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现有顶岗实习制度及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建立基于订单培养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新模式,并以此管理模式开展实践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王强,苗金明,孟霞.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4):191-192.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一种可以在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将学生的工作作风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得到良好、严谨有效的培养的模式[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了“有关企业可以展开相应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到该单位实习的相关制度”的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标准:……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在校学生的理论课较少而实际的专业实践课却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并且实习期限一般为半年。”未来,顶岗实习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强,探索和建立顶岗实习管理新模式也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安全技术与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安全技术)专业是以培养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人员为特色的专业。本文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安全技术与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安全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和建立具有本专业特色的顶岗实习制度及管理模式。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生产安排与学校教学安排不同步
企业生产任务有淡季与旺季之分,企业不可能因为学校的顶岗实习安排而改变生产。学校为安排顶岗实习而频繁调整教学计划,会造成教学秩序混乱,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各自独立,在时间安排上往往存在不同步的情况。
(二)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定位不匹配
学生顶岗实习并不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而安排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也就是俗称的“依人设岗”,反而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将实习者安排到企业的一些人手不足或者是缺人的岗位,俗称“依岗设人”。所以就导致了“依岗设人”模式在学生的实习模式中占重比例较大。除此之外,这些实习生们的实习岗位还是固定不变的,并不能涉及各方面。
(三)顶岗实习“工”有余而“学”不足
一些企业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作普通员工安排大强度和长时间的工作,还有一些企业需要进行“两班倒”、“三班倒”,学生难有精力再进行学习。加之企业人员对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流于形式[2],顶岗实习就会出现“工”有余而“学”不足,失去了顶岗实习的意义。
(四)过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并且,有些学校即使有相关的的、实习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学校在对学生实习过程期间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意识以及制度不完善和实习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致使实习效果达不到预设目标,及实用和可操控部也较差[3]。以至于相关的管理制度只是形式化并没有实际作用[4]。
二 顶岗实习制度及管理模式改革思路
(一)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展订单模式培养
推动企业积极接受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的关键点是找到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安全技术与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安全技术)专业与北京燃气集团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设立“燃气订单班”。在顶岗实习阶段,北京燃气集团按照未来就业岗位,分配订单班学生到下属生产运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企业则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培养,让学生尽快融入到企业。
(二)企业技师与学校教师有机结合
在顶岗实习工作过程中其学生的主要指导老师就是专门的企业管理老师和一些生产技术较强的师傅,而学院的理论授课老师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就好比以下几个例子,①北京燃气集团,就是通过专业的技术教师带领学生在一线工作中学习实际操作的方式,使学生有效迅速的适应岗位。②北京劳动保障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有专门的负责老师对其进行纪律检查,以及相关技术指导。
(三)学生顶岗实习与教师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学生顶岗实习与教师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专业教学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与企业专家合作的机会,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与北京燃气集团通过校企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合作攻关技术难题、开展员工技能培训等项目,极大提升了专家、教师、学生的紧密度,确保校企生三方共同受益[5]。
(四)学生顶岗实习与企业岗前培训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学生要想与北京燃气集团签订就业合同,进入集团工作。除了必须考取燃气调压工、巡线工、户内检修工等这三方面的证书之外,还必须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岗前和专业工种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只有符合以上要求才有资格”进入集团工作。
三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实践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与北京燃气集团通过对顶岗实习制度及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建立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笔者以安全技术与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安全技术)专业2015级“燃气订单班”为例,依照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建立的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如表1所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真谛。高校与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与状态,有利于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还可以将资源统一整理集合实现共享,并且还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情况。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可以学习还可以提前接触实际工作,通过了考核就可以进企工作了,使“学习–实习–就业”模式得以有效实现。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能力为主体、就业为目标、服务为主旨”,而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就完美的体现了高校理念。
参考文献
[1]高洁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健康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2(4):327-328.
[2]丁金昌,童卫军,梁耀相.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8):72-73.
[3]王华欣.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9(8):64-65.
[4]吴君,陈开考,谈黎虹,等.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4-56.
[5]宋芳芳.高职高专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3(37):250-251+2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