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试论LCP内固定联合MIPO技术应用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有效性(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03 21:43: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目的 研究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联合应用 LCP 内固定术与MIPO 技术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 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 12 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 45 例,联合应用LCP 内固定术与MIPO 技术对观察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则施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随访,观察组愈合率为 97.8%,明显比对照组的 80% 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LCP 内固定与MIPO 技术联合应用到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骨折顺利愈合。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LCP 内固定术;MIPO 技术;疗效

宋鹤天. 试论LCP 内固定联合MIPO 技术应用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有效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0引言

在临床上,胫骨远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常规治疗手段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此种治疗方法能够促进骨折端解剖复位,但并发症发生率极高,且骨折愈合效果不够理想 [1]。近年来。现代医疗事业日渐发展进步,LCP 内固定术联合 MIPO 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到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 为了进一步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本次研究以 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 12 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分别应用 LCP 内固定术结合MIPO 技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研究做如下报道。

\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 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 12 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 90 例,为了便于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将 9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45 例,男女比例为 24:21,年龄处于 19-58 岁,平均(36±6.2) 岁,联合应用 LCP 内固定术与MIPO 技术治疗。对照组 45 例, 男女比例为 25:20,年龄处于 20-58 岁,平均(37±5.2)岁, 施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所选患者均在 CT 与 X 线检查下经胫骨远端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均为闭合性骨折,并已经合并心、肾、肺功能损伤或障碍、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妊娠、哺乳期患者排除在外,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0.05),具有比较的意义。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行 LCP 内固定术联合 MIPO 技术治疗:实施麻醉后,调整患者姿势为健侧卧位,在外侧行一个切口,对腓骨与后踝骨折进行复位、固定,随后调整患者姿势为仰卧位,于内踝尖前上方约 2.0 cm 处行一个 2.0 cm 的纵行切口,使大隐动脉显露出来并进行保护,作骨膜外、深筋膜下分离。以胫骨骨折具体情况为依据,对胫骨远端内侧 LCP 进行选择,钢板远端与踝关节平齐,近端超过骨折线的 4 至 8 个钉孔,将 1 至 2 枚锁定套筒安装在钢板的远端, 将其当做把手。实施手法复位,随后将钢板从切口内筋膜下从远端向近端插入,保证钢板的走向位于中间,尽量实现一次性插入成功。术前,所有型号的钢板各准备 2 块,随后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合适钢板插入,在 C 型臂透视机的辅助下对钢板位置及方向进行调整,应用 1 把点式复位钳于骨折段端处对钢板与胫骨外侧进行经皮夹持,辅助对骨折段端进行复位,将另一枚钢板于体外贴附在体内钢板处,设计和比对拧入螺钉数目与位置,应用克氏针针尖对钉道孔探查,分别作 3-4 mm 的切口,将螺钉拧入,在 C 型臂透视下见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物位置及长短事宜,冲洗、缝合、包扎,完成手术。

术后,将患者患肢抬高,不必实施外固定。对照组施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施麻醉后,以患者骨折段端为中心,在胫骨前外侧行一纵行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直至骨折断端,将段端处淤血块、嵌插软组织清除干净,进行骨膜下剥离,对骨折处进行复位,将术前选择好的钢板内固定置入,在钢板远近端处应用螺钉固定, 应用 C 型臂透视机检查复位、固定效果满意后,冲洗、缝合、包扎切口,术毕。

两组患者均给予预防感染治疗,指导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

1.3疗效判定。愈合标准:治疗后,患者 6 个月骨折愈合, 局部无压痛、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反常活动,下肢可以连续行走 3 分钟,且在 30 步以上,行 X 线检查显示骨痂与断端明显连接,骨折线已模糊,可见骨小梁通过。延迟愈合:治疗 9 个月后,患者达到以上愈合标准。不愈合:治疗 9 个月后, 没有达到愈合标准。

1.4数据处理。过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出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例数(n )表示的是计数资料,组间率表示为(%);P < 0.05 为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了 3 至 15 个月的随访,均成功获得随访,观察组除 1 例患者延迟愈合外,其余 44 例患者均顺利愈合,愈合率为 97.8%(44/45),对照组 7 例患者延迟愈合,2 例患者不愈合,愈合率为 80%(36/45)。观察组愈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在临床上,胫骨远端骨折较为常见,大多由外界暴力所致,骨折通常为粉碎性,稳定性比较差,位置与踝关节接近, 软组织薄弱、覆盖率低,骨折后,软组织经常被创伤 [2]。另外,胫骨远端骨折处的血运比较差,骨折经常导致滋养动脉断裂, 致使滋养动脉难以得到远端骨膜下小血管的供血,进而对愈合造成影响,增大了此类骨折治疗的难度 [3]。在此类骨折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会破坏骨膜动脉,影响远端血运,不利于骨折的愈合。当前,临床逐渐将 LCP 内固定术结合 MIPO 技术应用到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LCP 以生物学固定理念、胫骨中远段局部的解剖特点与生物力学特点为原理,属于一种新型的解剖型接骨板,不但厚度较为合适,具有较大的固定强度,而且生物力学较为稳定,不需要塑形,也不需要过于精准的复位,最重要的是支持 MIPO 操作 [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