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新的社会的形势发展催生出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种需要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契机。新时代对高 职院校的要求变得更高,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综合素质,更好 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所以,作为高职院校要具有更高专业 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也要相应的改进和创新。但 是,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多是一些专科院校升级转变而来,在 管理模式上大多保留了原来的方式,并没有与高职院校的教 学实际相结合。本文就如何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 新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 新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创新中
1990 年后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始兴起,这些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一些普通专科院校升级、合并改建而成。新时代下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我国高职院校的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 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成了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大力发展,学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而且由于高职院校大多前身都是普通专业院校,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大多也都采用当时在专业院校阶段的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模式相对滞后于时代发展, 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与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相适应, 笔者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便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性的缺失,虽然高职院校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但是,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意味着学生有适应社会要求能力, 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同时, 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普遍只注重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养, 并没有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而且随着受到更高学历的人才越来越多, 这无形中使得高职院校的压力更大,“上学难,就业更难”,这已经成为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无法跨越的一道鸿沟, 而且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是一些学习能力不强,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不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心性坚定, 高职院校的学生遇到学习中的困难时大多会自我放弃,不会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其次,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团队具有相对不稳定性, 由于学生的层次和综合素质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年轻气盛”的学生聚在一起,难免会发生矛盾,学生管理者冲在了解决学生矛盾冲突的第一线,因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不安全因素,使得高职院校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教师难以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从而对高职院校管理团队的稳定性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管理教师们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也高不起来。
最后,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观念相对陈旧,导致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模式落后于新时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据研究表明,我国的高职院校管理者大部分还都采用着传统的普通专业学校的管理理念,从而,导致师生关系不能良好的形成,过于模块化、严肃化的管理方法使得学生的自我管理不能良好的被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也不高,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教育的效果不佳。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结合上文, 通过对新时代下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和分析, 笔者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提出相应策略。
其一是新时代下要推动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朝着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有利于学校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的同时使得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向更加的明确,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更加的规范。
其二是建设优质高效的管理团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增加高素质管理人员,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心理疏导,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能够使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所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优秀的管理人员的同时也要制定完善可靠的管理人员福利保障机制, 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管理团队更加的稳定。
其三是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及时更新管理观念, 做到与时俱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适应新要求,高职院校在日常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 要加大对新型管理理念的宣传力度, 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能够得到转变,使得学生自主管理的功能作用能够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 要做到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管理观念,锐意进取,共同创造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吴文辉.浅析教育管理观念革新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J].福建质量 管理,2016(8).
[2]程立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创新[J].中 国培训,2015(18).
曹建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管理研究[D].苏 州大学,2015.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325/2019032502495483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71.html