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发展概要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1 13:24: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手术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文献的整理,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发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手术;内固定;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石淇允,李无阴,王浩翔,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发展概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65,67.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Fixation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

SHI Qi-yun 1,LI Wu-yin 2*,WANG Hao-xiang1,DUAN Jia-hao 1,CHEN Jun-an 1,LI Zi-chen 1

(1.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Hunan;2.Luoyang Orthopaedic Hospital,Henan Province(Henan Orthopaedic Hospital),Luoyang Henan)

ABSTRACT:Femoral neck fractur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hip fractures in the clinic.Surgical treatment is the main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fixation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clinical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Femoral neck fracture;Surgery;Internal fixation;Review

0引言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髋部创伤疾病,其病残率和死亡率较高[1]。该病常见于老年人,随着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现代交通行业及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中国拥有超过13亿人口,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程度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量常年居高不下,由于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易导致压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下肢血栓形成、下肢畸形愈合等并发症[3-4],所以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目的也由传统的骨折治疗转变为提高生活质量的整体治疗[5],因此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成为近年来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6]。本文对近年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发展历程进行归纳综述。

1三翼钉内固定

三翼钉内固定术[7]是最初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该方法需要将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满意后,X线透视下在股骨大粗隆下3-5cm处定位并作一小切口,沿股骨颈纵轴方向打入长度合适的三翼钉。该方法被认为能较好地克服骨折处的剪力和旋转力,同时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三翼钉内固定被沿用了半个世纪,但后期有大量随访发现[8]三翼钉容易穿入盆腔且不同程度的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因此现在这种治疗方式已极少被应用。

\

 
2多钉内固定

多针内固定[9]此类方法选取的针较三翼钉直径小,可经皮穿刺进针,治疗上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随访发现该固定方式强度不足,术后活动量大的患者易出现退钉、断钉等现象,甚至固定针有穿透关节等情况的发生[10]。因此现在该种治疗方法基本被淘汰。

3滑移式钉板固定

滑移式钉板固定是于20世纪40年代被提出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此类装置是由固定钉与一带柄的套筒两部分组成,固定钉能够自由的在套筒内滑动。当骨折面吸收间距缩短时,固定钉能够向套筒内滑动随之缩短距离,使股骨颈骨折的断端始终保持稳固的结合,有效地提高了骨生长速度并缩短早期负重时间[11-13]。但使用这种装置时,必须关注套筒的长度使其不能超过骨折线,否则骨折近端没有滑动空间,将影响骨折的愈合。也由部分学者提出动力髋螺钉固定的最大缺点是单一螺钉固定,不能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旋转移位,而患肢负重时在骨折端会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和旋转应力影响骨折的愈合[14]。目前在滑动式钉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上仍存在争议

4空心钉内固定

空心钉内固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AO内固定学会对之前的内固定术进行研究并设计出了空心加压螺纹钉。空心钉的设计为中空状,导针可从中间穿过,可在体外经皮穿入置钉。具体固定方法为:将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牵引复位,在G臂机下证实复位满意后,在股骨头与股骨干处进行标示并钻入导针,利用平行器钻入两枚导针保证三枚针处于等腰倒三角分布,最后置入螺钉[15-17]。三枚空心钉等腰三角形固定,具有稳定的立体固定效果,有良好的支撑、抗旋转及抗剪切力的作用[18]。相关文献[19-20]表明,空心钉对于骨折断端有拉力作用,使骨折断端紧密接合,利于骨折的愈合,同时有效避免股骨头供应血管的损伤。因此,在临床上多采用该方法来治疗股骨颈骨折。

5总结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比较复杂,且术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几种髋部骨折。因此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应根据骨折的类型、移位情况、骨折时间的长短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考虑,选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与其他几种固定方相比,空心钉固定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临床中建议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来治疗股骨颈骨折。但也要考虑个体差异,随着临床中对股骨颈骨折的不断研究,测量评估方式的不断精确及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式与治疗理念不断发展。我们也要要与时俱进,采用最佳的手术方式。

\

 
参考文献

[1]石淇允,李无阴,张颖,等.影响老年低能量股骨粗隆间骨折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05):19-22.
[2]张颖,冯立志,刘又文,等.缝匠肌骨瓣和旋髂深骨瓣治疗青壮年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对比[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18-23.
[3]塔拉提百克·买买提居马,刘恒,李军,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10):77-81.
[4]魏金鑫,王欢欢,朱卫南,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7,38(01):45-48.
[5]张英泽.成人股骨颈骨折诊治指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11(20):921.
[6]杨明轩,罗志强,刘昊楠,等.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0):1651-1655.
[7]刘义明,王荫枢.急诊复位三翼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6(3):133-134.
[8]刘祖政.股骨颈骨折三翼钉内固定术后15年三翼钉穿入盆腔一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5).
[9]王明森,陈培龙,王有达,等.三棱内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1,13(7):17-18.
[10]马信龙,马剑雄,马韬,等.改良前后动态套筒式三翼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12):1166-1171.
[11]程先明.钉板固定、PFNA钉及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7):49-52.
[12]王江静,胡思斌,孙宏辉,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板修复不稳定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5):2372-2377.
[13陈凯腾,庞有旺,郑季南,等.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联合缝匠肌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10):35-38.
[14]虞杰,龙亨国,熊小春.经皮加压钢板、动力髋螺钉、空心螺钉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10):23-27.
[15]王秀萍,孙瑞波,刘又文,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9):2999-3004.
[16]蒋仕林,倪诚,杜亮,等.不同复位方式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7,29(2):257-260.
[17]张中平,杨明智,祁学强,等.不同复位方式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09):119-120.
[18]王伟民.X线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3):153-154.
[19]吴明,吴智敏,胡关彪,等.改良式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2):251-252.
[20]王永安,禹宝庆,周建华,等.经皮微创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年轻股骨颈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35):5649-56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