式相衔接 , 也体现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原 则 。 学 生 自 评 可 占 25% , 以 体 现 学 生 的主体地位 。 同 学 即 生 生 评 价 可 占 10% 。 考 虑 到 目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堂与校园 , 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占比不宜太高 , 因家长每天接送学生上 学 放 学 , 对 学 生 的 教 育 情 况 比 较 了解 。这一过程要形成闭环 , 教师在不断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的同时 , 结合学生 日 常生活中的契 合 点 ,探求具体的 、可操作的评价方式 。这样的评价过程 , 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知道并明确 自 己的努力方向 , 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深切地感悟到党史学习的乐趣及意义所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 , 教师 一 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 出 发 ,不断地整合各种资源 , 清晰教材 , 清晰学生 , 有明确的学生立场 , 同时形式还要多样多彩 , 具有 一 定的感染力 , 增强学生情感上的认同 。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 正确的世 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 , 一 切都是欣 欣然的样子 , 这是最好的教育时期 。教师只有给予 合理 、科学的引导 , 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 、把握 教育内容核心 , 才能更好地推进小学生学党史 、铭 党恩 、颂党情 , 让党的恩情沁润每一名可爱的学生 , 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回报党的恩情 , 传承革命精神 。
参考文献
[1] 管叶青. 小学生的党史学习如何深入? —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党史主题单元教学为例[J] . 基础教育课程 , 2022(14) : 26- 33.
[2] 吴阗甜 , 杨贺. “八个统一 ”视阈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J]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2(40) :219 221: 224.
[3] 蒋 卫 星. 融 合 党 史 教 育 的 教 学 策 略 及 其 路 径— 以 必修 1《中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为 例 [J]. 中 学 政 治 教 学 参 考 ,2021(29) : 44-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