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的创新模式探究 ——以“IT项目实施与管理”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6 17:12: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研究的热点话题。将创新创业项目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及专业的实践实训中,不仅可以促进创新创业项目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还可以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整体效果。本文论证了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教学的必然联系,分析了两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IT项目实施与管理”课程为例,提出了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构建,最后探讨了两者融合的长效机制,为实现创新型综合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创新创业;专业课教学;融合;IT项目实施与管理课程

本文引用格式:杨帆,等.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的创新模式探究——以“IT项目实施与管理”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35):53-56.

Exploration on the Innovative Model of Integr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into Specialized Course Teaching

--Take"IT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as an Example

YANG Fan,ZHOU Zhong-che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School of New Media,Hangzhou Zhejiang)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mass entrepreneurship,mass innovatio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eaching reform and talent training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Integr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into specialized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raining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but also improve the overall effec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specialized teaching.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inevitable conne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and takes the course of“IT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as an example,puts forward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ode,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integration of the two,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ining goal of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Specialized course teaching;Integration;“IT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有必要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需要,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思路,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1]。然而,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缺乏与专业课之间的融合,独立于常规的教学环节,导致项目及教学效果不明显,没有发挥出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的目的。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出发,将创新创业项目与学生的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和互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 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教学的必然联系

在当今时代,创新创业项目作为高校人才的主要方式,是对学生专业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的载体,皆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创新创业项目被高校称为“第二课堂”。而传统的专业课堂作为培养学生能力和传递知识的主战场,是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支撑,专业课程教学被称为大学生的“第一课堂”。

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同性。

(一)目标一致

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扎实的学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3]。高校的专业课教学,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能够掌握专业知识、灵活运用技能、提高自我效能等具备一技之长,便于以后步入社会自食其力。对此,创新创业项目和专业课教学的目标协同,都是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就业。

\

 
(二)内容一致

首先,专业课堂基于知识的高位势,传授给学生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对概念性的知识进行扩展和巩固;其次,专业课堂教师讲解程序性的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而创新创业项目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强化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应用。同时,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还可以作为专业课堂教学的案例,丰富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理实结合,让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专业课堂和创新创业项目的融合促进了知识内容的高效一致。

(三)过程一致

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过程需要通过机会识别、项目立项、组建团队、项目规划、过程设计、结题验收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还需要各成员之间进行思维的交流和融合,这样才能出色的完成项目[4]。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习中师生要互相沟通,互相配合,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将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教学过程相似,将二者融合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更佳。

三 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教育部“两个工程”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项目应该遵循“自主实践、兴趣驱动、重在过程”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核心,通过实践、创新改变高校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环节薄弱的现状,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5]。虽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近几年蓬勃发展,很多项目申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据了解(对我校2018年创新创业项目的统计),项目的选题大都来源于关注热点、企业合作、竞赛项目等方式,真正源于专业课课堂和专业老师推荐的选题并不多,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学习存在很大的隔阂,学生收效甚微。对此,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认识不到位

部分大学生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融合的意义,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只是为了“镀镀金”,为了能够丰富自己的阅历能够在简历上添一笔价值,存在较严重的“跟风”心理,只是跟着热点的引导走,并没有对项目与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缺乏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认知。

2.教师:方法不到位

教师在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有效融合方法,没有充分地将专业的核心内容落实到项目中。同时,在专业教学中,缺乏对项目的引用和渗透,没有将项目与教学的融合落实到实处,对项目与教学融合的意识比较欠缺。

3.高校:融合不到位

首先,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与常规教学环节不同,缺乏项目与专业课之间的协同和融合,学生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开展项目,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创新创业项目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大多数是当下比较热点的问题,甚至很多项目都是重复开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教学内容,严重与专业教学脱节,“项目”也成了走过场。

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IT项目实施与管理”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课程,我们以“IT项目实施与管理”为例,设计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融合


