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8 17:39: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教育领域里,大数据时代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同时学生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学习思维和方式渐渐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国教育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学会变革和创新,才能迎来新的教育前景;而思政教育又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前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是其发展的必然出路,也是迎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潮流。那么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创新现有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进而总结出符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的教育新路径呢?为此,本文从大数据时代的角度,并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对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展开如下探讨,以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陈晓璐.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4):220-221.

当前,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重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枯燥、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时间受限等,这些都影响到思政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普及,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利于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伴随着大数据思维的渗透,也不断催促着高校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为此,本文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展开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有助于完善和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水平,并有效发挥出思政教育的效果。对于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运用大数据思维革新高校思政教育的理念

回顾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分学校太过急于求成,没有分析不同时期教育发展存在的差异,一味的运用传统的授课理念来展开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导致课堂教学十分枯燥和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有所差异[1]。而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工作,学校不可能再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一方面,学生受到网络化数据时代影响,更加渴望思政教学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教学体验;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一批具有新思想、新思维的人才队伍;这些都迫切需要高校革新现有的思想教育理念,以运用更为创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工作,才能制定出有效地教育方式。

首先,现阶段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时代与以往不同,每位学生都受到大数据时代的影响,渴望更多的、更广泛的学习资源;所以,以往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学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时刻为学生着想,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利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引导学生学习思政内容。比如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现代网络数据思维,革新现有的教育理念,促使教育理念与数据化时代有机地融合,并在教育过程中融入相关的网络数据思维,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思政教育。

\

 
其次,学校还应该积极收集学生的学习想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意见。因为学生受到网络数据时代的影响较为深刻,他们更有发言权,更能表达出自己想要的教学方式[2]。所以,在革新思政教育理念过程中,学校还是应该尊重每位学生的发言权,让学生对教学多发表意见,这有助于学校积累到有用的教学意见,进而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理念。

二 利用大数据的信息资源,拓展思政教育的内容

在大学教育阶段,思政教育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关键途径。所以,思政教育是大学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政教学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和单调,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当前学校以及教师必须看到大学思政教学的瓶颈,结合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其中,教师可以先从思政教学内容出发,利用各种大数据信息资源,发挥大数据的多样性,尽可能拓展和丰富思政教学的内容,促使思政教学更具内涵,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进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以日常思政教学为例,因为大学期间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知识比较广而且深,导致学生无法投入过多的精力去学习思政教育的内容;而且大部分教师的思政教学内容多数来自于课本,且比较比较分散,很多学生只会机械式学习和理解课本的内容,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政政治素养。所以,在大数据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的多样性,加入一些文本、图片以及视频等内容,指导学生完成相关主题课程的学习,从而转变学生对原有思政教学的看法,让学生从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中感受到思政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进而促使学生怀着学习的热情去探究思政教学内容的深刻含义[3]。

三 借助大数据的便捷性特征,实现思政教学的创新

当前人们已经告别了传统的纸笔教学时代,转由数字化教学,思政教育也不例外。可是,仍然有些教师不愿革新教学方式,让学生面对比较枯燥而乏味的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程显得十分沉闷,导致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比较崇拜现代化电子设备和网络交流渠道,以借助网络数据的便捷性来实现无阻碍交流。所以,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教学的便捷性特点,实现思政教学方式的创新,这样有助于学生接受思政教学的方式,并投入到课程的学习。

首先,大数据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方式。因此,大数据可以利用互联网来传输相关的数据信息;而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的这一特性,利用网络传递相关的思政教学信息,如将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编辑成教学微视频、电子课件等,并借助网络载体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提前获知思政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而在正式上课时,学生就可以利用更多的课堂时间去学习更多的思政知识。其次,在利用大数据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重视使用的方式和方法[4]。如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教师都需要基于课程教学目标来利用数据的便捷性,不能只顾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质和目标。比如,教师必须把握好相关的教学时间和内容,保证网络教学时间的合理性,从而科学运用网络化教学时间来开展相关的思政教学活动。

四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数据处理能力,科学评估思政教学的效果

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从而以更好地姿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教师除了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之外,还需要注意课程教学的评价工作,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及时地发现学习问题,并进行正确的改正,最终提升思政教学的有效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数据处理能力,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因为大数据不用于传统的小数据,可以根据数据的发展趋势和模式来预测未来数据的走向;所以,教师可以以班级学生为一个整体,分析学生对现有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存在哪些想法等,并利用相关的大数据处理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客观的获知学生的学习需求等,以及时评估思政教学的效果[5-6]。比如说,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引进相关的智能教学评估系统,对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最终把握好课程教学的效果。

其次,教师也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宣传相关的思政教育思想,从而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在系统平台留言,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等,使得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而调整相关的教学思路,最终让学生为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献出一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处在大数据时代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更加创新和有效地思政教育内容及方式,才能真正融入到教育课堂;尤其是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应更新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所以,教师应该从大数据的相关特性出发,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来开展思政教学工作,最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政学习环境。

\

 
参考文献

[1] 佚名.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分析[J].品牌,2018,16(34):258-260.
[2]薛一菡.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10(26):153-154.
[3]李想.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丝路视野,2017,30(29):38-38.
[4]林婧烨,文鸿莹.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23):51-55.
[5]李慧铭.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7,32(17):52-52.
[6]成希,钱发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本质和思维范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2):268-2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1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