首先,“IT项目实施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涵盖当前比较新兴的技术和知识,能够为创新创业项目的选取提供支撑;其次,对“IT项目实施与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细化,按照能力提升的层次分为三个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引入相应的项目内容。如第一阶段掌握“IT项目实施与管理”课程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的讲解灌输学生的项目意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能力的运用和提升阶段,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化解复杂问题。在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边做项目边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2.教学方法的融合

在“IT项目实施与管理”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与项目融合。第一阶段,我们采取“慕课+在线检测+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进行融合,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线下教师帮助消化知识点并解答学生疑惑;第二阶段,通过“慕课+项目实例+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通过专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落实对第一阶段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视频的反复查看和在线检测,实现两阶段教学内容的迭代循环;第三阶段,选择“项目分析+小组讨论+竞赛”的形式,通过小组独立的完成项目,参与专业的竞赛比拼,升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校应结合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教学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实现“项目+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将课程目标分解,然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有机组合,按照各级别的需要结合线上线下教学、面对面传统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使专业课程教学与项目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IT项目实施与管理”独特的逐级螺旋式教学模式[6]。同时,还可以借助当下比较流行的SPOC翻转课堂,针对“IT项目实施与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重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形成多元化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内容的“项目+教学”的混合递进式教学。

五 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长效机制

(一)全程贯穿,项目成为教学的“成员”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满足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融入到学生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中。首先,第一阶段,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如学校可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创新创业项目”讲座等,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初步的了解;其次,第二阶段,在大学二年级及以上的专业课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业创新项目,让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切实的解决自己项目中的问题,让项目成为专业课堂的教学“成员”,也成为专业课成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再次,第三阶段,专业课教师遴选课堂中的优秀项目参加学校、省以及国家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等各项赛事,也可与企业合作“创新创业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专业技能。

\

 
(二)校企合作,共建项目+教学的新“出路”

校企合作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课的融合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促进项目与专业课的融合。一方面,学校可通过暑期短学期,引进企业导师和实践项目用于教学;另一方面,校企可以共同构建“模拟创业园”、“专业导师工作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共同管理机构,全力打造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7]。学校的教师和企业可以通过协商,选择适合学生训练的创新创业项目,借助企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创新创业的过程。校企合作下的项目+教学的融合训练模式主要有专业训练项目研究、模拟创业、创办企业策划、创新创业竞赛、模拟企业运营实训、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8],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动手能力。

(三)互联互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为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提供良好的平台。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创新创业项目中遇到的问题,高校可以搭建精品资源开放课程网站和线上教学平台,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外时间与老师互联互动。专业教师也应酌情引进当下流行的“翻转课堂”、SPOC等创新教学模式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将课程教学资源、技能实践训练、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等信息放在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并开展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然后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解决他们项目上遇到的重点难点,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能切实助力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开展,实现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

(四)强化师资,巩固项目+教学融合的基础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教学融合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教师的综合能力。高校应该强化师资队伍的构建,搭建项目与教学融合的桥梁[9]。首先,高校应该对有志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或邀请行业内的成功创业人士、企业家兼职创新创业项目导师,用他们的实战经验正确引导学生创业;其次,要引导专业教师“走出去”,到行业一线学习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应用技巧,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通过专兼教师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立出一支优秀的将创新创业项目融入到专业教学的师资团队。

六 结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势在必行。高校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融合策略,平衡好创新创业项目的“第二课堂”与专业教学的“第一课堂”的关系,使他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梁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6):19-24.
[2]章永平.高职院校基于专业课教学的创新创业项目研究——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7(09):184-185.
[3]罗国立,菅新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路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8):51-53.
[4]王悦.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经管类专业为例[J].亚太教育,2016(14):278-279.
[5]肖晓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运作现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6):66-67,71.
[6]聂小伟,等.“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创融一”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3):146-150.
[7]李红丽,等.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04):32-34.
[8]伍冠一,等.基于团队学习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09):17-19.
[9]张敏,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0):28-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